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演講稿7篇 探索閲讀:教師的閲讀演講稿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5W

教師讀書演講稿是教育界一種常見的活動形式,旨在鼓勵教師們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增強教學能力和水平。教師們在演講稿中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和體驗,展現出自己的學術魅力和個人風採,同時也為學生們樹立了一個優秀榜樣。

教師讀書演講稿7篇 探索閲讀:教師的閲讀演講稿

第1篇

早上好!春天是鮮花盛開、春意盎然的季節。在這美好的日子裏,在國際勞動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將迎來學校的又一個“科技、讀書節活動”。在這充滿活力的節日裏,讓讀書伴我們快樂成長,讓科技隨我們放飛夢想。

本屆“科技、讀書節”的主題是“博覽、求知、創先”。我們以讀書交流活動、科技創新活動、學科活動為載體,進行科學教育、人文教育,以培養科學品質、文化素養、創新思維為出發點,提倡以科學的眼光探索未知世界,以創新的思維審視現在和將來,旨在讀書中長知識、促成長、塑人格,在探索中增智慧、長才幹、樹理想,在對話中合作,尋求自我的突破和共同的發展,努力打造屬於自己的,同時也是屬於集體的希望的明天。

本屆“科技、讀書節”活動歷時一個月,本週星期五我們將舉行簡短而隆重的“博覽、求知、創先”大隊主題集會,之後將圍繞三大主題“書山有路助你行”、“書苑精彩擷精華”、“繽紛書市你我他”開展活動,其中我們將開設讀書指導講座,蠟葉標本製作講座,我們將舉行別開生面的“小小讀書迷跳蚤市場”活動,我們將舉行版報設計、異想天開創作等9項大賽,我們還將邀請我們的家長共同參與我們讀書活動,最後我們將我們的活動成果、我們的優秀作品、優秀節目展示出來,讓大家一起來分享成功的喜悦與快樂,一起來放飛我們的希望與夢想。

“校園科技、讀書節”是學校校園文化的濃縮,是學校辦學特色的呈現,是學校輻射社區的一個文化窗口,是全體師生魅力展現的一個平台。

我校已成功舉辦了四屆科技節、三屆讀書節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不但豐富了學校文化生活,而且也為我們的小朋友搭建了展示才能的舞台,從中湧現出許多有才藝、有特長、有能力的人才,同時也為我們學校創下上海市“體育、科技、藝術”特色校打下堅實的基礎。

有了以往舉辦活動的成功經驗,有了全體師生的踴躍參與和積極準備,我相信,我們江海一小第四屆校園科技、讀書節一定會像春天的.鮮花一樣多姿多彩,充滿生機,充滿活力。

伴隨着開幕式的來臨,各項活動的啟動,我們希望廣大師生能踴躍地投入到活動中來,為全校師生獻上一頓豐盛的文化科技藝術大餐。我們的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要隨時關注活動進展情況,要鼓勵學生、帶領學生參加活動。負責項目的老師要落實好人員、內容,做好宣傳、組織、發動工作,要讓我們的學生在活動中增添樂趣、增長知識、發揮聰明才智。我們小朋友呢,則要拿出勇氣來,到“校園科技、讀書節”的舞台上來歷煉一番,展現一番,或許你會從中發現連自己也不知道的“閃光點”,你會驚喜地發現自己原來是那麼能幹,或許今天的活動,就是你選擇今後事業的關鍵所在,成為你今後人生之路的轉折點。

同學們,“校園科技、讀書節”舞台已經搭好,帷幕將要拉開,來吧,讓我們一起來報名,讓我們一起來參加,到藝術節這大舞台上來盡情展現自己的特長,放大自己的亮點,顯示自己的才藝,讓老師、同學為你歡呼,為你驕傲,為你喝彩!

教師讀書演講稿7篇 探索閲讀:教師的閲讀演講稿 第2張

第2篇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漫漫人生路,書香伴我行》。高爾基説:“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讀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蘇聯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讀書,讀書,再讀書——這是教師的教育素養。一個教師的專業成長與多讀書、讀好書息息相關的。我任教x年,在這x年裏,無論是擔任xx、xx和xx教學,還是班主任工作,我都能得心應手,應付自如,這一切,都得益於我愛讀書。可以説,是讀書改變了我的命運,是讀書堅強了我的意志,是讀書開闊了我的心胸,是讀書成就了我在教書育人上的追求。不知道各位是否有過與我一樣的困惑:教師工作辛苦,教師工資低廉,學生像皇帝一樣難伺候,家長像上帝一樣挑剔,壓力像大軍壓境一樣嚴峻……不瞞大家説我當年痛感,痛感人生暗淡,教育無望。特別是剛到長樂學校,要不是意志還算堅定,理想還沒破滅,我早就打點行裝,打道回府了。當時我覺得這種工作簡直就是教師的煉獄嘛。

魏書生的〈教學工作漫談〉深深地打動了我。從他瑣瑣碎碎的敍述中,我明白對現實的抱怨是弱者的象徵,真正的強者是積極想辦法的。命運把他仍到天空,他就做只鷹;把他扔到草原,他就做匹狼;把他扔到山林,他就做頭虎;把他扔到大海,他就做條鯊。他的“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選擇積極角色進入生活”,“多搶挑重擔,

少推卸責任”、“提高笑對人生的能力”……猶如一泓清泉,流入我久旱的心田,從此,我知道 ,要做一個好老師,從好心態開始。方法可以學,擺正心態是關鍵。

正如德國詩人歌德所言: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交談。從此,教學之餘,我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跟大師“交談”。

我在《愛心與教育》裏與李鎮西老師交談,李老師的對學生傾灑的拳拳愛心讓我明白“教師可以而且應該成為學生的朋友”;

我在《給教師的100條建議》裏與蘇霍姆林斯基交談,那生動的實際事例,那精闢的理論分析,使我若醍醐灌頂,甘露灑心。讓我明白,教書育人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而是一項值得用畢生心血經營的大事業;

我在《教育文集》裏與朱永新教授“交談”,他對教育的詩性論述讓我心潮澎湃,深情嚮往:“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青春/在躁動不安的靈魂裏/有一個年輕的夢。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熱愛/在每個孩子的瞳孔裏/有一顆母親的心。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激情/在春風化雨的課堂裏/有一副永恆的笑。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創造/在探索求知的叢林裏/有一面個性的旗。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智慧,在寫滿問題的試卷裏,有一雙發現的眼睛。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未來,在傳承文明的長河裏,有一條破浪的船。

無數次的閲讀,無數次的“交談“,我懂了,教育,就是要讓教師和他的.學生感覺到教育的幸福;教師,就是那個積極引導學生、永

遠讓學生記住並學習的人。我豁然開朗了,我不再為分到差班而沮喪,因為我會把分到的差班當作好班來經營;我不在為學生淘氣而生氣,因為學生的淘氣恰恰是給我提供一個教育他的機會;我不再為工作繁重而憂愁,因為我明白,工作着,並努力工作着的人是美麗的。你有在學生與家長鬧矛盾時,既教育學生也教育家長的經歷嗎?我有。你有學生自己戀愛了或是家長要離婚了也告訴你的嗎?我有。你有學生吸煙、打架、逃學還會一如既往關注他、甚至給他物質上的幫助嗎?我有……我之所以能做到這樣,全是因為受了大師的感召。我當過班主任也做過輔導員,酸甜苦辣我都嘗過,但我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愛戴,這是真的。現在不當班主任了,還有很多學生來找我,告訴我他們的祕密,向我傾訴,請我指路。

今天我仍樂此不疲,在書海中快樂的遨遊,因為書是無盡的寶藏,為我增添了豐富的知識;書是快樂的天堂,讓我忘記了所有的憂傷;書是冬日裏的暖陽,帶給了我春的温暖;書又是沙漠裏的綠洲,給予了我新的希望;所以,我要讓好書伴我度過一生。我不僅要自己讀書,讀好書,還要帶着我的學生一起讀書,讓我們一起在書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第3篇

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裏,我們迎來了學院第五屆"讀書月"活動。在這裏,我衷心地祝願讀書月活動順利開展,結出豐碩的果實。

本次讀書月的主題是"弘揚人文精神、共建文化校園",圍繞這一主題,我們將開展以下系列活動,如"品讀國學經典、領悟儒家精髓"知識競賽、信息檢索技能大賽、春風送暖——大型圖書展銷會、中科院著名天文學家科普講座、"儒學〃勵志"系列視頻賞析、資源推介與服務宣傳活動、"讀書獎"評選活動等。我們希望通過相關活動,在校園裏形成濃厚的讀書氛圍,為創建文化校園奠定基礎。

作為教師代表,能在這裏發言,我感到很榮幸,但説起讀書,其實我很慚愧,上學的時候每天都忙碌於應付各種等級考試、升學考試、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卻沒有給閲讀留下太多的時間,我讀過的書很少,所謂的好書就更少得可憐。畢業後成為一名圖書館的教師以後,每天與書為伴,通過平時的讀書交流與每年的讀書月活動逐漸瞭解並閲讀了一些好書,並結識了一些真正以讀書為樂的同學們。讀書越多,越感覺自己學識淺薄,在這工作後的幾年裏我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到讀書與思考的重要性。

人類的歷史有很多的'精神豐碑,要達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峯,閲讀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徑。只有通過閲讀,通過與孔子、孟子等先賢達人的對話,才能達到他們那個時代的精神高度;只有通過閲讀,通過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們交流,才能達到他們那個時代的思想境界。孔聖人曾説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不只要通過讀書學習別人的知識,還要經過思考,消化吸收,使之變成自己的思想養分,並從中提煉出新的見解。我們不僅要讀書,而且要實踐,要學會動手、學會生存、學會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茶也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須花",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以這次讀書月為契機趕快行動起來吧,我相信,讀書之風很快將在校園中興起,正如這4月的春風,會越來越濃。

第4篇

得覺認為,人都有自和我兩部分,人每每遇到事情時,內心的自我就開始有了對話。因此,對於遇到事情後的想法及做法,都是自和我形成習慣的對話帶來的結果。

自是內在自動產生的能量,是內心的對話,是情感、情緒產生的來源。自有一個成長過程,它會產生念。念是自説給我的話,是自我保護裝置,它保護我的安全,確保我的快樂,安全和快樂是自的基本職能。積極正向的念會讓人產生正面的能量。消極負性的念會使人產生負面能量。

在自我內部,自是靈性的開關,是通向覺的通道,也是我和覺之間的通道,用感受不斷成長。自的存在特點是順應、變化、自由、自在,自的思維方式是頓悟、感悟、靈動。自的活動形式是感受,即情感體驗。

我是對外交流,是角色、是標籤、是面具、是習慣,就是一個人外在顯露出來的形象。是社會、家庭裏不斷認同的角色、標籤、面具和習慣不斷地被周圍人確認出來的現在本真的你,是被人固定、程序化形成了的我。我會產生責任、壓力、累和無助,會受到社會的影響而產生從眾需求,受社會、時代和環境的影響。

自從出生就一直擁有,自享受快樂,享受安全,享受自然的狀態。我從出生後慢慢地被周圍、社會逐步地標籤出來,我是一個從客體逐步走入到被自認同的一個過程。

我的角色很多,自能夠接納的角色就可以促使自我和諧。

自會帶着情感去運用我,給我指令,讓我去達成目標,以滿足自的快樂。自我的關係是從沒有到有,從不和諧到和諧,有些我和自的內容很難達到完全的協調,我一直被自引領着,我所完成的所有項目所有事件,都源自於自的需求。

當自和我處在平衡的時候,自就接納了一部分不能完成指令的我,更接納了可以達成目標的我,這就是自我關係。

合理的運用自我關係,主要改變自。因為自不斷地產生念,讓自產生合理的念,適應環境的念,促使成長的念,自我關係才會和諧。

當自產生消極的念時,我們可以用我的強硬外加指令,重複的一些語言、行為、音樂、軀體的體驗來改變自的念頭,自我對話關係就可以在足夠多的重複內容中改變。擁有信念就是自我處在最好的互動狀態。

自我是一種自然存在狀態,是在社會中不能夠覺知但可以顯化的一種存在方式,是一種體驗、表達和互動方式。

自我可理解為是自與我不斷交涉,不斷相互影響的過程。自我最終要達成一種平衡關係,自我就是在情感體驗與思想意識、感性與理性之間不斷尋找平衡的過程。

自我是一種能量存在狀態,就像陰陽,我是陽的顯化,自是陰的存在,用來跟陽互動。自我是能量體,顯化在人的軀體上,當能量耗盡,軀體就會死亡。自我是變化源,可以變化轉換和消失,能量可通過自我修煉提升,也會因自我的互動而衰減。自我最大的能量增量在於抓住它的陽動,陽是它真實的存在和外顯狀態,這種狀態會讓自我的能量越來越強。

自我是一種初始能量的耗盡過程和再補充能量的增量過程的複合體。能夠合理的掌握和運用自我,能量就會越來越強。當能量增長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轉換成另一種存在狀態——能量耗盡時的轉換過程就是死亡。

得覺自我理論最核心的是修煉人的自我對話,順應自然,順應社會,順應內心的一種自我對話模式。和諧的自我對話表現為遇事能積極的面對,不是説服自己,而是找到未來。不是找到做事的理由,而是獲得積極的動力點,讓自己積極地面對並不帶負性情緒。展示出的行為張弛有度,符合現實並能夠順應現實,不會因別人的猜測、評判或懷疑而自我內心糾結。

當得覺對話模式建立起來後,對話者主動積極地調適自己,迅速回歸到一個真實自我而不帶面具,此時自起到主導作用,不太受到周圍的干擾和影響。外人看這種人,簡單,有時似乎沒頭腦,但覺得聰明,處理事情會很智慧,有真實感,不知不覺間逐步成為人羣中的核心,使人接收到正向的力量。

得覺修煉的第一個狀態:自信,化解情緒時間比以前縮短,讓人產生希望,自然的獲得快樂,展示出樂觀的狀態,抗挫能力增強,遇事更能夠淡定。

第一種人一直生活在過去裏,考慮和處理的問題都是過去的問題,在過去的歲月裏不斷清理自己的庫房和儲藏室一樣。雖然有短暫的頓悟驚喜,可還是在過去裏,更依戀過去,不斷重複過去,時時處於依戀中、回憶中、情境中,在這樣的感覺和情緒中度日,丟失掉現在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他的面是朝着過去、朝後的,他倒着在走,面向過去,背向未來,這是倒退的含義。

第二種人是轉身看着現在,他的身心都在忙現在的事情,很少關注過去,也沒時間顧及未來,他們一直處理現在的事情。他們一直在抓,抓眼前可以抓住的東西,以為抓住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看不到未來,忙碌於現在,沒有價值感。

第三種人是往前走的人,他們每一步都面向太陽,他們的行動跟生命自然發展軌跡合拍,這樣的人活在夢裏,敢於放棄過去不能解決的問題,敢於面對未來的挑戰,精力都放在未來的夢想裏、發展上,把握每一個當下,走出燦爛的生命,這種人輕鬆、喜悦。

糾結的`人一直在看過去的事情,忙碌的人一直在關注現在的事情,智慧的人一直在看前面的事情。

得覺人是一直往前走的,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讓自己覺知,把自己調整到面對往前走的狀態,這就是自我對話的訣竅。

自的表達方式是念,我的表達方式是信,自我的對話產生信念。信是我的表達方式、行為方式、存在方式、語言方式。

信可以是語言,可以是眼神、表情、呼吸、行為、肢體動作,或是某一件事情。人們以信的方式和社會、自然界、人進行交流,當這種表達的能量傳遞出去的時候,對方就可以感受得到,感受到的就是息。人對外交往的方式就叫信息。以信息的方式來表述自己的存在,同時給自己定位,並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用信息的方式來確定自己的安全係數。

念,是自產生的,是自的描述方式、表達方式、交流方式和顯化方式。念是自動的是自的能量,如唸的能量被我收到,我就會有力,如果我受到這種力量並去完成唸的內容,就叫念力,我的行為叫精進力。這時就叫正念。念是用情來表達它的內容,釋放和儲藏、提升它的能量都與情有關。

自我對話和諧:我的角色扮演,在調整、選擇和篩選下,確立了哪些是可以讓自己愉悦、輕鬆的角色,基本上習慣化,固化下來,並自動地用這樣的習慣去調整自己去扮演新我,同時快速把可以固定下來的我進一步固定下來。自能夠迅速地收到我一次一次地確認,並感受到快樂。自的信息能更進一步準確地讓我去達成目標,同時,自選擇我能夠完成並不斷地開發出我的潛能,讓我生活在一種新奇的狀態中回饋回來,幸福地確認,增加自的能量。

自我和諧的第一個層次,需要到處去充電。第二個層次可以自己充電了。標準是,目標更清楚,自信心更強,擁有信念,精進力增強,無論遇到什麼,都會自然地有力量的往前走,發現自己的適應力增強,無論在什麼狀態下,內心都會出來讓自己喜悦的力量,而且可以從多個渠道、多個途徑打開這樣的開關和渠道,時時享受,在具體項目中更加專注並放下與此項目無關的事情。

第三個層次,自我協調,並感受覺的存在。自我的對話,已成為無需覺知的習慣。在覺的感受下,欣賞着自我的對話,輕鬆面對每一件事情,並從中獲得喜悦。還可清晰地知道,這樣的對話所產生的最好的結果,並會視覺化,同時可以將過去所經歷的所有生命歷程中可以運用的畫面整合成一個系列圖片,並顯化在大腦中,從中獲得快樂,並在不斷的回放中確認最後的畫面達成後的景象。

一句話概括為:自無雜念,我不亂行,覺知自我;所得自然,所行無礙,身心安穩,神聚力足。

首先是找到自己的原動力,並確認以什麼作為能源。人的動力源是因為某種需求,無論是什麼需求,都由冥冥中的感覺帶領自己,這種冥冥中的感覺就是最本質的動力源。並找到動力源的開關,有了動力源,有了開關,就知道加什麼原料以及如何往裏加了。

接下來,要找到自己唸的提問方式和我的説話習慣。對於活在過去裏的人,要用我的語言來改變唸的內容,重複確認並增加跟未來有關的內容,延長這些內容所需要耗費的時間;對於活在現在的人來説,也要用我來改變,但我的語言只需要確認跟未來有關係的積極內容;對於活在未來的人來説,他的念是正念,無需對話,只需要確認就是了。

我説給唸的確認方式一定要符合唸的提問方式和提問的句型,這種方式和句型,是念長期的一個習慣,不被他自己覺知,得覺通過不斷地梳理就可以清晰地知道這些提問的方式和句型中,可被我們運用和嫁接的關鍵點。我們利用我反覆地説出可以連接的關鍵詞,轉換語句,就可以將情緒能量轉換。

以上是我對得覺自我理論解讀後的體會,以及對部分重點內容的摘錄吧。對得覺自我理論的徹底理解和正確運用還相差很遠,但我會不斷地繼續研讀和運用它,最終達到徹底理解並能夠運用自如為止。

第5篇

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巷子口中心國小的某某。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讀書——我一生的愛好》。

古人説:“三日不讀書,則面目可憎”。我還沒有達到這樣的境界,但是一天不讀書,就心有不安,兩天不讀書,就心浮氣躁;三天不讀書,就會茫茫然有所失。

從小我就喜歡看書,但那時家裏除了課本之外沒有什麼別的書,所以鄰居家裏的演義小説、傳記故事全被我想方設法搬到家裏。大有“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味道。樊梨花、薛仁貴、程咬金、武松等人的名字是我兒時最熟悉的。那時我甚至痴迷到看到地上有字的廢紙也會撿起來讀一讀。中學時代,偶然借到一本小説,便愛不釋手,還常常忍不住大聲吟誦或久久回味。嬉笑哀怨,樂此不疲。《巴黎聖母院》、《簡愛》、《傲慢與偏見》等許多國中生還沒怎麼聽過名字的書,我已經涉獵了;《水滸傳》、《紅樓夢》、《吶喊》、《家》等經典名著,我已經開始在筆記本上抄抄寫寫了。回想起來那真是我人生中最自覺、最上進、最美好的年代。

教師讀書演講稿到了大學,精神上突然有所放鬆,看到圖書館琳琅滿目的書籍,反而有所懈怠。小時候廢寢忘食讀書的事情竟然很少發生了。幸虧專業的需要和老師的教誨,我還是成為了圖書館的常客。這時,我開始了計劃讀書、歸類讀書,做筆記的習慣也一直保持着。越是接觸到更多的書、知道更多的人、瞭解更多的文化,我越是覺得自己知識的貧乏和見地的膚淺,有時竟會產生“飢餓”的感覺。

去年參加工作,如我所願當了一名老師。沒來之前,我想每個月要存下一部分錢買書。白天教書、晚上讀書,五年之後如果離開,我將帶走一車子書。來到工作地點後,我把自己的房間取名“茗韻軒”,門上貼着一幅自擬的對聯,下聯就是“書韻悠悠興味長”,我渴望在書中尋覓悠長的韻味。守一盞燈,喝一杯茶,捧一本書,獨守夜晚的美麗和內心的寧靜。

真正走上崗位,發現原本躊躇滿志激情洋溢的我竟然也免不了消沉和無助。教學上表現出急躁與無序、工作上顯示出忙亂與拖沓、下班後時表露出懈怠與無聊,新老師的許多不良症狀我都有。而讀書的習慣竟也慢慢失去,開始是幾天不讀書,後來是一週不看書,最後發展到一個月難靜下心來讀點東西的地步。我也會找藉口,認為周圍缺少讀書的氣氛;也會自我安慰,説別人不是玩嗎?可我一天天覺得自己疲軟、有時真害怕生命就這樣退化,淡去她本該擁有的光澤,磨蝕我特立獨行的個性,控制我可以深邃睿智的思想。去年冬天那個白雪皚皚、四處冰凍的時期,退去白日的熱情,我開始冷靜地思考。我知道我需要充實,我必須感覺到我存在的意義。我年輕的生命必須釋放光彩、在我選擇為一生的事業上必須要有所突破。身邊缺少知己,缺少交流,而書應該成為我最親密的夥伴。“整日所思不如須臾所學”,我開始行動,重拾讀書的習慣。慢慢走近這“熟悉的陌生人”,才覺得我們還是如此貼近,我還是如此容易被她優美的`語言、深摯的感情、深度的思考、獨到的見解所吸引。我明白了,我確實離不開讀書,書籍將成為我一生的摯愛的朋友和最好的老師。

閲讀報刊雜誌,我的心突然開闊起來,發現心中還有一大片天地,覺得自己還是和外界是緊密相連的。品讀文學書籍,那些詩詞韻律、散文隨筆温存着、激動着我的靈魂。而讀教育書籍,則讓我找到了一位無聲的老師,為我解疑、給我新理念、新點子。讀《論語》,感悟孔子作為教育家的偉大,他的因材施教的思想、誨人不倦的意志,“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法,給了我很多思考。讀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我開始思考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力度。讀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讓我相信並努力讓今天的我超越昨天的我。讀李希貴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才明白尊重孩子的個性特長多麼重要,他們多麼需要足夠的自由廣闊的發展空間,也意識到有時我的自由呼吸卻阻礙了他們精神的自由呼吸。讀孫雙金老師關於情智課堂的經典思想,我倍受啟發,順利地定下了《構建低年級識字教學情智課堂的策略研究》這一縣生命化育人子題子課題的申報題目。總之,有了閲讀就有了思考,有了思考就有了探討,有了探討便有了實踐,有了實踐就有了進步。讀書讓我感覺到了快樂。

“腹有詩書氣自華”,我本人其貌不揚,但每多讀一本好書,便覺得減去一分自卑,增加一份自信。每每有所領悟,便覺得欣喜萬分,如果現在的我人不能説“氣自華”,那肯定是我讀書不夠,所以還要加油、努力!

“我喜歡讀書”這是我開頭的第一句話。一個人,一輩子喜歡的東西太多了,但是能夠堅持的不一定很多。也許我老了,不會再説我喜歡上網、我喜歡逛街、我喜歡吃零食……但我一定還會説:“我喜歡讀書。”

第6篇

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着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着橋樑和紐帶作用。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説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説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為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信息技術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對於教師來説,愛是不可須臾成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他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有效教師們都有一顆不泯的童心,他們總是保持着真誠、熱情、樂觀和積極,他們十分樂意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錢夢龍老師説:教師只有始懷着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老師總結的涵養性情的一條法則。這給予我的啟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以名師們為榜樣,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新課程標準非常明確地把"合作交流"作為營造新課堂氛圍和培養不憲政的重要目標。作為教師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義。開敞胸襟,樂於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賞、不自我封閉。與學生親密交往、平等對話、真誠交流,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埋誠相對,相互扶持。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身邊的`長者、名師的指名和幫助,團結的力量大,集體的智慧永遠大於個體。

豁然大度,寬以待人,不斤斤計較,不"同行相輕"也同樣是一名有效教師應具備的條件。不斷的自我反思,不斷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為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為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對教學過程負責。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為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對學困生負責。幫助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為一個班級裏面總存在學困生。對於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勇於擯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鋭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第7篇

兒子十歲,書齡卻不短。還是在兒子出生那年,我便給他定了《東方娃娃》雜誌,常常抱他在腿上指着書上的圖畫故事慢慢地講給他聽,一個故事他總會吵着反反覆覆聽很多遍,我也總會笑咪咪地不厭其煩地講着。等到他會認字了,每次孃兒倆出門總要帶些書回來。漸漸地,家中的書越來越多,兒子擇書的口味也變得雜了。不管什麼書,一有空他就會隨手操來啃食,不分場合不分時間,常常如痴如醉,還真有點傻書生的作派,跟他不讀書時那活潑好動的樣子真是判若兩人。

説來慚愧,慢慢地我總是以工作或家務繁忙為理由,一次次拒絕着兒子想聽故事的請求,兒子不甘心,反倒是給我當起了故事兒子。每當他看了一本書或是看到興起之處,他總會忍不住考考我:媽媽,你知道嗎?或許是真的不知道,或許是因為心不在焉,我總是説:不知道呀,你説來聽聽!其實,他前面的問話就是在設問,急等着你説不知道,他好賣弄一把。於是,他就會滔滔不絕,詳詳細細地把內容複述給你聽。我總是驚訝,孩子的記憶力真的驚人,居然講得於書中相差無幾。為了鼓勵他,我總會故作驚訝地回上一句:真的呀,我還剛剛聽説呢!如此一説,他就更來勁了。看他那繪聲繪色的、眉飛色舞的樣子,我不禁若有所悟:原來孩子多麼需要交流,書給了他跟人交流的話題和資本。他需要把他讀懂的知識跟人炫耀和分享,這是多麼可貴的品質,為人父母者總是以一個忙字為藉口,拒絕了與孩子交流的機會,其實我們要做的.只是當一個傾聽者。現在,我也會盡量抽空,陪着兒子看上一段,隨後,一臉困惑地向他問這問那,他總會耐心細緻地給你説明前因後果。那種感覺真好,總會讓你有恍恍惚惚的感覺,你會很難置信:他是我兒子嗎?真的是長大了,會看那麼厚的書了,還能給父母當小老師了那種成就感與自豪感就會油然而生。

現在,兒子迷上了《三國演義》,兒子對於喜歡的書,一向讀得很認真,經常捧着它一遍遍地讀,談到其中的人物,總是頭頭是道。還經常説出一些經典妙語,什麼既生瑜,何生亮!、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常山趙子龍在此,誰敢與我決一死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是何道理?等。

看他搖頭晃腦的樣子,真是一種幸福。有時為了不被他看扁,我也偷偷把20多年前的看過的《三國演義》原著拿出來翻翻,其中有些歷史始末是他學生版《三國演義》中所沒有的,因此有不懂的地方還是會來問問我:農民為什麼要起義?諸葛亮為什麼不自己稱王建國?漸漸地他爸爸也加入了我們討論的行列,悄悄買了一本普及版的《三國演義》睡前惡補三國知識。

這倒也是,《三國》本來就是男人們愛談論的話題,三英戰呂布、煮酒論英雄、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顧茅廬等諸多故事都可謂是人人皆知的。《三國演義》可説是人性的五味湯,裏面包含了各種人與生俱來的性格:正直、驕傲、詭異等等;也包含了人的善與惡。

比如説吧,關羽就是那正義的化身,他勇猛且充滿機智,對任何惡事都進行鬥爭,也是三國時期最令曹操畏懼的人之一。談到關羽,兒子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關羽是故事中的關鍵性人物,關羽一死,曹操不久病死,劉備為關羽報仇不成抑鬱而終,張飛急於報仇被部下謀害,荊州失卻,蜀國實力大減,關羽的生與死,荊州的得與失,決定了三國的基本格局。細想下來,他的話也是有道理的。

每一顆將星的燦爛與衰敗,都給這碗湯中撒下了不同的味道,有些苦,有些甜。而我最喜歡的人物,則是那千古盛名的諸葛亮。我告訴兒子,我喜歡這人物的原因並不是他有着天才的智慧,而是他有着泰山般的堅強毅力。阿斗是一個爛泥敷不上牆的人,諸葛亮明白這一點,但他卻始終不渝,用自己的生命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情意,做到問心無愧,如此之忠,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近來天冷了,我們家就常常這樣在晚上一邊烤火一邊聊着《三國》,感受着那些英雄的氣魄與心地,感覺特別的温馨。

我常常對兒子説:要好好看書,多看書,媽媽小時候可沒那麼多的書可看。兒子也會規勸我:媽媽,那現在有書了,你也跟我一起看呀!説的也是,現在和兒子聊起來,我好像有些接不上話了,羞愧之餘,我常暗想,要趕緊多讀點書,否則,可能不出一年半載,將與孩子失去了共同的話題,所謂的代溝也就離我們不遠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