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飛來峯》賞析5篇 登飛來峯:詩人筆下的壯美世界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8W

《登飛來峯》是唐代杜甫的一首名篇,描繪了登上飛來峯的壯麗景色和令人感歎的自然之美,也表達了詩人激盪澎湃的心情。這首詩不僅是唐代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缺少的經典之作。

《登飛來峯》賞析5篇 登飛來峯:詩人筆下的壯美世界

第1篇

1.通過查字典或有關資料,初步瞭解詩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詩中描述的情景。

2.想像詩句描繪的景象,引導學生理解詩中藴含的道理。

通過詩句描繪的景象,引導學生理解詩中藴含的道理。

3.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有着同樣道理的詩—《登飛來峯》。

同學們,這首詩從表面上來看,是一首登高遊覽的小詩,其實詩人是要借景來抒情,請同學們想一想:詩人是借什麼景,抒什麼情?

2.師小結: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方面,難道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嗎?

《登飛來峯》賞析5篇 登飛來峯:詩人筆下的壯美世界 第2張

第2篇

?登飛來峯》是積累運用二中讀讀背背的內容。教材只要求大致掌握詩意,會背。根據第二組課文導讀中提出了學生應具備根據註釋初步理解古詩的能力這一要求,但據觀察,學生這一能力急待提高。故我將此課上成了針對這一要求的能力訓練課。

上課前,我準備了小黑板。把古詩及重點字詞的註釋寫在了上面。一開始上課,我就把小黑板給掛了出來,提出用自己的力量來解決這一古詩意義的要求。學生們聽了我的要求都在愣神。接着,我對其進行了研究方法的指導:把註釋中關鍵詞的意思帶入古詩,然後讀一讀。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推出未加註釋字的意思,如果是在理解不了,可以通過查字、詞典解決。開始,我讓學生試着通過自己的力量來解決問題,五分鐘後,進行小組合作的探究。把自己思考的結果告訴小組成員,經過小組成員的集體評議達成共識。

合作開始時,學生不知如何合作。經過逐組指導,學生的合作呈現出一種有序的狀態。每一個學生都充分參與了探究過程。對於那些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難點,在巡迴指導時,引導其解決,及時糾正他們在探究時所出現的偏差。在輕鬆的氛圍中,很快就有小組寫出了古詩的正確意思。寫出意義後,經過提示,小組成員很愉快的接受了新的任務,為古詩配圖。在學生配圖中,應及時矯正其中的偏差,如“浮雲”和“塔”的位置關係,“人”和“塔”的位置關係,“太陽”的狀態等。

成果彙報後,根據小組解決問題的質量和速度排出了名次。作為獎勵,第一名的小組獲得了把自己的配的插圖擴大並填色的獎勵。這一平使學生覺得很困難的作業,第六小組的同學竟然很愉快的接受了。

最後的五分鐘,讓學生背了背古詩。由於對古詩的意思理解的透。不少學生在短時間內都可以背下來,但是並不熟練。

第3篇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詩詞更是這文苑之中的一朵奇葩。本單元所選以角度

為主體的兩首詩,一首是北宋文學家、積極推行政治變法的王安石所寫的《登飛來峯》;另一首是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名詩《題西林壁》。這兩首詩作者都是在觀峯寫景之餘,揭示了全面、正確看待事物,必須站在一定角度的深刻道理。

以往,學生所學的詩大多是以寫景狀物為題材,對於藴涵着深刻人生哲理的詩則是初次接觸,因而在學習體會詩的含義上,會有一定的難度。然而,自2001年我市啟動古詩文誦讀工程以來,我校積極響應,每學期各個年級的學生都會背誦一定數量的古詩詞,在理解古詩方面也有了較好的基礎,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也很高。

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古詩詞的教學更是如此。通過多種方式的閲讀理解、品析欣賞,從而正確體會和把握古詩詞的內容和情感,逐步提高學生對於古詩詞的品評賞析能力,更加喜歡古詩詞的學習,更加熱愛祖國優美的古詩詞文化。

2.體會身在最高層和身在此山中的不同寓意,感悟詩中藴涵的深刻哲理。

1.引言: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北宋大詩人王安石的很多詩,現在就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來背一背。

3.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王安石的詩——《登飛來峯》。

師介紹:飛來峯又名"靈鷲峯",在今杭州西湖靈隱寺附近,有"東南第一山"、"武林第一峯"等多種稱呼,為西湖"八大景"之一。

師補充介紹: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縣(今寧波)任知縣,任職期滿後回江西臨川老家時,路過杭州,登上飛來峯塔頂,面對眼前廣闊的視野,想到……鳴見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這首詩。這一年他正好三十歲。

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千尋:形容塔很高。

(我登上飛來峯高高的塔頂,聽説每天黎明……叫的時候,就能看見太陽升起。)

(不怕浮雲遮擋住遠望的眼睛,只因為我就站在了飛來峯的最高層。)

3.為什麼説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説説你從中懂得了什麼?

要想看得遠,視野更開闊,就必須登上最高的一層。這正如唐代詩人王之渙在《登鸛鵲樓》中所寫的(師生齊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師談話:王安石一生都致力於變法革新,他滿懷着要求改變現實的雄心壯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國平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時,當他登上塔頂,聯想到……鳴日出時光明燦爛的奇景,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自己前途的憧憬與展望。請同學們放聲朗讀,把詩人的這種感情讀出來。

初讀,譯詩句——再讀,説詩意——品讀,談體會——吟誦,表詩情。

我們曾經學過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描寫廬山的詩,還記得嗎?請一位同學背一背。(學生背誦《望廬山瀑布》)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廬山的詩——《題西林壁》。

(廬山的資料:美麗的廬山,地處江西省北部,是千古名山。最高峯漢陽峯海拔1474米,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區。自古就有"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廬山天下戀"之美譽。)

(作者介紹: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眉州(今四川眉山市)人,與其父、其弟並稱為三蘇,曾任翰林大學士。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傑出的才能,代表了北宋文學的最高成就,對後世的影響極深。)

1.藉助工具書理解重點詞語,並用自己的話説説每句詩的意思。

2.作者身在廬山之中,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景象呢?這景象是廬山的真面目嗎

3.為什麼作者説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你從這句話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橫看:正面看,從山前山後看。廬山是南北走向,所以橫看就是從東面向西看。

(從正面看廬山,是連綿起伏的雄偉山嶺;從側面看廬山,是挺拔高峻的山峯。)

(看不清廬山真實的面目,只因為自己就身處這廬山之中。)

4.為什麼作者説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你從這句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

(因為身在廬山之中,看來看去,只能看見廬山的一部分,根本看不到廬山的全貌。)

(這句詩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深刻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或角度不同,因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脱主觀成見。)

六、比較這兩首詩的不同,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聯繫實際説説身在最高層和身在此山中,看事物有什麼不同?

今天,我們所學的兩首詩,作者看似在觀峯寫景,實則告訴我們深刻的道理,讀來耐人尋味。我們祖國的古詩詞文化豐富多彩,象這樣藴涵深刻的詩詞還有很多。請同學們多多從古詩詞寶庫中去採擷,下節課我們來舉行一次詩歌朗誦會,比比誰朗誦得好,誰能夠成為我們班的朗誦家。

這兩首詩詩句意思淺顯,學生藉助工具書就能大致讀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學本課時,應把重點放在讓學生對詩中所藴含道理的感悟上,先採用自學的方法讓學生探討這首詩的含義,用自己的話説説詩的意思,再展開討論,使大家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想認識事物的本來面目,全面客觀地把握本質,只有站在更高的角度,冷靜地分析,才能看得更遠,才能不被局部現象所迷惑。再在理解含義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朗讀,並結合生活實際來談談自己的認識,以此加深學習這兩首詩後的感想和收穫。

通過這樣的學習,從而達到了兩個目的,一是體會詩中的情和理,培養學生對古詩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開拓學生視野,讓他們感受祖國風光的壯美,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從中懂得應該怎樣正確地對待人和事物。

第4篇

1、通過查字典或有關資料,初步瞭解詩句的意思,能夠大致理解詩句中描述的情景。

2、想象詩句描繪的景象,引導學生理解身在最高層和身在次山中看峯、認識事物的不同,理解詩句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

一、讀詩題,老師作簡要提示,理解詩題,簡介作者。(飛來峯:杭州西湖靈隱寺附近。)

理解詩意:我登上飛來峯頂高高的塔,聽説每天黎明雞叫的時候,在這兒可以看見太陽升起。

一、介紹詩人蘇軾,回憶學過的蘇軾的詩,導入新課。

二、解題:西林壁,即西林寺的牆壁,西林寺在廬山北麓。

詩意:從正面橫着看廬山,是連綿起伏的雄偉山嶺;從側面看廬山,是峭拔高峻的山峯。

詩意:看不清,認不準廬山真實的雄偉山勢。只因為自己在廬山之中,看來看去,只能看見廬山的一部分,不可能一眼看到廬山的全貌。

2、只緣身在此山中詩人所指的只是廬山一座山嗎?你對此還有什麼理解?

一、自己的話説説古詩的大意,體會詩人寫詩的用意。

1、補充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對比地讀一讀,增加積累。

第5篇

1、初步瞭解詩句的意思,能夠大致理解詩中描述的情景。

2、想象詩句描繪的景象,理解詩中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中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

導語:孩子們,老師今天帶你們去一個被人們稱為無石不奇,無樹不古,無洞不幽的杭州飛來峯走走看看。

師導:孩子,剛才你看到了什麼,彷彿聽到了什麼?能用一句話來談談自己看後的感受嗎?

師導:在你們的眼中,飛來峯是那樣的美麗、雄偉壯觀,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教師板書:角度),結果認識不同,感受不同。我們北宋時期最偉大的詩人、政治家也登上了飛來峯,並留給了我們一首千古傳頌的《登飛來峯》。(教師板書:登飛來峯)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詩,品味詩人獨特的感情、豪邁的氣魄。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古詩,做到讀準字音,最好還能讀出古詩的節奏。

(2)誰能代替詩人把這首詩讀給大家聽?(2人讀,並正音)。

師導:孩子們,學習古詩,就是透過字面去想像當時的畫面,和古人對話,體會他的感情。

(4)你再認真讀一讀,想一想,從這首詩裏你捕捉到了哪些信息,想像出什麼樣的畫面?(交流要點:人、峯、塔、雲、日等,其他人可以補充,老師隨機板書。)

他們又有着一種怎樣的聯繫呢?能不能把這幾個字連起來説一説?

(過渡:學貴有疑,有了這些疑問,我們才能更加深入地去學習。現在就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尋:古代的度量單位。八尺為一尋,千尋極言塔高。千在這裏不是實寫,是指多。如我們學過的飛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白髮三千丈,緣愁是個長。在這裏詩人運用了什麼樣的表現手法?

雞鳴見日升:傳説。站在塔上,五更天雞叫的時候就看見太陽升起。

(3)詞語的意思理解了,誰能説説整句詩的意思呢?(同桌互相説、指名説)

師導:此時,詩人就站在飛來峯高高的塔上,想象看到了這樣一幅美麗的情景。(出示:日出時的插圖)發揮你的想象,説説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看到了這樣的美景,你能用幾句話描述當時的景象嗎?

師導:這樣的景象給你的最大感受是什麼?那你認為怎樣通過朗讀來表達呢?

(過渡,師導:登上高高的塔,彷彿看見了日出時美麗壯觀的情景。詩人不由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出示: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師導:現在我們理解的只是詩句的意思,實際上詩人寫詩和我們現在寫文章是一樣的,是想通過字裏行間來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和願望。我們要想讀懂詩人的心聲,那就必須瞭解詩人所處的社會環境和社會背景。)

(出示:在北宋仁宗時候,大批農民失去田產,淪為佃户,遭受沉重的剝削和壓迫。為了爭取生存的權利,他們只有拿起武器,鋌而走險。於是王安石就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法,變法以富國強兵為目標。在此期間,每項新法在推行後,基本上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可是各項新法的實施或多或少地觸犯了中、上級官員、皇室、豪強和高利貸者的利益,因此在新法實施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所以,他一登到山嶺高塔,就聯想到雞鳴日出時光明燦爛的奇景,通過對這種景物的憧憬,表達了對自己前途的展望。

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障日也。——陸賈《新語慎微篇》。意思:西漢的人曾把浮雲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對賢臣進行挑撥離間,讓皇帝受到矇蔽。)

師導:讀完了王安石的故事,知道了浮雲的典故,你認為王安石眼中的浮雲還指什麼?

師導:同樣王安石也在實現自己理想的時候遇到了這樣的奸邪小人,那他的反應是什麼?你能用詩中的一個詞來説説嗎?

師導:這是多麼有氣魄的豪邁聲音!他這種堅決果斷的意志,早在這首詩裏就流露出來了,後來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時候就做了宰相,任憑反動勢力怎樣反對,他始終堅持貫徹執行新法。他能如此堅持和毫不畏懼,全都源於只緣身在最高層。最高層又有了什麼樣的深層含義?僅僅指的是他站的比別人高嗎?還指他身上的哪些方面?

(師:只有站的高才能望得遠。同樣,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方面也是這樣,只有在各個方面達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王安石的一生都致力於變法革新,他滿懷着要求改變現實的雄心壯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國平天下的雄才偉略。請同學們合上書本一起誦讀這首詩,讀出詩人的豪邁氣勢,讀出詩人的雄心壯志。)

2、課下蒐集有關王安石的古詩讀一讀,進一步瞭解這位偉大的詩人。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那豪邁的氣勢在這首詩中表現的淋漓盡致,讓我們為之喝彩。同樣也希望大家能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努力為自己儲備知識,積蓄能量,提高自己,因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最後讓我們全體起立,齊聲誦讀這首詩來結束本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