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演講稿10篇 "傳承之光: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6W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底藴深厚,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在當今複雜的社會背景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更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從多個角度探討如何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廣大讀者帶來一份啟迪和思考。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演講稿10篇

第1篇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它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昨天我們剛愉快地度過了這個法定節假日,但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在得知韓國端午祭在20__年11月25日申遺成功時的憤慨。中國五千年的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竟被他國爭先搶奪,亦或躍躍欲試。從“端午祭”申遺到“漢字之爭”,“中醫之爭”,再到近期的“風水之爭”,文化摩擦在中韓坊間蹭出不少火花,而結果,絕大部分,中國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都被韓國成功申遺了。

中國人在責怪韓國人的恬不知恥的剽竊行為時,是否有理性地看待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遙想當年,中國軟弱,帝國主義侵佔中國領土,如今韓國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規模搶佔中國文化時,有一些從洋媚外的人正在風風火火地哈韓,韓國的二流肥皂劇和服飾潮流都備受國人的追捧。還沒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場,甚至政府出資在籌備平安夜、聖誕節,很多年輕人不知道中國古老而美麗的七夕節,卻很早就翹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節,或許現在就不奇怪為什麼韓國可以一直申遺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於政府的無能,也不要怪罪於韓國的無恥,因為是我們自己把我們的文化丟棄了。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重視自己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一直對祖國的文化保有高度的熱情。利用各種媒介,多多的宣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對國人從兒童時期起就教導他們重視,讓更多中國人重視自己的傳統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別人的東西。政府也應該重視傳統文化,重視“抓精神文明建設”的起步。加大傳統文化在民間的教育宣傳。這種高度重視的意識,從官府傳遞到民間,從我們這一代傳遞到下一代,我們國家的文化還會丟嗎?小小韓國還可以這樣張揚跋扈卻可以屢屢得逞嗎?“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讓我們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時刻準備着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演講稿10篇

第2篇

古人描繪的美好生活,,仙鶴長鳴,神鹿奔躍,日月輪迴,世代不息。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東方文化美德幾千年長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與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復興,才有完整意義上的民族偉大復興。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靈魂,也是民族的價值觀,更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傳統社會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從親緣關係開始,靠的是世世代代傳承下來。幼兒從小就感受到親情的薰陶:

中華傳統美德,是世代相傳並不斷調整和更新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風俗習慣;她既有強烈的歷史遺傳性,又有鮮活的現實變異性;她作為文化的基因,在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中流淌;她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每個中國人和自己的後代。

一個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對民族傳統的繼承,又要不斷適應時代的需要,使歷史與現實相聯,使民族精神真正體現傳統精神和時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揚、重在培 育,但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過程中尤其要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係。繼承是前提,創新才是根本,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恆動力。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僅有歷史的傳承是遠遠不夠的。惟有創新,才能發展;惟有創新,才能不朽。歷史沒有止步,創新就不應該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會終結。中華民族精神是與時俱進的精神,是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統一,繼承與創新的統一。它始終是發展的、前進的。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每一個重要歷史關頭,都會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無論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還是建設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精神的延續與昇華,是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時代創造。

正是這種閃爍着時代光輝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進思想並頑強奮鬥精神的傑出人物:林則徐、譚嗣同、瞿秋白、方誌敏、魯迅、雷鋒、王進喜、焦裕祿、孔繁森,他們為振興中華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動了歷史發展和民族進步,深刻地改變着時代的面貌,他們高揚着鮮明的時代精神,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樑。這就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漢唐氣象,時代華章。與中華民族邁向現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種昂揚向上、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揚。

一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氣長存正氣磅礴的絢麗詩史,在這個歷史長河中,不斷有正氣人物,正氣故事出現。在我們宏偉壯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蹟也是層出不窮的,在他們的身上真正體現着中華民族的美德和社會公德,也張揚着浩然的民族正氣和民族精神,這些是我們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公民道德和民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在他們身上有沒有優秀的民族精神,是關係到社會主義千秋大業的大事。因此,我們一定要切實加強對青少年學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

族精神教育的生動教材。只有不斷弘揚和培育符合時代特徵的民族精神,並用它來哺育下一代,我們的民族振興才會有希望。

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是中華子孫的美德,愛國更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生動的詮釋。而中華民族精神則是中國革命勝利和建設的精神動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偉大的中華之魂。

第3篇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內容是保護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它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昨天我們剛愉快地度過了這個法定節假日,但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在得知韓國端午祭在20xx年11月25日申

遺成功時的憤慨。中國五千年的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竟被他國爭先搶奪,亦或躍躍欲試。從端午祭申遺到漢字之爭,中醫之爭,再到近期的風水之爭,文化摩擦在中韓坊間蹭出不少火花,而結果,絕大部分,中國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都被韓國成功申遺了。

中國人在責怪韓國人的恬不知恥的剽竊行為時,是否有理性地看待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遙想當年,中國軟弱,帝國主義侵佔中國領土,如今韓國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規模搶佔中國文化時,有一些從洋媚外的人正在風風火火地哈韓,韓國的二流肥皂劇和服飾潮流都備受國人的追捧。還沒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場,甚至政府出資在籌備平安夜、聖誕節,很多年輕人不知道中國古老而美麗的七夕節,卻很早就翹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節,或許現在就不奇怪為什麼韓國可以一直申遺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於政府的無能,也不要怪罪於韓國的無恥,因為是我們自己把我們的文化丟棄了。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重視自己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一直對祖國的文化保有高度的熱情。利用各種媒介,多多的宣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對國人從兒童時期起就教導他們重視,讓更多中國人重視自己的傳統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別人的東西。政府也應該重視傳統文化,重視抓精神文明建設的起步。加大傳統文化在民間的教育宣傳。這種高度重視的意識,從官府傳遞到民間,從我們這一代傳遞到下一代,我們國家的文化還會丟嗎?小小韓國還可以這樣張揚跋扈卻可以屢屢得逞嗎?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讓我們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時刻準備着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第4篇

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文化的組成部分。

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累和凝聚的過程。下面列出的這些節日都是從古代發展而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和習俗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人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微妙完善和逐漸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過程。和社會的發展一樣,它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中國古代的這些節日,與大川的天文、曆法、數學以及後來劃分的節氣有關,至少可以追溯到文獻中的《夏小正》和《尚書》。到了戰國時期,一年劃分的二十四節氣基本完成,後來的傳統節日都與這些節氣密切相關。

節氣為節日的出現提供了前提條件。大多數節日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但習俗的豐富和流行仍需要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的風俗活動與原始崇拜和迷信禁忌有關。神話傳説為節日增添了一點浪漫;還有就是宗教對節日的影響和影響;一些歷史人物被賦予了永恆的紀念,滲透到節日中,這些都融入到節日的內容中,賦予了中國節日深厚的歷史感。

到了漢代,中國的主要傳統節日已經定型。人們常説,這些節日起源於漢代,這是中國統一後的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大發展,為節日的最終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隨着唐代節日的發展,它已經從原始崇拜、禁忌和神祕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變成了娛樂禮儀,成為了真正的節日。此後,節日變得歡快多彩,出現了許多體育和令人愉快的活動,很快成為一種時尚,這些習俗繼續發展和延續。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長的歷史中,歷代文人騷客為每個節日都寫下了許多名篇。這些詩詞膾炙人口,廣為傳頌,使我國的傳統節日滲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藴,美妙的浪漫,優雅而流行。

中國節日凝聚力強,包容性廣。舉國歡慶節日,這符合我國悠久的歷史,是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第5篇

從數千年前江心漁船上越女的歌聲,到水之湄《詩三百》的婉轉悠揚;從唯美的楚辭規整的漢賦,到唐朝多姿的詩歌,再到江南女子執紅牙響板輕歌曼舞搖曳出的宋詞……

從南山下草長鶯飛的桃花源,到西湖濛濛煙雨中的一把油紙傘;從柳三辯的一句且把浮名,換做淺吟低唱,到蘇東坡的此心安處是吾鄉……

飛雪洪泥映時光,歷史滿滄桑;一曲悲歌訴衷腸,春秋歌未央。

你是否知道,曾經有一對圖騰叫龍鳳,有一件羽衣叫霓裳;你是否知道,有一個朝代叫漢唐,有一條河流叫長江?

當你沉迷於紫薇的那一句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你是否知道樂府裏那句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當你口口聲聲喊着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你是否知道它出自於《漢書》中的修身好古,實事求是;當你哈韓哈日,當你迷戀日本動漫,韓國電視劇,你是否知道《山海經》裏的神話故事,是否知道崑曲的歷史,知道十二木卡姆的聲音……

傳統文化的美,在於它的歷史,它是先人們的精神積澱,是千百年來的傳承。

而在今日,在這個充滿利益,熱鬧繁華的時代,歌聲裏的故鄉卻在漸漸遠去。我們像迷路的孩子,回頭張望,卻找不到回家的路。那個,氤氲着水墨香的故鄉,那個,我們的精神家園。

在今日,君不見上元燈節賞花燈,君不見端午賽舟掛香符,君不見盂蘭盆會驅鬼儺,君不見重陽登高插茱萸。我們不再欣賞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温席,我們只從那首紅遍大江南北的《東風破》裏才驀然感受到古典的美。你知道多少種語言在流逝嗎,你知道多少種民間習俗在消失嗎,你知道多少種器樂技藝已經失傳嗎,你知道多少處文化遺產與古建築正在在被破壞嗎……

古語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先哲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説》仍振聾發聵;橘子洲頭,少年毛澤東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户侯;韓美林説是漢子就要撬動地球,能晃三下晃三下,能晃五下晃五下……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忘記了過去,會怎麼樣?它該如何向前,如何大踏步地走在世界前面。身為祖國的未來,如果我們不珍惜,不繼承,它們將如何保全自我?未來,不論多麼發達的高科技,都難以替代歷史的一抔黃土;無論我們在這顆星球上能走多遠,總要有一點東西,銘記於心。

先人曾説: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讓我們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禮記》中的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清代學者張橫渠説: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今天,我們尚且不談奉獻社會,不談為國捐軀,但我們要知道什麼才是我們中國人的根基。我們要左手緊握"且教世界換了人間的壯志豪情,右手秉持義不容辭勇於擔當的道義,去為傳統文化開創一片天。

你看:渭城的朝雨沾濕了王維的衣裳,巴山夜雨漲滿了李商隱的秋池;倚窗而立的女子,調一杯藍色的愁緒,敲落了一地的燈花;青衣布衫的才子,正書寫着古老的故事……

讓我們回到繁華的盛唐,與李太白一起酒入豪腸,與王昌齡一起醉卧沙場;讓我們回到如畫的江南,醉心於三國的爾虞我詐,感傷於西廂的且悲且愴。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是我們不變的榮光,她的下一縷墨香需要我們共同的力量,讓我們一起,去傳承她的滋養,成就她最燦爛的輝煌。

第6篇

大家好。 我們的祖國在漫長的歲月裏,孕育了長青的山川,長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作為一箇中國人,可堪自豪的事實在是太多了。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就是《____》。

就中國文化的發生來説,有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不同的兩源;就學術思想而言,也具有多元互補的特點,儒釋道三家思想的相互包容和互動互補是其顯例。傳統中國還有發達的民間社會,主要以家庭和家族為中心,構成文化多元存在的社會依託物。

現代化的多元模式,主要是文化的民族內涵和現代性之間的張力問題。因此,在一個社會由傳統向現代的轉型過程中,中間呈現的諸多問題,常常離不開文化的思考。就是説,從文化的視角解讀現代社會,有可能把很多問題説得更清楚一些,單一的政治解讀、經濟解讀、軍事解讀,都不容易把一個國家和社會研究明白。

我的一個看法是:社會的問題在經濟,經濟的問題在文化,文化的問題在教育,教育的問題在文化。這是一個文化與社會與政治與經濟之間的互動循環圈,這個循環圈為我們提供了對社會現象作文化解讀的可能。我不是文化決定論者,但我覺得,當代中國文化方面的欠賬太多。因為我們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把文化混同於意識形態,以至文化排斥多於文化建設。殊不知文化建設是需要依賴社會的。經濟的市場化自然是現代化的必經之路,但社會不能市場化,社會的教育與學術尤其不能市場化。人類的道德理性(譬如操守)和美好的情感(譬如愛情),不能市場化。總之,經濟強國的建立,不能以犧牲文化的基本價值為條件。

現代性語境下的文化問題,有一個自我的文化身份和與他者的關係問題。走向現代,那麼傳統呢?走向世界、一切方面都試圖與國際接軌,那麼自己呢?所以,便有了對自身角色作文化辨認的需要,而角色離不開自己的文化傳統。如果説一百年前、三十年前,可能還會有學者認為現代化和民族的文化傳統是不相容的,但今天,已經很少再聽到這種聲音了。我們長期反思的結論是:現代化不能完全丟開自己的文化傳統,不能離開自己的出發點,不能找不到回家的路。

中國是一個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國家。五千年的文明,三千年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曾經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與文化。當歐洲還處於中世紀的時候,中國的唐代就已經迎來了自由歌唱的歷史時期,唐代的多元繁榮是中國文化史的最輝煌的記憶。

多元共生是中國文化的顯著特點。就中國文化的發生來説,它是多元的,具體可以説有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不同的兩源。我們過去講中國文化,一般都講黃河文化,以黃河文化為基準,因而黃土地文化、農耕文化、內陸文化、寫實主義文化等等,成為人們概括中國文化的常用語言。但長江文化為我們提供了不同於黃河文化的範例。甚至長江上游、中游和下游所呈現的文化面貌也是如此的不同。

長江上游四川廣漢的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這些青銅器的造型和黃河流域非常不同,有非常誇張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充滿了神奇的想象力,甚至使人懷疑這是中國人制作的造型嗎?從這些青銅器的構造上,我們約略可以想象出四川人的性格似乎帶有青銅器的剛性。而長江中游的楚文化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有一年我參觀河南的博物館,看到黃河流域出土的大量青銅器,各種鼎器的造型渾厚莊嚴,有力度,感覺很震撼。後來館長帶我去看另一處存放的青銅器,一排的鼎器,但造型輕巧,下座雖大,腰身卻很細,年代也跟黃河流域差不多。館長讓我想想是哪裏出土的?我説可能是三楚。他説是啊,“楚王好細腰”嘛。宮廷的審美取向已經影響到了青銅器的造型。由這一點可以看出,楚文化確實有自己的特點。長江下游的浙江則有大規模的玉器出土,就是有名的良渚玉器,不光有人身上佩戴的飾物,而且有生產工具和軍事器械,例如玉斧、玉刀、玉箭、玉劍等等。所以考古學家懷疑,我國古代是不是可能有一個玉器時期。這些潔白堅硬的玉器,或許也可以讓人聯想到浙江人的一些性格特徵。

所以,不僅長江文化和黃河文化不同,長江上中下游的文化也有很多差異。黃河文化的那些人們熟悉的特徵,不一定完全適用於長江文化。長江自古以來航運便利,可以直接和海洋聯繫起來,如果説黃河文化帶有內陸文化的特點,那麼長江文化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帶有了海洋文化的特點。長江流域南面的嶺南文化,更是很早就直接跟海外建立了廣泛的聯繫。

就學術思想而言,中國傳統文化也具有多元互補的特點。學術思想是民族精神的理性之光,是最高形態的文化。儒釋道三家思想的相互包容和互動互補是其顯例。佛教是在東漢時期由印度傳到中國的,這麼一個外來宗教慢慢變成中國自己的宗教,是由於儒家的思想有極大的包容性。道教的產生也在東漢,當佛教思想剛剛傳進來的時候,起來進行反駁和討論的居然不是儒家而是道教。因為道教是宗教,所以對另一種宗教的理念不能認同。南北朝時期的範縝寫過有名的《神滅論》,就是批評佛教思想的。他為什麼寫這個文章呢?據陳寅恪先生考證,範縝的曾祖父、祖父、父親以及他自己,都信仰天師道,這是道教的一個分支,他反對佛教,是由於他有道教的家傳影響。

歷史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宗教戰爭,但是中國這麼長的歷史,很少有宗教戰爭。這是由於中國的文化思想有極大的包容性,特別是儒家思想。所以然者,在於儒家不是宗教,或如陳寅恪先生所説,“儒家不是真正的宗教”。正因為傳統社會佔主流地位的儒家不是宗教,儒釋道三家的思想才融合得很好。漢以後儒家是在朝的思想,道家和道教以及佛教主要在民間。對於一個知識人士而言,三家思想的互補使得精神空間有很大的迴旋餘地,進退、順逆、浮沉,均有現成的學説依據,所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儒家思想給人以上進的力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傳統士人的共同理想。但是,如果仕途受到了挫折,乃至革職、斥退、罷官的時候,道家無為的思想便可以給他很好的支撐。道教崇尚自然,可以讓他暢遊于山水之間。甚至遭遇罪愆,如果信奉佛教,剃度出家,也可以避世完身。總之生命個體不會陷入完全的絕境。所以,多元性、包容性和自性的超越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理性的基本特徵。

傳統中國還有發達的民間社會,主要以家庭和家族為中心,構成文化多元存在的社會依託物。依據文化人類學的法則,文化傳統可以區分為大傳統和小傳統。一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比如中國傳統社會的儒家思想,就是大傳統;而民間文化和民間信仰則是小傳統。大小傳統是互動和互相依賴的,當大傳統遭遇危機的時候,我們仍然可以在民間文化中搜尋到它的碎片。所謂“禮失,求諸野”,就是這個意思。我們今天到東南亞一帶,看到那裏的華族社會,其中國文化傳統的根性仍然相當牢固,甚至比我們國內看得更重。

中國文化自有令人自豪的不間斷的傳統,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和漢字有關係。漢字我們使用了兩三千年,從秦朝的統一文字到現在,一直是中華文化的載體,電腦盛行原以為會使我們的漢字遇到危機困難,實際結果卻並非如此,現在漢字進入電腦極為方便,説明我們的漢字在現代背景下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我們文明不間斷的有功之臣。相反,20世紀初前半期,許多志士仁人以為漢字將成為現代化的“累贅”的想法,未免是杞人憂天。不過從清朝中葉以後,中國的發

展落在了世界文明的後面。不少史學家喜歡講清朝如何不可一世,喜歡講“康乾盛世”,但是我個人的看法,中國落後的直接觸點其實還是發生在清朝。由於康熙晚年到後來奉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不與外人建立正常的交流關係,使中國處於與世界隔絕的狀態。唐朝為什麼那樣強大而且繁榮?胸懷寬廣地與中亞以及其他國家建立穩定的文化商務關係,是重要的一因。十七世紀的時候,歐洲人很願意跟中國交流,但是清朝統治者不接受他們伸出來的手。顯例是1793年英使馬戛爾尼以給乾隆祝壽的名義率船隊來華,帶有喬治三世國王給乾隆帝的祝壽信,希望與中方簽署一項貿易協定,並在雙方首都互設使館。清朝認為根本無此必要,價值1。56萬英鎊的600箱禮物收下了,馬戛爾尼則除了拿到一柄精美的玉如意,等於空手而歸。我以為至少是此次,不是西方而是清朝統治者主動放棄了交流的歷史機會。否則,如果當時能夠主動打開和歐洲經商的通道,後續的發展也許就不是後來的面貌了。

到了晚清,中國的大門被西人的船堅炮利打開,歐風美雨狂襲而至,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發生了危機。1911年持續幾千年的帝制解體了,最後一個皇帝被趕下了龍椅,以“三綱五倫”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也就是傳統社會的大傳統,還能夠繼續發用嗎?中國的固有文化能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生?或者換句話説,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性應該是怎樣的關係?傳統中國經過怎樣的途徑才能順利地進入現代中國?中國傳統文化在今天還有意義嗎?百年以來一直存在爭論,直到今天仍不能説已經獲致完全的解決。

第7篇

天高水闊,萬眾一心書一段傳奇,描中華精粹,匯九州奇葩

馳騁蒼茫,一脈血氣組一方山水,承天地之靈,秉江山之韻。

首吞滄海,尾銜大漠,東方卧龍跌宕關山,閲千秋烽火。曾經的中國,一再的在災難的大漠中跋涉,一脈血氣支持着中國人,烙下千年血與淚的執着!

一澗飛瀑,碎瓊亂玉,造就此勝景的不只是水,中國人海納百川,並非柔若無骨,是一旦遇到了艱難寒冬,就齊結凍徹三千里的冰,稜角分明,不要分散,只是團結。胸中百轉千回的是一脈華夏的血氣,有了它才有了一個民族的新生,不畏艱險,眾志成城。

歲月的腳步橫越向歷史,野草般橫飛的思緒,卻依稀可見那些依舊鮮活的面孔。一望壯士別易水,秋風蕭瑟歌紅塵。荊軻的大氣穿越了生與死長眠的時空,只留一聲絕響:明明註定了了無結果,明明知曉霸業圖空,明明青山依舊在,明明等待的只是歷史的剎那,卻帶走了誰的永恆!中國人的執著古而有之,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義之所當,千金散盡不後悔,不會以為前方的黑暗就止步不前,於是,代代華夏人青絲約白首,不問重重苦難後悲淚幾行,只想履履奮爭中豪情萬丈。

依稀記得零八年的那一聲巨響,隆隆的一座四川城負了重傷。五月十二日的汶川,是灰色的,卻有生命的綠,成為了震中的脊樑,支持着廢墟中點點生存的光亮,時間的河,淌過悲憫如血的上,一雙雙手捧起了塵埃,找尋地底最後一絲生存的跡象。天哭地泣,電閃雷鳴,爾後的四川,爾後的中國,一片悲壯。一分的希望就有十分的拼搏,四面物資,八方同濟。向來温文爾雅的華夏古國,一剎那銅皮鐵骨,無堅不摧,無人可擋。讓萬眾一心,百折不撓走出了史冊,新生代看到了中國的魂,是一種發自心底的力量。這樣的民族,即使災難,也有從容不迫的抵抗。

睜開探求的眼,看清眼前一個民族的新生。機器隆隆,霓彩分明。億萬人民在九曲黃河身旁默默耕耘,換得五穀豐登,萬里飄香。在那遙不可及的破碎蒼穹之上,神舟七號用它的雄姿補完了千百年來華夏兒女的夢想,一股浩然氣指引着十三億雙手寫出了日夜翹盼的華彩樂章。

在倉皇的歲月裏揚鞭,看中華民族將一個個歷史的複句寫下,不畏艱險,眾志成城,用自己的靈魂,為這一方時空,塗上顯目的色澤!

第8篇

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文明有超過5020xx年的歷史了。在5000的發展歷史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作為一名中國的國小生我深切的愛着我的祖國,我愛祖國土地,愛祖國的人民,更愛祖先留給我們的輝煌的民族文化,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傳統美德。

在我們這個大家庭裏,文明美德,隨時可見,隨處可見。大致國家領導,小致國小生。一碗米飯、一碗菜湯,這就是x20xx年6月1日在甘肅地震災區時的午餐。當時,戰士們的午餐是相對豐盛的。看到這些,在場的許多人眼睛濕潤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温總理的一件羽絨服一穿就是20xx年。這件事讓我感到總理在守候着一種優秀的傳統美德。大愛無疆的副市長吳天祥,他為了幫助下崗職工再就業,把老房子賣掉了;他自己掏腰包幾十萬元救助困難羣眾;他4次跳入長江救人,34次獻血,汶川、玉樹、舟曲災區的現場都能看到他救人的身影;像這樣具有高尚美德的人還有很多,像行萬里山路的郵遞員王順友,20xx年來,他每年都有330天以上獨自行走在馬班郵路上,從未延誤過一個班期;無償為鄉親們擺渡50年的黑龍江老大爺趙永祿;堅持踐行承諾的河北農業大學的學生們,資助因病去世同學的父母至今;我們國小生,雖然力量小,但是我們也有一顆閃光的心,傳承美德,踐行美德。看見垃圾旁的垃圾我們會主動撿起,看見老人我們會主動讓座,看見別人有困難我們會主動助……生活中的小事,只要你發現,處處是文明。

我和媽媽每年都坐火車去北京一次,每次我都會看見車上有一位70多歲的老爺爺在做同一件事 ——撿垃圾,我不明白他在幹什麼?便去問他,老爺爺説:哎!我老了,我想撿些垃圾也是為社會做事,為後代造福,受些苦也沒什麼!他笑了笑。到站下車了,可老爺爺的話我忘不了!

我們從小接受傳統道德教育,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社會上,校園裏也有一些不文明的行為。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着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我希望同學們真正行動起來傳承文明,踐行文明。只有這樣我們中華民族才能振翅高飛翱翔蒼穹。

第9篇

千年的風吹散了千年的往事,千年的水沖走了千年的記憶,但歷史的印記,文化的傳統,卻註定要烙在中華民族的生命裏。

從數千年前江心漁船上越女的歌聲,到水之湄《詩三百》的婉轉悠揚;從唯美的楚辭規整的漢賦,到唐朝多姿的詩歌,再到江南女子執紅牙響板輕歌曼舞搖曳出的宋詞……

從南山下草長鶯飛的桃花源,到西湖濛濛煙雨中的一把油紙傘;從柳三辯的一句“且把浮名,換做淺吟低唱”,到蘇東坡的“此心安處是吾鄉。”

飛雪洪泥映時光,歷史滿滄桑;一曲悲歌訴衷腸,春秋歌未央。

你是否知道,曾經有一對圖騰叫龍鳳,有一件羽衣叫霓裳;你是否知道,有一個朝代叫漢唐,有一條河流叫長江?當你沉迷於紫薇的那一句“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你是否知道樂府裏那句“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當你口口聲聲喊着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你是否知道它出自於《漢書》中的“修身好古,實事求是……”

傳統文化的美,在於它的歷史,它是先人們的精神積澱,是千百年來的傳承。而在今日,在這個充滿利益,熱鬧繁華的時代,歌聲裏的故鄉卻在漸漸遠去。我們像迷路的孩子,回頭張望,卻找不到回家的路。那個,氤氲着水墨香的故鄉,那個,我們的精神家園。

在今日,君不見上元燈節賞花燈,君不見端午賽舟掛香符,君不見盂蘭盆會驅鬼儺,君不見重陽登高插茱萸。我們不再欣賞“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温席”,我們只從那首紅遍大江南北的《東風破》裏才驀然感受到古典的美。你知道多少種語言在流逝嗎,你知道多少種民間習俗在消失嗎,你知道多少種器樂技藝已經失傳嗎,你知道多少處文化遺產與古建築正在在被破壞嗎?

作為九零後的我們,應該做什麼呢?古語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先哲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説》仍振聾發聵;橘子洲頭;韓美林説是漢子就要撬動地球,能晃三下晃三下,能晃五下晃五下……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忘記了過去,會怎麼樣?它該如何向前,如何大踏步地走在世界前面。身為祖國的未來,如果我們不珍惜,不繼承,它們將如何保全自我?未來,不論多麼發達的高科技,都難以替代歷史的一片黃土;無論我們在這顆星球上能走多遠,總要有一點東西,銘記於心。

先人曾説:“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讓我們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禮記》中的“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清代學者張橫渠説:“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今天,我們尚且不談奉獻社會,不談為國捐軀,但我們要知道什麼才是我們中國人的根基。我們要左手緊握"且教世界換了人間的”壯志豪情,右手秉持義不容辭勇於擔當的道義,去為傳統文化開創一片天。

第10篇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之針尖上的中國。

作為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的一員,我們有責任去了解,去宣揚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在當今忙忙碌碌快節奏的社會上,很難再有人去關注中華的傳統文化。人們也很難再去徜徉在歷史的海洋中淡淡淺品中華文化的醇香。前幾天,我們去了首都博物館,感受到了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隨之也尤為震撼。

刺繡,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它是用針和線把人的設計和製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刺繡起源於黃帝時代。那時,古人為了美麗,是將顏色塗在身上,稱彰身;再進一步刺在身上,稱文身;後來就畫在衣服上,再發展成繡在服裝上。刺繡這一藝術文化便由此而來。

刺繡因此能夠得到中華子孫世代的認可,它一定有它的奧妙之處——下面就由我來給大家講講刺繡的益處吧!在人們刺繡的同時,能使人心靜如水,得到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目的。可惜,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沉浸於忙忙碌碌的上班與學習中,卻忘了刺繡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因此,我們要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因為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保護我們的中國母親。

這些刺繡呢,很早就出現在我國,透繡、紙繡、平金繡等繡的種類更是在明朝就已出現。從這就能簡單地看出中華人民擁有聰慧的頭腦與靈敏的雙手,這些傳統項目更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

繡成安向春園裏,引得黃鶯下柳條。唐代詩人胡令能就吟過這樣一首詩。名為《詠繡障》。此詩描繪出了刺繡的豔麗與逼真,連黃鸝都不由自主被吸引了過來。

外國人來到中國,總會想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體會異域的風土人情。自然,各種刺繡也被列入到了國家級保護文物。生長在如此一片歷史悠久的土地上,作為一名中華兒女,我們怎能不引以為自豪呢?

傳統文化是我們的靈魂,是我們中國人引以為驕傲的地方。我們要先自己多學習,多瞭解,並且向外人宣揚我們中國人擁有的傳統文化。我們不能讓我們的傳統文化離去世界的舞台。因為它使我們中國人凝聚,使我們中國人團結!我們要把中華文化推向世界!朋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