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於漪學習感想3篇 《人民教育家於漪的感悟與成長》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1W

“人民教育家”於漪學習感想。於漪是我國著名教育家,她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並作出了重大貢獻。通過深入研究她的學習經歷和思想觀點,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教育智慧和啟示,為我們的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人民教育家”於漪學習感想3篇 《人民教育家於漪的感悟與成長》

第1篇

30年前,於漪退休了。作為上海乃至全國知名的教師,有民辦學校開出幾十萬元年薪想聘她。但領着幾千元工資的於漪不為所動,繼續在上海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最前沿奮鬥和實踐。

這些年來,於漪擔任了上海市普教系統“雙名”培養基地、語文學科德育實訓基地主持人,在全國及上海語文課程標準的制定、優秀青年教師的培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譚軼斌説,在教師教育這一點上,於漪既有遠見又付出了心血。1992年,於漪與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英國牛津大學教育學院聯合開展青年教師職初培養項目,那時,關於青年教師培養的課題研究很少見,而跨國課題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於漪始終重視教師隊伍建設,並且將之視作一項專門的學問。早在1986年,於漪便集結一批志同道合者創立了現代教師學研究會,強調以“三個面向”為指導:“面向現代化”是教育發展的立足點,“面向世界”強調開放視野和參照系,“面向未來”則承認教育的長週期。直到今天,於漪一直強調,“教書育人不是技術問題,讓一代代教師帶着理想、情懷和責任擔當授課,這是中國特色教育學應該研究的問題”。

在於漪的發掘和培育下,一批批青年教師脱穎而出,並形成了全國罕見的“特級教師”團隊。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她先後培養了三代特級教師,共“帶教”100多名全國各地的青年教師,湧現出了一批知名的教學能手。

於漪有句名言:“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這個職業寄託着她一生的追求與熱愛。

“人民教育家”於漪學習感想3篇 《人民教育家於漪的感悟與成長》 第2張

第2篇

教師要努力攀登,追求理想境界,也就是説要不斷地自我超越。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作為教師,一定要追求高尚的理想境界,不斷地努力攀登。

我上課是從來不帶教案的,拿着教案怎麼面對全體學生?要察言觀色,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備課的時候要備得十分熟練。

備課要目中有人,我們所有的學科都是為了育人,這是教育的本質。

教育就是為了促進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把學生藴藏的潛能通過教師的開發把它變成現實。

因此一定要深入瞭解,目中有人,不僅要走進學生的知識世界,而且要走進他們的生活世界和心靈世界。

我一直和年輕教師講:你一路走過去,教育腳步有深有淺,你要停下來,深入思考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哪些是不足的,久而久之就能摸到規律了。

課堂教學是要深入研究的。老師絕不能做教書匠,不能只是灌輸知識。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要發展智力,薰陶情感,要育人。我在80年代就在課堂教學中試驗了,絕對不是“我講你聽”“你問,我回答”。

課堂教學要多功能、立體化。要以學科智育為核心,融合態度、情感、價值觀的教育。

教學是立體的,育人和求知應該互相滲透。語文教學不僅有實用功能,還有教育功能、發展功能、審美功能。因此,所有課程都要能夠立體化施教、全方位育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第3篇

到了耄耋之年,於漪研究起了周杰倫和《還珠格格》。因為她發現,孩子們都被他們“圈粉”了,而自己喜歡的一些比較資深的歌手卻很難引起學生共鳴。有學生直言:“周杰倫的歌就是學不像,好就好在學不像。”

這讓做了一輩子教師的於漪心頭一震。“我們想的和學生想的距離有多大啊!”她認為,一名好老師,就要有能力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心靈世界。“教育絕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squo;目中有人squo;。”

走進學生的內心,是為了點亮一盞明燈。“教師的工作應該是squo;雙重奏squo;,不僅自己的人生要奏響中國特色教育的交響曲,還要引領學生走一條正確健康的人生路。”

在新教師培訓中,於漪多次引用英國小説《月亮與六便士》來闡明觀點:首先心中要有月亮,也就是理想信念,去真正敬畏專業、尊重孩子,還要有學識,如此才能看透“六個便士”,看透物質的誘惑。“滿地都是便士,作為教師,必須抬頭看見月亮。”

走進學生的內心,還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庸醫殺人不用刀,教師教學出了錯,就像庸醫一樣,是在誤人子弟。”於漪告訴青年教師,最重要的是在實踐中不斷攀登,這種攀登不只是教育技巧,更是人生態度、情感世界。

從教生涯中,於漪總是想方設法讓青年教師儘快成長。她首創教師與教師的師徒“帶教”方法,讓一批批青年教師脱穎而出,並形成了全國罕見的“特級教師”團隊。

教師這個職業,寄託着於漪一生的追求與熱愛。“我甘願做一塊鋪路石,讓中青年老師squo;踏squo;過去。”她説。

於漪家裏有一本她專用的掛曆,掛曆上幾乎每一個日子都畫上了圈,不少格子裏還不止一個圈。她用“來不及”形容自己的工作,因為還有太多事情值得她“較真”。

當教育功利化現象愈演愈烈,家長忙於帶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校外補習班,學校只盯着升學率的時候,她呼籲:“教育不能只squo;育分squo;,更要教學生學會做人。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

當看到國小生寫下“祝你成為百萬富翁”這些“畢業贈言”時,於漪感到憂心。“squo;學生為誰而學、教師為誰而教squo;,教育工作者應該在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動力方面多下點功夫。”

於漪還認為,中國教育必須有自己的話語權。她多次撰文説,任何國家的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必須傳承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培養為本民族、本國建設服務的人才。眼光向內,不是排斥國外,而是立足於本國,以我為主。

從教68年,於漪從未離開講台。她臂膀單薄而一身正氣,始終挺着中國教師的脊樑。“當我把生命和國家命運、人民幸福聯繫在一起的時候,我就覺得我永遠是有力量的,我仍然跟年輕人一樣,仍然有壯志豪情!”於漪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