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4篇 感人至深: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全程感受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1W

近日,“《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掀起了全民關注的熱潮。眾多感人故事和普通人的平凡英雄在盛典上得到了公正的認可和肯定。這場頒獎盛典引發了人們對社會正能量的思考和傳遞,激勵着每個人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4篇 感人至深: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全程感受

第1篇

看了《感動中國》這本書,我認識了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他們這些人物是民族的脊樑、時代的楷模,是我們心中的道德榜樣。

張xx嗎,她雖然癱瘓,可她並沒有埋怨老天爺對她的不公平,而是選擇了堅強,選擇了與命運抗爭。她讓我明白:平凡的人聽從命運,只有強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王順友,一位普普通通的馬班郵遞員,可他為人民做出的貢獻卻不普通。王順友在高山峽谷間送郵行程達26萬公里,相當於走了21趟二萬五千里長徵;二十四年來,他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丟失過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達百分之百。為了保護郵包,他曾縱身跳入齊腰深的江水,也曾與歹徒搏鬥。為了這個簡單又崇高的使命,王順友在大山深谷之中窮盡青春年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王順友用他的馬背上的郵局傳遞着萬金家書,他的執着讓我感受到了這位綠衣天使的忠誠。平凡不等於平庸,把平凡的事做到極致就是偉大。我想:這句話應該是為王順友寫的吧!

雖然書中人物都是平凡的人,但他們有不平凡的人生。他們是當代兒童和青少年一生的道德榜樣。指引學生自我規劃,讓我們健康成長。他們的事蹟感人至深,教育着我們。

"雙百"人物的人生軌跡和高尚行為,啟發、引領、照亮我們的人生道路。我們要以"雙百"人物的典型來點燃心中的精神火炬,照亮我們的終身發展之路。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4篇 感人至深: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全程感受 第2張

第2篇

星期四,我在同學的推薦下觀看了《感動中國20xx》人物頒獎盛典。

獲獎的人物共有十個,他(她)們分別是:郭明義、劉麗、王茂華、譚良才、錢偉長、k165高鐵鐵車的警察以及志願者等共十人。在這十人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茂華和譚良才,他們捨身救人、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我邊看電視,邊掉眼淚。情到深處,不自禁的失聲痛哭。下面我們就來聽聽他們感人的故事。

20xx年的某一天,在王茂華家附近的一所房子突然着火了,茫茫的火海幾乎要把整整一棟房子吞下它們的肚子中,這時房子裏隱隱約約的傳出孩子淒厲的喊叫聲,就在這時,王茂華和譚良才不顧一切地衝入了火海中,等到他們抱着四個小孩出來時,渾身上下全是黑漆漆的,身上的皮帶還在着火。火老虎面露猙獰面龐,還在肆意行兇,但王茂華和譚良才卻沒有絲毫退縮,再次義無反顧地衝進火海里又從死神的手中救出了兩個小孩。最後王茂華和譚良才雙雙被燒成重傷,送進了醫院,經過多日的搶救,王茂華光榮的犧牲了,譚良才的傷勢漸漸有了好轉。

王茂華雖死猶榮,他卻永遠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他和譚良才捨身救人的精神感動中國,感動世界。

第3篇

在《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節目中,有四位老人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到現場參與錄製,這其中就包括剛剛獲得20xx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顧誦芬院士,他也是我國享有盛譽的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我國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曾主持研製殲―8、殲―8Ⅱ等戰鬥機,開創了我國自主研製戰鬥機的先河。

我們先來通過一個短片回顧一下感動中國的頒獎現場。

敬一丹:顧老今天沒有來到感動中國的現場,通過視頻的方式他和我們面對面。

顧誦芬:大家好,我就是顧誦芬,今年92歲。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授予我,我感到很慚愧,我沒有做出什麼,黨和國家給了我太多了。感謝感動中國組委會,感謝全國人民,特別感謝一代代為祖國航空事業接續奮鬥的全體航空人。

當時因為身體原因,顧老沒能來《感動中國》節目錄制現場。為了彌補這一遺憾,前幾天,感動中國主持人敬一丹與記者崔霞一起登門拜訪了顧誦芬院士,給顧老送上了《感動中國》的獎盃。

在離開顧老家前,顧老為中國航空事業寫下了寄語,希望年輕人再接再厲,為祖國的空天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顧誦芬:相信你們對空天事業的精彩報道,能激發更多的年輕人為祖國的空天事業做出更多創造。

第4篇

彭士祿是革命先烈彭湃之子。1925年生於廣東海豐,1949年就讀於大連大學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應用化學系一年級,1950年大連大學建制撤銷,就讀於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系二年級,1951年在大連工學院化工系化工機械專業讀三年級時赴蘇聯留學。1958年回國後一直從事核動力的研究設計工作。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彭士祿院士是我國著名核動力專家,中國核動力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顧問、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核動力學會名譽理事長。

彭士祿院士是中國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為中國核動力的研究設計做出了開創性工作。從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到大亞灣核電站,再到秦山二期核電站,彭士祿院士為之傾注了大量心血,被譽為中國核動力事業的“拓荒牛”。20xx年3月22日,彭士祿院士因病逝世,他曾説:“活着能熱愛祖國,忠於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足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