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3篇 深度闡釋《格列佛遊記》:探究社會善惡與人性本質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2W

《格列佛遊記》是英國文學大師喬納森·斯威夫特所著的一部名著,被譽為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它以諷刺和幽默的手法揭示了十八世紀當時社會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弊端,對於當今社會仍有重要的借鑑意義。本文將為讀者分享一篇關於《格列佛遊記》的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3篇 深度闡釋《格列佛遊記》:探究社會善惡與人性本質

第1篇

寒假期間我讀了《格列佛遊記》這本書,仔細閲讀着其中搞笑、驚險的故事,彷彿真的把我帶入格列佛所遊歷的世界。

書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個愛好出遊的人,他渴望着周遊世界,走遍世界的每個角落。也許正是他那無畏的探索精神,才讓我們也領略到了這奇特的四個國家吧。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小人國和大人國”了。利立浦特的居民們雖然都是一般人手掌那麼大的人,但他們卻十分的勤奮和聰明。格列佛為這個國家出了不少力,最後卻遭到了朝廷中人的彈劾,被迫離開這個國家。這從某個角度體現了當時英國政府的昏暗等等。在大人國,格列佛又從小矮人的角度仰視人類,諷刺了某些人類的一些不好的習性。

在慧嘶馬國中,格列佛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和友誼美德的慧嘶馬。在慧嘶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他們不懂什麼叫“懷疑”、什麼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裏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是人們所追求和嚮往的地方。在那裏,你不需要思考別人説話的真假,因為他們不明白説謊是什麼。我也好向往去那種地方呀!我期望我們的社會能在我們一代代的努力下,成為像慧因國那樣的社會!

這部小説真實地描繪出了一幅格列佛出遊的圖畫,同時讓我看到了社會上完美的一面與黑暗的一面。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3篇 深度闡釋《格列佛遊記》:探究社會善惡與人性本質 第2張

第2篇

?格列佛遊記》的作者是斯威夫特,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父親是定居愛爾蘭的英國人。他是由叔叔帶大的遺腹子。他的代表作《格列佛遊記》出版於1972年,被認為是兒童文學。

在這本書裏,寫了主人公格列佛和一個外科醫生的冒險經歷,其中有些令人恐懼。在小人國,他變成了巨人,刀槍不入,一連吞了幾十頭牛,還是填不飽肚子;在巨人國度裏,他成了巨人的玩偶,玩弄於股掌之間,與蒼蠅蜜蜂搏鬥;後來,他來到了神祕的飛行島,在那裏,人們利用鳥下天然磁鐵和海底磁鐵的力量隨意移動。這也是一個可以隨時召喚鬼魂説話,進行一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陌生國度。讀啊讀,我彷彿和格列佛一起走進了那個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反派,高大威武的巨人,看起來像魚一樣的飛島居民,還有惠和葉虎,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覺得最特別的是飛行島國的居民。他們的目光都在一邊,是一個熱愛樂器的民族。他們的衣服上也有自己喜歡的樂器。那裏的侍從必須經常敲打大臣的頭,否則他們總是異想天開。

看完這本書,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氣和冒險精神。他是一個不同的人。看到大海,他抑制不住內心的冒險。作為一名醫生,他乘坐特殊的船隻環遊世界,並以船員看醫生為由到處冒險。

看完這本書,漸漸覺得這些書其實很有意思,不會錯過的。相反,看了幾遍之後,越來越喜歡上了這些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書的世界裏旅行是每個人的夢想。打開手裏的書,一頭扎進去。總有一天你會從中找到一些樂趣。

第3篇

格列佛這3個字,一看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可當我看完這《格列佛遊記》時,我再也不覺得這個人沒什麼了。

這本書第一站是小人國利立浦特。小人國的確小,格列佛一隻手就能拖動他們的整隻海軍艦隊。大致説來這是個十二分之一的微縮國度。作者耐心的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雞鴨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反覆的提醒讀者牢記這個比例。例如,小人國的國民為了把他這個龐然大物運到京城,動用了五百名工匠,搭建了一個長七英尺、寬四英尺、有二十二個輪子的木架。

可是主要的困難是怎樣把作者抬到車上。為了到達這個目的,他們豎起了八十根一英尺高的柱子。工人們用帶子捆綁住作者的脖子、手、腳和身體;然後用像作者他們包紮物品用的那麼粗的繩索,一頭縛在木柱頂端的滑輪上。九百條大漢一齊動手拉這些繩索,不到三個鐘頭,就把他抬上了架車……一萬五千匹高大的御馬,都有四英尺多高,拖着我向京城進發……

在這般小的玩具世界,所有的雄心和邀寵、政爭和戰事都不顯的渺小委瑣。而我們龐大的、具有五千年曆史的禮貌古國中國,如果我們也能讓全國人民的雄心銜接在一齊的話,我想這會兒,我們國家已經是世界上的強國了。

而後,格列佛又來到了大人國,他與大人國國王的一段對話,不僅僅構成對英國的批評,也展示了兩種不一樣的思路,並使它們互為評議。《格列佛遊記》的諷刺在揭示現狀的同時,也構成對某些語言的模擬和挖苦。這也是我之所以喜歡這本書的緣故。

這個較有人情味的格列佛,把小説帶向另一個層面的諷刺:即對人性的懷疑。

兩次尺度轉換起了某種否定的作用。到了大人國,這點就變的十分明確了——因為格列佛自我也變成了“小人”:他用自我少得可憐的幾片小金幣向那裏的巨人討好;他弄刀舞劍,展示自我的勇武;他和王后寵愛的侏儒鬧矛盾、鬥心機。但他的討好保護人的行動又實屬迫不得已——因為他隨時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力量傷害。

如此,對社會現狀的批評便進而轉化為對普遍人性的懷疑。關於“錢”的一段深入肯綮的評論就實例證。

總之,這本書給我們帶來了就是對一個國家的這種點評和諷刺,而讓我喜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