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建模心得體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53K

心得體會的寫作對於很多人來説都是很重要的,在平時養成寫心得體會的習慣有助於我們表達能力的提升,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數建模心得體會8篇,感謝您的參閲。

數建模心得體會8篇

數建模心得體會篇1

**在基層黨組織工作中,積極適應城鎮化工業化加快推進、“兩新”組織迅猛發展的新趨勢,按照“有利於加強黨組織建設,有利於改進黨員教育管理,有利於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要求,着眼建立長效機制,探索實施了區域性黨建工作新模式,使全市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也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區域性黨建模式,突破了單位建黨模式的條框。制約,有利於實現黨組織和工作的全面覆蓋,更好地擔負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組織領導職能。

長期以來,我們黨依靠執政權力將社會成員納入到各種行政單位之中,同時將黨的組織系統貫穿到每一個單位,對社會成員實行強有力的影響,即以具體單位為單元建立基層黨組織的建黨模式。但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出現了脱離行政機構之外的“兩新”組織,這使依附於行政系統的黨的垂直型、行政化、單位式的組織體系出現了“空白點”,黨的工作出現了“盲點”。基於這一情況,我們在具體實踐中,順應經濟區域化、人才集聚化的趨勢,制訂出台了《關於推進區域性黨建工作,進一步加強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的建設的意見》和《關於加強外來務工人員集中居住點黨建工作的意見(試行)》。

在實踐中,我們依託社區、工業園區和產業集聚區、商務樓宇和大型商貿區或專業市場,行業協會或專業團體、外來務工人員集中居住點建立區域性基層黨組織,改變傳統的以縱向控制為主要特徵的“單位建黨”模式,注重橫向聯合,以區域為主體,把區域內所有“兩新”組織納入建黨範疇。在一個區域內統一考慮基層組織設置、黨員培養髮展和教育管理工作,統籌開展黨組織活動,從而較好地實現了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的全面覆蓋,使基層黨組織的觸角延伸到社會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真正成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者、和諧社會建設的組織領導者。如奉化西塢街道依託外來務工人員生活小區——力邦村,建立力邦村黨總支,對周邊企業黨組織和黨員進行統一管理,工作涵蓋周邊企業3000多名外來員工,將黨的組織和工作滲透到了區域內各個企業,形成了社會、企業、員工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海曙、江東兩個中心城區針對區域內樓宇經濟迅猛發展的實際,積極探索樓宇黨建工作,有力地增強了基層黨組織在社區中的作用。

區域性黨建模式,克服了非公黨建對企業主的過分依賴,有利於基層黨組織發揮作用,更好地發揮統籌協調各方利益關係的職能。

傳統的“單位建黨”模式,在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實踐中,受企業主掣肘較大,企業黨組織在協調企業、職工、社會三方利益關係,構建和諧勞資關係,促進企業、社會和諧發展上難有作為。有的非公企業黨組織還由於在活動經費、活動場地等方面過分依賴企業主的支持,甚至出現組織依附、角色迷亂、職能錯位的現象,從而使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得不到充分體現。而區域性黨建模式,作為對傳統“單位建黨”模式的拓展,黨建的對象不僅僅是單個企業,而是把區域內的所有單位作為一個黨建整體,推進組織建設,開展組織工作,從而克服了非公黨建對某個具體企業主過分依賴的弊端,更加有利於基層黨組織發揮統籌協調各方利益關係的作用。

我們在組織領導上,建立了縣(市)區主抓、鄉鎮(街道、園區)負主責的工作責任體系,形成了區域性黨組織——企業黨組織——黨員,區域性黨組織——樓宇(樓幢、樓道)黨組織——黨員等多種組織構架。在組織陣地建設上,依託黨員服務中心,採取集中建設、規範配套、共享共用方式予以解決。在經費保障上,通過設立黨費專項補助基金、財政列支、企業贊助等方式,確保區域性黨組織必要的工作經費。在黨務幹部配備上,通過下派兼職、區內公推、公開招聘等多種形式,拓寬黨務工作者的選拔渠道,選配好區域性黨組織書記和黨務工作者,同時通過“職業化管理、專業化培訓、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加強對這支隊伍的培訓管理,以切實提高他們的工作水平,適應工作需要。

區域性黨建模式,順應了新形勢下黨員教育管理的需要,有利於城鄉一體的黨員動態管理機制建立,更好地動員和組織廣大黨員做促進社會和諧的表率。

加強教育管理是廣大黨員永葆先進性,做和諧社會建設排頭兵的重要保證。隨着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人們擇業的高度自由化,大量的基層黨員在城鄉和產業之間頻繁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難度不斷增大。要把這些分佈於不同行業、不同企業,處於不斷流動之中的黨員組織起來開展活動,讓其時時在組織視線之內,人人在組織管理教育之中,處處成為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表率,單純的“單位建黨”模式下的傳統教育管理手段已越來越難以勝任,急需一種新的組織設置模式和教育管理手段來補充加強。

為此,我們進行了各種探索,先後在基層黨組織的組建方式上,形成了掛靠聯建、強弱聯建、村企聯建、行業統建等組建模式,擴大了黨組織的覆蓋面,提高了新形勢下黨員教育管理的效果。但這些模式都存在一定的侷限性,由於眾多小型企業的黨員常常處於動態的變化之中,“兩新”組織的發展速度總是快於基層黨組織的建立發展速度,從而使在這部分單位流動的黨員成了教育管理的“盲點”。在推行區域性黨建後,我們以區域的理念涵蓋單位的概念,以動態的管理來突破條框的束縛,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如我們在具體工作中規定:流入區域內的黨員,區域性基層黨組織均應主動接納,及時為其提供各種服務,對其加強教育管理;不管流動黨員所在單位有無建立黨組織,均應在區域性黨組織中登記報到,並參加區域性黨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形成了一種“關係在企業、活動在區域、奉獻雙崗位(企業職責崗和社會義務崗)”的黨員教育管理方式,使黨員的教育管理從單位封閉式向區域性的開放式轉變,從原來的靜態向動態轉變。這種教育管理方式,使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得到了更為充分的體現,順應了構建和諧社會黨員的責任要求。

區域性黨建模式,體現了“集約利用、共建共抓”的理念,有利於整合黨建工作資源和力量,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推動社會和諧發展中的作用。

傳統的“單位式建黨”模式,將每個具體單位作為一個單元,對基層黨組織進行規劃建設,容易造成黨建設施的重複建設,工作力量的分散弱化,不利於集約利用、形成合力、提高成效。區域性黨建模式,將某個區域作為一個黨建整體,對區域內黨建進行通盤考慮,科學規劃,以“組織共建、黨員共管、設施共享、活動共搞”的形式,對區域內黨建資源和工作力量進行有效整合,既可以避免重複建設的浪費,有利於提高各種黨建設施的利用率,又可以避免工作力量分散後的弱化,利於工作合力的形成,能讓基層黨組織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更大作用。如:我們在推進區域性黨建過程中,在相應的區域內,集中有限的財力人力,採取財政和黨費撥一點、區域內企業贊助點的辦法,建起相應的黨員服務中心,對區域內的活動場地、教育培訓等方面黨建資源進行整合,作為區域內各企業黨建工作的共同平台,由區域性基層黨組織統一管理,統籌安排,不但充分做到了黨建資源的集約利用,也推動了基層黨建工作向社會化、開放式和服務型方面轉變,使基層黨組織在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方面的優勢得到更為充分的顯示。此外,在各區域性黨組織均建立了工作聯繫協調製度,通過定期召開黨建工作協調會,廣泛聽取各企業意見建議,共同研究部署有關工作,協調一致,確保黨建工作順利推進,也讓各企業在聯繫協調中,加強了解,增進友誼,和諧相處,不但區域內黨建工作在共抓中落實,在和諧中發展,也為社會其他領域的和睦共處、和諧發展作出了示範。

數建模心得體會篇2

通過一個月的集訓,我受益非淺。我進一步的認識到數學建模的實質和對參賽隊員的要求。數學建模就是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它要求參賽隊員有較強的 創新精神,有較大的靈活性和隨機應變能力,要求參賽隊員之間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和相互協作意識。在一個月裏,我們學了許多知識放方法,可以説數學建模需要的知識我們都瞭解了一點,關鍵在於如何應用這些知識。這種即學即用的能力是我們以後學習、工作所必須的能力。在此我對建模是出現的一些現象發表一些看法。

隨着信息的高速化,我們很容易找到和建模有關的資料,這對我們理解題目意思和促發新思路、新想法是有幫助的。但是有的集訓小組或集訓隊員他們建模完全依靠找資料,建出來的模型就是幾本參考書的綜合,他們所用的方法完全是別人研究過的東西,連一點改進也沒有。如果這樣的話,數學建模就失去了意義。我始終堅持一個觀點:數學建模最重要的是創新。無論是你創造一種新方法還是創造性的運用一種方法,還是改進別人的方法都是很重要的。沒有創新,模型就失去了靈魂;沒有創新,模型就不是你的模型。

我們隊配合不是很理想。主要是有個隊員他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別人找到的資料不如他好,別人提出的觀點、思想思想無論正確與否,他總是會反對一下。他總是十分注重小的方面,不從大局考慮。由於這些原因,我們建的模型總是不好。

數建模心得體會篇3

通過對專題七的學習,我知道了數學探究與數學建模在中學中學習的重要性,知道了什麼是數學建模,數學建模就是把一個具體的實際問題轉化為一個數學問題,然後用數學方法去解決它,之後我們再把它放回到實際當中去,用我們的模型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現象和規律,知道了數學建模的幾點要求:一個是問題一定源於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現實當中,瞭解和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並且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發現要提出的問題。同時,希望同學們在這一過程中感受數學的實用價值和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當然也希望同學們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學會通過實際上數學探究本身應該説在平時教學當中,老師有些在課堂上也是這樣教學的,他更重要的意義就是引導老師增加一種教學方式,首先就是這個問題就是有點兒全新性,解決的方案不是很明瞭,這樣學生要有一個嘗試,一個探索的過程查詢資料等手段來獲取信息,之後採取各種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養成與人交流的能力。

實際上數學探究本身應該説在平時教學當中,老師有些在課堂上也是這樣教學的,他更重要的意義就是引導老師增加一種教學方式,首先就是這個問題就是有點兒全新性,解決的方案不是很明瞭,這樣的話學生要有一個嘗試,一個探索的過程。數學探究活動的關健詞就是探究,探究是一個活動或者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學習方式,我們比較強調是用這樣的方式影響學生,讓他主動的參與,在這個活動當中得到更多的知識。

探究的結果我們認為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當然我們希望探究出來一個結果,通過這種活動影響學生,改變他的學習方式,增加他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我們也關心,大家也可以看到在標準裏面,有非常突出的數學建模的這些內容,但是它的要求、定位和為什麼把這些領域加到我的標準當中,你應該怎麼看待這部分內容。

數建模心得體會篇4

説起心得最想説的一句話就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去年的時候我也參加了建模培訓,以為今年老師和去年講的差不多,覺得自己不用怎麼聽就行了,反正內容差不多,其實不然,在此期間,確實有的老師和去年講的題目一樣,可是卻發現去年對那些題目根本沒有真的理解,還有去年很難理解的東西今年看着比去年好理解多了,有時心裏想去年要是靜下心來,説不定早理解了。今年只要願意看,就會理解一些東西,發現並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樣難。有時人不是被問題的本身打敗,有時沒進入就被自己打敗了。

今年培訓的時候,我們見到了不同的面孔,接觸了不同的老師,不同的風格。我是計教班的學生,培訓的老師有的是數教班的老師,可能要不是建模培訓,就無法一覽他們的風采。我同學問我:“你在學校參加培訓給你們錢不?”我説:“我們跟老師們學到了知識,我們不交錢就好了,怎麼給我們錢呀?”的確,我們參加了培訓,可能失掉打工的機會,但是我不後悔,在培訓的過程中我學到了知識,我們還沒有畢業,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識。而不應該只看到眼前的一點利。

在培訓的過程中,我體驗到了友情的温暖。那天我生病了,他們陪我一起看病,那給我力量的雙手,那關愛的眼神,那關切的話語,那每一個平凡再也不能平凡的動作。我想不僅僅是一杯水的問題,這一切在腦海裏都定格了,他們都是我一生的朋友!他們都説我們是大部隊,確實,共同的興趣,共同的追求,永恆的友誼!

總之,今年的培訓,比去年學到了多了一點,其實學習是靠自己的`,“師傅領進門,關鍵是靠自己嘛!”老師只是引導我們,要想讓暑期培訓的知識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自己可得好好的“消化”呀!不然的話會覺得用不上,不會用,消化的過程需要靜下心來。這是我從去年的和今年的培訓中得到的。

數建模心得體會篇5

一個月的集訓對我來説,無論是在意志方面,還是在知識的利用方面,都是一個難得的鍛鍊機會。通過做模型,開拓了自己的知識面,也提高了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模型討論,是自己在欣賞到身邊同學席位的多樣性和創造性的同時,看到了自己的特點與不足,從而對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深刻的瞭解。通過建模集訓,以下幾點給我感受頗深:

一)隊員之間的配合至關重要。每個人都有特長與不足,隊員之間應該做到優勢互補。因而隊員之間要學會溝通,瞭解彼此的特點。在此基礎上,還要學會配合。要彼此配合好,我覺得隊員們做到:對自己的弱項,要虛心想隊友請教,而對於隊友的弱項,自己在彌補的同時還不應影響隊友的積極性;每個隊員都應該有團隊責任感和榮譽感,對員之間最忌諱的就是存在依賴性,“三個和尚沒水喝”就是一個很好的警示;每個隊員都要有大局觀。建模過程隊員之間難免出現意見不一致的時候,這時就要求隊員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自以為是,聽不進別人意見的隊員我覺得不適合建模。但是隊員也不能失去自己的立場,一味盲從。

二)每個隊員的心態也非常重要。首先,一個人要有充分的信心,這是成功的條件之一,否則的話,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會逃避;另外,一個人不要將名利看得太重。如果看得太重的話,只回增加心理負擔,也會促使自己去做一些急功近利的事情,從而影響自己的發揮。我個人認為,成功有一定的機遇成分,一些東西是強求不得的。所以我平時都是以“多學點東西”為動力的。

三)創新思維的培養不容忽視。從歷年來獲獎論文中可以看出,那些有創意的思想構成了論文的閃光點,而那些閃光點是獲獎必不可少的。其實,創新思維是一種習慣。只要養成此習慣,平時就可以一點一滴的積累創新靈感,到了該用的時候,這些靈感就有可能用的上。不是説創新靈感只出現在參賽的三天之內。

數建模心得體會篇6

剛參加工作那陣子就接觸到“建模”這個概念,也曾對之有過關注和嘗試,但終因功力不濟,未能持之以恆給力研究,也就一陣煙雲飄過了一下罷了。

許校的講座再次激起了我們對這個曾經的相識思考的熱情。

同樣一個名詞,但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許校賦予了其更多新的內涵。

首先是對“建模”的理解差異。那時更多的是一種短視或者説應試背景下的行為,“建模”的理解就是給學生一個固定的模式的東西,通過教學行為讓學生接受而成為其解決問題的一種工具;而許校的“建模”更多的是一種動態的或者説是一種有型而又不可僵化定型的東西,應該是可以助力學生髮展最終可以成為學生數學素養的一部分。

其次,對於如何建模我們可以看到更多不同。過去更多的是一種對數學模型簡單重複的強化行為,顯得單調而生硬;而許校的“建模”則更多的強調不同層面上引導學生通過“悟”、“辨”、“用”等環節,讓學生立體式全方位的理解模型、建立模型,從而避免了過去那種“死模”而將學生“模死”的現象。

許校的“模”,強調應該是一個利於學生可發展的模,可以進入到無意識和骨子裏,成為學生真正的數學素養,最終能夠跳出模,從而達到模而不模的去形式化境界。

數學建模是一個經歷觀察、思考、歸類、抽象與的過程,也是一個信息捕捉、篩選、整理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與方法的產生與選擇的過程。它給學生再現了一種“微型科研”的過程。數學建模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豐富學生數學探索的情感體驗;有利於學生自覺檢驗、鞏固所學的數學知識,促進知識的深化、發展;有利於學生體會和感悟數學思想方法。同時教師自身具備數學模型的構建意識與能力,才能指導和要求學生通過主動思維,自主構建有效的數學模型,從而使數學課堂彰顯科學的魅力。

為了使描述更具科學性,邏輯性,客觀性和可重複性,人們採用一種普遍認為比較嚴格的語言來描述各種現象,這種語言就是數學。使用數學語言描述的事物就稱為數學模型。有時候我們需要做一些實驗,但這些實驗往往用抽象出來了的數學模型作為實際物體的代替而進行相應的實驗,實驗本身也是實際操作的一種理論替代。 1.只有經歷這樣的探索過程,數學的思想、方法才能沉積、凝聚,從而使知識具有更大的智慧價值。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主動、活潑的、生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在教學時我們要善於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對學習過程、學習材料、學習發現主動歸納、提升,力求建構出人人都能理解的數學模型。

教師不應只是“講演者”,而應不時扮演下列角色:參謀提一些求解的建議,提供可參考的信息,但並不代替學生做出決斷。詢問者故作不知,問原因、找漏洞,督促學生弄清楚、説明白,完成進度。仲裁者和鑑賞者評判學生工作成果的價值、意義、優劣,鼓勵學生有創造性的想法和作法。

數建模心得體會篇7

我們是xx屆級專升本的學生,以前還是專科的時候,在數學系曾兩次參加過數學建模專科組競賽。去年九月份,是我們專升本學生從數學系升本考到計算機系第一個學期,我很榮幸能代表計算機系去參加2021年的高教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本科組的競賽。

我們隊共有三個隊員,陳某、劉某和蔡某,指導老師是鍾老師。雖説盡力了,但有點遺憾,只取得省級的二等獎而不能進入國家獎的評選,究其原因,但還是從中獲益匪淺,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和教訓。

同我們參加過的專科組的競賽相比,此次的競賽對於我們而言從各方面都上了一個台階。

首先是比賽的組織方面,同專科時的賽前準備相比,我們本次競賽的賽前準備經歷了二十天的高強度封閉式訓練,此外,還舉行了一次比較正規的模擬競賽,讓同學們能提早進入比賽的的狀態,學校對於此次比賽也是比較重視的,不僅提供了比較好的訓練環境和上機環境,使大家可以在一起討論,交談經驗,又可通過上網蒐集相關資料,而且每天均有特派的老師對我們進行輔導,解答疑問,使我們的訓練的效果明顯上了一個台階,為競賽取得好成績打下基礎。

其次,是模型的難度和對設計的要求。記得我們在專科組完成的題目,一個是“足球的最優賽程安排”,另一個是“搶渡長江”,都是基於生活中常識的應用性問題,或者是涉及相對簡單的運算和優化問題,難度一般不是很大,參賽者的答案也基本都能接近於正確,比的是參賽者誰的模型優化得更合理,更簡化易懂,更加實用。我們通常能於開始競賽後的第三天中午就完成模型的建立和寫出文本的初稿,剩餘時間就是用於處理模型的一些細節問題和文本的改進問題,時間相對比較充裕。去年我們完成的題目是“奧運會臨時超市網點設計優化模型”,涉及到大規模的應用模型的設計和優化問題,難度較大,涉及學識的範圍也不僅僅只是數學和計算領域,而且是其它眾多的綜合性知識,即使有三天的建模時間,也總髮覺模型尚有許多改進的地方,在時間上都會覺得比較趕,由於此次競賽中我們在建立模型和撰寫文本上分配的時間不合理,分析和建模花費了幾乎全部的時間,文本的編寫及完善方面就顯得不怎麼規範。

最後,是個人能力的提高。通過參加數模競賽,參賽者的邏輯分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得到鍛練,動手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培養了認真鑽研的態度和堅持不懈的精神,這是解決一切難題的關鍵;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和實幹的精神,能與各隊員之間配合得較好,合理的分工協作,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從實幹中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很感謝學校提供給我們一個這麼寶貴的參賽機會,此次的競賽,我們隊員及指導老師鍾老師都已盡力,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須在此次競賽中總結經驗和教訓,為下一次競賽積極作準備,打開堅實的基礎,希望我們在下次的數學建模競賽中能取得好的成績。

數建模心得體會篇8

參加完二○○九年高教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感覺只有一個字——累!三天緊張拼搏的日子已經過去,時間飛快走過的感覺彷彿依舊,充實忙碌的情景依然時時浮現眼前。

經過這次競賽,我學到了許多東西,拓廣了對數學的認識,鍛鍊了自己的思維,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理論聯繫實際

以前,對於書本上的知識永遠只是停留在理論的基礎上,特別是數學知識。只是沉溺於解題和公式的推導所帶來的樂趣中,很少來把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聯繫起來。自從參加了數學建模集訓-競賽的整個流程後,才真正踏進數學的殿堂,原來利用數學的知識還可以解決工業、商業和農業等生活中的問題。

數模競賽的題目往往是從日常生產生活中提煉、抽象出來的,儘管題目已經得到了相當程度的簡化,但對於我們這些仍在學校裏求學而並未遇到過如此複雜問題的學生來説,並不簡單。有時我們需要對海量數據進行處理,有時我們面臨的卻是零數據,無論何種情形,問題的解決都很讓人頭疼。不過這並不要緊,我們是勇敢者,既然已經選擇了挑戰,無論多艱難都要堅持下去,絕不退縮,在紛繁複雜的題目中尋找規律,運用合適的數學工具加以解決,對問題進行有效的分類,並逐個擊破。

二、團隊合作

三天三夜的時間面對同一個題目,不僅僅是緊張枯燥、機械乏味的腦力勞動。只有真正參加了比賽的同學,才能體會到一種與集體融為一體,與數學融為一體,與競賽融為一體的感覺。

這裏需要説明一點,我們不建議論文只由一個人來寫,而應由隊伍中的所有同學共同完成,以體現每個人的特點、反映每個人的智慧。分了工並不是説大家各自為正、互不交流,而是為了更好地進行合作。遇到問題時,大家需要共同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並理解同伴的想法,最後將意見統一起來。有的時候即使自己感覺別人不對,如果多數人意見統一了,也最好能同意他人的看法,這需要對隊友充分的信任且具備否定自己的魄力。如果分工不當、配合失誤,往往會導致競賽的失敗,對此我們一定要小心謹慎。

競賽中的合作是一種藝術,只有大家不斷的磨合,才能使合作達到默契的程度。

三、頑強的意志力

通過這次比賽使我重新認識了自己,72小時的連續奮戰,不敢相信我的體力會如此充沛,能把題目做出來,寫出了還算成功的論文來,不管得獎與否,這對我們已經是最大的肯定了。這次比賽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的潛能是巨大的,關鍵是自己怎樣去挖掘。記得參賽第一天早上8點,當我們拿到題目的時候,對着密密麻麻幾千字的題目,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我們當時的表情——一頭霧水;當第四天上午,我們把經過三天三夜的汗水與腦汁換來的論文時,我們終於鬆了一口氣。

總之,這次參賽經歷培養了我的綜合素質,比如計算機應用能力,檢索文獻能力,學習新知識的意識與能力,論文撰寫能力等;在和隊友一起奮鬥的過程中,使我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和指導老師的交往中,使我在更深層次上理解了數模;與周圍的交際能力也得到提高,領悟和理解別人的意思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鍊。

數模,我們永遠的老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