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程朱理學看封建王朝的變遷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3W

程朱理學是對後世影響比較深遠的學派之一,也是是宋明理學下面的理論,對儒家學派的發展以及王權的維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北宋時期的二程創立,到南宋的朱熹時期被推上了神壇,朱熹在當時可謂是集大成者,得到了皇室和天下文人的追捧,程朱理學也走上了黃金時期。

程朱理學是新儒學,是對孔孟一派儒學的改良,使之更加符合當時的社會環境以及君王統治的需要。程朱理學最輝煌的時候,曾經傳到了日本朝鮮和越南,對於這些國家的政治文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元朝時期更是被統治者命為官學,引發了學習理學的熱潮。

從程朱理學看封建王朝的變遷

一、 程朱理學的發展演變過程

程朱理學之所以能夠發展成為中國封建歷史上重要的流派之一,是歷經長期的發展的,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磨難也是數不勝數的,正是一代代文人的薪火相傳,才成就了這個歷史上的傳奇。

從程朱理學看封建王朝的變遷 第2張

始於宋代

程朱理學始於北宋時期,由程頤程顥兄弟創立並發展起來,由南宋朱熹推上神壇,因為主要代表人物是二程和朱熹,所以被稱為"程朱理學。"在元朝時期開始成為官方主流思想。南宋時期的朱熹更是完成了對新儒學的改革,將儒家思想與佛教的滅欲論,以及道家的哲學與思辨精神結合起來,構造了內容更加豐富,理論更加完整的新儒學體系。

盛行元朝

雖然程朱理學在宋朝時期誕生並不斷髮展,但到了元朝時期才是程朱理學的鼎盛時期,因為元朝的時候被確認為官方的主流正統思想,不過這時候統治者更為弘揚的是"君臣大義"思想。

從程朱理學看封建王朝的變遷 第3張

而元代待儒生宗族鄉紳階級非常寬厚,元代的名儒趙復、鄭玉、許衡和吳澄等人對於元代程朱理學的傳播和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由於元朝對於漢人的排斥,加上本身漢族人在數量上更佔優勢,所以元朝的統治基礎比較脆弱,最後走向了崩潰,不過有很多名人志士為元朝殉節。

明朝學變

明朝時期,程朱理學不再如同往日那麼輝煌,明朝大儒王陽明的出現,將儒家文化推向了另外一條道路——陸王心學。這個理論由陸九淵提出,由王陽明集大成者,陸王心學與程朱理學的爭論也持續了許久。但是明朝晚期,陸王心學陷入了危機,被東林學派批判為"空談誤國",再次主張啟用程朱理學,後來明朝儒家分為了兩派,一派以黃道周為代表的推崇程朱理學;一派以劉宗周為代表的,對王陽明思想進行了改造發展。

從程朱理學看封建王朝的變遷 第4張

晚清狀況

晚清時期,程朱理學作為官方思想,理學的信奉人數眾多,也出現了不少活躍的羣體,將程朱理學一度壯大起來。但是受到一些有心人的鼓吹與歪曲,也使程朱理學的遭到了很大的危機。尤其是清朝時期的文字獄盛行,整體社會思想是比較壓抑的,也有一些文人認為程朱理學經過歷代的變遷,早已經成為了統治者的工具,對於平民百姓不夠友好,各種説法紛紜,程朱理學也在這種複雜的形勢下,艱難發展着。

二、 程朱理學的理論及代表人物程朱理學的理論

"理學"在中國古代又被稱為"道學"或"義理之學",由北宋時期的周敦頤、張載等人創立。而程朱理學是理學的流派之一,由程頤程顥兄弟創立,經過不斷的發展,逐漸為世人所接受,直到南宋朱熹時期成功成為主流思想,對於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影響深遠。研究理學思想的學者被統稱為"理學家"。當然理學裏面除了程朱理學,比較有影響力的還有陸王心學,二者同屬於儒家學派,也屬於理學的範疇,只是由於對待事物的看法不同,所以屬於不同的派別,都各自有着自己的支持者和受眾。

二程和朱熹等人推崇的程朱理學再一次穩固了儒家的獨尊地位,讓自魏晉南北朝時期以來,玄學、佛、道思想對於儒家地位的衝擊得到了改變,這次改變被稱為是新儒學的改革,成功克服了之前儒學在世界觀、方法論上的短處,也迎合了封建統治者的需要,成功讓儒學再次煥發生機。而程朱理學背後的新儒學比起之前的儒家思想,更加系統化,邏輯性也更縝密。

從程朱理學看封建王朝的變遷 第5張

程朱理學主張格物致知,通過推究事物的道理,從而達到認識真理的目的。而且認為要通過修身養性、存天理來抑制私慾的擴張,從而朝着儒家最高修為者的境界不斷靠近,保持初心不改,這就是程朱理學主張的"存天理,滅人慾。"這個初衷是好的,也有一些文人貫徹了這個理念,但是到了後期也滋生了一些偽君子,打着這個幌子,做了很多滅絕人性的事情,所以有些事情講究一個度,凡事過猶不及。

而程朱理學之所以得到君王的重用,是因為它也是一門政治哲學,既幫助君王更好的治理國家,又起到了約束君王和士大夫的作用。可以説程朱理學盛行的背後,既抓住了統治者的心理,又為社會的穩定,百姓的安寧做出來突出的貢獻。

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

其中程頤、程顥、朱熹、張載和周敦頤等人是程朱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對程朱理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不過有關朱熹的行為在歷史上卻存在着多種聲音。

從程朱理學看封建王朝的變遷 第6張

朱熹是一個大文學家,校訂的《大學》《論語》《中庸》和《孟子》四書被後世奉為科舉考試的應試科目,嘔心瀝血修改的《四書集註》是歷代封建王朝的標準教科書,是封建士子修身的行為準則。不僅如此,構成了朱熹完整理學思想體系的《四書》,對後世的科舉考試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朱熹是一個大教育家,淳熙十年,朱熹來到武夷山九曲溪創建了武夷精舍,廣收門徒,著書立説,培養了大批封建人才。朱熹還在總結了前輩教育經驗的基礎之上,結合了自己教育實踐的經歷,將個人教育體系分為"國小"和"大學"兩個階段,並且提出了不同階段所要面對的教育任務和學習方法。朱熹對於教育的獨特感悟,也為中國教育思想增添新的內容,客觀上推動了中國教育的發展。

但是在朱熹的評價中也有着不同的聲音。程朱理學在成為封建統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後,"三綱五常"的不斷強化,為後期封建社會的變革,起到了阻礙作用。況且"三綱五常"一味強調父子,君臣,讓忠孝成為人們身上的枷鎖,做任何事情都要受到各方面的束縛,不利於社會思想的包容性發展。

而且"三綱五常"對於女性也是十分苛刻的,在程朱理學盛行的時期,丈夫死後女人守活寡或者以死明志是社會常態,貞節牌坊的盛行背後更是無數女人的悲劇。可以説程朱理學對於女性的苛刻導致了社會風氣的扭曲,而這一點確實程朱理學所忽略的,一味強調道義、人倫,卻忽視了人本身,用現代話説就是沒有人本主義精神。而朱熹對於"三綱五常"卻嚴格執行,這也是在歷史上有些人有不同看法的原因。

從程朱理學看封建王朝的變遷 第7張

不過程朱理學重視"綱常倫理"也有着好的作用,程朱理學強化了中華民族重視的氣節和操守,所以當時文人對於社會的責任感和歷史的使命感也是非常強烈的。張載宣告天下士子應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而顧炎武在明清換代之際也呼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文人對於國家的使命感與責任心也展示着程朱理學的道德光輝,這也是自宋朝起,無數名人志士為了國家殉節,為君主而死的原因。人或有一死,為名利而死,則天下人不恥,為了大義而死則揚名立萬。

程顥作為程朱理學的早期的創立者之一,可以説是北宋理學的奠基人。他認為一切源於"理",而這個理就是"天理",萬事萬物只有一個天理,社會秩序、封建等級是天理定好的,不可違抗,否則就會受到懲罰。主張人性本善,但是慾望會矇蔽人的本心,所以需要"存天理,滅人慾。"他的理念是孟子性善論的繼承,但是比起性善論,他又進一步闡述了人之所以會生惡的理由,與此同時也為"滅人慾"的理論加深了理解。

三、 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異同

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是對立的兩個派別,一個主張理是萬物起源,而這個理就是天道;一個主張心是萬物起源,要自省本心。程朱理學可以説是古代的"客觀唯心主義",它是一門系統的哲學和信仰體系,而陸王心學可以理解為"主觀唯心主義"。

從程朱理學看封建王朝的變遷 第8張

陸王心學的觀點

陸王心學的宗旨是"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認為天理不是程朱理學所謂的天道,而是沒有私慾的內心,所以追求真理不需要格物致知,只需要反省自己的內心,追求良知。陸王心學之所以發展不如程朱理學,是因為其獨特的理論讓一些人覺得心學只是一種空談,沒有具體追求的真理,實際上心學是強調做事情出自本心,無愧自己。

比如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都主張忠孝,而程朱理學更加在意忠孝的行為及結果,而陸王心學強調發自內心的去做,而不是出於社會輿論壓力。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個事情不同角度,一個主張結果,一個主張真心。就好像孝順父母,怎麼才叫孝順呢?程朱理學認為贍養父母,細心照顧是孝;而陸王心學則覺得發自內心,真心贍養父母是孝順,不能説是誰對誰錯,只是出發點有所不同。

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理念分歧
從程朱理學看封建王朝的變遷 第9張

關於"理"的概念,兩個派別有着分歧,雖然朱陸都認為"理"是萬物本原,但是對於"理"本身二人卻有着不同的想法。陸九淵藉助儒學的"天人合一"理念,認為"心即理",萬物皆源於心。他解説"宇宙"二字時道:"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而朱熹則認為"理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於宇宙而存在。"所以理學主張格物致知,強調學習的過程。

關於"心"的概念,兩派的分歧在於,朱熹認為心分為"道心"和"人心",天理就是"道心,"是一切的本原,是公道。而"人心"是氣質的表現,需要接受"道心"的主宰。而陸九淵則覺得人心道心只是從不同角度去描述心的狀態,二者是不可對立的,而心就是倫理本能。

關於"氣"的概念,陸九淵認為"氣質"是指人的心理狀態或者生理狀態,並且人的氣質並不能決定這個人的好與壞,"氣質"與社會有着一定聯繫,但並不是唯一、必然的。朱熹則認為氣和理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既是萬物的基礎,又是人心善惡的內在因素。

陸王心學發揚於陸九淵,由王陽明集其大成,與程朱理學同屬於宋明理學,不過陸王心學被儒家認為是"格心派",程朱理學被儒家認為是"格物派",有着各種分歧,但是本質都是新儒學,是對傳統儒家文化的改良。

從程朱理學看封建王朝的變遷 第10張

陸王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強調"心即是理",想要追求真理無需向外學習,只需要追求內心的答案就行。王陽明這個理念影響了明朝晚期思想方面對於情慾的看法和主張。這個時候人慾和天理不再是之前那樣對立,是可以被接受的,人有慾望是正常的,"存天理,滅人慾,"反而是一味壓制了人的本性,不利於社會的正常發展。

王陽明還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論,曾道:"知行如何分得開?""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四、 程朱理學對於封建王朝及後世的影響

程朱理學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完善起來,更加適應封建王朝的統治的需要,這也是為什麼它可以存在那麼長時間的原因。程朱理學對於統治者和士大夫階層起到了督促作用,在客觀上維護了社會的穩定。程朱理學成為主流思想,作為科考的標準科目,也為無數封建文人指引了方向,可以説程朱理學在歷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對於封建王朝的影響也是深遠和持久的。

尤其是朱熹作為程朱理學的集大成者,他不僅成功將新儒學完成了改革,穩固了儒學的地位,他本身對於人才的培養,文學著作的整理,對於封建王朝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動作用,也可以説程朱理學因朱熹而揚名天下,朱熹因程朱理學而萬古留名。朱熹在程朱理學中曾提出理高於勢,主張君主也要保持一顆仁愛之心,順應天理,他通過程朱理學構造了一個理高於皇權的思想體系,一定程度上對君主起到了監督、約束的作用,這提醒了君主,皇帝也不可任性妄為的。

從程朱理學看封建王朝的變遷 第11張

不過程朱理學強調封建綱常倫理,從思想上來説,對於人們起到了束縛的作用,這也影響了封建王朝意識形態和審美的發展,在服飾方面也主張簡樸、素淨,所以人們着裝還是比較素樸的。程朱理學所主張的"三綱五常"和"存天理,滅人慾"更是壓抑了人們的心靈,對於女性的枷鎖也讓無數女人為此飽受痛苦。

所以從人文精神來看,程朱理學又過於刻板、僵化,在早期對社會穩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到了中後期其弊端就愈發明顯。也因此陸王心學曾取代程朱理學,一度成為官方主流思想,但是後期程朱理學經過儒家士子的改造,也蓬勃的發展着,雖然歷經跌宕起伏,卻終究佔據封建王朝的重要一席,從不曾離去。

可以説程朱理學並不是完美的,它存在着很多缺陷與不足,但是它在封建王朝中發揮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在很長的時間裏,它為封建王朝的發展起着重大的推動力量,但是在封建王朝即將瓦解的時期,它也阻礙了歷史的推進,讓封建王朝有了更多的喘氣和對抗時機,所以程朱理學或許對於時代,它存在許多缺陷,但對於一直效力的封建王朝,它始終保持初心,不曾改變。

從程朱理學看封建王朝的變遷 第12張

當代社會屬於思想自由,所以程朱理學中的"三綱五常"、"存天理,滅人慾"等思想都不適合於現代社會,但是程朱理學裏面也有多地方是我們始終不曾改變的。比如孝順父母、有氣節、講究倫理綱常等等,對於我們的傳統思想及文化,我們不可為了去糟粕而全部拋棄,也不可一味繼承,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要不斷的發展自身,才能讓我們,讓社會變得更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