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心得6篇 挖掘學生潛力,成就體育之路

來源:巧巧簡歷站 5.18K

體育教學是中國小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好的體育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增強體質,提高競技能力;而差的體育教學則會影響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因此,如何進行高質量的體育教學,是每一位教師都需要認真思考和實踐的問題。本文將分享一些體育教學的經驗和心得。

體育教學心得6篇 挖掘學生潛力,成就體育之路

第1篇

由於體育課大都是在室外進行,組織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種干擾,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組織教學,才可能使學生從物質上、從心理上作好充分準備,從而保證體育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組織教學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複雜的相互作用,使學生成為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採取一定的組織教學形式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從而實現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目的。然而,教無定法,任何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都是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而變化的,怎樣抓好體育課的組織教學、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呢?

一個籃球讓學生體會到健康和快樂,一節好的體育課讓學生讓學生對籃球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學生終生體育鍛煉的.目標二、學情分析:我這節課教學的是七年級年級班46位同學,他們比較好動,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興趣容易培養。他們的目標相同:就是在體育課上有所收穫並能發揮自己的特長,但是他們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認知能力等個方面都有所不同,這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2、“以繩練跳”跳繩學生十分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通過“以繩連跳”使學生掌握多樣式的跳繩方法這是必要。我把這項練習作為準備引導部分活躍了課堂的教學氣氛,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比賽的形式,使學生達到“練跳”的目的,這樣既可收到良好的教學較果,又可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彈跳能力,靈敏性、協調性等,另外,“以繩練跳”就是讓學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繩子進行多種形式的跳繩練習。如:短繩的前搖、向後搖、臂交叉的單腳、並腳和交換腳跳以及雙搖擺跳、雙人跳等比繩的單腳跳、穿梭交叉跳、集體跳等。讓學生自由選擇,盡情發揮這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育學生的創造力,切實的可行的途徑。

3、簡單籃球操和熟悉球性練習。在這個環節我是讓學生充分的展開自己的想象和個人能力,自己去練習,互相競賽,積極創新。

4、運球綜合練習(園地、行進間、繞障礙物、運球互搶遊戲)在這個環節我是以分組競賽形式出現,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團隊配合精神。

5、教學比賽:全班分成男、女若干小組,每小組三小隊,進行擂台賽。這是全課的高潮,也是學生展示才能的時刻,我是在講清楚規則要求後,讓學生充分自由的去發揮的。

根據七年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我安排了以上的學習內容。只有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你讓學生在那裏長時間集中練拍球,他也會覺得枯燥的,注意力也不會集中起來,影響教學的效果。所以我讓學生為主體,自由發揮去練習,同時我也參與到他們的練習中去,讓學生注意模仿我的一些技術動作和示範。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説過:教學藝術的本職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我這節課就是要通過體育與健康籃球運球的學習,使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這節課主要是圍繞籃球運球練習,提高控球能力,在課的最後安排了教學比賽,目的是讓學生在賽中練習,提高實際運用的能力。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導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上完課後學生的第一句話就是很快樂,很高興,我覺得這是對一節好的體育課的最好的評價。原因是他們在這節課裏通過學習有所收穫,體驗到籃球運動的樂趣,所以他們很快樂。課前的精心設計和準備,課堂上靈活的教學方法以及變換多樣的組織形式,使得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非常高,在對籃球運動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又培養了團隊合作的精神。

總之,作為教師我們應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着眼學生,抓住教學的契機,以啟智激勵學生主動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主動去尋覓、求索,這樣才是一節好的體育。

體育教學心得6篇 挖掘學生潛力,成就體育之路 第2張

第2篇

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通過對高效課堂有關內容的學習,我懂得了,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我們不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過,我認為,無論體育教學被注入什麼樣的新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體育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從高效課堂的理論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體育教學大綱》,嚴格按照《大綱》的要求對照執行。例如像打籃球,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悦。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則就會導致體育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5%以上的學生掌握85%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於特長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於那些一般學生,我們也能為他們制定一些簡單的練習,讓他們循序漸進。

就閲讀課來説,教學環節的設計基本採用“四步導讀”的模式。第一步,教學任務要明確,讓學生感知本節課的中心任務。第二步,做好準備活動,讓學生理解準備活動的必要性。第三步,老師示範講解,讓學生掌握動作要領。第四步,學生自己練習,體會成功的喜悦。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站在教學的中心地位,教師的一切示範講解糾正都是讓學生真正的掌握動作要領。老師的“教”與學生的

“學”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師生間、生生間、師生及教材之間的雙向多邊的互動反饋。當然,對於難度大的動作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適當調整或刪減,形成靈活的教學風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變的。

課堂展示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檢查學生技能、動作要領,熟練的一個過程,進行當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對課堂中所示範的動作以及在講解上要簡潔明瞭,學生易懂易掌握。不要練習太多太難或者枯燥乏味,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展示要有一定的技巧,讓學生充分的展示自己,展現出自己優秀的一面。在一些動作不一致時,教師不引導,反覆追問,讓學生再練再體會,直追到與自己的標準動作一致為止。這種鍥而不捨一再追問的做法,在不同程度上制約了學生思維的靈性。

第3篇

1、新的課程標準,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即體育從學生的發展、學生的需要出發。根據課改的指導思想,學生是知識的建構者。學習是經驗的重組和重新理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自主的學習者。學生來到學校,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進行知識建構。通過自主的知識建構活動,學生的創造力、潛能、天賦等得以發揮,情意得到陶冶,個性得到發展。

2、樹立“分健康第一”的思想,體現身體、心理、社會“三維”健康觀,實現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領域目標。

3、教法要求創新,開放和放開,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採用探究教學,情景教學等、重視學生學法指導。

4、改革評價體系,改變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功能。

5、積極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探索學生喜歡、符合本地區、本校、教師本人特點的教學內容。這裏要指出校本課程應是學校的集體行為,而不是教師的個人行為。

6、課程是經驗,課程不僅僅是教科書,而是教師為學生提供的學習機會,是師生互動產生的經驗。課程不僅包括了知識,而且包括了學習者佔有和獲得知識的主體活動過程,課程知識是在充滿生機的社會交往中建構生成的。

7、教材是範例,以往我們總把教材看作是學科知識體系的濃縮和再現,教材是學科知識的載體。這種觀點實質是“教材即知識”,因此,教材中的學習內容必須是定論、共識或某一領域公認的原理、法則、定理,排除有爭議的問題,不給學生髮揮空間和討論的餘地。這種遠離生活情境的“學科中心”或“學術中心”的教材觀,與基礎教育新課程的理論相去甚遠,隨着新課程的發展,對教材的觀念轉向“示範性”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導學生認知發展,生活學習、人格建構的一種範例,不是學生必須完全接受的對象和內容,面是引導學生認知、分析、理解事物並進行反思、批判和建構意義的中介,是案例或範例。

通過暑期的培訓,回到學校進行教學從心裏上有了底。這學期我所帶的是畢業班,因此根據實際情況,在實踐過程中我做到了如下幾點:

1、從自己制定的目標入手,與學生共同制定課堂常規,進行教學調查,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體育基礎,最後確定學習目標。

2、制定教學計劃,根據調查瞭解的結果,對照體育與健康的標準,確定學年計劃、學期目標。如:實心球的教學,根據場地器材條件、學生興趣等因素,各種姿勢的投擲方法在八年級年級基本完成,而在九年級年級則以鞏固提高為主。

3、確定評價方案,根據課改要求,考慮要操作性,確定體育與健康評價方案。

4、努力適應新時期學校教育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特點摸索出學生喜歡的課堂形式。本學期上課至今,在上課期間男生比較喜歡球類運動,而女生則對遊戲、墊上運動比較感興趣。根據此特點有計劃的開展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①、課堂不在是教師表演的舞台,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舞台。過去,常常把教師的課堂教學類比為舞台表演藝術,把課堂當作教師表演的舞台,只要教師表演到位就可以了。其實不然,表演可以無互動、無交往,而教學必須要藉助交往來進行。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與互動中,學生獲取知識才是“內化”了的,增長的能力才是“貨真價實的,養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因此,衡量一堂課的標準不只在於教師的行為舉止是否大方,時間控制是否合理,而更多在於學生交往、互動的程度、水平,交往、互動的方式與成就。

②、課堂不再是對對進行訓練的場所,而是引導學生髮展的場所。把訓練等同於教學,把訓練當成課堂中的主要行為,是我們以前在課堂中常有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忽視了學生的能動性和個體差異,體育教學需要練習,但更需要興趣。

③、課堂不只是傳授知識的場所,而更應該是探究知識的場所。讓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本領,養成不斷求知的習慣,形成終身學習必備的素質,是時代發展對學生的期盼。而體育課改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讓學生體會體育鍛煉的價值,牢固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

④、課堂不再是教師教學行為模式化的場所,而是教師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場所。課堂總處在一種變化的狀態,要求教師必須要根據變化的情形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把學生置於出發點和核心地位,應學生而動,應情景而動,課堂才會生動,有活力。

2、教學內容選擇餘地大。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教學,針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教材處理更加機動靈活。

3、評價方法有所改變。新課程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要求評價採用自模和常模評價相結合,重視學生的點滴進步。通過實踐,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意識明顯提高。

4、體育與身體健康相聯繫。提出身體、心理、社會三維健康觀和五個領域的目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會考慮的更多、更仔細。

5、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在實踐中,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形成特長,為學生終身體育打好基礎。學生在課堂中表現積極、認真,學習效果好。

6、教師可以嘗試多種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嘗試各種教學方法,或由學生提供他們喜歡的練習方法,以提高教學實效。

在實際際教學中,要借鑑、參考的實踐經驗少。由於是新事物,現有資料、方法少,不禁產生疑問:新課程到底該怎樣教。不過從另一角度看,對我們每一位教師又是挑戰,更是機遇,我們去探索、嘗試,所形成的做法、思想,也就是課改的經驗和成果。

第4篇

在教學中要樹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學生髮展為本“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素質教育的本質是全體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發展。所謂“全面”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面向全體,二是各方面的而非特指某一方面。在學校工作中只有課堂教學具備這種的“全面”功能,它是素質教育的基石。就體育教學而言,其目的是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身心發展,使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對發展學生身體各方面素質、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鍛鍊學生克服困難,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實大部分學生不論自身的體育成績如何,他們對體育運動都有着濃厚的興趣。培養和利用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歡快和愉悦,對我們的體育教學工作會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是每一位體育教學工作者必須考慮的問題。

體育學習的目的不光在於讓學生鍛鍊身體,而且還在於激發和保持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主要表現為學習興趣。學生對體育本身帶有一定的興趣,只要我們稍加引導就可以激發出學生的濃烈學習興趣。瞭解了學生對哪些體育項目感興趣,並根據此調整教學計劃,使教學內容儘量與學生興趣接軌。

課堂中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採用民主和商量的口吻進行調動,使其主動學習,才能使學習氣氛寬鬆、廣闊,學生無拘無束地置身其中,嘗試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課堂煥發無限的生命力,學生思維活躍,熱情高漲,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課堂的主角。這樣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

要想使一節課成功,教師的因素是至關重要的。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應當具備紮實的基本功和全面的素質,即使遇到前面所説的情況:碰到自己不是很擅長的教材,也能輕鬆完成。 我們都知道優美的示範、準確的講解是最能感染學生的。但除此以外,教師還應該做到親而不媚、“笑”而不俗。親而不媚指讓學生感到很放鬆,覺得老師很好相處,願意與教師配合完成教學任務。從教學中我真的感受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內在感受,有着不同他人的觀察、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就是説,學生有着獨特的個性,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本質上都是獨特個性的體現。實際上,有效的學習方式都是個性化的,沒有統一的方式。正如多元智力理論所指出的,每個人的智慧類型不一樣,他們的思考方式、學習需要、學習優勢、學習風格也不一樣,因此每個人的具體學習方式是不同的。這意味着我們在體育與健康教學,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根據學生不同性格類型設計教學法,不設上下限,力爭為每個學生富有個性的發展創造空間,為每一位學生創造一個可以發揮的天地。學生的差異性,學生學習客觀上存在着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在學習同一內容時,實際具備的認知基礎和情感準備以及學習能力傾向不同,決定了需要的幫助不同。課堂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促進學生髮展更具有戰略性的意義。但是傳統的學習方式過分突出和強調接受與掌握,學生學習成了純粹被動式地接受、記憶過的過程。這種教學窒息學生的思維和智力,摧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熱情。造成了學生喜歡體育,卻不喜歡上體育課這樣滑稽的局面。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必須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學習。要想使學生在課堂上“笑”起來,首先要給學生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多表揚,少批評,教師過於嚴肅,勢必使學生產生距離感和畏懼感,如果學生做完練習的第一反應是觀察教師臉上的表情而不是體會練習過程中的滿足感,那麼學生也就永遠都“笑”不起來;其次,要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循循善誘,永遠不要讓學生覺得“我肯定不行”或“這太簡單了,我不練都行”,而要讓他們認為“我肯定能行,讓我試一試”。 把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自主練習的空間,底年級同學,興趣廣泛,並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教師應考慮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打破以往教學中一切都由教師組織學生一起做同一活動的做法,而多給學生有選擇性的自由練習空間,使學生找到練習的樂趣,發現自己的特長,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練、自己去學,就給了部分學生表現的良機。總之,

教師要善於從學生實際需要考慮,放開手腳,把課堂還給學生,努力去為學生拓展一個空間,而不是讓學生艱難的來適應自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和教學只有在師生愉悦的情況下才會迸發無限生機。

總之,無論體育場地如何,學生情況怎樣,作為我們一線的體育教師,新課程目標一定要吃透,認真備好每一堂課,激發、調動學生的興趣,重視和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及充分利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模式,才能在小場地上好體育課,同時也需要我們教師付出更多的心血,想出更多的辦法,使我們的新課程目標順利完成。

第5篇

經過這段日子的工作,我也是對於體育的教學有了更多的感觸,同時也是我進入國小以來,自己算是工作有了將近一年了,一個完成的學年結束,自己也是有了一些經驗,對於教學不再像之前只是按部就班的做,更加的懂得如何的讓學生們更好的參與進來,從而收穫更多,而自己也是能得到更多的成長和進步。

其實一年來,自己從開始只能按照教案來上課到現在,也是進步挺大的,最重要的一個收穫就是能脱離教案,更好的和學生們相處,讓他們喜歡上體育課,願意來上體育課,體育運動很多時候也是辛苦的,有些學生的確不是那麼的喜歡,開始的時候,我也是覺得挺難去改變他們的,但是經過一次活動,我確實感受到,的確每一個學生,其實都是可以參與到體育之中來的,從之中感受到樂趣,有些運動是一些同學喜歡,另外的喜歡其他的運動,其實只要找到他們的興趣所在,讓他們更主動的參與自己喜歡的項目,其實他們對於體育課還是很渴望的,相對於坐在教室裏面聽課,體育課還是有很多可以自由去選擇的時間,也是會更加的放鬆一些,我也是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更多的是去引導學生,找到他們的興趣點,更好的帶領他們去運動,去鍛鍊自己的身體。

做好老師,其實沒那麼的容易,但是經過這一年,我也是知道,作為老師,不但是要上好課,同時自己的知識儲備,自己的身體鍛鍊也是格外的重要,所以平時的時候我也是會去聽其他老師怎麼上課的,多一些交流,自己也是會多看相關的書籍,並且找到更合適班級的教學方式,來嘗試,去把學生們教好,一年下來,自己也是進步很多,作為老師其實要比學生學習的更多,這樣自己才能肚子裏有貨,能更好的去把學生教好,如果只是課堂的一些要求做了,其實這樣是比較的敷衍,而體育老師其實責任也是很重大,要鍛鍊好學生們的身體讓他們更有精力花在文化學習上面。

而今我也是有些自己的想法和經驗,更懂得如何的去和學生們相處,去引導他們參與到體育鍛煉裏面來,去培養他們熱愛體育的那一顆心,同時也是要在今後努力盡可能的讓自己多學,多鍛鍊,把體育課上的更好才行,作為老師責任重大,我也是會繼續改進自己的不足方面,去提升,做一名更優秀的國小體育老師。

第6篇

近些年來,體育教學改革在不斷的推進,許多專家以及奮鬥在體育教學第一線的教師,總是在不斷的揭示新問題和提出新的解決方法,總結經驗、汲取教訓。那些關於得、失;利、弊;傳統與創新;繼承與發展的問題已滲透於體育教學的各個層面,改革畢竟會帶來相關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模塊”教學作為新課標下主要的教學模式,同樣也存在諸多值得我們質疑的問題!

一、系統的改革指導思想和明確的計劃實施方案是“模塊”教學的主要基石。

任何改革如果沒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和計劃方案,就顯得沒有説服力。無論是課程改革的設計者,實施者、指導者、還是對課程進行實際操作的體育教師,都應該從本質上把握改革的方向,制定出一整套系統性強,可行性強的計劃方案,並深入探究在實際操作中進一步完善方案。

二、“模塊”教學應儘量解決全部學生的興趣性、自主選擇性和參與性。

較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模塊”教學的特點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進行系統練習,這不僅促進和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慾望,也符合新課標的教學目標之一:運動參與目標。目前,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選項教學只是解決了大部分學生的興趣要求,另有一小部分學生沒有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到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可以説選項教學沒有完全達到其效果,如果能夠根據學生的志願來調整教學班的分配,力圖能滿足每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減少對選課行政干預,那麼在 “模塊”教學才能夠突現其作用。

三、不能只加強對學生“一專”能力的培養,而忽略了對運動技能目標培養,身體的全面技術技能不能夠充分發展。

不能單純的把“模塊”教學理解成為三年之中對學生只進行某一個項目的學習和訓練,要在繼承和創新的基礎上發揮傳統教材中“三基”的作用,學生根據興趣選擇的項目,具有不固定性,不同的學期,不同的態度和觀念可能導致選項教學的不穩定性,所以要用完善的制度來約束學生的選擇方式和內容;同時不能摒棄傳統教學中發展基本技術技能的教材內容,在發展基礎的同時進行專項培養,在此基礎上合理的運用新的教學模式來促進學生技術技能的全面發展。

四、應形成較小的學習團體,把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目標更加細化,為“模塊”教學起到輔助作用。

首先是要在課時計劃中體現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表述。其次,通過教學形式的創新和具體的教材教法包括教師的語言來滲透這兩大目標。在正常的教學中,“模塊”教學為分層教學和分組教學提供了條件,使學生在練習中容易形成較小較集中的學習團體。我校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協會,使學生在社團活動時通過體育骨幹或聘請老師指導來進行練習,鞏固和提高平時教學中的學習內容,使學生的課餘生活更加豐富。

通過社團活動和課外活動的制度化,促使學生依據個人運動基礎和興趣分項、分層,在有利於資源共享的同時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啟迪,從而進一步發展鞏固自身素質。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指導學生在課外進行探究。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主導的研究性學習,為學生課外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搭建平台。根據課的安排和教師的資源配製來看 “模塊”教學完全具備形成教師進行集體專項備課和研究性學習的條件。教師也應該有效地利用資源,開發創新新課程,在繼承傳統的項目基礎上通過新課程和新的教學理念、方法給學生帶來更多方面的學習興趣,提供更多的學習需要,這要求體育教師要完全發揮體育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

教學模塊學分評價管理的目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評價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各方面的潛能,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目前,“模塊”教學過程中,每位教師的評價體系沒有得到完全統一。傳統的教學評價體系過分注重對學生的體能和運動技術技能的評價,雖然新的課程標準提出了五個基本目標:

綜合從這五方面來對學生做出評價,但是,在具體的施教過程中還是逃脱不了體標指數的限制。既然新課標倡導“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那麼就應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評價體系來對學生進行合理評價。做到評價即要注重定性、也要定量;即要絕對、也要相對;即要結果、也要過程;充分強調對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

新課標下的“模塊”教學給我們這些奮鬥在教學第一戰線的體育教師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同時也是機遇,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説每一位教師的經歷和感悟都有所不同,每一個人也都在教學中不斷的總結思考,究竟應該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怎樣才能把教學更有效的進行下去,怎樣才能把學生培養成一個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