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內比教學心得5篇 "內知外學,心得相傳:同學之間的課內交流與啟發"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5W

本文主要介紹課內比教學心得,以幫助老師們更好地掌握教學技巧。通過對不同課程、年級和學生的分析,我們分享教學方法和經驗,幫助老師們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學習成長。

課內比教學心得5篇

第1篇

小河中學的十月是生機勃勃,讓人快樂的。課內比教學活動在如火如荼的開展,這次活動為全體老師提供了一次展現自我的好機會,每個教師都積極參加到了這次活動當中來。我是小河中學的一名英語教師,除了聽本校的教師講課外,學校還派我去老屋基中學聽課學習。

20xx年11月11日,我校一行十一人到老屋基中學去參加比賽和學習。一天緊張而激烈的英語“課內比教學”活動終於圓滿完成,我經歷一天的聽課,深深感觸到這次賽課和聽課不僅僅是一次活動的開展,更是一場智慧與能力的較量。老師們精彩紛呈的課堂表現,給我們送上了一份豐盛的精神大餐,讓我每個人回味無窮。

聽課和賽課,對於我們這些年輕教師來説是個很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聽課,我覺得在教學方面收穫的很多,,這次活動讓我看到了一羣勤鑽苦研,敬業樂業、與時俱進的同行們。三堂英語課的教學充分體現出了老師們的細心、耐心和精心。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環節的優化、教學問題的設計、教學方法的安排、教學語言的組織,尤其是英語教學活動的呈現,更是體現出了新時代教師的綜合素養和極其過硬的基本功。

這次活動讓我懂得了我們的英語課堂是如此的妙不可言,從這三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孫利老師重視學生的口語過程,徐麗老師注重用肢體語言讓教學更生動形象,羅文瓊老師能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作為一名年輕的老師,這幾堂課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

一、巧妙地使用媒體。在英語課堂上幾位英語老師廣泛地使用多媒體教學,不僅給人一種賞心悦目的感覺,而且創造了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二、創設語言情景教學。每位英語老師總是在創設不同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理解語言知識和內容,在情景中輕鬆地掌握本課的重點難點;讓學生在不同的語言情景中操練,也順應了《新課標》中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要求。

三、精彩的預熱導入,教學過程環環相扣。課堂上孩子們個個生龍活虎,各位老師生動的預熱和豐富多彩的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真正在體驗分享學習活動。而且每位英語老師都在課前、課文處理、鞏固和拓展時採用了chant,playgames等活動手段,使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很好的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激情。

四、教師紮實的基本功和自身的素養。良好的教學基本功是一堂優質課的關鍵。老師們準確深刻抑揚頓挫的語調,生動形象精練的講解,清晰流暢美觀的書寫賞心悦目,更值得我們英語教師學習。

通過一天的學習,確確實實使我成長了不少,在以後的英語教學中我也要加倍努力,多多借鑑有經驗教師的教學方法,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教學有所創新,逐漸提高英語教學水平。

總之,這次活動讓我想到了“木無本則枯,水無源則竭”,作為老師不能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教教科書。只有大量地閲讀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解決源頭活水的問題。同時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我們要勤於學習,大膽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定會探索出適合新課標要求、學生特點及教學內容的最好教法。

課內比教學心得5篇

第2篇

為了不斷豐富教學比武的內容和形式,深入持久地開展教學比賽,全面展示“比武”成果。由教導處牽頭組織實施,教研組具體落實“備課、講課、反思”等活動,現對我校的“比武”活動小結如下:

我校在3月初制定了“課內比教學”方案,並組織全校教師學習了教育總支和本校“課內比教學”活動方案,廣泛宣傳動員。與此同時,學校制定了相應的考評機制,把教師教學比武情況記入教師業務檔案,作為教師績效考核、評優晉級的重要依據,也作為推薦、評選優秀、骨幹教師、評優表模的必備條件。

本階段為組內賽課階段,語文組共有6位教師參加了比武活動,做到了全員參與。老師們經歷了賽前精心備課、教研組集體研討、教學比賽、課後反思,大家再議課等階段。每位教師都賽出了水平,賽出了能力。

上課前,教師們自覺查找相關的資料,教師們信心十足,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和自身優勢為有效課堂的創建營造氛圍。

在課堂中,以往那種“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方法不復存在,教師角色從演員轉變為導演,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性得到體現,給了學生思考的空間和展示自我的機會。使

每一節課都成為生動、快樂、高效的課堂。教師潛心研究,自我反思,溝通交流,同伴互動,共同發展,業務素質得到較快提高。

10月25日,語文組“教學比武”活動第一階段已經完成,在活動中,所有參賽教教師從備課、講課到議課都傾力以赴。我校年輕的女教師羅春鳳的《這片土地是神聖的》一課,生動、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充分調動起了在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中,她帶領學生走進印第安人的原始森林,欣賞了沒有受到現代文明浸染的質樸景色,感受到第安酋長對土地的深深眷戀。還有一年級胡瓊芳老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異常活躍,讓枯燥的識字教學不再乏味,展示了新課改下的新型師生關係和獨具風采的教學特色,體現了老師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聽課老師也聽得入迷,大家認真做好筆記,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在課後的評課中,人人發言,個個評議,做出了自己客觀而善意的點評。肯定了優點和亮點,同時也指出了課堂上的不足,老師們在團結協作中增進了友誼,鍛鍊了業務。

1、一直嚴格過程管理。自“課內比教學”活動開展以來,學校教導處既是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又是指導者,在過程管理上,我們做到認真組織、熱情服務、悉心指導、細緻整理。教研組組織全體語文教師全程參與聽課並且參與打分。講課結束,即開展教研活動及時總結當天的“比武”情況,並做好比武教師的教案、教學反思、比武圖片的蒐集與整理工作。

2、做好“課內比教學”活動檔案的蒐集與整理工作。從上級通知、

方案到學校通知、方案,從教師的教案、教學反思到比武得分表,建立個人業務檔案。

在這次“課內比教學”活動中,我們欣喜看到教師們改變了以往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角色從演員轉變為導演,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使每一節課都成為生動、快樂、高效的課堂。教師潛心研究,自我反思,溝通交流,同伴互動,共同發展,業務素質得到較快提高。語文組“課內比教學”第一階段活動結束。廣大語文教師都期待着第二階段全開發區優秀教師的展示活動,這樣就能向更多的優秀教師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

第3篇

在學校教研組的統一安排下,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校“課內比教學”活動終於圓滿完成。作為其中一員的我經歷了上課、聽課和評課,深深感到這次課內比教學不僅僅是一次活動的開展,更是一場智慧與能力的較量。老師們精彩紛呈的課堂表現,給我送上了一份豐盛的精神大餐,猶如醍醐灌頂,讓我回味無窮……

這次活動讓我看到了一羣勤鑽苦研,敬業樂業、與時俱進的同行們,特別是老教師們,個個也不甘落後,紛紛奔赴“戰場”,通過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環節的優化、教學問題的設計、教學方法的安排、教學語言的組織……尤其是課件的製作等,更是體現出了老師們的綜合素養和極其過硬的基本功。

這次活動,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我校王老師上的一節語文課。通過這節課讓我體會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老師在教學時要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學習,這樣學生思維才能更加活躍,頭腦才能更加聰明,學習起來才能事半功倍,並且達到終身學習終身受益的目的。要想上好一節課,重難點處置,系一節課成敗,表現在課堂,功夫在備課:一是要熟悉課標教材,把握好知識層次,找準重難點。二是選好突破口,以推理突破為好。三是精練語言,選取最精練、最富邏輯性的語言論證,使學生心領神會地一步步自動走向目標,無回覆餘地,茅塞頓開。若語言不精,會影響思維的流暢性。四是要慢,只所以要慢,因教師語言清晰柔和,間以充裕的回味時間,以利思維,完成翻轉。

這次活動讓我想到了,作為老師不能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教聖賢書”。只有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解決源頭活水的問題。同時,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我們要勤於學習,大膽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定會探索出適合新課標要求、學生特點及教學內容的最好教法。由此可見,“課內比教學”活動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發展的需要,更是教師自我提升的需要。

近期,我參加學校組織的課內比教學活動。聆聽不同年級、不同學科老師的課,收穫良多。置身於不同教師的課堂教學中,他們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他們或淺唱低吟,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更讓聽課的教師們連聲讚歎。幾天來,我的感觸頗深,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當我聽着教師們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魅力,它能帶領學生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有的老師在教學時,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聽介紹,聲情並茂的語言勾起了學生思緒。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老師扣人心絃的語言,烘托了課堂的氣氛,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課堂語言簡潔準確,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喚醒學生沉睡的記憶。

新課標中説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着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閲讀教學,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我們是能辦到的。

幾位教師由教學的主宰中心,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夥伴,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的主人,他們不僅有老師的組織下進行共同學習的義務,而且有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夥伴、學習方式進行個性化學習的權利。

這些課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方式,這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生的自主學習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學探究是基礎,合作學習是方式,教師的指導是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條件。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師與生、生與生交流對話,教學相長的過程,也是由領悟學習方法、運用學習方法到將學習方法融會貫通,能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的過程。另一方面,專題性、綜合性學習引起重視,加強這一類學習的研究與實踐。這類學習更具綜合性、探究性,也更富於挑戰性。學生在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有效地培養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培養綜合運用知識、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每一位老師都重視了學生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培養。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

第4篇

“提高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這已經成為了所有教師共同的研究課題。或許,很多教師和我一樣,在學習與比較中,忽然感到有些迷茫——“語文課,究竟該怎樣上?”無數次,我問我自己,也問我身邊的同行。就國小語文而言,內容更為寬泛,而基礎的知識也更豐富,怎樣讓農村的孩子,尤其是大部分的留守孩子怎樣來學好語文課呢?留守的孩子,常常是住讀在學校,即使回家,也是由不識字的爺爺奶奶監管,要想像城裏一樣家長輔導孩子,那是不可能實現的!怎麼辦?唯一的辦法只有一個:讓孩子自己學會學習!

“讓孩子學會學習!”這應該是教育的根本之所在,但我所任教的是國小二年級的.學生,要讓他們學會自己學習,似乎有些不可能。其實,不管是領導,還是同行,大家都有些質疑。因為孩子太小,自覺意識很差,在老師的引導下就很難保證有足夠的注意力,何況讓孩子們自己學習呢?我知道這很難,但沒關係,“萬丈高樓平地起”,我想,只要我去試,去做,滴水穿石,日復一日地訓練,孩子們總能進步的!

在本次學校組織的“課內比教學”活動中,我按照自己平時所累積的點點滴滴的訓練方式,執教了一節“四環導學”模式的語文課。在這節課上,我首先就告知學生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什麼,這樣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之後,我採用“導學提示”的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指導和幫助,提出明確的學習要求,如讀文至少要讀多少遍,識字時先注意識字,再在文中找字識字並組詞等等,這樣讓學生指導自己該做什麼,怎麼做。小組合作學習環節,也明確提出合作的內容及要求。甚至是展示交流環節,也提出了明確的傾聽要求,這樣的一些提示既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也逐漸地培養這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短短的一節課,學生順利地完成了識字任務、讀課文的任務,部分學生還完成了背誦任務。儘管任務達成率不是百分之百,但起碼保證這節課是“有效”的。

課後,很多語文教師説,這樣上課似乎缺少了一些“語文味”,是啊,教師沒什麼精彩的語言,也就失去了那份對語言文字“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也有人説,這樣的課堂似乎有些程序化了,因為基本學生熟悉之後都能按照這個模式開展學習,這似乎也讓課堂失去了“語文課”特有的魅力。不可否認,這些觀點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我卻依然為自己的課堂而興奮:因為我知道我的付出沒有白費,因為我知道:孩子年齡小也是能夠自主學習的!而我所希望的就是孩子們能學會自己學習!語文的教學內容相對較多,所以課前的預習尤為重要,只要孩子們學會了自己去學習,那麼,這些留守的孩子,即使沒有家長的輔導,他們也能自己學習,搞好預習,這正是我的目的之所在。

當然,在這節課上,也暴露出很多的問題,尤其是學生的差異性問題,同樣的學習目標,部分學生或許只需要幾分鐘就能完成,但部分學生或許需要20分鐘也完成得不夠好。所以,在這種自主學習課堂中,“分層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怎樣讓每個學生都能用好40分鐘,讓每個學生依據自己的能力保證能“吃飽”“吃好”,這是未來我要重點努力的方向。另外,我也知道,語文課堂不能一直是這種約定俗成的模式,畢竟,孩子們需要新鮮來維持學習的興趣。而且課堂本身也不是約定俗成的,因為教學內容的不同,課堂的風格也是多變的。但總的來説,無論課堂怎樣變化,“讓孩子自己學會學習”這個宗旨是不會變的,只有讓孩子們自己會學習了,自己愛學習了,才能真正提高學習的效率,也才是真正達到了教育的目的。所以,今後我會進一步改造自己的語文課堂,讓孩子們不光自己會學習,更要努力讓他們樂於學習!

第5篇

10月8日下午4時15分,我校投影教室座無虛席,全體教職員工都屏息凝視着大屏幕,準備享受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觀看省“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視頻。作為其中的一員,我更是覺得受到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下面我將觀看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此次視頻會所選取的三位代表都非常具有典型性。三位代表所講述的內容均令人耳目一新。武漢外國語學校國小部給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他們的“恆中創新”,即教師實行全員聘任制。在這樣一種制度的激勵下,每一位教師都兢兢業業,努力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武漢二中的代表所講述的設立多個平台來管理老師也值得我們學習。還有襄城區實驗國小的“四課制度” 、“三曬制度”等等也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第一次在我們學校的投影屏幕上見到了我們尊敬的陳安麗廳長,聆聽了她的教誨,我們倍受鼓舞。我知道了,原來這次“比較學”活動不同於以往的“作秀”而是要尋出那些“平常中的優秀,優秀中的平常”。它就是要返璞歸真,還本原於教學。我也才知道,原來這一次是“來真的”!從陳廳長所講的“四個督辦”就可見一斑。

視頻會結束後,中學學校葉校長,中學周校長分別作了激情洋溢的講話,他們再次強調了“兩課”的重要性,要求所有老師要積極投身活動,賽出成績,賽出水平。還要求領導班子加強監管,確保活動落到實處。此番講話可謂是深入人心。

參加完今天的視頻會後,我信心百倍。我相信:有先進的典型可以學習,有廳長的鼓勵,有校長的重視,我校的“兩課”活動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我也有理由相信:我個人將在這個大舞台上跳出我的風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