傳習錄讀後感7篇 "文化傳承的珍貴之路:《傳習錄》讀後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8W

《傳習錄》是唐代名士韓愈所著的一本文化書籍,書中收錄了韓愈自己的文章和古代名家的詩詞。這部書以其優美的文筆和深刻的思想內涵被廣泛傳頌,並在後代文化史上擁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就為大家分享一位編輯讀《傳習錄》的感悟。

傳習錄讀後感7篇

第1篇

曰: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此雖就常人心説,學者亦須是知得心之本體,亦元是如此,則操存功夫始沒病痛。不可便謂出為亡,入為存。若論本體,元是無出無入的。若論出入,則其思慮運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無所出,何入之有?程子所謂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雖終日應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裏。若出天理,斯謂之放,斯謂之亡。

我的理解就是心其實一直都在,進出的是由心發出的意,意是心的派生物,具有心的屬性,但不等同於心。如果心被後天的習染矇蔽,出去的意就會逐物,就變成了心為物役。如果心沒被後天的習染矇蔽,它所存在的就是天理。操則存是過程,也就是不斷的擦拭後天的習染,讓明德顯現。舍則亡是當我們放棄了擦拭明德,先天美好的本性不再顯現,也就滅亡了。

很多人把心放出去的時候,放到了好幾個事物上,也就形成了我們説的三心二意。儒家提倡放在一個事物上就是專注。我認為收放心就是指收放一個意。比方説我看見一輛跑車在我面前經過,我的心放在了跑車上,想着這輛跑車真漂亮,當跑車在我面前消失的時候,我的心要從跑車上面收回來。然後又看到一位美女,心想的這位美女真漂亮,當美女從我身邊走過消失的時候,我的心還要從美女身上收回來。放在跑車上的心和放在美女身上的心是放出的一個心,但我如果不把放在跑車上的心收回來,又把心放在了美女身上,我的心就分出了兩個。這樣的話,一天當中就會把心放在無數個地方,晚上回家就會特別的`疲憊。經常感覺一天也沒幹啥呀,為什麼會這麼累?今天一天我的身體是沒幹什麼,但我的思想,我心發出的意放在了很多的東西身上,沒有收回來。是因為心累,結果導致了身累。師父教我們把心收回來就是讓我們每一天把放出的心收回來,晚上靜坐思心的時候讓心完整的休息。

定心不是心不動,是保持在明德的狀態下把心放出去,讓它隨着天理運動,這樣心和性就是一個頻率了。

傳習錄讀後感7篇

第2篇

因論先生之門,某人在涵養上用功,某人在識見上用功。

先生曰:專涵養者,日見其不足;專識見者,日見其有餘。日不足者,日有餘矣;日有餘者,日不足矣。

這一段是王陽明評論他的弟子們閒聊,他們把跟王陽明學習分成了兩種,第一種是在涵養上用功,簡單説就是修心;第二種是在知識上用功。王陽明肯定了第一種人,同時也否定了第二種人。

只要修行過的人都清楚,修心這個事兒實際上是最難的。當我們下的功夫越多的時候,越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也會發現自己的渺小。我們從出生到現在受了太多的習染,而且隨着修行的深入,發現剛開始的習染是比較能容易去掉的。這些毛病我們能看見,別人也能看見,改起來簡單也見成效。隨着扒洋葱的深入,發現越來越難。

只要你用功就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學習知識正好相反,只要我們看書下功夫學習,你就會發現你學到了東西,當我們學的東西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所謂的自信心就變成了傲慢心,這些傲慢心,恰恰是矇蔽我們先天美好品德的`。陽明心學最後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所以在知識上下功夫的這一類人,從出發點就開始走錯了。所以王陽明才説修心的人一天一天的進步,因為他們離明明德越來越近。學知識的人一天一天的退步,因為他們離明明德越來越遠。

反過來觀我自己現在,從我自身而言,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沉寂在瘋狂的學習知識當中。而且有大部分知識在現實當中都很難用上,只是在與人聊天的時候過個嘴癮,感覺到自己比別人厲害一點。這個時候我就是王陽明説的第二種人,學習知識的人。師父反覆強調啟予國學門是修身的,師父不希望我們變成學者,這也不是他創辦啟予國學門的目的。我們現在看的書、寫的讀後感、做的日課、寫的反思、練習的格物,都是為了讓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修身。目的就是讓我們找回明德,修身是一輩子的事情,我們要沉下心,讓自己每走一步都踏踏實實。

第3篇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復有惟一也。‘精’字從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純然潔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篩揀惟精之工,則不能純然潔白也。舂簸篩揀是惟精之功,然亦不過要此米到純然潔白而已。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者,皆所以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約禮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誠意之功,道問學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誠身之功,無二説也。”——《傳習錄》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裏説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要想達到“惟一”就要做到“惟精”。王陽明用大米舉例,要想得到潔白的大米,這個過程都是“惟精”,得到潔白的大米,這個結果是“惟一”。從《大學》的角度來講,“止於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從修身的角度來講,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惟精”。後邊提到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些都是“惟精”,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做到“惟一”。廣博地學習、審慎地提問、慎重地思考、明確地辨析、堅定地奉行,這些都是方法論。這五點都做到了,才有可能達到“惟一”。

從我自己來講就沒做到。以前覺得自己博學還可以,這幾天看師父每天發的修身格言365的引言出處,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審問”就是要問自己是什麼?還要問自己為什麼?明確這個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要清楚自己在這件事情當中的情慾念。最後如果清楚了,那麼就要堅定的`去執行。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們人生最後的目標其實都是一個。要想達到這個目標,你一生當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惟精”,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個標準,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偶爾的實現中庸並不能叫“惟精”,也達不到“惟一”。必須需要一生當中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證中庸之道,才有可能達到“惟一”。一生篤行中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第4篇

老師授教:遇事練心!練心,需要我們擴大自己的意識接受範圍,我們的意識心是小的,當我們遇到工作及家庭帶來的煩惱,下意識覺得心煩,難解決,人生好難,為什麼我命那麼苦悶。那也許是不是試着化解下我們的意識呢?這裏讓我想到了知而不隨,知道我遇事難,但不要一天到晚苦悶在真難啊,這事會發展成如何如何的境地,難的我吃飯想睡覺想,所以我們吃飯不香睡眠不好身體也就不好了。

其實這些都是意識心所產生的的一些列後果,那麼為了我們自己活的更好,可否做到知而不隨,即知道但並不繼續意識下去,不去想一直深究造成多大後果或一直想着難難難而是儘自己的能力去解救困境的自己,然而要不要過多去想最後能不能解決?不要想!就只是做把過程做好,因為事情本身已經發生,最壞不過結果,你盡力解救最壞也不過是這個,對了,該來的總會來,我們要知而不隨,不然很容易浪費情緒。

因為我們的意識觀念決定了每一個細節,細節改變事物的發展。由此讓我們的心變大,大到本心出現,能讓我們的意識退出,對的是退出,化掉,而不是對抗!對抗是什麼,老師説,堅持也是對抗,致良知時,腦子裏連續劇不斷,總是算着時間多久了,為了我能堅持下去,下意識的我會去對抗這些念念,堅持自己能把致良知時間拖長。當事情的發生讓我自己不舒服了那要如何呢?

其實,這些感受只是一種存在,什麼存在?一時的存在!一時的東西不是真實的,只有我們心大了能化之,幾次化掉之後,隨着自然的發生,把自己意識順沒了,私慾能被化之,做到了順其自然!

這次的陽明心學讓我從不敢接觸到內心接受,最重要的就是劉老師説的把良知活成生活的`狀態,做大了自己即能造福集體吧。目前只能從我的小集體—家中練心得智慧。

很喜歡老師説的,發光作鹽這句話。鹽其實是好東西,無法缺少,但是它又很普通的存在於每家每户,而且當菜不好吃的時候,還會抱怨鹽放多了,為什麼不去説這個菜本身不行需要鹽來提味呢?所以我們本身能作為鹽的話,是不是能自我提味?且低調的存在?如今社會的大環境,致於我們的是一顆顆虛浮的心,處處是攀比處處是競爭,存在是無法改變,所以可以自我充實,充實就是增值,充實之謂美,充實了自帶光環,做大自己,做鹽吧!

第5篇

先生曰:“為學須有本原,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仙家説嬰兒亦善。譬嬰兒在母腹時,只是純氣,有何知識?出胎後,方始能啼,既而後能笑,又既而後能識認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後能立、能行、能持、能負,卒乃天下之事無不可能。皆是精氣日足,則筋力日強,聰明日開,不是出胎日便講求推尋得來。故須有個本原。聖人到‘位天地,育萬物’,也只從‘喜怒哀樂未發之中’上養來。後儒不明格物之説,見聖人無不知、無不能,便欲於初下手時講求得盡。豈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幹;及其有幹,尚未有枝;枝而後葉;葉而後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傳習錄》

當一段時間學習不長進的時候,我也經常問自己這個問題,以前我給自己的回答是“還是不想”。我覺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陽明的回答則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學習的本源是什麼。

我們看到大樹的樣子,絕對不是它是小樹時,我們想到長大後的樣子。就像我們看現在的自己,你不會在幾歲時能想到今天的`樣子。我理解就是生長的力量在一點點的改變着我們。“為學”也是有一種力量的,王陽明講這個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為學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來看本源是這個,只不過有時忘記了。雖然也在時刻提醒自己,但還是經常逐物。就是為學之心不真切。

如果對為學着急,就沒心思想別的,只能一門心思放在為學上。王陽明曾説過“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對為學不持有一個敬畏心,做事不專注,就會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然後自己還後悔,悔過又精進兩天,又重回懶散狀態。就這樣來來回回反覆。我以前總是這樣,意識到自己偷懶的時候就立志,沒幾天就忘了,想起來又立志,就是古人説的“無知者常立志”,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緒,向未發之中前進。

第6篇

侃曰:“從前歲自謂此病已輕,此來精察,乃知全未。豈必務外為人,只聞譽而喜,聞毀而悶,即是此病發來。”

曰:“最是。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全是務實之心,即全無務名之心。若務實之心如飢之求食,渴之求飲,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又曰:“‘疾沒世而名不稱’,‘稱’字去聲讀,亦‘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之意。實不稱名,生猶可補,沒則無及矣。‘四十五十而無聞’,是不聞道,非無聲聞也。孔子云:‘是聞也,非達也。’安肯以此望人?”

我以前就好名,當時還不知道學習和修身的區別。不管做什麼總是喜歡被看見,被誇讚。聊天兒的時候也喜歡發表自己的觀點,讓自己顯得與別人不同。現在好名依然存在,只是隱藏的更深了。不會像以前鋒芒畢露,但還是會“聞譽而喜,聞毀而悶”。貌似這種情況在絕大部分人的身上都有體現,主要還是太在意外界對自己的看法。往深處來講,是因為自己的內心沒有力量,需要別人的認同才能給自己傳達這種自信。實際上自信是自己給自己的,不是別人認為你行你就行,而是你認為你行你才行。

王陽明説要想克服這種好名就要務實,我理解的務實就是要有志向,也可以説是終身為之奮鬥的目標。也就是説當你忙起來的時候,心就沒有功夫去好名了。如果你覺得時間緊迫,不抓緊努力,就離目標越來越遠的時候,你就更沒有時間去想別的了。反過來講你有好名之心,就是你閒的。就像你在幹活的時候,心在幹活上,別人看見你幹活,誇獎你的時候,你是聽不見的。如果當你幹活的`時候,別人一誇你幹得有多好、有多努力的時候,你就洋洋得意,就説明你的心沒有在幹活上。

人雖然不要好名,但要愛惜自己的名聲。要讓自己的行為對得起自己的名聲,發現哪裏不對的時候,要馬上的去改正。不能等到自己死去的時候別人來評價,那時候就沒有改正的機會了。不追求出名,但是要修身。儒家通過修身去達到“君子不言利,而利在其中”。如果在五十歲知天命的年紀,還不想着去尋道修身,那這輩子是白活了。

第7篇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隨時變易,如何執得?須是因時制宜,難預先定一個規矩在。如後世儒者要將道理一一説得無罅漏,立定個格式,此正是執一。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自己不管做什麼的時候,都需要找一個模板。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麼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麼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學習,複製粘貼。大到企業管理,小到與人對話,都想讓自己找一個最好的模板套進去,就可以萬無一失。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是。如果什麼都可以設定好,什麼都可以套用、引用,那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個定向的人生。

從儒家的十六字真言開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準則。《中庸》裏講君子而時中,孟子用易來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變化,不斷的變化就是中。我覺得孟子用權衡來形容中更有畫面感。權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邊,另外一邊的事物可能是我們接觸的人,也可能是我們需要辦的'事。王陽明説事變只在人情當中,那歸根結底還是人。我和父母的相處的時候,我會根據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調到一個平衡的位置。我和愛人相處的時候,愛人和父母是不一樣的,所以我的秤砣還要繼續的調整,以達到我們倆之間的平衡。我和朋友之間的相處又不一樣,每一個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調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個人因為環境、時間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適當的調整。比方説我和愛人的相處,沒有事情的時候、愛人高興的時候、愛人生氣的時候、愛人有工作忙的時候更簡單的説,就是愛人每一種情緒變化的時候,我的秤砣都要調整位置。

千萬不能執着於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當,與每個人相處得當,就是做到了中。怎麼能做到妥當?就是讓天理去替我們做決定。天理從哪來?天理就是老天賦予給我們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説天理就是中。只要我們能尋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煥發光明,我們就能做到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