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遠程培訓研修心得體會4篇 遠程教育:我在疫情期間的教師研修啟示錄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W

遠程教育已成為當今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隨着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通過遠程培訓研修來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素質。本文將分享教師們在遠程培訓研修中所獲得的心得體會。

教師遠程培訓研修心得體會4篇 遠程教育:我在疫情期間的教師研修啟示錄

第1篇

遠程學習已有一段時間了,我感覺自己每天都是忙碌而充實的,真切體會到學習是一件令人很快樂的事情。每天我都認真聆聽專家們精彩的講座,觀看優秀課例展示,專家們精闢獨到的個人見解和淵博深厚的學識素養以及精彩的課堂展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開闊了視野,加深了對國小英語教學的瞭解,從而重新認真地審視與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讓自己在不斷地學習中提升自我,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

文豪蕭伯納曾經説過:“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我們交換一下,一人就有兩個思想。”一個人的智慧往往是有限的,如果只是活在自我的世界裏,固步自封就很難會有進步和提升。在學習中,我還認真地研讀着同行們的精彩日誌、優秀作業,關注着班級論壇,在這無聲的交流空間裏,我能找到很多共鳴。遠程研修,給了我提升自我的機會,給了我與同行們相聚一堂,共同學習,相互交流的機會,我們都為了同一個目標和理想,而努力奮鬥着,共同感受教育美好與人生激情,共同播種着友誼種子,為收穫而學習,因成長而快樂。

“活到老,學到老。”求知的過程是沒有止境的,我們學習更多的智慧,讓自己變得更加睿智,正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標,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我學習,我成長,所以我快樂!是遠程學習,讓我學會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讓我樹立了終身學習的意識,給了我不斷學習不斷髮展的源泉和動力,我會更加主動的學習,迅速的成長。讓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走出自己的風采!讓我們每一位教師的生命因學習而美麗,人生因學習而精彩!

教師遠程培訓研修心得體會4篇 遠程教育:我在疫情期間的教師研修啟示錄 第2張

第2篇

教育部師範教育司司長在遠程培訓班開班儀式上的講話,我深受啟發,“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這讓我記憶深刻。由此,我認真參加遠程培訓學習,聆聽專家的講座,汲取名師的精華,參加互動學習,使我擁有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對教材教法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認識。培訓轉瞬之間就要結束了,現將遠程培訓學習心得總結如下:

看了視頻教學,聆聽了專家們的講座,我發現教師角色的變更尚在凸顯學生主體地位。自主學習的課堂,應該是師生有效互動、互助共進的天地。與他主式學習相比,自主學習的教學情境更具張力和複雜性。這種張力與複雜性主要體現在自主學習情景的開放性、學習形式的多樣性,學習反饋的及時性。在這開放性的教學空間裏,學生的學習充滿了主動性和特殊性,學生的探索呈現出多方面性和多層次性,要使這種學習活動避免流於散漫和輕率,並最終指向一定的價值目標,教學控制顯得格外重要。教師轉變角色,從“台上”走到“台下”從“台前”走到“台後”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協作者。自主學習中的師生互動,不能滿足於學生“零距離接觸”的表面文章,要讓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地探索。不僅着眼於學生的發展,而且着眼於教師的提高。師生間要共同分享對方的思想、經驗與知識、交流彼此的感情、體驗和觀點、以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王國,在課堂學習中,他們容易使自己的探究心性持續地逗留在那裏,就像小孩上街,呆在遊樂場裏不想走一樣。教師要特別注意在探究場景裏是不是掉隊和迷路,一旦發現須採取措施,使學生始終沿着正確的方向進行有效、高效的探究。學生遇到疑點,要合理引導幫助明晰;遇到難點,要合理點撥幫助突破;出現偏差,要極時處理幫助矯正。當然,給學生引導,一定要等待時機,如果擔心學生越軌,而始終拉着學生的手,要他們一直緊眼自己,就容易挫傷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就難以保證學生的“自主”。這就要求把握好其中的度,就像小孩在娛樂場可以被允許離開父母,但也被要求不時地回到父母身邊一樣。這樣才能把自主學習不斷引向深入。

平時我的課堂教學都喜歡嚴謹務實的氛圍,學生顯得緊張,並且學習興趣不濃厚,我看了視頻資料,感受到和諧氣氛的創設有效地激活學生的內部需要。自主學習的課堂,應該是學生情緒自然,心境放鬆的場所。當然,也不能想方設法地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這是應該肯定的,必須把激活學生的內部需要作為和諧氣氛創設的根本目標。科學課程教學實際是一種探究,也是建立在師生之間的一種對話。對話的前提是地位的平等、關係的和諧;對話的關鍵是情感的溝通、氣氛的融洽,創設富有挑戰性、趣味性、目標性的教學情境。教師要變權威為夥伴,蹲下身子與學生相處,對學生尊重、理解、寬容;變俯視為平視,俯下身子與學生相近,和學生討論、高談、爭論、從而使教師給學生親近感,課堂給學生安全感,學習給學生輕鬆感。需要指出的是,和諧寬鬆的課堂氣氛與自主學習並無必然聯繫。如課堂氣氛寬鬆,而學生無所事事;課堂氣氛熱烈,而學生鬧鬧哄哄,結果只能適得其反。因此通過和諧氣氛的創設,讓學生心境平和,盡情舒暢,放飛心靈,放飛情思,以更好地激活他們內部的學習需要,激發內部學習動機。這就需要把握“自主”與“自流”“放開”與“放任“的界限,使學生放開、放膽而不放任,自主、自、由而不自流。

課堂以自主學習為目的,這和張力人教授提出的《後茶館式教學》是相關聯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學生享受學習、成功的樂園。這裏享受的是學習,是成功,決不是外在形成的花哨,表面現象的熱烈。要使教學方法的選擇、學習形式的生動始終指向於教學目標的達成。要處理好“外在形式”與“內在因素”的關係。藉助外在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探究慾望是必要的,而挖掘知識潛在因素引發學生探究心理更是必要的。教學媒體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作用只能定位於“輔助上”。教者須居高臨下地審視教材,設身處地地揣摩學生,以有效的方法顯現學科活力,凸現知識魅力,發揮知識本身對學生“自主探究”的誘惑作用。學習雖然辛苦,但是讓我更加熱愛我從事的教育,默默收穫着快樂。通過培訓,我的理論和專業教學水平同時得到提升,使我懂得了發達地區的教育為什麼遠遠先進與我們農村教育,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現代化的教學模式。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作為教師你必須有一桶水,這是孩提時代老師的觀念,而現在的一桶水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我們要給孩子們注入源頭活水,“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既是我遠程的心得,也將是我今後所追求的目標。最後,我真誠的説聲謝謝!謝謝教育部對教師的重視,謝謝專家們的講座!

第3篇

最近,我校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培訓。為我們培訓的有普教科的張民生主任,電教館的楊豐烈主任,教研室的薛豔雲老師,還有繼續教育學校的兩位老師,使我受益匪淺。讓我體會最深的是繼續教育學校的焦秋珍老師講的“有效溝通”。焦老師精彩的講解、培訓,深入淺出,讓我學到很多東西,溝通中應注意的細節、溝通的要點、有效化解衝突、正確批評、讚賞人的方法,以及與領導、同事、學生及家長很好溝通的技巧等,同時使我認識到自己以前在溝通中的不足,這對我以後的工作將會有很大有幫助。下面我將自己的學習收穫和心得總結如下:

1、教師最主要的人際關係: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家長、學生與家長。

2、有效溝通的基本條件:講清楚、聽仔細、問明白。

3、有效溝通的基本原則:溝通要有笑容,要有效果,有效率,要有同理心。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沒有溝通就沒有相互交流的平台。以前,我總以為有了“禮貌、真誠”的態度,就可以與人們進行很好的溝通。直到學校給我們安排了《有效溝通》的講座,我才瞭解到溝通並非那麼簡單。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有應對問題、困難和挫折的能力,還要與學校領導、同事、學生和家長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因此,提升個人的溝通藝術,運作好人際關係,就成為事業成功的重要環節。

溝通的基本問題是心態,這要求我們每個人要端正溝通的態度,從如何提高工作效能出發,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科任教師溝通,應選擇適合的、有效的溝通策略,誠心對待、耐心瞭解、用心傾聽、真心讚美厖班主任進行有效溝通需要多方面的知識經驗和策略方法。

總之,參加此次培訓,我覺得收穫很大。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將所學的有效溝通知識、技巧加以練習運用,讓自己和領導、同事、學生、家長、家人的溝通都有做到“有效”,那我們的人際關係將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和諧。

第4篇

帶着牽掛,帶着期盼,帶着嚮往,開始了遠程研修培訓班的學習生活。

第一天的學習就讓我們感受到了培訓的高規格、大容量、快節奏和嚴要求。專家老師敏鋭的眼光直擊當今語文教學的困惑區,高屋建瓴式的解讀又讓人醍醐灌頂。他們深邃的思考力,風趣幽默的語言表達方式以及學員們井然有序的、嚴肅認真的會場氛圍,都深深地感染着報告廳裏的每一個人。會場上時而響起熱烈的掌聲,時而傳出會意的笑聲。這一天,我初步感受到了什麼是專家的力量!

在我十四年的語文教學生涯中,先後使用過語文出版社和人教版兩種教材,對蘇教版教材也偶爾翻過,北師大版的也有所耳聞。慚愧的是從來沒有把不同版本的教材作過比較,對其優勢加以借鑑。可見自己思考力的膚淺。幸運的是在專家老師的報告中,打開了視野,也學習着比較,嘗試着有深度的思考。

記得1996年,在孩子們入國小兩個月後,全市會舉行一個“注提”音節抽測比賽,對於剛參加工作的我來説,這樣的比賽無疑是天大的事。於是,我每天讓孩子們直呼音節訓練,課上讀,課下結對子幫讀,課外讀。在市級抽測中,我班的很多孩子很達到了每分鐘讀出140個以上音節的速度,當然成績也名列前茅,圓滿完成了領導交給的任務。一晃十幾年過去了,用當年的“注.提”教材與現如今的人教版教材相比,對於拼音教學的編排意圖、讀音節的方式都有不小變化;當年“直呼神速”的學生在後來的閲讀發展中似乎也並沒比現在的一年級孩子好多少。再想想六七歲的孩子進入學校時有着多麼強烈的識字、寫字願望,可是在一年級最七年級兩個月的時間讓孩子去學拼音,再識字,對一部分孩子來説是個折磨。他們對於求知的慾望在消退,對於學校生活的興趣在減弱。

説到這裏,我不得不提到朋友的兒子,聰明好學,學齡前就認識了很多字,能自己讀書。誰也想不到,僅僅一個月的一年級生活,就讓孩子畏懼上學,畏懼上語文課,因為他總習慣看字,而不喜歡讀拼音,以至於在夢中哭醒。無奈,朋友怕傷害到兒子的自尊,只得從別校轉到我們學校去上學前班。每每想起這事,作為一名教育者,我也很覺惋惜。

拼音教學,怎樣才能走出難學的困境?我們是否敢有北師大版教材對於拼音教學的魄力或理念?建議:學校應備有幾套各版本的教材,讓老師們打開視界,用開放的眼光看不同版本的教材,用多元的方法去引導、啟發孩子。

國小語文教學的目標:識字、寫字、朗讀、背誦、理解、表達,前四項尤為重要,簡而言之為“識寫讀背”。支撐點一:國小如果不把識字、寫字的事情做好,到了國中就顧不上管了。常聽國中老師們的報怨—國小送上來的學生,字怎麼寫成這樣?面對這樣的質問,作為國小老師,我們是否難辭其咎?

怎樣搞好寫字教學?首先要明確一個觀念——寫字姿勢比寫字更重要。回想孩子們平時寫字有多少人是“頭正肩平腿彎”的?還有些孩子習慣大拇指用力握筆或緊靠筆尖寫字的?面對中年級段40%,高年段60%的近視率,是否與寫字姿勢的不正確有關呢?因此,對於低年段的老師來説,切記:練字先練姿。對於學校而言,抓寫字更要抓“全育(所有學科的老師都要抓寫字姿勢)、全程(學校與家庭也要抓寫字姿勢)”。對於國小教育而言,抓寫字就是最重要的習慣。

支撐點二:國小如果沒學會朗讀,我們的語文課還要做什麼?在語文課上,讓學生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學會讀書。而在課外,要把讀書生活還給孩子,少一些作業,教學生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課程改革實施十年,很多語文老師都説“不知道語文課該怎麼上了?”面對花樣層出但實質性突破不大的課堂,李亮老師首先倡導要搬掉兩座山:問答如山、做題如山。怎樣教語文?

首先是教學目標要清楚。課堂上每一個教學環節的目標都要清楚,目標要小一點少一點,要有統領性的大問題,而不要把閲讀課堂變成問答式的內容分析。

其次是教學內容要清楚。教什麼要清楚,教什麼比怎麼教更重要。那麼,我們怎樣選擇“教什麼”?“幾個不要教”可以給我們啟迪——1、學生知道的不要教;2、學生自已能讀懂的不要教;3、在老師的指導下依然無法教懂的確不要教。明智的藝術就是知道放棄的藝術。有所不為,閲讀教學就簡單、明朗多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