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的心得體會簡短5篇 【家教實戰】我是如何成為優秀家教的?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8W

“家教的心得體會”是指家庭教育中家長或家教老師進行教育並在其中獲得的經驗和感悟。通過家教,不僅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能夠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和性格特徵。本文彙總了一些家教的心得體會,旨在為廣大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與借鑑。

家教的心得體會簡短5篇 【家教實戰】我是如何成為優秀家教的?

第1篇

對於一個英語考19分的人來説基本上被判了死刑。但作為老師,不能輕易地去蔑視甚至去放下學生。所以我也一向在鼓勵他,幫忙他尋找學習英語方面薄弱的環節,嚴格要求他鞭策他。在近兩個星期的輔導下,英語有了點進步。這次單元考試也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績。在這20多天裏,學生也漸漸地喜歡上我的英語課,我也盡我的努力給他們拓展各方面的知識。

此刻我離這個理想越來越近了,因為努力了,總會有所收穫。總有這麼一段時間,腦海裏忽然閃現出自己站在講台上自信滿滿,風趣幽默地講課,下面的學生聽得樂趣十足,全神貫注。那一刻我覺得我是幸福的人。説過這句話我就感覺自己説的過份了,然後就過去趕緊給她道歉。那時感覺自己心裏也挺不是滋味的,畢竟傷了一個學生的自尊,還好得到了那位同學的原諒。作為一名為人師表的老師,我們要對自己説過的每一句話負責,不要説一些讓自己後悔,讓學生受傷的話。在輔導班裏,我既教國小又教國中。有時對國小生我會沒有耐心。一天教國小生讀單詞”present”,由於這個單詞對於他們來説很長而且讀音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反覆教了十來遍,但是他們就是讀不準。

我惱怒了,把書往桌上一拍沒心思教下去了。但是當我靜下心來的時候,看見他們正在努力地糾正自己的讀音錯誤。眼淚差點流了出來,我感覺我又錯了,不就應去這樣對待這些可愛的祖國明天之星們。在給他們上課的時候我總是把自己所學的毫不保留的教給他們,擔心他們掌握的不牢固。

在期末考試之前我就計劃着這個暑假得找個家教或輔導班老師的暑期兼職。掙錢多少是個小事,關鍵在於鍛鍊與學習經驗。經過自己的努力我很順利的進入了一家暑期輔導班做了一名英語老師。到這天已經工作了20天了。在這20天裏每一天都會有一些體會,感悟。每一天與可愛的孩子們在一齊共同學習,吃飯,休息,感覺之前自己真的有點被“世俗惡化”了,他們的天真無暇,可愛調皮。給我帶來了許多歡笑和童年完美而幸福的回憶。這20多天裏我得深深的感謝這些孩子們。

記得當初輔導班負責人讓我去試講一節英語課,下面坐着二十多個大學生學生還有幾位有教學經驗的老師。剛開始還有一點害怕,心裏有所顧忌。但當自己真正拿着課本走上講台時,我一點都沒感覺到緊張或者彆扭。瞬間,我感覺那裏才是我人生的舞台,學生便是我的觀眾。我的職責便是讓台下的每一位學生學有所收穫,成就。

仔細回想這過去的20多天,雖説每一天都是按着同樣的步伐進行着教學,但是和學生在一齊受他們的影響我變得很簡單,無憂無慮。唯一的想法就是讓他們把我所教的搞明白,掌握好。由於缺乏經驗,有一次上課時我不經意地把一位學生給説哭了。我問她一個很簡單的單詞的拼寫,結果很長時間才説出來,而且還是錯的。於是我就問旁邊一位比他低一年級的學生。我當時氣地説:“你怎樣連低一年級的學生都不如的氨。

考試對於學生來説可謂是家常便飯,當初自己也相當厭惡經常要我們考試的老師。但是此刻我也經常讓他們考試,因為只有在考試的時候才能暴露他們的缺陷,滅滅他們的“囂張氣焰”,這樣或許能給他們帶來一點點的反思。七年級三個學生剛考試的時候,最低的考19,最高的80分:作為一名師範生,未來的一名老師。學生是我們的一切,為了教好學生,我們務必有豐富的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能。同時也要摸索一套適合學生,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這個暑期過的很有好處,深深體會到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事情絕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得心應手。既然選取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未來的路充滿的未知,但我相信我會腳踏實地去兑現我的承諾。

家教的心得體會簡短5篇 【家教實戰】我是如何成為優秀家教的? 第2張

第2篇

孩子的受教育過程,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個方面,但家庭教育在其一生的成長中始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本人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第一: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父母是孩子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的心中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想讓孩子有濃厚的學習興趣,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閒暇之餘,家長不要一顧地埋頭於電視電腦中,帶領孩子一齊閲讀,把書中搞笑的資料分享給孩子聽,慢慢地孩子也會對書產生了興趣,你會發現孩子從一開始聽,到自己認真地看,逐漸轉化昇華的過程就是一大進步。

第二:要給孩子樹立自信心,在重視學習的同時不要給孩子施加任何的壓力。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總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時不要輕則言語中傷,重則打罵,這樣只能適得其反。在《家長肯“退步”,孩子才能進步》的文章中説得好:“父母的手是用來愛撫孩子的,不是懲罰孩子的工具,也就是不許打孩子。父母的手不是指指點點的,而是用來牽引和與孩子一齊描繪未來的。”家長應以平和的態度與孩子共同總結失敗的原因,不要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孩子共同探討好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適時加以鼓勵,讓其樹立足夠的自信心。孩子哪怕只有一點點進步,家長都就應及時地毫不吝嗇地誇獎,這樣就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當然家長絕對不能再給孩子施加任何壓力,否則只會產生逆反心理,甚至產生厭學的態度。

第三,就應多抽些時間與孩子溝通,及時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隨着孩子的漸漸長大,你會發現孩子的思想也慢慢地成熟了,有些事不太願意與父母説,這時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認真傾聽孩子的訴説,及時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在校與老師同學之間的喜怒哀樂以及交友狀況,孩子的想法對的加以勉勵,錯誤的加以疏導,做孩子及時的老師。

第四:要教育孩子對待每一件事都要有一絲不苟,嚴謹認真的態度。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養成此好習慣,對其將來的一生都受益匪淺。

第五:孩子的綜合素質教育,培養孩子的誠實,善良,吃苦耐勞的優良品德。當今的孩子應對複雜的社會,務必要有明辨是非的潛力,首先自己要用一顆誠實善良的心去應對每一個人。其次,隨着物資生活的提高,家長較容易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這樣只會造就孩子不太珍惜自己輕而易舉得到的東西,使得孩子應對一點點困難就容易退縮,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所以作為家長應對孩子提出的要求,絕不能夠全盤吸收,合理的加以採納,不合理的加以疏通引導。

第六:多帶孩子參加户外活動,能夠開闊視野。讓孩子從小培養熱愛大自然的好品德,從而也增長了不少見識。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共同抓好,才能塑造出優秀的人才。

第3篇

其實每個人都喜歡有教養的孩子。如果一個小孩兒跟大人説話有問有答很有禮貌、能在飯桌前安安靜靜坐着把飯吃好再自己把盤子收了、坐電梯會在一側等裏面的人出來再進去並且在電梯裏全程安靜......大人就會有點兒驚喜地覺得這個小孩兒很成熟很有禮貌。但矛盾的是,很多中國家長潛意識裏又覺得如果自己的孩子這樣的話就會跟社會環境格格不入,還可能會壓抑個性甚至會吃虧。所以他們有時候會鼓勵或默許自己孩子某種大大咧咧能爭能搶的氣質,行動魯莽説話不客氣的孩子被誤認為是能力強、敢於表達。

其實那只是沒教養而已,跟個性沒半毛錢關係。而且這種沒教養有可能會伴隨孩子終生。

一個人為什麼要有教養,這個問題我沒辦法去從頭解釋。就像説為什麼一個兩歲的城裏孩子出門應該戴上尿不濕而不應該隨地大小便,懂的人自然懂,堅持表示不懂的人真的就很難跟他解釋了。三歲的孩子好教,到三十歲再教真教不會。但至少有一個道理我想大部分家長都能接受:要做事、先做人。現在的孩子未來面對的肯定是一個比現在更廣闊、更文明的的世界,如果您認可一些更文明的行為和教養,就要毫不猶豫地從現在開始教育ta、以身作則地影響ta。社會風氣再不好,也要以一個更文明的標準來要求ta, 而不是為了仨瓜倆棗培養一個街頭鬥士,或者那種從小就以為自己是世界中心的傻瓜。

那什麼是教養呢?我覺得教養就是不光考慮自己也考慮別人,就是對尊重和邊界深刻理解之後的一種分寸感。有了這種分寸感,大家都會感覺很合理很舒服;沒有這種分寸感,就會給別人帶來不便和煩惱。

道理講了這麼多,列一些我認為一個七八歲孩子應該表現出來的教養,想到哪兒寫到哪兒,供大家參考。別嫌多,因為真不多,這真的只是文明社會最基本的要求而已,我肯定有漏的。

我和我姐説話嗓門兒都挺大的。表明中氣很足的同時,可能也跟我媽説話大嗓門兒有關係。其實我爸説話聲音非常小,歐盟標準,但卻沒影響到我們。可見母親對女兒的影響比較大。到這歲數也挺難改了,加上我又是個愛高談闊論的人......但在公共場合我能用理智提醒自己要儘量壓低嗓音説話。

愛吵愛鬧是孩子的天性,對他們一開始就要教一件事兒:正確使用“室外音量”和“室內音量”。室外就是露天,只要不是深更半夜不是露天開大會,怎麼大聲都沒關係。在室內的時候就用對方能聽見的音量就好了。室內包括家裏、教室裏、樓道里、車上(公交車或自己家車都算上)、電梯裏等等。餐廳、酒店大堂就更不用説了。為什麼在自己家的車裏也要降低音量?因為小空間的大吵大鬧會讓人心煩意亂,也會影響司機開車。

看電影不要説話,實在要説一句半句的趴在我耳朵上小聲説。

電梯裏有別人的時候不鼓勵聊大天兒,因為別人不願意聽你家的事兒。需要交談也要儘量小聲、簡短。站好了耐心等到站,電梯不是遊樂場。

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叫別人的時候要自己走過去叫,不能隔着屋子扯着嗓門兒喊別人過來,有什麼話過去説。我有時候忘了,他們還會提醒我。

週末你們起得早,我們還想再睡會兒呢。爸媽卧室門沒開之前不能在外面大吵大鬧,不能練琴。

雖然説了室內要小聲,但飯桌上當着別人的面互相咬耳朵是不好的,因為別人不知道你們在背後説什麼,會覺得被隔離、不舒服。其實小孩兒都喜歡這麼做,暫時無所謂,但與其大了再改不如現在教給他們。

從小要學會給別人一點兒耐心和謙讓。不擠、不搶、排隊。輪到自己再玩兒。玩兒的時候如果後面有人排隊,玩兒一會兒就要讓給別人,不能自己霸着玩兒個沒完沒了雖然別人也説不出你什麼來。

大人交談或打電話的時候要安靜等在一邊或走開,不能大喊大叫更不能試圖打斷,不緊急的事兒等一會兒再説,緊急的事兒要先説一聲“excuse me”/“打擾一下”。(這一條到現在也還是表現不穩定)

要扶住門讓後面的人通過(妹妹做這個太積極令人心疼);電梯來的時候讓到一側,讓裏面的人出來以後你再進去;進電梯以後如果外面還有人沒進來要為人家按住開門鍵(而不是關門鍵)。

到人家做客不能自來熟地亂跑,要由主人帶着參觀,一般也不主動提出來要參觀。別看見什麼新奇的就去拿去摸,不拿自己當外人兒。用別人家衞生間要問主人一下“能不能用一下衞生間?”人家肯定讓你用,還會指給你適合的那一個。別人給的零食要問過父母才能吃。

好好坐着不蹬前面的椅背,不把腿伸到過道里。自己東西掉了要馬上撿起來,別人東西掉了幫着撿;公共場合不鑽桌子,即使是榻榻米那麼誘人的桌肚子也不能鑽,雖然你是小孩兒。

跟人好好説話,正面溝通,避免使用嘲諷、詰問、挑釁、毫不客氣的語氣,不能用反問回答別人提出的問題。這些不算是我家的明文規定,因為孩子們很少那麼説話。偶爾冒出一句聽着不對勁兒的我就會説一下。特別把這個提出來説的原因是,我經常有機會聽到國內的國小生們這麼説話,不知道別人怎麼想,反正我覺得挺刺耳的。

別人跟你説話或問問題要回應。我不替他們説話,但他們不吭聲時我會提醒:某某剛才問你什麼什麼.....

從小不逼着叫人,但會把他們和我的朋友做正式的介紹:“某某,這是我兒子marcus; marcus,這是某某叔叔,say hi/你好”。 ”hi/你好“對於小時候很害羞的他倆來説最容易説。所以叫人這件事兒沒演化成社交恐懼症,倆人第一次見到別人雖然不一定叫叔叔阿姨好,但會打招呼,還愛跟人聊。

活學活用“請”、“謝謝”、“對不起”。“請”是“魔法詞”,説了別人才會幫你,不説就得不到幫助,但我會提醒:“是不是忘了魔法詞啦?”。我發現國內小孩兒説話特別“衝”,喜歡用命令的口氣,比如“我要/要吃這個”“給我拿內個”,然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就像得了聖旨一樣趕快去辦。其實這句話正確的展開方式是”我能不能吃這個?”“請幫我拿一下內個”。而且得到以後必須要説”謝謝“。

需要繞過別人的時候説一聲”借過“或”對不起讓一下“,不能硬往上擠。(哥哥就比較猴兒,有時候愛擠)

家裏客人走時一定要送出門口,並且説”thank you for coming"或“再見”;去別人家做客,走時要説“thank you for inviting me"或”謝謝款待“。如果到了他倆睡覺時間客人還沒走,要先跟客人道晚安再去睡覺。

即使收到的禮物不是那麼喜歡,也不能説”我不喜歡這個“”這個我有了誒!“,而是很好地跟送禮物的人説一聲“謝謝你!”。如果喜歡的話就再加一句“我很喜歡!”。

禮貌用語適用於任何人,包括給他們開車的司機、給他們開門的門童、給他們上菜的服務員。

他們小時候喜歡當着人説大便啊小便啊什麼的,然後樂得不行(現在倆人有時候還會拿馬桶開玩笑)。那我就要狠温和地説:“這些話是要在衞生間裏説的哦,要不要現在去衞生間把它們説完?”年齡特點就是這樣,沒必要責怪,但也不能大笑鼓勵,要讓他們慢慢知道什麼是得體的語言和場合。

第4篇

總是有一種感覺:此刻的孩子聰明瞭,但懂事的少;吃的好了,但不太健康;玩具多了,但不會玩;理解的教育多了,但愈加脆弱了。如果把過去的孩子比作泥巴的話,那麼此刻的孩子就能夠説是玻璃了。泥巴和玻璃究竟哪個更有用,可能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心得吧!

今年暑假我沒回家,過了一把老師的癮。我教幾個城裏的孩子,有國中的,有國小的。他們的狀況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的家庭經濟條件都比較好,而且都是家裏的獨苗。學生a是一位十五六歲的女孩,性格內向,思想開放,學藝術,國中已畢業,立刻要去另一個城市上學。由於從國小開始基礎就比較差,所以到國中以後除語文外各門功課都亮起了紅燈,為了使她進一步學習時不那麼吃力,於是就請我給她講數學。剛開始時,我覺她的基礎至少得從國小三年級講起,因為簡單的口算對她來説就很難,常把簡單的口算題算的亂七八糟。於是我就十分細心的、一點一點的教她最簡單的計算方法,而她也十分的配合我,學習十分認真。在授課期間,我還拿出一部分時間和她閒聊,因為她很內向,據她爸爸説,以前給她請過幾個家教,但她不愛説話,老師講了也就算了,從來都不主動問問題,結果還是效果不好。我們聊的很親密。就這樣,我慢慢打開了她的心扉,她感到了學習的樂趣,學習起來就更用心主動了。在生活上,她的動手潛力能夠説十分差,自己的衣服總讓媽媽洗,吃飯時也從來不主動擺桌椅碗筷,“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她最迷戀看電視。

學生b是一名九歲的國小生,個性胖的男孩。這孩子也個性調皮。即使是在吃飯,他也能給你玩出新花樣來。剛開始學習時他表現十分乖,大概是陌生的緣故,讀起書來十分有勁。我對他的表現十分滿意,但又怕他過於緊張,於是就有意識的讓他放鬆,而他一發不可收拾,淘氣起來了。他和我熟了,就不害怕我了,把我的話當成耳邊風,學習也馬馬虎虎起來。在生活上,他十分依靠於他的媽媽,什麼都是媽媽照料。他總説:媽媽説了,你坐着給我講課。媽媽還説……

以上倆學生可已説是家裏的“小公主”、“小皇帝”。他們生在環境好的家庭中,父母給他們帶給了一切,從學習到生活,他們不用為自己安排,父母已經把一切替他們思考了,他們無憂無慮,不關心一年要交多少學費;吃牛奶,麪包。能夠説,只要他們提出來,父母會解決一切難題,然而,在這樣的環境能使他們有健全的人格嗎他們能茁壯成長嗎答案是否定的。對於學生a,如果她到外地求學,她會料理好自己的生活嗎對於學生b來説,如果哪一天媽媽不在他身邊了,他能怎樣辦。

此刻的孩子動手潛力差,不會自理,這是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問題歸咎於誰是孩子嗎不是,在我看來,這和他們的父母又很大的關係,家庭環境應是關鍵。

孩子是父母的期望,作為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個好的前途,成為有才華,有學識的人。於是父母要讓孩子從小就上重點學校,上各種輔導班,而根本不顧孩子的想法。生活上,父母唯恐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又不讓幹任何家務。孩子不會洗衣,不會整理房間。這能不使他們動手潛力差嗎現代家庭都是單生子女,一家人圍着一個寶貝轉,無論吃東西還是玩都獨享其樂,這能不養成自私的性格嗎而且生活在這中環境中,孩子根本無法懂得生活的艱辛與困苦,將來走上社會,脱離了父母,又如何來應對自己的人生旅程呢

家長們,放放手吧。給孩子一個自由的成長環境,讓他們自由的長大。孩子們最需要的其實只是一根手指,教給他們前進的方向,而不是你們的溺愛啊!

第5篇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家教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裏,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

首先我這次家教的對象是一個即將進入三年級的國小生,她九歲。由於在這份家教之前,我請教了一些曾經做過家教的朋友,知道與家長的溝通是十分的重要,畢竟,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所以,第一天我就提前了半個小時到達她家,經過與家長的一番詳聊,基本瞭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平常習慣。例如,該小女孩的數學基礎不錯,但由於她老師所教的題目都是比較淺顯的,所以希望我教一些有難度的題目。還有她的語文認字能力較差,這表現在拼音的題目上。英語由於三年級才開始接觸,所以未夠了解等。這些信息對我之後的教學安排都是十分的重要的。她還有一個壞習慣,就是貪玩,這就是我在整個家教過程中所遇到的最頭疼的一件事情。

由於這個學生具有不錯的數學基礎,所以我把三年級的書本知識與三年級的奧數結合起來,除了教授她三年級書本的理論知識和課後習題之外,我自己也出來一些有代表性的題目給她做。實踐出真知,經過幾天的書本教學,我發現這些對於她來説很簡單,所以後來我專於教她奧數。我採取先例題講述後練習加以鞏固的教學模式,分專題來進行。例如“和倍問題”、“差倍問題”、“速算與巧算”、“填運算符號”、“找規律”等一系列專題。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還沒升三年級的國小生在文字理解方面未夠成熟,這點可以從她做應用題的表現就可以看得出來。所以,我必須要花多點時間和多點心思去給她講解題目,否則一味得教她怎樣去做題,得出答案是沒有用的!這就是一個國小老師一定要耐心的一個重要原因吧!在這麼多的專題中,算式謎專題是最有難度的,它需要全面的考慮。在教她方法的時候她點頭以示明白,但是當她做練習的時候她就不會做了。這點讓我思考良久,孩子總喜歡不懂裝懂嗎?還是我教學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問題?十分的苦惱!

經過十天的奧數訓練,每天兩小時,我發現了對於一個才剛剛進三年級的學生來説,奧數其實真的有難度,畢竟他們的思維還不夠成熟,我堅持教她的原因其實只是想預先訓練一下她的思維,培養那種數學的思維,活躍一下腦筋。這不是在浪費時間,這對於開發大腦是十分的重要的。正如現在的學生考試的時候必須要面對一道奧數題一樣。

在教學過程中,我學會了靈活變通的教學方法,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必須要讓學生學有所獲。其實最後我之所以停止奧數的教學,是因為這個學生其實真的接受不了奧數那些對於她來説十分深奧的題目。於是我轉向專教她英語音標,這我也是徵求了對方父母之後才擬定的教學方案。音標是會説英語的第一步。由於她是初次接觸英語,所以我每天只是教了她6至8個的音標,每一個音標都有具體的簡單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有助於教她怎麼利用音標去拼讀一些單詞。她很快就學會了,這一點讓我很欣慰,讓我至少感到一點的自豪。

還有,在這個過程中,我還學會了一個東西,就是教一個國小生,可以採取軟硬兼施的方法。就是説,一個國小生其實很容易對學習失去興趣和熱情的,那麼我們必須要採取一些方法去激勵他們,不僅需要哄的方法,有時候必須擺出老師的架子,否則他們只會無視你的存在。當然也是要適可而止的,就是跟學生成為好朋友,那樣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學習上對大家都有好處!

以上的這些都是我的實踐過程以及一些感想。最後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感謝我的老爸,是他每天不辭辛苦地載我去公車站搭公車去做家教,是他和我的老媽每天都提醒督促我要做一個好老師!雖然這些不應該納入我的實踐報告,但是心中的感激之情始終壓抑不住。

很高興自己能有這次社會實踐的機會,通過這樣的實踐,我真正學習到了社會經驗,它為我積累了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它為我今後步入社會打下了牢實的根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