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困生轉化計劃8篇 學困生蜕變:助你開啟全新的學習征程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8W

《學困生轉化計劃》是一項旨在幫助學習困難學生改善學習狀況的計劃。通過制定個性化學習計劃、提供學習輔導和心理支持,該計劃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自信心。它為學困生創造了一個積極的學習環境,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邁向成功。

學困生轉化計劃8篇 學困生蜕變:助你開啟全新的學習征程

第1篇

1、尊重信任、正面引導:充分考慮每個“體育後進生”特殊的心理狀態,教師在教學中應成為“體育後進生”的知心朋友,以消除他們的畏懼心理和對立情緒。應該時刻記住,我們教育的對象是人,他們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我們要針對他們不同的興趣、能力、氣質、性格、身體素質等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宣傳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引導其端正學習態度,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擾,提高自覺練習的積極性。對有自卑心理的學生,要多鼓勵表揚,從肯定成績入手,引導其克服困難。

2、關心愛護、表揚激勵:“體育後進生”在學習掌握動作技術時,往往付出了極大努力而收效甚微,本身就存在着一種失落感。此時教師應以寬厚、博愛、敏鋭之心去理解、關心“體育後進生”,不要輕易給 他們戴上“體育後進生”的帽子,要分清情況,不要隨意批評,指責; 而應對他們倍加關心和愛護,與他們交朋友,經常鼓勵引導他們,使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懷,集體的温暖,對今後的學習充滿信心。切忌 損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注意表揚和批評藝術,對他們寬容但不能放 縱,嚴格但不能苛刻; 要善於發現他們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 應及時給以肯定和恰當的表揚,使他們及時瞭解自己鍛鍊的結果和進步的情況,從而增強信心,喚起獲得成功的願望,促進他們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術。發揮他們某一方面的興趣、特長,善於抓住轉化的時機,及時進行鼓勵,激發他們要求進步的熱情;並且要在表揚的基礎 上不斷提高要求,在達到要求的基礎上再進行表揚,如此循環往復使 其不斷地進步。

3、激發個性、團結協作:用民主的作風進行管理,建立民主的交往模式。要真正相信和尊重“體育後進生”,這是培養和增強他們自主性的關鍵;教師只有增強自身的民主意識,以平等的身份真正關心每一個教育對象,承認每一個個體都是重要的,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 替代性,才能使他們真正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並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最終促進他們“個性”的發展。 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係。競爭能引起焦慮,使學生產生對立情緒;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創造人格,激發創造興趣,鍛鍊其意志和毅力;而合作,則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 競爭與合作是激勵學生髮展的兩種機制,它既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又培養集體主義精神。 因此,我們應當鼓勵“體育後進生”競爭、協作,放手讓他們在各種體育活動中鍛鍊成長。

4、對症下藥、耐心指導:學生在學習技術動作時往往會出現許多錯誤,有的是由於技術概念不清楚,有的是由於身體素質差。有的是心理因素原因,有的是受外界環境影響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不 同的學生在練習中的不同表現, 幫助他們分析問題癥結之所在及產生 的原因,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比如;某同學在學習短跑的途中跑技術時“坐着跑”,教師就要仔細地觀察,是腿部力量太差還是技術概念不清,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問題一旦找準,即刻提出糾正辦法,使其儘快掌握技術。

5、降低標準、同等評優:在學習同一技術動作或課堂練習時,適當降低難度,減輕重量或放慢速度要求,使“體育後進生”感到課有所練,練有所獲。 對此,教師應事先周密考慮, 提出合理的練習的重量、 高度、遠度以及完成動作的標準。在分組教學時應儘量把他們分在一起,這樣有利於他們克服自卑心理,增強完成動作的信心。在教學中教師及時地把進步較快,成績提高明顯的“體育後進生”,作為説服教育其他“體育後進生”的依據,並令其幫助其他“體育後進生”練習。在 此情況下,能激發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增強“我也能完成” 的信心,比教師的講解、示範、指導更具有説服力。

6、個別指導、優生幫促:教師針對“體育後進生”在素質上存在的差異,進行個別指導、課後輔導或佈置課外任務,有針對性幫助他們提高。是使他們樹立信心,掌握技術的一個重要手段。在指導他們練習 時,態度要親切,指導要耐心,手段要多樣,課上課下結合,使他們 真正感受到教師的苦心,從而放下包袱,提高練習效果。另外、還可 以指定體育骨幹或技術較好的學生幫助“體育後進生”, 同學之間形成教與學、幫與帶自然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助於消除他們在教師面前的 羞怯與自卑,便於解放思想,投入練習。

學困生轉化計劃8篇 學困生蜕變:助你開啟全新的學習征程 第2張

第2篇

在每個班,總有一部分學習比較落後的學生感到學習困難,也就是學困生。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學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家庭環境的因素,有家長方面的因素,也有教師和教材的因素。正因為造成學習困難的原因是複雜的,因此要改變這樣的狀況,需要家長、老師、學生等多方面的配合。我認為從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親其師,信其道”,要真正走進弱勢心靈,必須從建立感情入手,以師生之情、朋友之情、親人之情來對待學生,愛是教育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而這種愛又必須是真誠的。當我們與學困生建立一種友好、平等的關係時,當我們把“弱勢羣體”當朋友時,他們就會主動向我們吐露心跡、敞開心扉地與我們交朋友,這樣他們就會喜歡聽教師的課,對老師的批語教育也樂於接受,從而自覺糾正自己的各種行為,這樣我們的教育之舟就會駛向成功的港灣。

學困生往往會被老師和同學們遺忘。作為教師,要時刻給他們多創造機會,讓他們能展示自我。多利用他們的長處,展示他們的能力,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我經常設計一些淺顯的問題讓他們回答,並讓學困生完成他們自己很容易完成的學習任務,這樣,創造機會,讓學困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才華,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愛學習。他們在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沒有遺忘他們,並且非常重視他們,他們的學習興趣就會自覺形成。這樣,就容易把學困生引入學習的氛圍。

在課堂中由於學生聽課的精力和程度不同,理解能力也有差異,所以往往學困生對於新知的接受能力就差一些,因此造成了新知不會的現象。對於這樣的學生,可以利用課餘時間給學困生輔導。

學困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他們會在某一個時間取得成績,儘管他們的成績也許是微不足道,但是,我們還是要及時發現,並充分的肯定他們的成績。揚長避短,大講他們的長處,閉口不談他們的短處,讓他們在老師的表揚聲中,在同學們的喝采聲中,分享到取得成績的喜悦,努力營造一個適合激發學困生學習興趣是的良好氛圍。學困生在這樣的環境的激勵下、影響下,就會對學習逐漸產生興趣,進而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有了學習興趣後,適當時候提出他們在學習習慣上的不足,他們也會樂於去改正。比如我曾經教過的學生———葉祥,家長缺乏管教監督,雖然在我面前話不多,但性格比較要強。記得學校要求每天都擦桌子,輪到他值日時,他都是蹲着身子一張一張桌子地擦,連椅子腳都要擦乾淨,擦得一頭大汗,為此,我在班隊會上重點提出表揚,他很高興。對我也較親近,對數學的興趣也越來越高,這時除了給他適當的表揚,也趁機提出改正學習習慣不足的要求,他也高高興興地接受了。

四、定期自訂目標,給他們以信心和鼓勵。

這一點就是讓學生經過學習一段時間後,根據自己現在的表現給自己制定下一個目標,這個目標不和別人比,只和自己前一段的學習比,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可以堅持每週一次小測驗,兩週一次單元測,然後把成績記上,有沒有進步一目瞭然,然後就根據自己的成績制定下次的分數,每次有超越自己的,我都會給以表揚,這也是鼓勵他們上進的一種方法。我還定期的給他們做總結,表揚這一段進步大的學生,還有誰差在哪,怎樣複習,教他們方法,並鼓勵所有學生再接再勵。

俗話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堅持與家長聯繫,或校訪,或電話聯繫,溝通這一段時間孩子在校的表現以及學生的學習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家長應輔導那些知識和怎樣輔導。

總之,輔導學困生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它絕非一朝一夕的功夫,也不是一個人所能為的,它需要老師、家長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實現。補差使學生轉變觀念,認真對待學習,發展智力,陶冶情操,真正做到教師動起來,學生活躍起來。並且長期堅持下去,真正讓學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克服自卑的心裏。在學生中形成“趕、幫、超”濃厚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

第3篇

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新學年裏必須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在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中,我們教師要傾注愛心,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因材施教,抓好反覆教育外,還要注重學困生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的的培養,運用恰當而有效的方法,因為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我們學校教育工作不可忽視的問題。學困生是與優秀生相比較而存在的,他們的後進並非是永遠的。如果轉化得法,“後來者居上”這句話一定能在他們身上實現,從而使他們成為合格的勞動者。

本學期,我擔任二年級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在我所教的年級中,有xx、xx、xx、xx等人在學習上存在較大的困難,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我制度了以下的幫扶措施。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是學生的好朋友,幫助學生找出學習困難的原因,採取一些能夠照顧個人特點和個別困難的教育措施,以便着手進行幫扶。與優生比,我們老師要更加尊重學困生的人格,理解他們的苦衷,體諒他們的難處,要用愛去温暖、關懷他們。多激勵、少指責批評,更不能以朽木不可雕之類的言詞挖苦他們,以免加重對立情緒。積極情緒和情感可以助長動機性行為,也能促動個人產生新的行為。

針對學困生學習困難,接受知識慢,對學習很容易失望。作為教師,我注意做到降低門檻,放寬對他們的要求,讓學困生能比較容易地完成學習任務,輕鬆地掌握符合他們現實狀況的基礎知識。這樣,就容易把學困生引入學習的殿堂,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所以每次佈置作業時,我會讓學困生做常規作業(如預習新課,做口算等),讓學困生能輕鬆地完成作業,培養學習興趣。 批改作業時,要想到學困生,後進生的作業要優先批改,要當面批改,要精批細改,不能簡單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錯誤處打上記號,還要幫助後進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充分發揮了羣體效應的力量,開展“一幫一、一對一”的活動,幫助學困生儘快趕上來。

三、開展學習競賽活動,點燃成功火苗。

教育心理學認為,成功給人以鼓舞,給人以力量,給人以興趣。根據這一心理特點,我開展很多的學習競賽、評比活動,如:每單元1次知識競賽,每個單元1次口算挑戰賽等等。對於學困生,背口訣是最基本也是最簡單任務,因此在這些競賽中學困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我還及時給予獎勵,使他們在點滴進步中,通過“獎勵”這一導火線,幫助他們點燃“渴望進步、渴望成功”的強烈學習慾望,培養了學習的興趣。根據國小生的心理特點,學生是既喜歡物質獎勵,又喜歡精神獎勵。因此我對學生的獎勵可分為四種:

有位教育家曾説過:受獎勵的人數如能在總人數的50%以上,那麼是最能鼓動全體學生的士氣的。

四、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展示自我。

學困生往往會被老師和同學們遺忘。作為一個合格的教師,要時刻把學困生放在心上,要給他們多創造機會,讓他們能展示自我。蘇霍姆林斯基説:“對每一個學習困難的兒童……我們崇高的使命就在於……給予他一種自尊感。” ;“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要急於做出最後的、絕對的結論:某某學生什麼都做不來,他的命運就這麼註定了。”一點點成功“會給他帶來無可比擬的歡樂、自豪感和自信心”。

我會經常設計一些淺顯的問題讓他們回答,佈置淺顯的作業讓他們做,甚至是一些難題,連學習好的學生也難以完成的題也讓他們進行嘗試。有可能學習好的同學做不到的題、回答不了的問題,學困生通過激發思維,激發靈感,也有可能完成和回答。一旦他們的答案接近正確的答案的時候,馬上予以肯定,並引導他們向前邁進,直達正確的彼岸。這樣,創造機會,讓學困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才華,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愛學習。他們在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沒有遺忘他們,並且非常重視他們,他們的學習興趣就會自覺形成。

理想是奮鬥的目標,也是正確觀念形成促使進步的動力。它能吸引人沿正確方向的前進。同時還要給予紀律教育。紀律是集體的面貌,集體的美妙,集體的活動,集體姿態和集體的信念。沒有紀律的人,是有害社會的人。破壞紀律就是破壞集體利益。所以要教育這些學困生懂得守紀律的重要性,變違紀為守紀,到自覺護紀律。

為此,我根據不同對象,分析其原因和內在的實質,採取不同的措施,實踐證明是有效的。班級中個別學生學習、紀律等各方面都相當差,現在不僅自己成績提高了,還經常幫助老師幹一些班級工作,而且還能以自身的體會幫助別人。雖然教師付出了很多,但是見到收穫時,心中的樂趣也是任何物質財富都不可比的。所以我們對學困生進行理想和紀律教育時就必須轉消極情緒為積極情緒,做到這點,要:

1、動以真情,真正從內心關心愛護他們,使他們確實感到愛的温暖,與你心心相印。

2、解除、忘掉不良情緒的情景,用有意義的事情填補心理空曠。

4、激勵法,使其振作精神,相信自己,理智的克服困難。

總之,我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會真正做到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讓他們感受集體的温暖,師愛的温暖,讓他們不斷地向真正的優秀生邁進。

第4篇

在本學期初,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現將本學期的學困生作如下計劃:

我班有51名學生,其中男生24人,女生27人。我班現有學困生有5人,高帥帥、任高鵬、王誠程、郭鵬濤、楊慧。這名同學基本上屬於:(1)基礎不好,思維不是很靈活,接受知識較慢。(2)作業馬虎,上課不專心。(3)心思不放在學習上,家長溺愛。

1、由於紀律較差,很多問題老師講數遍,他們照樣記不住。

2、缺乏自覺學習的積極性,懶惰貪玩上課不注意聽講。

3、在家庭方面,學生家長有的是對子女溺愛,學生家庭作業完不成,或邊看電視邊作業。

4、屬於家長文化知識不夠高,不能夠輔導孩子,對孩子的學習不能及時督促

通過本學期的輔導轉化,本學期使學困生能基本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能樹立認真的學習態度,讓他們改變原有的思想意識,樹立起積極學習的態度,使他們在考試的時候不拖班級的後腿。

1、培養學困生的自信心。只有樹立起後進生的自信心,我們的轉化工作才找到了起點。

3、對學困生多寬容,少責備。要做到“三心”:誠心、愛心、耐心。

4、加強對學困生的課上管理,大多數學困生對學習不感興趣而退步。因此,課堂上多關注他們,經常提問他們。

5、通過各種方式調動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他們厭學的心理,調動起學習的興趣,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我認為,要進行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首先得轉正他們的思想,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方能做到有實效。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當老師的,最大的作用在於引導,正是所謂之的“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一旦學困生形成依賴性,要是哪一天沒有督促,他們又會開始慢慢地退步,所以還是應該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讓學困生能夠真正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糾正不好的行為,形成正確的思想及行為。

第5篇

培優重在拔尖,轉化學困生重在提高,在課堂上有意識給學生製造機會,讓優生吃得飽,讓學困生吃得好。課外輔導,利用晚修,文體課的時間,組織學生加以輔導訓練。發揮優生的優勢,指名讓他帶一名學困生,介紹方法讓後進生懂得怎樣學,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對於學困生主要引導他們多學習,多重複,在熟練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學習態度的轉變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氣。優生要鼓勵他們多做創新的事情不管是優等生或是學困生,現已能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不時為別人,而是為自己;老師幫助學生獲取一個個小成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力;通過學校開設青春期知識講座,心理諮詢課,用科學的眼光來看待自身,看待別人,提高他們的自尊心。為此,本學期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在工作過程中,觀念能積極轉化,注重優生的輔導,對差學困生有歧視的心理,“恨鐵不成鋼”,急功近利的心態轉變為能正確看待每一個學生,把每一個學生當成一個人來看待,以培養學生素質的提高為自己工作的重點。在工作過程中能個體分析、羣體分析,確立發展目標和措施,找出學生的優點、缺點、潛在的優點、缺點,新的生長點。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別人。積極對待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勵性評價,使各科任老師能熱心配合,使得每一位學生能安心於課堂的學習,把學困生的厭學,逃學情緒抑制在一個最低點上。

依此進行分層,設立不同層次的學習幫扶小組,確立學習目標,在班級裏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改變以前老師補課,留課的陋習,把問題交給學生去獨立解決,老師起指導作用;其次,依據學生的能力,對各層次的學生分別有不同的完成目標,由易而難,逐層推進。

3、在加強班級集體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創造有利於學生自我能力形成的環境。

努力把班級集體建設的過程轉化為學生自我能力形成的過程。如試行“今曰我當家”幹部輪流制度,讓每一個學生中的一些問題放給學生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相互,自我的作用。

摸清學生相關準備知識,基礎,能力和心理準備的實際,把起點放在學生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的水平上,使新舊知識產生聯結,形成網絡。根據學生實際、確定能達到的實際進度,把教學的步子放小,把教學內容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分解成合理的層次、分層推進。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活動時間在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教師一次持續性講課控制在10分鐘以內。快速反饋,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矯正及至調節教學進度,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避免課後大面積補課。

心理常識講座,講座的基本模式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討論——教師講解小結——課後測試,行為作業。

經常採用“走出去請近來”的辦法與家長取得聯繫,進行家仿或將家長請到學校來參加座談會,瞭解學生背後的實際情況,溝通家校之間的聯繫,對學生每取得的一分進步都及時告知家長,爭取家長們的配合。

我們相信只要學校的支持、老師的配合,我們“學困生轉化”工作一定做好的。

第6篇

二(1)班是我上學期接的班級,所以對這個班情況比較瞭解。本班現在共39名學生,由於部分學生平時學習不夠努力,因而基礎知識掌握地不夠好。學困生主要表現在學習不努力,對學習沒有信心,基礎知識掌握的較差,有的是差在基本技能及創造性發揮上。因此,轉化後進生工作重點放在轉化學生的自信心及創造性上。班內差生情況如下:智力較差的:王小濤、吳斌、李浩文;紀律較差的:李子恆、李奧輝、李勁濤、朱志飛等。教師必須更加努力,必須樹信心,爭取時間,採取一定的措施來幫助他們改正學習態度,講究學習方法,快步提高成績。

從我班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來看,學困生可分為三大類:

紀律型學困生:行為習慣極差,不守規矩,調皮好動,經常無法剋制自己的言行,干擾課堂,影響他人學習。

不會學習型後進生:智商正常,但不會聽課,常常心不在焉,注意力很難集中,自制力差,小動作多,思維混亂,惰性嚴重,玩性較大,不太喜歡動腦,家境環境不好(單親家庭或寵慣型家庭)。適應於一對一教學。

反應遲鈍型後進生:此類學生膽小、乖巧、聽話、遵守紀律,但反應遲鈍,理解能力差,疑難問題長期積累,形成了學習困難,成績低下。就是一對一教學,提高也不是太明顯。

通過本學期的轉化,本班後進生能基本掌握學習的方法,能樹立學習態度,對於掌握基本技能起到推動作用。

1、加強對素質教育內涵的理解,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3、以心理健康教育為切入點,努力探索後進生轉化工作的新路子。

4、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大面提高教學質量。

針對以上三種類學生,本學期我特制定以下轉化措施:

(1)用各種辦法去鼓勵、引導、教育,盡力控制該生不能干擾課堂或影響他人學習

(2)與家長取得聯繫,交換意見,探討、商量教育該生的具體辦法;

(3)蒐集資料跟蹤研究,試探出較好的教育方法,強化該生盡最大努力去剋制自己,遵守規矩,先學做人。目前,太“特殊”的學生在學習方面只能順其自然。教師也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力爭照顧整體,控制特殊學生,使得課堂教學秩序良好。

2、對第二種類型的後進生,教師應有耐心,加大督促力度,經常提醒,家校配合。同時應嚴格要求,克服惰性,把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放在首位,發現進步及時鼓勵,增強信心。使此類學生在嚴要求,常提醒,勤督促,多引導的教育過程中,逐步養成良好習慣,提高學習成績。

3、對第三種類型的後進生,教師不但要有耐心,更要有愛心。不歧視反應遲鈍的學生,加大輔導力度,家教配合更為重要。

由於學困生對“數字”不敏感,理解能力差,疑難問題多,學習困難大。這樣的學生,教師應多給予鼓勵與呵護,樹立自信,在儘可能的情況下,多進行“一對一”的輔導,要求其掌握簡單的知識和基本計算,學習成績力爭達到合格。

第7篇

每一個班級,都客觀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學困生”,他們構成了班主任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所謂“學困生”,即指家庭經濟困難、學習困難和思想困惑的`學生。幫助學困生擺脱困境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班主任工作的成敗得失,所以,這是一個很有現實價值的課題,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既尊重學生個性又有所針對地進行教育引導,值得我們每一位班主任細細研究。

出現“學困生”的原因是多樣的,進行幫助的方法也應是多樣的,但對已有的學困生,倘若深入研究,我們卻不難發現他們的一些共同的特點:一、心理上主要表現為:①自卑;②脆弱;③敏感;④封閉。二、日常行為上,常常表現為:①不合羣;②易激動或易消沉,愛感情用事;③丟三拉四,不能很專心地任務;④服裝打扮上追求時尚,一味扮酷;⑤常常違反校紀校規,特別是不遵守紀律。三、人際關係處理上:①對待教師,敬而避之;②對待同學,或疏遠、或欺負、或捉弄、或拉攏一批打擊一批;③對待家長,常常隨心所欲,並不時地矇騙;④愛和社會上問題青年交往,程度嚴重的,甚至喝酒、抽煙、或出現違法情況。

要幫助“學困生”擺脱成長過程中的困境,班主任必須做好大量的細緻的工作,而最主要的是走進他的心靈空間。結合我班的實際情況,現制定以下幾方面的工作計劃:

對症下藥,是治病的關鍵。要幫助學困生,班主任應該通過多種渠道瞭解其“困”的原因。一般的方法有:①平時觀察。老師可以在班級環境中直接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也可以故意創設一種情境,讓他們充當主角,留心觀察,還可以通過班委會成員,暗地裏觀察,並在一定的時候,委託其他科任老師幫助觀察,班主任老師和其他老師隨時交流。②家訪座談。家訪時,巧妙地查詢他們走進困境的歷史,儘可能多瞭解他們的有關案例,不過,這種家訪,要注意不要讓學生在場。③通過其他學生了解。

班主任必須在自己的心靈空間構建愛的驛站,讓學困生的心靈馬車可以隨時停靠。比如,我可以先行主動創設溝通渠道,如和學困生共同就餐、邊吃邊聊;或飯後邀請他們散步、邊走邊談;或課餘與他們共同參加一些他的感興趣的體育活動,活動後和他們交流心得體會;或師生通信,;還可利用主題班會,鼓勵他們勇敢地説出內心話。

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我自己要想方設法在物質上給予幫助,也可發動班級學生,為他們奉獻愛心;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可以在桌位安排方面,故意安排一些成績優異的學生在他們周圍,盡心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也可為他們聯繫一些學科的老師,對他們進行補習或面輔;對思想困惑的學生,多用激勵機制、表揚手段或優秀事蹟感染等方法;……總之,關愛的氣氛必須濃郁。

(4)建立學困生特殊評價體系,讓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悦

現階段教育,班級管理過分追求統一的標準,這對所有學生的成長都不利,尤其是對學困生,更為不利,困為,有許多標準,他們一時還很難達到,所以,從某種角度説,這種有標準化無標準更為有害。要肯定學困生的成功,需要制訂個性化的標準方案,並和他們協商,使他們產生爭取合格逐步向上的衝動,或者,在班級裏設立分層目標,由學生自由選擇,然後確定,並以此為依據進行考核。自然,在執行或操作的過程中,也要防止過高過低的現象,班主任心目中要首先有評定每個學生的基本尺度。

總之,學困生的幫教活動,能轉變班風、改變班級面貌、十分有利於學生的成長,並且其方法、途徑的探索,更是一門科學、一種藝術。

第8篇

1)培養師生良好情感是轉化的突破口。列寧説過:“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教學中,要採取“忍、尋、導、信、愛。”五字教育法,加深師生感情。“忍”即遇到任何事(尤其是課堂上的突發事件)都要忍不發脾氣;“尋”即為師者應千方百計地從學生身上尋找長處,進行表揚;“導”即引導他們加入數學興趣小組,尋找他們的薄弱環節進行重點輔導,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信”即教師自始至終地信任他們,鼓勵他們;“愛”即以深厚的無私的愛去點燃他們內心的情感之火。正如古人所云“感人心者, 先乎情”。只有數學教師讓學困生真正感到春風拂面,從而為情所感,自覺或不自覺的加大投入,轉變態度。

(2)通過適當方式激發學習動機,是轉化的切實點。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説:“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激發數學學習困難生的學習動機,增強學習困難學生的內驅力,是轉化的切入點。

①好奇心。國中學生一般好奇心均較強,而數學學習困難學生常因過去挫折而無所為或一瞬即逝,這時需要從外部激發,教師應充分發揮數學魅力,比如讓他們計算122 ,212 ,1122 ,2112 ,1132 ,3112 ,然後看有何發現:122 =144;212 =441;1122 =12544;2112 =44521; 1132=12769;3112 =96721,讓他們體驗數學世界的奇妙性。

②興趣。心理學家認為:“學習興趣是構成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份。一個人對其所學的東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會迸發出驚人的學習熱情,而熱情是一種魔力,這會創造出奇蹟。”興趣是一種強烈而持久的動機,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好奇心的延續和發展,唯有熱愛,才能主動長久參與。通過啟發、誘導、點撥、觀察等手段,將學生引導到探索和挖掘知識的活動中去,變枯燥的學習內容為具有趣味的東西,讓學生感到有趣,產生樂趣,逐步形成志趣。比如在教學中,通過打桌球的技巧講軸對稱;通過春遊拍照片講黃金分割;通過解三角形求方位瞄準射擊目標講當好一名解放軍應具備的基本知識;通過計算仰角求建築物的高度,做一名工程師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使他們認識到數學學習對他們今後生活、工作中的作用,幫助他們培養學習數學興趣及產生學數學的樂趣。

③及時反饋,適當競爭。對學困生的學習結果一定要及時反饋,而且反饋應傾斜,學困生的學習結果出現錯誤或不足很自然的,教師應着重關注正確的合理的部分,並不吝讚揚話語,要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悦,自我欣賞,從而克服自卑,樹立信心,改變自我評估狀況。同時,要建立適當競爭,主要是他們與過去的自我相比以及同一水平的學生之間的相比。

逐步改善認知結構是提高數學困難學生水平的根本出路。

(1)注重前補。前補指的是課前補,即在每堂課前就本課新知所需應用的原認知結構中應提取的部分對學困生進行情況摸底分析,針對學困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相應的練習,並且進行面批面改,幫助學生尋找原因。事實上,對學困生整個學習生活來説,每次補課既可以視為前補又都是後補,通過這種前補,可以提高學困生上新課時注意力和投入程度,由於對他們已經搭了階梯,掃除了一部分障礙,降低了學習新知識難度。從而達到學困生能較好地掌握新知的目的。

(2)注重基本能力訓練。學困生的計算能力、記憶、再現能力等都較弱。往往要進行分析,專門設計進行訓練。以記憶能力為例,學困生一般記憶能力並不差,主要是對數學概念性質和對象之間的本質關係的直覺性保持能力較差,對數學問題的類型和模式記憶較差。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把抽象概念形象化;知識系統順口化等多種有效手段。如在學習二次根式性質時,學生對性質的運用常把符號搞錯。我把公式進行形象的比喻“去掉安全帽,飛走小鴿子,戴上保險槓。”

(3)注重思想方法觀念的滲透,體系的構建。學困生顯然表現在學習存在困難,但其智力是正常的,所以,要改善學困生的認知結構,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體系的構建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對學困生的教學不能只限於其被動接受,而是要採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教師要經常地將類比、對比、歸納、抽象、猜想等手段有機結合,經常使用,要精心設計,放低起點,逐步滲透數學思想方法觀念,從而達到構建體系之目的。如絕對值概念,換元法都要有層次逐步遞進,左右勾連,上下相通,使之成為網絡而不是散點分佈。

(4)新知學習必須着眼於構建良好的認知結構。在學困生的原認知結構逐步完善之時,要注意新認知結構的構建。即防止原有學困生在學習了新知後又造成結構不完善,同時要防止新的學困生的再度產生。為此,本人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①要善於引導學生尋找新知學習的聯繫點。新知識和經驗、新知和舊知、新知之間都存在着聯繫,教師要善於創設情境來引導學生揭示知識之間的聯繫。

②重視感知全面性。人對事物第一次接觸總是最敏感的,如果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出現了片面理解,那麼認知結構就不完善了。

③重視知識的發生過程。在教學和學習中注重結論,而往往忽視了知識的發生過程,只是記住了概念、公式、定理、而不會靈活運用,無法解決千變萬化的習題,因此,教學中要充分暴露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有利於學生形成系統化的認知結構。

④教材要適當處理。教材是普遍性的東西,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也根據自己體會在時間分配,內容增刪上進行加工。

⑤重視解題模式建立和識別。國中數學中的解方程組的模式、非負數性質的模式、函數解析式求法模式、線段相等或平行的判斷、梯形中常用的輔助線模式,教師要注意歸納、反覆刺激,只有讓學生掌握模式之後,學生才能靈活變化,對學困生來説,掌握模式尤其顯得重要,因為能回憶解題模式並會識別是提高學困生解題能力的關鍵。

事實證明,只要老師帶着一顆愛心,有着強烈的責任感,真正轉變觀念,鋭意進行改革,認真總結經驗,絕大部分學困生是可以轉化的,全面提高國中的數學教學質量就一定能夠實現。更有利於我們的課改順利展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