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心講座心得範文2篇 "心繫責任:一場講座帶給我的醍醐灌頂"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W

本次責任心講座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機會。通過分享實例和經驗,講座深入探討了責任心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並強調了責任心對個人和社會發展的影響。本文將總結講座內容,並以簡明扼要的方式分享範文,以期激發讀者對責任心的思考和實踐

責任心講座心得範文2篇

第1篇

最近學校領導組織黨員學習了關於《責任、忠誠》,學完之後,我認為還是很有啟發的。作為一名年輕教師,“謙虛謹慎、踏實工作、團結同事、愛崗敬業。”等等早已實踐於平時的工作中了,而聽完後,我又有了更多的感觸。

我們國家設立了教師節,教師節設立的初衷在於表明黨、國家和社會對教師職業的尊重。我想,與此相對應的應當是教師的自力和自重。現在,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種尊重,我國教師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一直在不斷地提升。就政治地位而言,曾經被稱作“臭老九”的教師,而今一躍成為了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我自己還成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就經濟地位而言,教師的收入雖比上不足但是比下有餘了,我是很知足的。就社會地位而言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為對所受到的尊重的回報,我一直在努力做到自重。在我看來,自重,最重要是踐行“責任、忠誠”這四個字。

忠誠,對教師來講,集中地表現為對人民教育事業的忠誠。我喜歡教師這個職業,我選擇了它,就義無反顧。我經常以能夠作為一個人民教師而自豪。

責任,我想無非是對學生的責任、對學科的責任和對學校的責任。

我很在乎我的學生,我總是希望他們健康地成長。我從不嫉妒學生,我總是希望他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們取得每一點進步,我都感到由衷的高興。對於學生,我不希望他們平庸無為,我總是希望他們能夠練就一身為人民服務的真本領,我始終鼓勵我的學生努力成為出類拔萃的人物。令我感到特別欣慰的是,在我帶的班級的學生,成績都很優異。應當説,這是很不容易的,這是在師資力量匱乏的這個大環境下本人自強努力的結果。對於學科的責任,除了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組織和團結本學科的教師,形成一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教學團隊,而要做到這一點,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它必須形成一個學科共同體。對於學校的責任,不僅從願望上來講希望學校不斷地進步,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推進學校的進步。我從不做有損學校的事情,對學校的每一點成績我都感到特別高興。我對學校發展前景一直充滿着信心。

責任心講座心得範文2篇

第2篇

我們生活着的每一個人,先是自然個體,再是社會個體,然後達到個人自律化。所謂的自然個體説的是人的物質性存在,講人的生物性,本能性,自然性;社會個體,是指個體的一定的社會共同性、羣體性(集團性)的人格化,講人的社會化和社會規定性。人的自然性和社會性看似矛盾,其實不然。

人是最高形式的自然存在。但,人的本質屬性,不是他的生物性,而是人的社會性。

“人沒有對象就不存在,……這個與主體有本質的必然聯繫的對象,都不是別的什麼,就是這個主體的固有而又客觀的本質。……對象是人的顯示出來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客觀的我。”(德國唯物主義哲學家費爾巴哈)

馬克思這樣揭示人的本質:一切現實存在的人,都處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之中。在各種社會關係中,生產關係是最基本的社會關係,,正是這種關係以及由它決定的各種社會關係決定了人的本質。

個體在社會化自律化過程中,“需要有一種雙重的技能:一為給予的技能,即把別人作為自由生物而加以影響的技能,一為獲得的技能,即從別人對我們的影響中獲得最大益處的技能。”(費希特語)

為了成為個人,人應該有能力、勇氣和本領選擇自己的道路並通過對自我的改造,抑制和消滅我們的理性和主動性在覺醒以前產生的固有錯誤意向,通過努力獲得和提高技能,以實現我們的社會存在價值。

“人能成為什麼?”中的“人”應該是一個生活中具體的人。我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成為他自己,由以下因素促成:

一是客觀因素,如自然因素,社會文化因素,遺傳因素即天賦等。這些因素都是我們不容選擇的,非人力所能為。我不能選擇生身父母和家庭環境,不能選擇我出生地域、社會環境和早期教育。正是給予這樣的考慮,有人説:“一切人的命運都形成於偶然,都取決於周圍人的命運。……” 人與人這種起點上的不同,要麼由地域性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不平衡造成,要麼由家族血緣造成。

二是主觀因素,如意志、態度、情緒、價值觀以及後續教育和學識。這是我們可以自我選擇並決定的。不論人生的起點如何,人都要為改變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做出努力和付出代價,從而創造出自己幸福生活併為社會增添福址。人常説,“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一切都是自為的”,講的就是人的主觀作用。

有人説:“我思考青春猶如思考雜技場,我思考成年猶如思考角鬥場。”可見進入社會的成年人承擔着怎樣社會責任和競爭壓力。

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做過研究和分析,由青年期向成年期過渡,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伴有個人認定感的定型和鞏固,而從幻想的生活過渡到實際的生活,總要產生一定的心理困難。

這是人生心理危機時期。這裏需要對這一關鍵時期做一説明,以引起我們的重視和反思。

黑格爾早就對這種困難作過十分生動的描述,他説:“青年人在此以前只注意一般的對象,只為自己工作,現在他正在變成男子漢,他必須進入實際生活,為別人做事,並且注意小事。儘管這一切都在常理之中,但開始做這些瑣碎事情,對一個人來説畢竟是件痛苦的事,而且因為不能立竿見影地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很可能害上懷疑病。” “這種懷疑病——無論在許多人身上是多麼微不足道——幾乎沒有人能逃得過去。一個人遇到這事越遲,懷疑病症也就越嚴重。天性軟弱的人可能被這種病症拖累終生。人處於這種狀態時不願意放棄自己的主觀態度,無法克服自己對現實的憎惡,因而處於相對無能狀態,而相對無能有可能變成真的無能。”

由於不能承擔這些具體的責任,看不慣一切,似乎成了有些人逃避自我的方式之一。他們試圖恢復過去有過的自由散漫生活,甩掉已承擔的義務包袱,看不到自身潛伏着的創造能力。要想放下肩上昔日生活的重擔,就不應該向後看,而必須向前看,——瞻望未知境界,對自己以及他人承擔新的責任。

人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權利。但人們日常口頭上的自由,它的意義是:是不受約束,不受限制。而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就是把人認識了事物發展的規律性,自覺地運用到實踐中去。自由的前提是必須遵從自然規律、生命規律、社會規律。看來絕對的“自由”是不成立的。

自由和責任總是互為前提的。哲學家中有人把“自由” 反面定義和正面定義加以區別。他們認為,反面定義是指人想要儘可能地擺脱束縛着人的生命活動的外部框框和限制。對於這種意義上的自由的需要,是一切生物都在某種程度上普遍具有的。第二種定義是人所專有的,它依靠旨在實現生活目標和原則的自覺的社會道德積極性,為實現這些目標和原則,個人感到自己本人是有責任的。這些目標和原則不是使自己和別人分開,而是使自己和別人聯繫在一起。也有詩人用詩句形象化地表現了這一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