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學生作文紅樓夢2篇 玉人入夢,紙上紅樓 ——大學聯考學子筆下紅樓夢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5W

本文主要介紹了一組大學聯考學生關於《紅樓夢》的作文精選。這些作文既展現了學生們對於文學作品的深刻理解與獨到見解,又彰顯了他們在語言表達和文字組織方面的才華。通過這些作品,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紅樓夢》這部中國古代文學的魅力,也能看到新一代學子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尊重。

大學聯考學生作文紅樓夢2篇 玉人入夢,紙上紅樓 ——大學聯考學子筆下紅樓夢

第1篇

“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一副好聯,一處美景,一個上佳的標題。少爺,賈寶玉,否定了老套的“翼然”,拋棄了俗套的“瀉玉”,隨口而出的“沁芳”二字,根據情境獨創,通過性情寫實。勤學的繼承讓他淵博,創造的實踐讓他靈動,他不是一個躺平的少爺,而是一個成功的詩人。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們的古人不滿足於簡單的勞動號子,用他們的創作思維,把他們對愛情的想象,記錄在甲骨上,記錄在竹簡上。我們是一個創作的國度,我們的詩300,曾經在世界,技壓羣雄。詩300,應該是我們文化的,古老的源泉。它的精髓,到了現在,我們仍在忠實的傳承。

紅酥手,黃藤酒,滿園春色宮牆柳。這是詩人陸游創作的愛情,他記錄的是一個比,輾轉反側更悲情的愛情故事。陸游沒有停留在詩300的四個字,她的愛情故事,更加具象化,有了兩個活生生的男女,活生生的莫莫莫,錯錯錯。沒有歷代詩人的繼承與創作,便不會有唐詩宋詞元曲。如果只是停留在關關雎鳩,就沒有我們現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失去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品牌。一代一代人的借鑑,學習,實踐,創作,讓我們的民族文化,更加厚重,更加有親和力,更加有凝聚力。

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白玉無瑕。風流才子曹雪芹用生命創作出《紅樓夢》,這是一部愛情的千古絕唱,文學創作的道路上,他甚至做到了前無古人。他很好的完成了對於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這部名著,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愛情悲劇,它更是一部代表了中國文化文明的百科全書,如果沒有曹雪芹的傳承與創作,中國就失去了一張充滿色彩的名片。

少年強,則國強。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我們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文明文化的傳承,發展,超越,終將落到我們的肩上,我們要不辱使命,完成領袖對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文化,需要中國的名片,需要我們繼承與創作,我們的經濟,需要中國智造,需要我們的繼承與創作,我們的科學技術,需要走在世界的前沿,更需要我們的繼承與創作。

大學聯考學生作文紅樓夢2篇 玉人入夢,紙上紅樓 ——大學聯考學子筆下紅樓夢 第2張

第2篇

?只此青綠》,衣袖翻飛,希孟的生命隨着青綠流動,讓深藏在故宮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圖》進入大眾視野;“北斗”“嫦娥”,巡天登月,遼闊的宇宙隨着國人不斷地仰望,讓口耳相傳的千年神話成為我們自豪的科技成就。科技為表,文化為裏,文化的傳承助力科技的騰飛,科技也應文化的加持多了一份柔軟和美好。

寶玉“沁芳”二字的題名,兼顧優美風景和省親事理,顯然優於賈政等人的“移用”和“化用”。寶玉的獨創穫得眾人首肯,固然有賈政的考驗,以及家養文人的有意賣俗和阿諛奉承,但依然顯示出其傑出的創新和創造能力。

寶玉的“沁芳”用詩意的詞彙濃縮了眼前的詞彙,同時一語雙關,暗示浩蕩皇恩對元春、元春對賈府的潤澤。如果我們身處寶玉的處境,能想出什麼樣的題名呢?可能連“翼然”和“沁芳”也不見得能想得出來吧。寶玉能仿照《洛神賦》寫《芙蓉女兒誄》,給黛玉取字“顰顰”,原因就在於他飽讀詩書,不熱衷科舉,但熱愛真正的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學積澱,和不拘一格的創造性轉化能力。

創新源自於深厚的積澱。我們常用“源遠流長”來描述優秀文化,強調的就是文化在不斷創新中發展的屬性。否則就像一湖水,沒有水流進,就會乾涸,沒有水流出,就成死水。我們只看到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蒸汽機轟鳴,工廠濃煙滾滾,沒有看到啟蒙運動的解放了人們的思想,資產階級革命的解放了人們的雙手,知識、技術、資本積累到了,時代的風帆已經張起,只待改革的春風吹來。厚積薄發,水之積也不厚則無法負載大舟。牛頓説他自己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莫言説他的很多創作其實是模仿,陳景潤説自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把“1+1”往前推一步,樊錦詩説我是在常書鴻等先輩的基礎上繼續着敦煌研究……

文化的生命力在於創新。雖然“江月年年望相似”,但現在的月亮畢竟跟過去不一樣,除了文化韻味的延續,多了對其科學的認知。歷史是相似的,但每個時代的歷史卻又如此不同,翻開錢穆《中國曆代政治得失》,就明白每個朝代都努力解決前代的問題,同時要面對新產生的各種問題。中華文化之所以綿延不絕,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不同時代的華夏兒女都為其注入新的元素。從諸子散文,到唐詩宋詞,再到明清小説;文學如此,其他領域莫不如此。江河奔流入海,要有眾多支流匯入,文化要想發展,也要兼容幷包,兼收幷蓄。

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特色,也是國家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有三種方式,解析重構、移植再造和創新發展三種。從1840年直至今天,這三種方式中運用最多的還是解析重構和移植再造,科技領域如此,制度領域如此,文化領域也是如此。別人的鞋子穿在別人腳上再好,穿在自己腳上總有不合適,以前總是拿古人的鞋、外國人的鞋改一改,穿在自己的腳上。但現在,我們的腳長大了,我們也有自己的審美要求了,這時就需要根據腳的共性和我們的個性,創新出我們自己的鞋。穿上這樣的鞋,既好看,還要跑得快跳得高。

紅樓一夢,青綠江山。創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需要有厚實的積澱,需要有虛懷若谷的謙遜,需要傳承發揚得使命擔當,更需要確知我之為我的自信。須知,樹高千尺根在沃土,海納百川才能澎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