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4篇 大足石刻:歷史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4W

大足石刻是中國著名的石窟藝術寶庫,更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作為我國四大石窟之一,其規模之大,題材之豐富,方寸之間散發着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是中外遊客必去的旅遊勝地。在此,為大家介紹一下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4篇 大足石刻:歷史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第1篇

大家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遊員。在這次行程中,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現在我們乘坐大巴由重慶市區出發,估計兩個小時以後就能到達我們的目的地大足石刻——寶頂山時刻。在此之前我將就我們的目的地寶頂山時刻給大家進行一個簡要的介紹。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以大足縣、潼南縣、銅梁縣、壁山縣為範圍,在此地可賞到代表中國晚期的石刻造像藝術。重慶大足石刻規模宏大,大足石刻羣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儒、道教造像並陳,規模之宏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

大足石刻建於公元1179—1249年間,歷時70年,沿巖壁開鑿,長500米,造像近萬尊,其中尤以舉世無雙的千手觀音(準確數字是1007隻手)和長達31米的卧佛著稱。

1999年12月1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會議上表決通過,將重慶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重慶大足石刻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行列。

寶頂山摩崖(石窟)石刻距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石刻創始人為宋蜀中名僧趙智鳳,建於南宋淳熙六年至淳九年(1179—1249年),歷時70多年,石刻共13處,造像數以萬計,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寶頂山是佛教聖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説。

大佛灣是幽深的馬蹄形山灣,雕刻分佈在東、南、北三面,趙大師先雕刻小佛灣,然後把小佛灣為藍本,雕刻了宏大的大佛灣。大佛灣是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羣雕,各種雕像達15o00多軀,設計精巧,無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説。寶頂圓覺洞,為整石開鑿,寬敞如室。洞正壁刻佛像三尊,主佛前有跪菩薩一尊,俯首合十,恭敬虔誠,左右壁為十二圓覺菩薩,跌坐蓮台,妙麗莊嚴,姿態不一,衣服、肌肉質感真實,似薄紗突身,衣裙流暢自如。壁間刻樓台亭閣,人物鳥獸,花草樹木,幽泉怪石,近似寫實作品,是大佛灣雕刻的精華。巨型雕有30多幅,著名的有: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像、釋迦涅聖蹟圖、九龍浴太子、孔崔明石經變、毗盧道場、父母恩重經變像、大方便佛報恩經變像、六耗圖、地獄變像等。其中,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釋迦涅磐像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有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九龍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着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

好了,朋友們,大足石刻快要到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關於大足石刻導遊詞4篇 大足石刻:歷史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第2張

第2篇

大家好!歡迎各位遊客朋友們來到大足石刻參觀,我是你們的導遊。今天我將帶大家一起遊覽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大足石刻神祕的風采吧!

大足石刻位於大足區景內,建於唐末、宋初,以佛教題材為主。大足石刻羣擁有石刻造像70多處,現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代表,大足石刻規模宏大、藝術精湛、內容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石刻最為著名。

遊客朋友們,請大家注意腳下台階,以防摔倒。寶頂山石刻共有13處,造像數以萬計,其中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大佛灣、小佛灣是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羣雕,各種雕像15000多軀,設計之精巧,竟無一像雷同,主要造像有:“千手觀音”、“卧佛”等等。在這些雕像中,最著名的是被稱為人間一絕的“千手觀音”。現在我們已經來到這尊佛像面前,大家請仔細觀看。“千手觀音”雕鑿於南宋中後期,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這尊造像在88平方米崖面上,高7.7米,寬12.5米,刻有800多隻手。其上下、左右、前後都伸出了手,有的手裏拿着斧頭,有的手拿着寶劍,千姿百態。真是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為“天下奇觀”。這尊雕像集雕塑、彩繪、貼金於一體,狀如孔雀開屏,金碧輝煌。

據瞭解,關於“千手觀音”雕像,在民間還流傳着一個動人的故事,千手觀音是妙莊王的三公主,因獻一手一眼為父王合藥治病,佛感其孝行,賞還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徵其法力無邊,能拯救眾生;千眼象徵其智慧無窮,能明察秋毫。

其次,寶頂卧佛是寶頂大佛灣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全長31米這尊像是橫卧着的,所以人們叫它“卧佛”。佛經裏叫“釋迦涅盤聖蹟圖”。卧佛頭北腳南,背東面西,右側而卧。兩眼半開半閉,似睡非睡,安祥平靜。在卧佛面前從地裏湧出18弟子,或內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側首佇望,表現了弟子對逝者崇敬厚愛而依依眷戀之情。

遊客朋友們,我們今天的遊覽即將結束,希望這次遊覽能給大家留下難忘的回憶,美麗的大足石刻歡迎您們下次再來,謝謝大家。再見!

第3篇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導遊員。在我身後的這位呢,就是我們本次行程的司機張師傅。我很榮幸能有機會為大家服務,非常歡迎大家來到重慶遊覽觀光,待會兒,我將帶領大家遊覽素有“石刻之鄉”美稱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距重慶主城約有130公里,行車時間約兩個半小時,在這段時間裏我先把大足石刻的概況為大家做個簡要的介紹。

大足石刻是重慶大足縣境內所有摩崖石刻造像藝術的總稱,反映了佛教中國化、世俗化、生活化的進程,是集儒道佛三教造像於一體的大型石窟造像羣,最初開鑿於初唐永徽年間(650年),歷經晚唐、五代,盛於兩宋,明、清時期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之大成的石刻羣,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與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和莫高窟齊名,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07年被評為國家5a級景區。大足石刻羣共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5萬餘尊,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石窟最具特色。

關於大足石刻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説法,一是大足為傳統農業區,氣候温和,風調雨順,收成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為大足大豐之地,故得名。還有就是與佛教傳説有關,相傳佛祖在涅前夕曾到過大足,在其講佛之地留下了一雙大腳,故人們叫當地為大足。

北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北面約1公里處,共有摩崖造像5000於尊,由唐末刺史韋君靖開鑿於唐景福元年,後由地方官吏、鄉紳、僧尼等續建,至南宋紹興年間(892年-1162年)結束,歷時250年。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著稱於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尤以觀音造像最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陳列館”。北山石刻以當時流行的佛教藝術為主,體現了佛教的世俗化,其轉輪經藏窟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寶頂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北約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1174年-1252年)主持建造,歷時70餘年,以聖壽寺為中心,包括大佛灣、小佛灣等13處造像羣,共有摩崖造像近萬餘尊,題材以佛教密宗故事人物為主,整個造像羣宛若一處大型的佛教聖地,展現了石刻藝術的精華。寶頂山有千手觀音、釋迦涅像、九龍浴太子等著名景點。

第4篇

在圓覺洞的洞口外側伏卧着一尊雄獅。獅子造像在國外是呈自然狀態的居多,而在我們中國,它藴涵的人的意識和精神方面的東西要多一些。它在佛教中是起着使人正心不起邪念的作用,同時也象徵佛説法如獅子吼,能威震四方,讓眾生豁然開朗。圓覺洞深十二米,寬九米,高六米,是大佛灣內最大的洞窟造像。在洞壁的兩側儼然整齊地排列着文殊、普賢、普眼等十二位覺行圓滿的菩薩。他們在修菩薩行的過程中,遇到許多疑難問題,正輪流跪於佛前請示,佛各別作答。這一問一答記錄形成的《大方廣修多羅了義圓覺經》便是這窟造像的經典依據。

在道場的正前方刻着結跏而坐的三身佛:中間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左邊是報身佛(盧舍那佛);右邊是應身佛。在三身佛前長跪着一合掌菩薩,為十二圓覺菩薩的化身。這尊化身像的處理是比較別緻的,如果沒有他,就不易表達主題,而流於一般的説法構圖了。而且,從任何一個座位上搬下一尊菩薩都會造成整窟造像內容和構圖上的不完美。因此,匠師們大膽立意,多打一尊像在中間,以示十二位菩薩輪流問法。同時,為了突出“問法”這一主題,匠師們還刻意把進口的甬道拉長,並且處理得外小裏大,形成狹梯狀,使洞內光線暗下來,然後在洞口上方開一扇天窗,由天窗射入一束強光,把觀眾的視線引到佛前長跪的菩薩身上,正如舞台上的聚光燈一般,巧妙地點明瞭“問法”這一主題,同時又烘托出窟內斑駁陸離、別有洞天的神祕氣氛。人在洞內隨着視覺的逐漸適應,周圍的菩薩便在淡薄微明的光影中浮現出來。隨着光線的折射、擴散,菩薩和山石竹林,祥雲繚繞的背景之間,還會產生出豐富的明暗層次來。高明的藝術家們就這樣巧妙地調配光影,藉助觀者的心理感受,創造出了一個夢幻般的佛國仙境。

如果説這個洞內的採光把大家引入了一種幻化奇妙的境界,那麼它的聲響效果則是為這種境界增添了一種神祕的氣氛。每當一場大雨之後,步入洞內您就會聽見“叮咚叮咚”的水聲。但卻只聞其聲,不見其形,這是古代工匠師把排水工程和藝術造型進行了巧妙結合的緣故。大家請看,在靠山的右壁上,刻着一條長卧的龍,這條龍的龍身便是窟頂的排水渠道。在龍頭下面刻着一位高擎缽盂的老僧。下雨之時,雨水從窟頂的巖隙滲透下來,通過龍身匯向龍頭,再通過龍嘴滴入老僧的缽盂內,併發出“叮咚叮咚”的聲響。老僧持缽的手臂是鏤空的,水通過他鏤空的手臂往下流,然後通過石壁上的暗道和大家腳下的水溝排出洞外,形成一個周密完整的排水系統,真可謂巧奪天工。我們現代人搞的排水工程大多比較簡單呆板,而古代的藝術家卻能巧妙的把簡單呆板的工程與所有的裝飾佈景融為一體,讓它隱藏於山石雲彩,神龍吐水的圖案之中,這是科學和藝術的高度融合,它充分顯示了古代匠師們深厚的藝術涵養和卓越的創造才能。另外,這個“叮咚叮咚”的'滴水聲在洞內所產生的那種奇妙的音響效果,加上迷濛的光線和温差因素,會讓人很自然地產生一種身心清涼,萬念俱息的感覺。那份外的寧靜和深幽能讓你真切地體會到“鳥鳴山更幽”的意境。古代的藝術家們很擅於創造典型環境,他們刻意在此營造出一種氛圍,讓每一位前來朝拜的信徒都有置身佛國仙境的感受。

整個窟內的造像,可稱為寶頂石刻藝術之精華。菩薩們頭戴的花冠精巧玲瓏,大都為鏤空雕刻,她們身掛的瓔珞細珠,歷經八百多年仍然粒粒可數;她們身上的袈裟舒展柔和,如行雲流水一般搭在座台上,極富絲綢的質感,看久了之後,就象微風徐來,亦會“滿壁風動”一樣。下面的石香案,也被處理得極富木質感,達到了亂真的地步。這裏的造像從形象到神韻,到意境都被表達得細膩而準確。十二位菩薩個個端莊典雅,風姿飄逸。她們柔和的目光,微微後收的嘴角以及瀰漫於臉部,那洞察一切的淺淺微笑,無不透露出她們內心的恬靜優雅,顯示出她們超凡絕塵的氣質。她們臉部的肌肉豐滿細膩,具有童顏肌膚的質感,就好似在細潤的肌膚下有血液在緩緩流動一般。她們的輕沙薄裙、瓔珞飄帶都隨着身體的起伏轉折而微妙地變化,她們整個形體結構所表現出的那種優美的韻律感令人陶醉,可以説,古代的藝術家們賦予了這些冷冰冰的石頭藝術的生命力!

另外,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個洞內的所有造像都與大地渾然一體。圓覺洞並非是一個天然洞窟,它是匠師們在堅硬的巖壁上一錘一錘鑿出的洞。八百年前,匠師們的工具非常粗陋,當時又沒有爆破技術的廣泛運用,這樣人工一錘一錘鑿出這個精美的洞窟,必須要求工匠師除了具有高度的智慧、嚴謹的態度和嫻熟的技巧之外,還必須付出艱鉅的勞動才行。我想,是一種信仰的力量讓工匠師們創造了奇蹟。

圓覺洞是古代藝術家們超人的智慧和巧奪天工技藝的結晶,它不愧為是“寶頂山石刻藝術之冠”。

這尊造像手結外縛印,頭上有“平頂金剛印”,據考證,是趙智鳳的老師柳本尊的成佛像。在佛頭頂的兩道毫光之間,刻有柳本尊的居士像。

在正覺像之右,有一通碑,名為《重修寶頂山壽聖寺碑記》。碑上追敍了大佛灣石刻的來歷,簡介了趙智鳳的生平事蹟。

碑上載:“傳自宋高宗紹興二十九年七月十有四日,有曰趙智鳳者,始生於米糧裏沙溪。年甫五歲,靡尚華飾,以所居近舊有古佛巖,遂落髮剪爪,入其中為僧。年十六,西往彌牟,雲遊三晝。既還,命工首建聖壽本尊殿,因名其山曰“寶頂”。發弘誓願,普施法水,御災捍患,德洽遠近,莫不皈依。凡山之前巖後洞,琢諸佛像,建無量功德……。初,是院之建,肇於智鳳,莫不畢具……。”

這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直接反映趙智鳳生平事蹟唯一的文字資料。此碑為明洪熙元年,大足儒學教諭劉畋人所書。它是研究大佛灣石刻造像來歷的一塊極為重要的史料碑。

佛教造像作為佛教文化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份,在我國這塊以佛教信仰為宗教信仰主流的土地上分佈很廣,幾乎各地都有。但究其造像目的,則多是秉承統治者的旨意,為發願祈福,以供瞻仰而造,所以造佛和菩薩像的居多,造經變相的很少。而趙智鳳苦心營建大佛灣的目的是為了要“闡釋教義、弘揚佛法、教化眾生”。所以,在造像的選材、佈局上,他有意識地將佛教教義系統地貫穿起來,使之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來進行宣傳。

第一龕刻“護法神”以示道場森嚴;接着開宗明義,以“六道輪迴圖”闡述佛教核心教義;以“廣大寶樓閣圖”為眾生指明解脱之道;以“華嚴三聖”展示修行之果;用“千手觀音”表示智慧普照、法力無邊;以釋迦的一生來展現“究竟涅”的最高境界;用“孔雀明王”來表示諸毒不浸。這幾組造像是對眾生實行佛教信仰的教育。然後,以“毗盧道場”中的毗盧佛説法為綱,次第演繹“父母恩重經變像”,“大方便佛報恩經變像”,表現父母育子和佛行孝之德;中間穿插“雷音圖”借大自然的威力來強化孝道;然後再誘人以天堂之樂,駭人以地獄之苦;天堂與地獄之間以“六耗圖”為界,以示天堂、地獄僅一念之差,教眾生縛心猿鎖六耗,早升極樂免墜地獄。這幾組造像是對眾生實行倫理道德規範的教育。然後再以“牧牛圖”表示領會佛法,調伏心意;以“圓覺道場”表示修得菩薩之果;以“正覺像”表示修行圓滿正等正覺。這幾組造像是告訴眾生修持實踐的過程。所以,有人説大佛灣如一部氣勢連貫、圖文並茂的佛教基礎理論教科書。觀者只要一龕一窟細細讀過,對佛教的基本教義就可瞭解不少了。

趙智鳳耗費了畢生精力,把他超度苦難、救治時弊的大願傾盡在了這山谷的浮屠世界之中。而要完成這些巨幅大作,需要的不僅是藝術家們博大的胸襟,非凡的天份與深厚的功力,其嚴密的構圖還需要藝術家們具有科學家的精細,需要藝術思維與科學思維的融合。這裏的造像從形式的設計到施工,從內容的篩選到組合,每一個環節都浸潤着科學思想與審美情趣的結合,凝聚着古代藝術家們的心血和智慧,從而使大佛灣成為濃縮宋代歷史和民族文化的藝術宮殿,也使大足石刻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範。

總的來説,大足石刻開鑿於我國石窟藝術發展的晚期,掀起了我國石窟藝術史上最後一次高潮,被譽為“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優秀代表作”。大足不僅有規模宏大、意象萬千的寶頂山石窟,也有美神薈萃、形若畫廊的北山石窟,仙風道骨、神系完備的南山道教石窟,釋蹤仙蹟、佛道合一的石門山石窟,還有稀世罕見,可謂鳳毛麟角的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石篆山石窟。它集儒、釋、道三教為一體,納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為一爐,博採兼收,推陳出新,開拓了中國石窟藝術的新天地。凡是目睹其風采的人無不為之讚歎折服。一位外國領導人曾這樣説:“這個地方刻有豐富的中國歷史,這個地方讓人思考生命的意義。”大足石刻不管在精神感受、意識聯想,或者在實體接觸和形象觀賞等各個方面,都能讓您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教育和真的啟迪。透過它的光華,我們能看到藴藏其中極為豐富的智慧和自立於世界之林的民族精神!

在寶頂山大佛灣內多處刻有趙智鳳的誓言:假使熱鐵輪於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可見其艱苦卓越之志。他用一種入世的精神,創造了他偉大的佛教事業,如果今天我們能遵照這種矢志不渝、勇往精進的精神來創造我們明天的事業,那麼,我們的民族一定會不斷走向強盛,我們的祖國一定能蒸蒸日上,繁榮富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