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周邊旅遊必去四大景點2篇 綿陽周邊必去四景: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禪林寺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5W

綿陽是四川省的副省級市,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眾多自然美景及歷史人文資源。其周邊更是集合了眾多世界級景點,如四姑娘山、九寨溝等。本文將為大家介紹綿陽周邊四大必去景點,帶您領略美麗綿陽自然風光。

綿陽周邊旅遊必去四大景點2篇 綿陽周邊必去四景: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禪林寺

第1篇

藥王谷藉助度假區內幾百年歷史的天然中藥材原始森林所構成的特殊氣場,精心打造出目前國內唯一針對亞健康人羣開展國醫體檢和健康調理的度假產品。在這裏,可以感受到源遠流長的國醫文化,享受個性化、一對一的中醫體檢、身體調理方案,達到“觀神樹奇景、沁仙藥氣場、悟生活智慧、養疲憊之身”,讓遊客遠離都市煩囂,暢快感受身心修復的樂趣。

位於綿陽市安縣老縣城南,處於九寨旅遊環線上,從成都出發,經廣漢三星堆、德陽,背靠羅浮山、千佛山。現歸北川羌族自治縣管轄,是到北川地震遺址的必經之地。

景區屬第二批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礫石巖羣,集奇秀的自然風光和蜀漢人文風情於一體而揚名巴蜀。景區現由卧龍洞、龍隱鎮、沙汀墓、龍鱗坡石林、聚龍廣場、五彩池藥浴温泉、卧龍居太空浴、卧龍居温泉別墅等幾大景點構成。

梓潼縣以“東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是古蜀道南端的一顆耀眼明珠。全縣景點眾多,尤以七曲山為勝。七曲山大廟相傳為晉人張亞子的祀廟。歷經一千餘載,今存樓閣寺殿集元、明、清三代建築之精華。景區古柏蒼翠,遮天蔽日,一派蕭然之意。七曲山大廟的“應夢仙台”,相傳是唐明皇得夢之所。此外,卧龍山千佛巖、漢闕上亭驛劍泉、司馬長卿石室等處均為難得一見的古蹟。

梓潼的風光名勝較多。有文昌帝君發祥地七曲山大廟,全國少有的純古柏林“翠雲廊”古蜀道國家級森林公園、司馬長卿石室、卧龍唐代石刻等眾多的人文及自然景觀,是蜀道風景旅遊線上的重要景區。

佛爺洞位於李白故里——四川省江油市城西北十四公里處,是神密的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此處上接匡山(又名戴天山);下連李白讀書枱;東臨觀霧、團嶺;西依瑩華、乾元,它是通往九寨風景區的必經之地。洞四周山環水繞,古木蒼翠,風光奇絕。民國二十三年,人們在通天清河邊發現了一蹲三米多高的石刻如來佛像,故此洞名曰佛爺洞。

整個旅遊區域以佛爺洞為主,其餘的七仙洞、牛角洞、西方境等正逐步開發。佛爺洞由三廳、兩廊、一河構成,全長三千餘米,洞內景點六十多個。

綿陽周邊旅遊必去四大景點2篇 綿陽周邊必去四景: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禪林寺 第2張

第2篇

西羌九黃山猿王洞景區,地處中國四川綿陽北川羌族自治縣境內,地理座標在東經104°43’,北緯31°89’,海拔2095米為中國西南第一大高山溶洞,中國西部旅遊名洞。景區佔地面積三十平方公里,屬省級名勝風景旅遊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猿王洞景區由高山溶洞羣、絕壁黃金棧道、險山茶亭、原始森林、古老羌文化勝地等幾部份組成。著名的猿王洞為中國西南地區罕見的高山溶洞羣,在猿王景區洞周圍4平方公里範圍內分佈着23個各具特色的溶洞,它們是煙雲洞、甘龍洞、鰱魚洞等。猿王洞中有“串珠綴玉”、“珍珠白玉塔”、“石林秀色”、“瑤池洞天”、“絕壁石琴”等數百個格調不同的神奇景觀,景觀亦真亦幻,被遊客稱作夢幻宮殿洞中黃龍美景。猿王洞已成為科考、科古、觀光、避署、會議、蹬山運動旅遊、羌族風情旅遊為一體的風景區,並具備有450個星級賓館牀位,及能同時容納300人會議、食、宿的接待能力。

鎮遠古鎮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名鎮,位於舞陽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過,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衞城,遠觀頗似太極圖。兩城池皆為明代所建,現尚存部分城牆和城門。城內外古建築、傳統民居、歷史碼頭數量頗多。鎮遠古鎮交通方便區位優越,湘黔鐵路、株六複線、320國道、滬昆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銅仁、湖南芷江和貴飛機場分別為90公里、170公里、270公里。縣境東界湖南新晃,南臨三穗、劍河,西毗施秉,北接岑鞏和銅仁地區的石阡,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户"之稱。鎮遠歷史悠久,自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設縣開始至今已有2281年的歷史,其元代清代為道、府所在地達700多年之久。

史書記載,鎮遠古稱“豎眼大田溪洞”,屬“鬼方”。從夏到商, 世居着荊、樑二州的西南,稱“荊蠻”。追本溯源,古代的鎮遠,地處歷史上“五溪蠻”和“百越人”聚居的結合部。

鎮遠是座歷史悠久的苗鄉古城。西漢時屬武陵郡。漢高祖五年始設沅陽縣。隋、唐置梓姜縣。宋高祖紹興元年置鎮遠州。元世祖至元十八年,置鎮遠沿邊溪洞招討司,後改為軍民總管府。明洪武五年改置鎮遠州,隸屬湖廣。永樂十一年置鎮遠府,隸屬貴州。清襲明制。民國初,置鎮遠道。

鎮遠自古為由湘楚人夜郎舍舟登陸要衝,也是京城與西南邊陲以及安南、緬甸、暹羅、印度等國禮物獻贈和信使往還的捷徑和必經之地,有“南方絲綢之路”要津之美稱。明太祖朱元璋興師入黔,貴州水西宣慰使奢香夫人靄翠,派人獻牛羊、糧米、氈等物,迎王師於鎮遠。正德三年,理學家陽明由貴州書院奉詔調任江西廬陵,赴任時取道鎮遠,買舟由舞陽河下沅水出洞庭。清代緬甸大使直也託紀卸任回國時也是途經鎮遠。這裏既是黔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要衝,也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明弘治初年,鎮遠太守周瑛有“欲通雲貴,先守鎮遠”之説。《苗疆聞見錄》上也有“欲據滇楚,必佔鎮遠”的論述在中國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吳敬梓不惜以三個回目的篇章,較翔實生動地描寫了湯總兵與苗族首領別莊燕在鎮遠的攻進退和當時當地的風土民情。叱吒風雲、虎門揚威的晚清愛國名將林則徐,曾三次路經鎮遠,他在《鎮遠道中》一詩對這裏雄奇的山川和險要的地勢描述:“兩山夾溪溪水惡,一徑秋煙鑿山腳,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墜膽已落”。

這座擁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地處入黔要道,旅遊資源極為豐富,人文古蹟眾多,自然風光旖旎。僅鎮遠古城就遺存有樓、閣、殿、宇、寺、廟、祠、館等古建築50餘座,古民宅33座,古碼頭12個,古巷道8條,古驛道5條。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

江油李白紀念館位於江油市南14公里的青蓮鄉。今存遺址有隴西院、粉竹樓、太白祠、衣冠墓、洗墨池、月圓墳等。隴西院是李白青少年時居住的地方。後面有其胞妹李月圓墓。相傳“鐵杵磨針”的故事就發生在院前的磨杵溪。隔溪不遠是太白祠,祠內有陳列室和明碑。街上國小內有李白衣冠墓,是鄉人憑弔詩人的紀念建築。街北一里許的粉竹樓,是李月圓和她的好友張雪娥吟詩刺繡的住處。後面不遠有一口常年不枯的井,叫洗墨池,是兄妹讀書練字的地方。

館中,收藏有在敦煌石窟中發現的唐代手抄本李白詩詞、明清版本李白詩詞註疏,以及李白遺墨、遺蹟的照片和拓片。還收藏有宋慶齡、周恩來、陳毅、郭潮沫若、張愛萍等人書寫的匾額、對聯、李白詩抄等。

李白(701—762)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生於中亞巴爾喀什湖畔的碎葉城,5歲隨父李客遷蜀,來到青蓮居住。直到玄宗十三年(725)李白25歲時才經重慶出三峽而“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李白在蜀中20年,度過了“觀奇書”、“誦六甲”的青少年時代。

一千三百多年前(公元701年),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在綿陽江油誕生了,他宛如一顆閃耀的巨星,光輝照耀了整個盛唐,照耀了中國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故鄉的山水孕育了他的蓋世才情,他自然天成、飄逸豪邁、雄渾壯麗的詩篇,登上了浪漫主義詩壇無人企及的`頂峯,這些詩篇如長江大河,激盪着炎黃後裔的靈魂,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的魂寶。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在李白漂泊的一生中,故鄉的一草一木都成為他魂牽夢繞的記憶。為了紀念這位偉大詩人,一九六二年,故里人民開始籌建李白紀念館,一九八二年,這所融觀光旅遊、學術研究、陳列收藏、旅遊服務為一體的名人博物館正式開館。該館位於風景秀麗的昌明河畔,佔地四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一萬四千餘平方米。與“青蓮故居”、“大匡山”、“讀書枱”、“竇圌山”等二十餘處李白遺蹟緊密相連。這裏有宏偉的建築羣落、優美的園林風光、豐富的陳列收藏、濃郁的文化氛圍。江油李白紀念館,如今已成為鑲嵌在九寨溝旅遊環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紀念館內建築皆系仿唐風格,規模宏大、古樸雄偉。步入館中,覺“香雲”襲人,聽“花雨”無聲;登“詩苑”,逸興遄飛;俯“青蓮池”,碧波照影;仰“歸來閣”,情思無限;謁“太白堂”,臨風懷想;靜憩“曉雅齋”,心與境寂;把酒“邀月亭”,神遊物外;可憑榭“問水”,可臨江“觀濤”,覽勝之樂,難以盡言。兼之一江碧水、兩岸綠楊、三春鳥語、四季花香,風光清幽秀美,使遊人流連忘返。

藥王谷位於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與江油市接壤的藥王山上,海拔1400~2000米,度假區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藥王谷緊靠九環東線(江油—平武),距李白故里江油市23公里,距綿陽市64公里,距成都市166公里。

藥王谷所在區域盛產中藥材,山林遍生百年藥樹,相傳中華醫藥始祖岐伯和藥王孫思邈都曾長住此山採藥治病,山上居民一直有供奉藥王菩薩的習俗,藥王谷因此得名。

藥王谷盛產160多種中藥材,山上居民多年來長期以種植採挖中藥材為生,主產天麻、杜仲、厚朴、辛夷等,現成片藥林近萬畝,是全國辛夷花三大種植地之—。度假區內有百年辛夷樹近1800餘棵,樹幹二人合抱,冠幅20~30米,每年四月漫山辛夷花開,顏色由白到紫,依山成勢,堪稱奇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