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怡·百年榮光》觀後感心得感悟2023最新3篇 青浦楚怡,祖國榮光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3W

《楚怡·百年榮光》是一部展示楚怡公司百年發展歷程的紀錄片。從公司創立到現在,通過許多歷史瞬間和重大事件,我們看到了楚怡公司對於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和創新精神。這部紀錄片留給我們的不僅是記憶,更是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的精神。

《楚怡·百年榮光》觀後感心得感悟2023最新3篇 青浦楚怡,祖國榮光

第1篇

新化縣遊家鎮東嶺中學30名無房教師興高采烈地集中入住新建的教師週轉房,校園安居工程結束了他們長期在外租房居住的歷史。教師遊建輝感慨:“現在搬進了教師週轉房,一室一廳,一廚一衞,環境特別好,這是我們從事教師行業以來最幸福的時刻”。

把學習教育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婁底市教育局將學習同解決實際問題、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深入開展“我為羣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列出了公辦園建設、化解大班額、幫助鄉村教師建設週轉房以及楚怡精神傳承等為重點的項目清單並推動落實,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截至6月20日,該市已完成公辦幼兒園學位建設1870個;消除義務教育階段大班額67個,高中階段大班額86個;建好鄉村教師週轉房356套;7所芙蓉學校基本完成。

今年4月,新化縣職業中專學校正式更名為新化縣楚怡工業學校,並作為全國傳承楚怡職教精神的縣域職教改革樣板校、示範校強力推進,在新化縣先後召開了婁底市、湖南省楚怡職教論壇。目前,婁底市正在謀劃湖南(婁底)楚怡職教城建設,積極申報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

“故事內容如何甄選,講述方式如何把握,儀表體態如何注意……”4月9日上午,婁底市“故事聽我講”微宣講志願服務隊第一場試講正式開啟,來自該市教育系統的18名優秀宣講員帶着精心準備的紅色故事集中開講。

教師全員參與學習教育、在學習中抓好思政課建設,婁底市教育局以宣講無盲區、思政全覆蓋、師德師風建設為抓手,成立了由局黨組成員帶隊的宣講隊,開展學習教育進學校宣講。16場宣講,3083人次,18名宣講員在全市教育系統開展微宣講。在紮實抓好教師學習教育的基礎上,各學校同步開展了思政課競賽,將學習教育融入思政課體系建設中,以思政課“啟智潤心、培根鑄魂”,形成全體教師齊上思政課的“大思政”格局。婁底特校青年教師、助學志願者協助策劃了《“手”説》系列作品,通過手語的無聲黨課,方便殘障者學習。同時,該局還將學習教育和師德師風建設相結合,開展了“師魂映黨旗”師德師風演講比賽。再加上連續四年開展的暑期師德師風集中教育,師德師風明顯增強。

4月28日,婁底九小黨支部組織黨員教師和部分學生聆聽抗戰老兵鄧祥富爺爺講述故事,用身邊的人和鮮活的故事感染師生,將“學習故事,傳承紅色精神”推向高潮。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着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婁底市教育局在全市80萬中國小生中開展“從國小,永遠跟黨走”主題教育,將學習教育融入課堂、融入德育體系、推動鑄魂育人工作走深走實。

在德育活動中啟迪智慧,婁底市教育局繼獲得國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後,在學習教育中持續抓好各項德育活動,各學校相繼開展“清明祭英烈”“尋訪紅色足跡”紅色教育實踐等系列活動。

在故事中滋潤心靈,部分學校通過開展“閃光的榜樣”宣講,國旗下的講話、廣播、故事我來説等活動,讓紅色基因深植學生心中。

《楚怡·百年榮光》觀後感心得感悟2023最新3篇 青浦楚怡,祖國榮光 第2張

第2篇

在過去的2021年,在湖南職業教育界,“楚怡”一次次被提起、被推崇。“楚怡”到底是什麼?跟湖南職業教育發展有什麼樣的聯繫?為何現在要弘揚楚怡傳統?2月28日,由湖南省教育廳出品、監製、策劃的《楚怡·百年榮光》紀錄片首次放映,展現“楚怡”的前世、今生以及未來。

20世紀初,中國職業教育開始萌芽,著名教育家陳潤霖於1909年長沙籌辦了楚怡工業學校,次年正式開學。

“愛國、求知、創業、興工”。從校園建設、專業設置,到教學理念、人才培養等方面,楚怡工業學校與近代工業發展需求緊密相連,培養了一批在戰爭年代和新中國建設時期貢獻巨大的人才,成為近代職業教育的先行者與翹楚。

導演組採訪到了93歲的國家發明獎獲得者宋才飛、90歲的全國科學大會獎獲得者曾錫朋等一大批紮根各行各業的楚怡工業學校校友,用真實的鏡頭、質樸的語言、高品質的影視表達,回望歷史,打動人心。

“辦好湖南職業教育,首先要了解湖南職業教育的歷史,熟悉湖南職業教育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因為只有真正瞭解‘我們從哪裏來’,才能走好‘我們到哪裏去’的這條路。”省教育廳副廳長王仁祥説,拍這部紀錄片除了想激發職教師生的自豪感、責任感和歸屬感之外,更多的是想展示職業教育的精彩,以此改變大家對職業教育的偏見,吸引更多人勇於選擇職業教育,成就出彩人生。

令人稱道的是,這部紀錄片完全出自職業教育人之手。總製片來自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總導演、製片人來自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撰稿組、編導組的成員絕大部分也來自該校。整部紀錄片的攝像、燈光、美術、音樂、後期等各組主要成員則是來自全省各職業院校的老師及校友。據不完全統計,全省超過20所職業院校的在校學生參與了紀錄片製作。

“讓湖南職教人講湖南職教自己的故事,更有感情,也更激勵人。”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崔書芳説,接下來,湖南將以紀錄片為原點,持續講好湖南職教故事,總結湖南職教典型經驗、成果,強化湖南職教宣傳品牌。

據介紹,該紀錄片將進入各中高職院校的課堂,並在湖南部分媒體和網絡平台播出,可供各地各校師生集中觀看。

第3篇

93歲的國家發明獎獲得者宋才飛、90歲的全國科學大會獎獲得者曾錫朋、91歲的國家級經濟師曹三平……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楚怡工業學校校友。今日,由湖南省教育廳出品、監製、策劃的《楚怡·百年榮光》紀錄片舉行首映式,一大 批紮根各行各業的楚工校友,以及近年職教培養出的火箭專家、物理研究員、世界建築能手等優秀湖湘職教學子通過紀錄片的講述,讓更多人瞭解。

“愛國、求知、創業、興工”,1909年,著名教育家陳潤霖在籌辦湖南私立楚怡初等工業學堂(後改名楚怡工業學校)時秉承的辦學信念,正是這8個字。百年來,楚怡精神薪火相傳,激勵着一代又一代湖南職教人奮勇前行。如何更好地傳承楚怡精神?也正式為了實現 這份初衷,省教育廳組織拍攝了《楚怡·百年榮光》紀錄片。省教育廳副廳長王仁祥説:“辦好湖南職業教育,首先要了解湖南職業教育的歷史,熟悉湖南職業教育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因為只有真正瞭解‘我們從哪裏來’,才能走好‘我們到哪裏去’的這 條路。這也是我們拍攝《楚怡·百年榮光》這部紀錄片的初心之所在。”

不過,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這部紀錄片的拍攝過程,可謂是真實演繹着“湖南職教人在講好湖南職教自己的故事”。紀錄片總製片來自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楚工”繼承院校);總導演、製片人來自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撰稿組、編導組的成員絕大部分也來自該校。整部紀錄片的攝像、燈光、美術、音樂、後期等各組主要成員也是來自全省各職業院校的老師及校友,據不完全統計,全省超過20所職業院校的在校學生參與了紀錄片製作。

在該紀錄片的總導演、製片人、湖南大眾傳媒職院副校長雷珺麟看來,紀錄片創作是對湖南職教改革的生動踐行,也打造了湖南職教師生的實訓平台。其拍攝計劃既是一份專業的拍攝實施計劃,更是一份產業深度參與制訂的實踐教學方案。“超過30名行業一線專家參與指導,超過百餘名職教師生參與創作,超過20所職業院校、上千名在校師生參與拍攝,我們通過紀錄片探索了‘課堂+工作室、課堂+項目、課堂+崗位’的實踐教學模式。”據統計,紀錄片實地取景15處,拍攝跨度3個月,採訪領導、專家、校友等三十餘人,拍攝素材超過13000gb,最終完成成片質量約5gb。同時,團隊進行了《楚怡的故事》系列短視頻策劃及製作,全程由職業院校校友、師生創作,走訪7個拍攝地,出鏡14名講述人,完成短視頻製作60條。“我們希望用真實的鏡頭、質樸的語言、高品質的影視表達,呈現鮮活的故事,記錄湖南職業教育發展的歷史。

紀錄片中,記錄着百年來職教人的不懈探索,記錄着時代浪花中的湖南職教學子。”雷珺麟説,希望紀錄片能夠引發社會各界和羣眾對湖南職業教育的關心與關注,增強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同感,增強職教師生職業的自豪感、責任感和歸屬感,讓湖南職教精神的種子,在全省職教院校師生中落地生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