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享受母愛作文5篇 "母愛的妙趣,點燃心靈的温暖"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9W

母愛是人世間最偉大、最無私的感情之一。無論是關懷照顧,還是無微不至的呵護,母親總是用她温暖的心去包容我們。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如何感受和珍惜母愛,併為母親獻上最真摯的感謝。讓我們一起品味這份來自母親的寶貴情感吧!

有關享受母愛作文5篇

第1篇

電話響起,母親如往常一樣接起電話,用她特有的大嗓門説着話。在房間裏想題目的我受不了了,怒火湧上心頭,我打開門,眼睛睜得大大的,向她喊“:幹嘛這麼大聲,又不上樓,煩死了。還有,走路聲音小一點,和地板有仇啊……”

藉着心底的怒火,我把一切對母親的不滿都發泄了出來,母親立即掛掉了電話,木木地站在那,面無表情地看着我。我頓時後悔了,心虛地關上了門,門外的電話鈴一直在響,卻沒人接,此刻的母親一定還站立在那,一定還在望向我的房門,心底一定很痛吧!

吃晚飯時,母親似乎和往常一樣,沒有一絲異樣,還不時地往我碗裏夾菜,菜越壘越多,而我卻一口也吃不下,愧疚感使我感到不安。丟下一句,“吃飽了”就回到了房間裏,做完作業,也忘記了整理,便早早地去睡了。

半夜靜得只聽見風的聲音,忽然,門“吱呀”一聲打開了,我看見母親走進了我的房門,還特意拿了一個手電筒。走到書桌前,一皺眉,“哎,這孩子書又亂扔。”像是抱怨,卻又飽含愛意,於是她便將書一理,再一本一本放入書包裏。又來到我牀邊,看着安然入睡的我,才放心地起身離開。我聽見“哐”的一聲,許是太黑,母親不小心撞到了牀腳,但又彷彿是撞在了我的心上。

在房門關上的那一刻,我眼淚不自覺的流了下來,在那一瞬間,我的靈魂一直被埋藏着的那一部分,像開關一樣觸發。足夠讓我能明白這些年的母愛。是,母親,從來就是一個不拘小節,有些大大咧咧的女人,但是她對我的愛從來都是那樣細緻入微,或許有時候我察覺不到,但可以肯定的是母親一直愛我,很愛很愛。

有關享受母愛作文5篇

第2篇

世上任何人都會成長,每當我翻開那一本本早已陳舊的書時,成長就像一個個沙灘上的腳印,走入了我的心間。

小時候在我沮喪失落時,媽媽總會鼓勵我:“不用是最棒的,只要是最努力的,這樣一切困難皆不是問題!”正是這一行短短的温暖的字眼,激發了我在學習道路上的努力追求。對呀!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十全十美的,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無瑕的,除非你做的最好!就猶如貓捉老鼠,如果貓在捉老鼠時有一絲心不在焉,就會給老鼠一個脱身的機會;如果老鼠在躲避貓的追逐時稍有鬆懈,説不定它就會成為貓的口中之食。

説着説着我想到了一件事:我讀三年級時,成績不錯,在班裏一直名列前茅。有一次考試,我提前看了題目,呀,真簡單!我就輕心的寫了上去。第二天發下來時,我才知道我昨天只考了95.5分!我向媽媽承諾過要考97分以上的!晚上,我託着下巴將試卷交到了媽媽手裏,我想媽媽一定會將我破口大罵一頓,沒想到媽媽並沒有責備我,而是温和地對我説了一句:“沒事,你不用是最棒的,只要是最努力的媽媽就很高興了。孩子,下次一定要努力喲!”我爽快地答應了!以後的每次考試,我都將媽媽的話牢記在心,細心審題,果然取得了好成績,媽媽知道後連加讚賞!

現在我長大了,以前屬於我的那個“花季”已經過了,雖然它過去了,就不會再來,但那段日子彷彿一杯甜美的果汁,把香醇注入了我的心裏!

第3篇

在學校裏,每月都有自願參加的比賽,但有些比賽項目我缺乏自信心,時常猶豫不決。這時,母親會對我説:“去吧,去挑戰自己,第幾名無所謂。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只有敢於挑戰自己,才能戰勝別人。”每當聽到這些話,就會覺得一股強大的力量在我心中滾動,也讓我有信心去完成各項比賽。

小時候,我身體很弱,經常生病。有一次,我和母親吃冰棒,一到晚上我就發了高燒,母親一量温度計已經39度了。母親連忙跑着我往醫院跑。在路上,母親還一直問我舒不舒服。到了醫院,醫生説要馬上打針,母親又給醫生説好話讓我睡在病牀上。當我清醒時,外面已經下起了大雨。因為病房的窗户關不緊,雨水淋到了我的身上。母親看見了,用身體擋住了窗户,雨淋在母親的身上,風颳到母親的臉上,但母親只穿了一身單薄的衣服。看到這些,我晶瑩的淚水嘩啦啦地流了下來。母親見我醒了,連忙過來問我渴不渴,餓不餓,還給我讀作文書。等我打完針已經是凌晨3點了,母親揹我回到家。在母親的房間傳來一陣話語:如果不是我要自作主張給她買冰棒,孩子也不會痛苦地去打針,都是我不好啊!聽到這話,我的淚水又流了下來。

啊,母愛就是一團火,又像一盞燈照亮我前方的路,那盞燈無時無刻地幫助着我。在這盞燈的陪伴下,我的童年將更美好。

第4篇

我從小就知道,她不是我想要的母親,我也不是她想要的女兒。

我心目中的母親,應該對孩子温和耐心,説話輕聲細語。當我有開心的事想向她訴説的時候,她會用含笑的目光注視著我;當我在外面受了委屈,她會用温暖的手摟著我因抽泣而顫抖的肩;她喜歡哼著歌為我梳小辮兒,會用疼愛的語氣對別人説:“我那閨女呀……”

可事實上,母親對我們説話時常是“高八度”。記憶中,她從來沒有誇獎過我,儘管我成績優秀,是眾多鄰家孩子的“學習榜樣”,可她總能“雞蛋裏挑骨頭”,並在別人誇我時抖摟出這些材料來貶低我。她不許我讀小説,不許我留長髮,不許我和男生説話,甚至不許我去女同學家玩兒!長大後回想起來,給我最多委屈的就是她!

首先是我的長相令她不滿意。從小我就聽她對人抱怨:“就這一個女兒,還長得不像我!”母親很漂亮,鵝蛋臉,細眉大眼,皮膚白淨,讀書時就是無數男生傾慕的對象。可她最後卻嫁給了貌不出眾的父親,而我偏偏長得像父親。

我的性格也令她不滿,不僅“倔得像驢一樣”,而且生性不活潑,一點兒都沒有繼承她繪畫、吹簫的藝術天分。最讓她惱火的是我“不聽話”,她不許我做的事我都做了,而且拿定主意就不聽任何勸阻。最後更是借上大學之機一跑了之,畢業後在外地結婚成家,遠遠地逃離了她的掌控。

在心理學研究中,涉及兒童早期經歷時,有一個躲不開的概念——“重要他人”,這是指在兒童早期生活中與之關係密切的撫養人,通常指父母。在學心理學的過程中,我也曾無數次地回顧和探究自己的童年經歷,並慶幸在我生命中排第一位的“重要他人”不是母親,而是外婆。

在我出生僅4個月時,母親就把我送回老家交給外婆撫養,3年以後重新回到父母身邊。在人生的最初3年,外婆給了我無條件的關愛與呵護,此後她也一直是我精神上的“堅強後盾”,無條件地支持我的任何決定。所以我一直認為,外婆是我的“重要他人”,父母只能位居其後。

但是在薩提亞學習班上,我第一次接觸到另一個概念——“靈魂伴侶”,這指的是那個對你的生命產生深刻影響的人。這影響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負向的。

在獲知這個概念的第一瞬間,我感到內心深處彷彿有一堵堅硬的石牆在剎那間崩裂、傾倒,我不禁淚如泉湧。因為那一刻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母親,也才忽然發覺,我的所有任性之舉都是為了反抗她對我的控制,我個性中的許多方面都是在與她對抗中形成或得到強化的。而且,我是那樣地愛她,害怕失去她!我的母親才是我的“靈魂伴侶”!

在薩提亞學習班上,蔡敏莉老師説到,嬰兒也會有記憶,一個人在嬰兒期是否受到良好的照顧、撫養人對他的基本需求的滿足與否,會被銘記在他的身體裏,銘記在每一個細胞上,如果這是真的,那麼我生命中的一些謎團也就有了答案。在我和外婆共同生活的時候,父母、爺爺、奶奶等親戚長輩都曾來探望過我,我對其他人都表現得乖巧有禮,惟獨對母親充滿敵意。母親第一次來看我時,我還不滿兩歲,但我就是不許她踏進“我和外婆的家”,也不叫“媽媽”。也許,當時幼小的我用身體“感知”到了面對的是誰,於是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母親的憤怒,用拒絕承認母女關係來控訴她對我的“遺棄”——這為母親與我的關係定下了不和諧的基調。

回想起來,青春期與母親的爭鬥也有著積極的意義。為了躲避母親的指責,我埋首於書卷之中,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種樂趣,並在一生中受益匪淺;為了避免受到干涉,我常常獨自決策、行動……這雖然有些冒險,卻讓我有了面對社會的勇氣和經驗,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不唯上、不唯權”的個性;為了逃離她的控制,我遠離出生的小城,讓自己得到了更大的舞台和更廣闊的視野,收穫自然更多!

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自己成為母親後,我對母親有了更多的理解和體諒,也知道她對我的所有控制和管束都是出於愛,更深層的原因在於她深深的不安全感,這與她自幼喪父,又生長在兵荒馬亂的年代有關。

雖然明白了這些,但我們之間的溝通方式卻沒有大的改觀。母親仍然經常在電話中指責我,説我沒有以她認同的方式照顧孩子;我的應對模式也仍是迴避,“顧左右而言他”。

我不再對她的指責生氣,但仍然在內心感覺不舒服。即使我已經能從指責中感到她對我們的愛,卻依然不能接受她的方式。我希望母親能尊重我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將她的模式強加於我。

在心理學研修班上,對父母的“控訴”是一個常見的主題,因為沒有一對父母能夠做到完美無差錯,也幾乎沒有一個孩子不曾受到父母有心或無心的傷害。

在薩提亞學習班,同樣有不少人哭訴父母的偏心、苛責甚至離棄。這時,蔡敏莉老師會問哭訴的人:“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是100%,但你的父母只能給你50%或30%,甚至更少,你願意接受它嗎?”

她告訴我們,父母受到他們自身和環境的種種限制,不可能100%地照顧好孩子,而且過去的事情已經無法改變,我們只能接受這個現實,接受父母給予你的不完美的愛。“對於已經發生的、無法改變的事情,我們只能順服。否則你只能一直背著這個憤怒,讓它繼續耗費你的能量,影響你的生活質量。”

從邏輯上和理論上我能接受這一説法,但內心有一個聲音在抗議:“我願意接受她的愛,但就是無法接受她的方式!”

那幾天,無論是在結對或分組討論中,還是在課間及午餐時,我一直在喋喋不休地與同伴探討我與母親的關係。我第一次發現,自己之所以對母親有著那麼多的怨恨和失望,都是因為我對她有著太多的期待!

我是那麼在意她對我的態度,那麼渴望得到她的讚揚,那麼關注她的情緒,那麼害怕會失去她!我為多年來我們之間的相互傷害而感傷,同時也感覺到我內心仍留存著對母親的憤怒,因為我一直期待著她能改變愛我的方式。這憤怒同樣讓我感覺不舒服。

變化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一天晚上,在向一位朋友講述那些天的學習所得時,我突然發現,説起母親“愛的方式”,我的內心竟然能保持平靜,委屈和憤怒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感激——感激母親幾十年來始終如一地愛著我這個“不如意”的女兒,感激她對我桀驁不馴、恣意頂撞的寬容,也感激命運讓我在今生今世成為她的女兒!

這種變化是奇特的,我至今也感到驚訝,也許是充分的宣泄讓我的憤怒得到舒緩。心理學實踐表明,多次傾訴可以使人情緒歸於平穩,並能夠較為平靜地看待現實。這幾天的討論看來讓我的委屈得到了宣泄。

也許是在不知不覺中我逐漸接受了這樣的觀點:我期待母親改變愛我的方式,但這種期待是我的。但當期待不可能實現的時候,我是否一直要捧著它?我是可以選擇放下的。

放下它,對愛不再追求完美。我們總説人生不必追求完美,但對於情感,我們往往期待它符合我們的美好願望,這種願望可能是單方面的——這個世界不存在完美的母親。

我要做的應該是接受這個觀點,並順服它。在這裏,順服並不是屈服、順從的意思,而是正視現實。也許,今生今世我和母親的緣分就是這樣的。如果你不能改變一個人,那就接受這個不完美的愛吧!這會讓你減少憤怒、終止無謂的消耗,可以把注意力放到那些具有建設性的事情上來,迎接新的開始。

我何必對理想母親的那個夢念念不忘呢?父母只能給我這種形式,可它已經是愛了。

上週末去外地出差,回來的路上因雷雨導致航班延誤,輾轉到家洗漱後上牀,已是後半夜了。第二天一早,被電話鈴聲吵醒,我摸索著拿起聽筒,就聽見母親的女高音在喊:“什麼時候回來的?也不告訴我一聲,你做事從來都不考慮我們的感受……”

睡意蒙朧的我忙解釋:“飛機晚點了,半夜才回來的……”

清醒過來的我不禁莞爾:這就是母親,這就是她愛我的方式!也許她今生都無法改變了,但我可以主動放下我的期待——用忽略的態度,直接接受她的愛,享受這份愛

第5篇

在波浪起伏的大海上,母愛就如那一絲一絲清涼的風,吹過我的臉頰;在燦爛耀眼的陽光下,母愛就如那一個一個甜蜜的笑,温暖我的心靈;在優雅清幽的山林中,母愛就如那一聲一聲小鳥的叫,消除我的煩惱。啊!微風、陽光、小鳥,讓我們一起去享受母愛吧!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8歲的我獨自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由於媽媽沒來接我,我暗暗的站在那裏,等待媽媽的到來。一分鐘,五分鐘,半個小時,媽媽還沒來。這對於八歲的小女孩來説已是極大挑戰了。過了一會兒,月兒登場了。橘黃色的燈光照亮着大地,照亮着世界,彷彿一切都充滿着勃勃生機。看着天邊的月亮,是那樣光明,純潔。我不禁打了個寒戰。看着路邊的行人陸陸續續從我身邊走過,真是失望。“媽媽怎麼還不來接我?”我要哭出聲了,我鼓勵自己,千萬別哭。這時,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背影來了,那是誰?是媽媽?對,就是媽媽,我快速跑去,撲向媽媽的懷抱,看見媽媽身上的汗珠,才知道媽媽在加班,一下班就趕緊來接我。媽媽牽着我的手,朝着那温馨又幸福的方向走去。

母親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就似天上的星星那麼多,我不會忘記母親對我的愛,是那麼無私,明亮,就似天邊的月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