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廣東省博物館觀後感廣東省博物館參觀感悟6篇 "穿越千年,感悟廣東博物館"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1W

近日本編輯參觀了廣東省博物館,被博物館的精緻佈局、豐富的文物藏品所深深吸引。在這次參觀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珍視我們民族的歷史遺產。以下是我的觀後感和感悟。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觀後感廣東省博物館參觀感悟6篇

第1篇

關於博物館,在我的腦海中並沒有一個完整的概念。我概念中的博物館應該就是博覽羣物的一個地方吧,而這個地方大概與我這種毫無藝術細胞的生物一點關係也沒有,頂多是在外出旅遊時多了一個可去的地方罷了。所以,在平時我就算百無聊賴,也不會去這種高大上的地方尋找所謂的“精神上的寄託”。不過這次我終於有機會了,我還是帶着目的去了一次博物館。

這次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因為美術鑑賞的一個作業,我需要到博物館去參觀。聽了老師的建議後,為了方便省時,我找了一個比較近的圖書館,它就是廣東省博物館。後來在網上查了一下才知道,我去看的是新館,廣東省博物館新館位於廣州新城市中軸線——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的文化藝術廣場,而舊館館址在廣州市文明路215號中山大學舊址。就這樣,我便開始了這次的尋館之旅,這次同行的還有我的舍友們。

對於路痴的我來説,找到它的地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還好有好夥伴在,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我們終於來到了文化藝術廣常令我驚訝的是,我竟然一眼就認出了這座博物館。博物館的建築設計十分的新穎獨特,從遠處看就像是一個“寶盒”。這有點顛覆了我印象中的博物館,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它的藝術氣息,寶盒的外圍外觀設計充分説明了這一點。寶盒周圍是很多凹進去的鏤空,而它的形狀就像是俄羅斯方塊裏面的“ l”一樣,但是這些方塊並不是整齊的排列,應該説是無規則的排列,但是就是這種無規則讓人覺得恬適和自然。當我還驚訝於它的外觀的時候,我的夥伴已經迫不及待的走進博物館了。我也只好緊跟着上去。

經過安檢之後,我們便進入了博物館的內部。圖書館的大堂是明亮的,陽光通過“回”字形的天窗射進來讓人覺得很是舒服。我們看到了很多放於玻璃內的館藏品,我一個個地去看它們上面的標籤, 看它們的介紹。

走着走着我們就到了二樓的展覽廳,我們剛好碰上了 廣東省博物館舉辦的“廣彩瓷器300年精華展”,我們的周圍都陳列着一系列的展覽品。這個以“重彩華章”為主題的精華展覽中,200餘件精美的廣彩瓷器,再現清代以來逾300年廣彩瓷器的精彩記憶。這些廣財瓷器包括有廣彩人物紋盤(清.雍正)、廣彩人物紋八稜形盤、廣彩西洋人物秋收圖紋章紋果酒壺、廣彩花卉紋章紋獅鈕八角形帶蓋湯盅、廣彩墨彩描金耶穌受難圖盤、廣彩人物紋章醬汁蓋盆連託碟等等。我又瞭解了運送這些廣彩到外國銷售的歷史,其中“中國皇后”號帆船的首航掀起那時的廣彩交易熱潮。我覺得廣彩或者説那時候的藝術設計都是有寓意的,比如説象馱寶瓶,它是以大象為原型的燭台瓶,寓意着天下太平。當然其中也有很多以人物彩繪為元素的彩瓷。雖然對於藝術價值這方便不是很懂,但是看完這麼多的美麗的廣彩之後,還是 感覺到有一點審美疲勞。於是我們便離開了這個展廳。

之後我又參觀了其他兩個展覽廳,瀏覽了一些繪畫和書法。我們來到了 梅蘭竹菊繪畫 展廳 ,看到了梅、蘭、竹、菊從元到民國共70餘幅以 “四君子”為題材的名家佳作。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畫梅的畫。梅花是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象徵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受到人們的讚美和愛戴。 而不同作者筆下所表現出來的梅花又是不同的,有的是高傲,有的是驚豔的,有的是淡雅的。看着這一幅幅的梅畫,讓我想起了“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這首詩。這一朵朵的梅花都似乎在爭相鬥豔。

經過了一下午,我們把整個博物館都遊覽了一遍,當我離開博物館的時候,我又再一次仰望它,仰望這個令我感到我也可以與藝術扯上一點點關係的建築。我開始有點明白這個建築為什麼要設計成這樣。藝術本來就是各不相同,每樣東西都有它自己的藝術價值,但是這個博物館可以容納他們,它把不同方面的藝術融合在一起,儘管可能看起來是無規則的,但是就是因為這樣的融合產生了另外的一種“美”。這次的尋館之旅讓我受益匪淺。

回去後,我特意查了一下讓我感到有趣的廣東省博物館的標誌。它的標誌以“植根於粵 寓意於博 藴形於館 凝神於藏”為設計原則(藏尾:“粵博館藏”),以漢字為設計依託。圖形隱含“廣東”之字形、“博”之字韻,點明廣東省博物館的地域屬性和行業特點。融合廣東省博物館新館大膽、現代、獨具一格的建築風格。並以歸形於“藏”的點睛之筆,體現粵博的職能屬性和粵博人專精於藏的精神氣質,展現粵博標誌及廣東省博物館海納百川、古今幷包的風格氣度。

其實藝術就存在於我們的周圍,只要我們懂得怎麼去發現藝術,怎麼去欣賞藝術。當你真真正正去接觸這些藝術的時候,你會感覺到自己真的被這些藝術所吸引,被這些藝術所震撼。多點接觸藝術,我們的生活也會因此變得有藝術起來。有機會的話我還會多多去其他的博物館參觀。

參觀廣東省博物館觀後感廣東省博物館參觀感悟6篇

第2篇

我們這次參觀的是省博物館的新館,坐落於廣州新城市中軸線——珠江新城中心區南部。其設計運用“寶盒”的理念,採用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載巨型鋼桁架懸吊結構體系。由於展館是由巨型鋼桁架懸吊出來的,中間沒有一根結構柱,為陳列展示提供了很好的條件。這是我們第一次來到省博物館,從館外看,方方正正的,的確像一個“寶盒”,再走近看,就感覺一個“寶盒”迎面而來,壯觀而宏偉。灰色與紅色的色調讓省博物館充滿了歷史的氣息,神祕的氣氛。

走進館內,入眼便是寬闊的大堂,四周掛着紅燈籠,滿滿的中國傳統氣氛;抬頭望去,每一層均呈四方環形,既整齊又別緻。除了一個個展覽廳外,館內還設有紀念品區、用餐區、咖啡廳以及幾家小商鋪,果真是設想周到,參觀、休閒、購物皆不誤。

根據我們事先的瞭解,知道目前有一個關於服飾的展覽備受關注,所以我們毫不猶豫地往該展廳走去。雍容華貴的旗袍、威武氣派的馬褂、別緻美觀的旗鞋,這些只在古裝戲裏看到的華美服飾,我們均在“旗裝雅韻”——清代滿族服飾展中一一親眼目睹。清代,是中國古代服飾

文化發展的繁榮時期,是服飾歷史上繼“胡服騎射”、“開放唐裝”之後的第三次突變。無論款式品種、衣着特點都直接影響了我國近、現代服飾文化的演變和發展,是中國服飾發展的一個重要歷史階段。清初,滿族統治者為鞏固其在全國的統治地位,三令五申,強制廣大漢族軍民“剃髮易服”。滿族長期騎射生活所形成的旗袍、馬褂、箭袖、旗鞋、剃髮垂辮來取代漢族自古形成的寬袍、大袖、蓄髮、綰髻的傳統裝束,儘管在清代服飾的演變和發展中,也吸收了漢族服飾的某些特點,但在清代整個服飾的發展當中,仍沒有離開過滿式衣冠的結構和風格,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服飾,對我國服飾的發展和演變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從八旗甲胄到各式佩飾,從異彩繽紛的民服到品秩有序的官服,我們看到了滿族服飾的民族特徵和地域特色。

在我看來,服飾是會對人們產生影響的,這是一種文化軟力量,在潛移默化的過程慢慢地改變着人們。比如,在清初,滿族統治者為鞏固其統治,強制要求剃髮易服,甚至採用瞭如“留髮不留頭”等鐵血手段,可見其重要性。就是因為漢族文人知道改變服飾、剃髮等會讓他們忘記國仇家恨、數典忘祖,所以才寧死不屈;就是因為滿族統治者知道通過服飾的改變能同化漢人為其所用,所以才堅決實施“剃髮易服”。而服飾的變化,也正正體現了民族融合、文化融合。如受漢族文化的影響,滿族女子中也漸漸出現“三寸金蓮”,寬大直筒的旗裝慢慢變得纖細顯腰身;滿族男子也開始喜歡手持摺扇,好一副文人雅士的樣子。而旗裝服飾中的花樣、飾品工藝,也在不斷地體現着古代人們的生活習慣、生活場景、美好祝福。如女子衣衫上多繡有彩蝶、花草、石榴瓜果等,寓意多子多福、幸福安康;男子服飾上多繡有竹、鬆、鶴、鷺、虎等,寓意勇猛果敢、長壽多福。而官服,則更能體現出服飾的妙處了。在清代,文武官員朝服和常服的樣式、色彩、質料、紋樣等均有具體規定,甚至在穿着方法上也有法定形式。

清代文武百官品服有朝冠、吉服冠、朝服、補服、蟒袍等。品秩差別主要看冠服頂子、蟒袍以及補服的紋飾。冠後插有翎枝,其制六品以下用藍翎,五品以上用花翎;百官蟒袍,一品至三品繡五爪九蟒,四品至六品繡四爪八蟒,七品至九品繡四爪五蟒;補服,自親王以下皆有補服,其色石青,前後綴有補子,文禽武獸。文官一品飾仙鶴,二品飾錦雞,三品飾孔雀,四品飾雲雁,五品飾白鷳,六品飾鷺鷥,七品飾鸂鶒,八品飾鵪鶉,九品飾練雀;武官一品飾麒麟,二品飾獅子,三品飾豹,四品飾虎,五品飾熊,六品飾彪,七品八品飾犀牛,九品飾海馬。根據官員的不同服飾,我們可以判斷出他的官職屬性和官位高低。服飾總有着它獨特的一面,展覽中的每一件旗裝都透露出歷史的文明,在這裏我們能看到清代曾經的繁華,更能看見中國清代文化的藴含。

離開“旗裝雅韻”——清代滿族服飾展的展廳後,我們又參觀了“紫石凝英”端硯藝術展覽、“毛利碧石”新西蘭文化藝術珍品展,以及“異趣同輝”館藏清代外銷藝術精品展。在參觀中,我們看到了許多平時不太瞭解注的事物,看到了許多歷史悠久、價值匪淺的珍品,更瞭解了許多不同於、不侷限於課本的歷史知識。

第3篇

今年的大年七年級,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廣東省博物館參觀遊玩。

那天,天氣晴朗,豔陽高照,到處充滿了節日的氣氛。一路上都有五顏六色的氣球和盛開的鮮花,而且人山人海的。大家都穿得很漂亮,臉上還充滿了歡笑。

我們在博物館門口排了好長的隊才進去,進去後第一個看到的是非洲雕刻藝術展。它們幾乎都是由木頭和骨頭雕刻而成,圖案很抽象,我大部分都看不懂是什麼意思。在裏面,我們還看到了從“南海一號”上面打撈上來的瓷器,十分精美。同時,我還看到了一個波斯帝國的手鐲,我觀察了一下,發現波斯帝國的手鐲上的花紋要比中國古代瓷器上的更細小,也更稠密一點。

我最喜歡的是自然資源展館中的古生物館。裏面擺滿了很多動物的骨架,比如恐豬、恐龍之類的。最高的是馬門溪龍的骨架,因為馬門溪龍是脖子最長的恐龍,據説它的脖子最長的可達15米,而其餘的身長卻只有10米。它生活在中國的雲南地區,屬於植食性恐龍。馬門溪龍雖然身體巨大,它卻仍然會成為比它小三倍的永川龍的獵物,因為永川龍是羣居的。

裏面還有似鴕龍的骨架,而在現實中,它的腿很長,身體很苗條。因為這些特點,它才是跑得最快的恐龍。

第4篇

有朋友告訴我新建成的廣東省博物館有新意,有特色,去那裏可以感受到廣東的歷史、風土、民俗和文化,應該去看看。

這次來廣州,好多次去海心沙,知道在花城廣場東面的新建成的廣東省博物館外觀像個寶盒,也經常看到好多人在排隊參觀,就是沒有進去參觀過。朋友的告知,激起了我的參觀願望。於是在參觀了海心沙亞運公園後,我也排隊參觀了位於珠江新城花城廣場東面的廣東省博物館。

廣東省新博物館展館包括歷史館、自然館、藝術館3大部分和臨展館。我去的這一天人不太多,我是隨着肇慶一羣國小生排隊領票進館參觀的。進館後乘坐電梯上了四層,在解説員導引下依次參觀了自然館中的地質地貌、動植物、礦物、古生物等,這個展館展示了廣東的自然風貌和自然資源,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美的孜孜追求,以強化人們的生態觀念,提高環保意識。還參觀了藝術館裏的“翰墨流芳———宋元繪畫與歷代書法精品展覽”、“土火之藝———館藏曆代陶瓷展覽”、“漆木精華———潮州木雕藝術展覽”和“紫石凝英———歷代端硯藝術展覽”部分。

近2個多小時的參觀下來,只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班的觀看,我是一路邊聽講見邊用數碼相機左攝右拍,試圖補充記憶。這裏的內容有一些比較熟悉,感覺到最為震撼的是自然資源展廳的新穎展示方式。我們步入到展廳,往上看,一條條鋼絲吊着一隻只鯨魚模型,藍色的燈光照映着它們,似乎是1個奇異的海洋,許許多多的魚在海洋看快樂地玩耍着。此時,我似乎也來到這美麗的海洋裏遨遊。再看下面,有兩隻高達十多米的巨大的恐龍化石,高大的身軀穩穩地立在那裏,真是壯觀!

而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則是我所喜歡的祖國的中草藥,即館內“嶺南本草——中草藥館”。該館通過百餘件各類標本,展示了作為全國中醫藥材主產區之一的廣東所擁有的嶺南道地藥材和民間藥材,使觀眾初步瞭解何首烏、巴戟、沉香、春砂仁、廣陳皮、廣佛手、廣藿香、穿心蓮和化州橘紅等獨具特色的“南藥”,並通過廣東醫事、百草堂等場景使觀眾瞭解廣東獨特的中醫藥文化,以及廣東中藥老字號企業文化,反映了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

由於去的時間太晚,臨近閉館時間,我沒能參觀歷史館。據説歷史館立足於“從世界看廣東,從廣東看世界”的歷史視野和文化廣角,用豐富的物證和文獻重點展示廣東3大民系、海上貿易歷史、廣東華僑史和近代史。展現了廣東對中華文化的獨特的貢獻和創造智慧。以後我會再去參觀,補上這一課。

第5篇

放寒假的一天上午,託管老師帶着我們去到了廣東省博物館參觀,裏面可供參觀的文物真多呀!看得我眼花繚亂。

我們首先去了玉器館,館裏有許多用玉雕刻、精美絕倫的展品:玉雕象牙十分精緻,我最喜歡的是玉雕成的老鷹,它正在展開翅膀,飛向天空。整個雕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簡直和活的一模一樣,令人對我國古代精巧的玉器製作工藝驚歎不已。

接下來去的是硯館。有一種硯摸上去就像是嬰兒的皮膚,十分滑嫩,如果向上面吹一口氣,就會有一丁點墨出來,如果再使勁哈一口氣,它的顏色就會變淡,從非常灰到非常黑都行呢!真是太神奇了!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也就是我們最後去的館恐龍館。一進去,我就眼前一亮,暴龍出現在了我面前,看內容介紹,我瞭解到,它們是非常兇猛的一種恐龍,是食肉的恐龍,身高七、八米,體長五、六米,嘴巴有一、二米長,非常大。奔跑的速度很快,可以算是恐龍的首領吧。我突然感到有點恐怖:它千萬不要突然活過來把我吃掉呀。

接着又看到了馬門西龍,它們非常笨重,也是頸最長的龍,身長約二十二米到三十米,脖子竟然長達十一到十五米,大概是身長的一半,連轉動一下都非常困難。它喜歡伸長脖子吃樹上的葉子,我想它應該是長頸鹿的祖先吧。

我們最後看到的是恐爪龍,它們也是食肉的,和暴龍一樣。不過它的體型不大,只是暴龍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奔跑的速度很快,幾乎是暴龍的三倍。不過它要是和暴龍打架的.話,是絕對咬不過暴龍的,所以我覺得它比較適合做恐龍中的副首領。

時間過得飛快,一路參觀讓我收穫了許多。下午兩點,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博物館,踏上了回家的路。

第6篇

這個星期六,媽媽為了讓我瞭解更多廣州的知識,就帶我去了廣東省博物館參觀。

廣東省博物館是一個大型的綜合性博物館,外形宛如一個透亮、古樸的寶盒,有“月光寶盒”之稱。博物館集中了3700多件珍貴文物在三、四樓展出,分為歷史館、自然館和藝術館三大部分。

一進博物館,我們首先上了四樓,這裏是“自然資源展區”。在這裏,我首先了解到了“大理巖和大理石”的區別;然後看到了黃金條,原來,黃金是由石頭提煉出來的。其中許多美麗的礦石更是令人讚不絕口。

自然資源廳最吸引人的是海洋動物世界。這裏展覽有大型海洋哺乳動物和海洋無脊椎動物等。空中懸掛着許多海洋動物的標本,看上去如同許多海洋動物正在藍色的海洋裏遊弋。此外,霸王龍骨的複製品也是很雄偉壯觀,不得不讓人驚思:在幾億年前,如此龐大的種族是如何滅亡?

此外,我還參觀了廣東歷史文化展、館藏陶瓷精品展、潮州金漆木雕展、館藏端硯精品展等。館內展廳眾多,展品豐富,若想細細欣賞與品味,不花幾天時間是沒辦法全部看完的,只能走馬觀花大致領略它們的風采。

此外,我還有個意外收穫——竟然親睹了“小蠻腰”,廣州塔那纖纖細腰,真是婀娜多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