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40週年心得體會最新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9W

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提升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認真的進行了心得體會的寫作後都是可以讓自己的思維訓練有很好的提升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深圳40週年心得體會最新8篇,感謝您的參閲。

深圳40週年心得體會最新8篇

深圳40週年心得體會篇1

進入8月,深圳逐漸走到聚光燈下。8月18日,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迎來一週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迎來成立40週年。

近日國家有關部委、廣東省有關部門開始陸續出台政策,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深圳市政府層面也密集調研開會,一系列的政策“禮包”或將紛至沓來。

春江水暖鴨先知,近日深圳本地股頻頻異動,繼昨日多隻深圳本地股漲停後,8月4日午後鹽田港繼續封漲停,近60日的累計漲幅已達128.64%;其它本地股盤中也出現拉昇走勢。

國家發改委: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

8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同意在粵港澳大灣區有序實施一批城際鐵路項目。

大灣區將形成“軸帶支撐、極軸放射”的多層次鐵路網絡,構建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廣東省內地級城市2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相鄰省會城市3小時通達的交通圈,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

根據規劃,近期到2025年,大灣區鐵路網絡運營及在建里程達到4700公里,全面覆蓋大灣區中心城市、節點城市和廣州、深圳等重點都市圈;遠期到2035年,大灣區鐵路網絡運營及在建里程達到5700公里,覆蓋100%縣級以上城市。

根據批覆,近期建設項目總投資約4741億元,資本金比例50%、計2371億元,由廣東省和項目沿線地方使用財政資金等出資,並按照市場化原則,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

分析人士認為,國家發改委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交通一體化,將給深圳未來發展提供強力支持。

土地空間不足成為深圳近年來越來越顯“窘迫”的發展之困,深圳近年來一直在諸多領域尋求與大灣區其他城市深度協作,而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交通網絡的融合銜接,是城市間協同合作的重要基礎和支撐。

深圳40週年心得體會篇2

經濟特區給了我新生活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之初,處處是工地,村民們跑運輸、做加工……1981年,漁民村成為全國最早的“萬元户村”

夏日炎炎,海風陣陣。深圳羅湖區漁民村,中國最早的“萬元户村”,我們的採訪從這裏開始。

“要是沒有改革開放,你看到的這些地方可能還是泥塘呢!”見到漁民村的老漁民鄧錦輝,是在村裏古色古香的“漁人碼頭”文化室,他正和五六位老人悠閒地喝茶、讀報、看書。“現在村裏年年有分紅、家家有產業,大家在‘物質小康’之後,都在追求‘精神小康’了。”説起文化室,擔任漁民村居委會副主任的鄧錦輝頗為自豪。

走出文化室,漫步於0.25平方公里的漁民村,記者找不到一點小漁村的感覺。鱗次櫛比的小高樓、清潔寬闊的水泥路、鬱鬱葱葱的綠化帶……昔日荒僻的小漁村,如今已是遠近聞名的“樣板村”。

62歲的鄧錦輝膚色黝黑、身體結實,看着顯年輕,“你以為我有多老?我比特區的‘歲數’大不了多少!”他哈哈大笑。

説話間,鄧錦輝帶着記者來到位於漁民村社區的家中,120平方米的三室兩廳寬敞舒適,各種現代化家電一應俱全,記者試圖尋找一些漁民生活的痕跡,一無所獲。“現在除了週末釣釣魚,生活裏幾乎沒有‘漁民’的影子了。”鄧錦輝説。

鄧錦輝搬過多次家。他回憶道:“每搬一次家,生活都是一次大變樣。”

改革開放前,鄧錦輝與大多數普通村民一樣,住的是土牆瓦房,過着海上漂泊的日子。“出一次海至少半個月,吃住都在船上。”鄧錦輝告訴記者,那時的他總想,這大概就是自己一輩子的生活了。

隨着深圳經濟特區的建立,漁民村的春天來了。高速發展的經濟特區處處是工地,村民們也從中覓得商機,漁民村迅速組建起自己的船隊和車隊搞運輸。“現在的深圳國貿大廈、羅湖香格里拉大酒店,很多磚瓦、沙石都是我們運過去的,我們是一天天看着深圳長高。”鄧錦輝驕傲地説。

雖然是簡單的建築材料運輸,但市場供不應求。依靠自己的船隊,村民們從中山運磚頭來深圳賣,一船能裝兩萬多塊磚,能掙幾千元。

“那時候,經常要幹到凌晨2點甚至通宵,大家搶着幹活,不把當天任務完成沒人下班。”鄧錦輝説,他的妻子在村裏珠寶廠上班,把一個個小珠子小亮片穿起來,做成裝飾品運到香港賣。“雖然苦點累點,但兩口子一起努力,感覺日子特別有奔頭。”

跑運輸、做加工……20世紀80年代初,鄧錦輝夫妻二人年收入就超過了1萬元。1981年,漁民村成為全國著名的“萬元户村”。次年,村裏統一蓋起30多幢二層小洋樓,鄧錦輝家也分到了一幢。

“彩電、冰箱、洗衣機、電飯煲樣樣都有,地板是大理石的,水綠水綠的。我最喜歡的是那台大音響,可以唱卡拉ok,當時村裏好多人都跑到我家來唱歌。”鄧錦輝覺得,那是祖祖輩輩都沒過上的好日子。

好日子才剛剛開始。1985年,村裏集資建成了7層高的工業大樓,製衣廠、錶帶廠相繼入駐;1992年,村集體成立深圳漁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村民人人可以獲得分紅;2004年,舊村改造完成,現代化的高層住宅取代了老舊的“握手樓”和“擁抱樓”,鄧錦輝搬進了現在的房子中。

對漁民村村民來説,2012年12月8日是難忘的一天。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漁民村。“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漁民村的生活水平又上了一個大台階!”鄧錦輝説,近幾年,村裏重新裝修了430平方米的老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讓村民老有所養,還成立了粵劇隊,開展鄰里節、漁樂節等活動,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村裏人現在最希望的,就是總書記能再來漁民村,看看今天村裏的新變化。”

“經濟發展了,我們幾個居委會幹部一合計,想豐富一下村民的文化生活,就辦了個漁樂節。”鄧錦輝説,漁樂節一次大概兩小時,跳舞、唱歌等節目都由村民們自己出,大家都想露一手,在一起排練、演出其樂融融。

“漁村一派時尚景象,綠蔭通幽處,小區人氣旺,舉村喜氣揚,讚揚改革開放……”漁豐實業公司一間辦公室裏,傳出這樣一首悠揚的粵語小調,這首小調就是幾位村民為今年漁樂節準備的。如今的漁民村,村集體資產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800萬元增長到4.8億元。“漁民村正計劃對村集體經濟、基層治理等進行全方位提升,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做貢獻。”鄧錦輝説。

“海上飄零”“翻身解放”“春到漁村”……蜿蜒350多米的漁民村文化長廊裏,一幅幅精美的青銅浮雕記錄了今昔變遷。從漁民村向西北方望去,京基100大廈等許多深圳標誌性建築聳入雲霄。

深圳40週年心得體會篇3

40年來,深圳一直在變,你們還記得新中國剛成立時的深圳嗎?一個小小漁村,孤獨地站立在那裏,是那麼淒涼,那麼落後;轉頭看向此刻的深圳,高樓聳立、車水馬龍……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它的瞬息萬變。那四通八達的道路,那名列前茅的經濟,突飛猛進的科技以及豐富多彩的生活,讓在深圳長大的我,倍感驕傲與自豪。深圳的道路有千萬條,地鐵的出現,便利了我們的日常出行,看着手中的地鐵卡,那錯綜複雜的線路,讓我體會到了什麼是深圳速度。比如最近六號線的開通,讓原本遙遠的道路變得近在咫尺,原本從光明到龍華需要花費半個小時,而現在卻只需要幾分鐘就好了。地鐵是新時代的產物,它也讓我感受到了深圳速度。

交通改善生活,經濟促進發展,在這裏,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近幾年政府投入量大量的財政,引進人才,使得深圳的經濟迅速發展,隨處可見的高樓大廈、琳琅滿目的商業區、風景宜人的公園等等。猶記得,全國城市經濟排名是北上廣深,可如今卻是“北上深廣”,你説,深圳是不是具備超強的魔力呢?

既然深圳各方面在永不停息,科技自然也不會落後,全息投影技術,智能機器人……紛紛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其中智能機器人當屬最特別。為什麼最特別呢?那還得從那天説起,我去朋友家中玩,還未進門,耳邊傳來一聲親切的問候:“主人,你回來了,歡迎回家!”頓時,滿腦疑惑:“我記得他家沒有弟弟妹妹啊?誰呀?”帶着疑惑,跟着朋友走了進去,剛一進去,他便跟我介紹:“來,帶你認識一下我家新成員—小智。”邊説邊指着旁邊的機器人。還未等我開口,小智笑着衝我走來:“你好,我叫小智,很高興認識你。”瞬間,我都驚呆了,發怔發傻地看着小智,一邊張大嘴巴,結結巴巴説:“很—很—很高興認識你。”朋友見我這般模樣,連忙解釋道:“它就如同一個人一樣,幾天前,它來到我們家,一進門就衝我眨眼,還每天給我講故事,和我一起玩遊戲呢!最厲害的是,它還具備學習技能。有一次我媽媽在它面前洗碗,隨後我們家的碗,全歸它了。”“這麼厲害啊!”我嘴巴驚地可以吞下一個皮球了。“就是這麼厲害哦!”機器人歪了歪頭説道,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看着它調皮的模樣,我不禁感慨:“現在深圳的科技真發達啊!”

這就是深圳,一個交通便利,科技發達的城市,我對它充滿了熱愛和好奇,在未來,深圳還會變成什麼樣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深圳40週年心得體會篇4

深圳改變了什麼?比如:道路從兩道變成了四道,馬路從黃泥土路變成了水泥路,路邊的小攤也少多了,人們都遵守交通過則,不會亂闖紅路燈,路邊的垃圾少了很多......

深圳改變了很多,這是誰的功勞呢?當然是人民的功勞,道路從兩道變成四道,是維修工人的功勞,馬路從黃泥土路變成了水泥路,也是維修工人的功勞,路邊的小攤少多了,是大家的功勞,人們都遵守交通過則,不會亂闖紅路燈,也是大家的功勞,路邊的垃圾少了很多,是清潔工的功勞。所以説,深圳之所以變成這樣,就是人們的功勞。

因為有了大運會,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變得非常漂亮,變得非常的文明,變得非常的友好,我們知道,大運會的口號是“不一樣的精彩,從這裏開始”什麼叫不一樣的精彩?就是跟別的地方不一樣的,那什麼叫從這裏開始?想體驗不一樣的精彩,就要從這裏開始,我是這樣理解的。

本來,我們家旁邊的一條小路,那條小路,一年四季,都散發着臭味,而且那條小路很髒,就這樣持續了很久,也沒有人來管,我們都投訴了很多回了,他們就是不管,就因為深圳要準備舉辦大運會,所以,我們家旁邊的小路上,變化極大,以前,小路上的快餐店很多的,快餐店門口的路都是非常的髒,還堆滿了垃圾,走那條路都覺得噁心,可是,現在勞動人們,改變它的貌相了,路邊的垃圾都沒有了,都被扔到了指定的地方,路上又換上了新瓷磚,新瓷磚比以前的都漂亮多了,很多小朋友都愛在上面玩,飯店也換上了同一的牌照了,這一小路,旁邊的設施,也增加了很多,樣樣齊全,以後不用再擔心,找不到,東西買了,小路的對面還建起了高樓大廈,高樓大廈上的燈光閃爍,天彷彿都被照亮了。我心裏高興極了,想,以後再也不用聞臭味了,還可以天天看美好的.風景,想着想着,我就睡着了,進入了甜甜蜜蜜的夢想。

你們看,大運會是不是讓深圳改變了許多,也讓我家旁邊改變了許多,讓住那邊的人不要天天聞臭味,還會讓他們的身體健康,總而言之,大運會給我們帶來的變化是無窮無境的,數也數不清。

深圳40週年心得體會篇5

40年前,黨中央決定興辦深圳等經濟特區,發揮對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窗口和示範作用。值此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正式發佈一週年之際,回首四十年來的征程,時光飛逝,風雲激盪,光陰荏苒,許多場景遠去而模糊,催人奮進的精神卻歷久彌新。

到底是哪些精神力量,引領你千里迢迢選擇深圳,從你在踏上深圳的那一刻,就有了深深的共鳴,支持着你披荊斬棘、百折不撓選擇堅守?一個人,從懵懂孩童到不惑中年;一座城,從邊陲小鎮到現代都市。四十年的時光,在這裏沉澱下催人奮進的觀念,鑄成這座城市的陽光氣質。勇立改革潮頭的深圳經濟特區,忘不了“三天一層樓”的崛起速度,深圳人也忘不了在“深圳時間”裏的拼搏身影和光輝歲月。

“敢為天下先”。1980年,深圳市政府出讓土地的使用權,將土地作為生產資料進行市場化運作,與港商合作建造了新中國第一個商品房小區。除了國有土地的有償使用,這樣的“第一次”在深圳還有很多,如物價改革、打破鐵飯碗、股份制試點、企業產權轉讓、“小政府、大社會”的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對外企實行國民待遇……沒有深圳人“敢闖敢試,先行先試”的勇氣,就不會有如今的“深圳奇蹟”。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在深圳喊出的眾多口號中,作為“深圳速度”的前奏,該句最為人所熟知。1981年底,這句口號被豎立在了蛇口工業區門口。1982年11月22日,該句口號出現在《深圳特區報》頭版,引起了轟動,從那時起衝出深圳,走向全國。四十年來,深圳人拼搏進取,鋭氣如初,吸引了着眾多人才紛至沓來,在這裏揮灑汗水、奉獻青春。深圳是一座慢不下來的城市,走在深圳街頭,深圳人的匆匆步伐是“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最真實寫照。

“來了就是深圳人”。2010年,為紀念特區成立30週年,深圳報業集團啟動“深圳最有影響力的十大觀念”評選活動。“來了就是深圳人”因其開放和包容的價值觀,成為深圳人感觸最深的一句口號。這句簡單質樸的口號散發着濃濃的草根味道,表達着居住在這個城市裏的人們內心對歸屬感的深沉呼喚,也代表着深圳的包容性格以及移民城市的獨特氣質。這些年來,深圳治理現代化水平逐步提升,深圳市民福祉日益增進。在深圳,都市生活便利舒適、環境整潔美麗、“辦事不求人”、有多大努力就有多大回報……每次想離開,每次卻又離不開。

宏大的社會變革往往發端於社會基層,最深邃的哲理往往是最直白的語言。時間為生命所承載,塑造着深圳經濟特區的文化品格,也指引着後來者不斷地創造“深圳奇蹟”。歲月變遷,深圳敢為天下的精神內核代代傳承。我們要不斷用新觀念引領舊觀念,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為新的起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鬥,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新時代走在前列,新徵程勇當尖兵!

深圳40週年心得體會篇6

上個世紀,深圳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轉眼之間,深圳已發展為科技發達的城市。高科技等讓人感到深圳的方便,也讓人感到深圳的美好。

可是,我們在享受城市美好的時候,有無發現天不再那麼湛藍了;花、草、樹木漸漸少了;響在耳邊的不是鳥鳴,而是從工地中發出的“隆隆”聲。有一次,我讀了一篇童話,題目是《失蹤的森林王國》。這篇童話主要講述: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森林王國。這王國有一條法令:“任何人不得亂砍樹木。”連王子也不例外。老國王去世了,新國王上台了。有一天,一個客人給了國王一張圖紙,讓國王建大廈、工廠。國王覺得很有趣,於是將森林王國的樹木全砍光了,建了高樓大廈等建築。開始,人們覺得挺新奇的,可好景不長,森林王國發生了:雨災、大旱、沙塵暴……將森林王國消滅了。

這篇童話的森林王國雖然是虛擬的,可它多麼貼切我們的生活呀!我們在享受高科技帶來的方便的同時,也對環境做出了污染。城市大面積地開發建築物,使樹木沒有生長的空間;汽車尾氣排放量大,產生的二氧化碳使人萎靡不振……

從以上方面,我要給深圳提幾點建議:

1.縮小建築物開發的規模。因為建築物開發規模過大,會導致植物沒有生長空間,從而引發水土流失。

2.要嚴格控制汽車尾氣排放量。如果汽車尾氣在空氣中過多瀰漫,會影響空氣質量併產生酸雨。

3.多栽種樹木。樹木可以大量地吸收二氧化碳,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空氣中的廢氣。

4.循環回收紙張。可將廢棄的紙製品循環加工,製造成再生紙,這樣就可以減少砍伐樹木。

深圳是一個年輕的城市,但需要我們去將它創造得更美好。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保護好環境,就是創造美好生活的開始。趕快行動吧!

深圳40週年心得體會篇7

1980年,也就是大約40年前,深圳當時還是一個看起來十分落後的只有3萬人口的海邊小城,而隔着山巒緊挨深圳的香港則因為全球貿易的發展而遍地繁華。

如今進入20__年,世界已經全球化,中國成為世界主角之一,深圳也早已改天換地,成為連接中國內地與西方市場的港口。因為它地處香港和廣州這兩個大城市中間,廣州的工廠和香港的貿易在這裏交融,促成了深圳發達的產業,摩天大樓成為這座全球化大都市的風景。

深圳在幾年前成為公認的中國硅谷。中國大部分創新活動在深圳發跡。例如華為、中興和騰訊,這幾個標誌着中國全球影響力的大企業的總部都在深圳,這些企業構成了很多人所稱的“世界工廠”。

緊鄰亞洲金融中心香港和中國工業中心廣州,深圳或許會被西方國家忽視,但正是這個城市書寫和代表了中國主要城市所經歷的社會人口革命的核心部分。

深圳不再是過去那個小城市,這個城市的變化日新月異,高樓林立,人口眾多,20__年的官方數據顯示,深圳的常住人口已經超過1290萬,其中大部分是從內陸地區來到這個繁華現代城市打拼的外地人。深圳的面貌也已經與過去農業漁村的面貌大相徑庭。

就在不到40年前,這個小地方居民的主業還是漁業,有人還叫着它的舊名“寶安”,面積也不過相當於一個歐洲中等小鎮大小。如今“寶安”已經成了深圳市的一個區名,國際機場的建成和快速工業化為深圳帶來了過去只集中在香港和澳門的機會

深圳40週年心得體會篇8

深圳培養了我敢闖敢拼、努力奔跑的人生態度,通過奮鬥改變命運。”

見到戚卓,是在深圳電視台“都市調查”欄目錄制時。專業的分析、縝密的邏輯、從容的談吐,讓人很難將她與20年前的打工妹聯繫在一起。

“深圳培養了我敢闖敢拼、努力奔跑的人生態度,通過奮鬥改變命運。”坐在記者對面的戚卓,眼神裏透出從容與自信。

戚卓與深圳結緣,是在上世紀90年代。她的父親在深圳打工,常説起深圳發展速度、温暖的大海、世界之窗……從那時起,這些點點滴滴就刻在戚卓的心裏,到經濟特區去,成為戚卓心中的嚮往。

2000年,這個生在東北、長在東北的女孩一路南下,來到了心儀已久的經濟特區。剛到深圳的她,在北郊公明鎮的創維電子城找到了工作,“印象中廠區很大,一進來就看到很多身着藍裝的工友,都很年輕、有活力,來自全國各地,為了各自的夢想打拼。”戚卓説。

就這樣,戚卓在創維集團電視機廠有了第一份工作——生產部統計員。每天,她要跟進生產計劃表,在插件、機芯、整機等不同工段之間進行協調,滿車間跑上跑下。

雖然對打工生活的艱辛有心理準備,可讓戚卓沒想到的是,上崗第一天就忙到晚上11點。“在老家,大家晚上10點就休息了,可這裏的人們卻依然精神抖擻。”戚卓説,廠裏會給加班到夜裏的人發加餐券,可以領牛奶和麪包。“那段時間,大家相互鼓勵着。晚上碰到加班的同事,都會相視一笑,説‘一起去領券吧’。”

“老家的日子很安逸,但我更喜歡經濟特區的氛圍,來深圳就為拼一拼!”戚卓説。

“記得當時一個新項目啟動,工藝圖繪製工作需要有人兼職承擔,我下了班連飯都沒吃,就去鎮上買了一本cad(計算機輔助設計)教材,一邊自學一邊做。”戚卓記得,那時候經常和辦公室一位來自江西的同事“比賽”,看誰晚上在辦公室留得更久、學到的東西更多。

“在深圳,企業普遍提倡內部選拔和招聘,只要你努力就可能得到更好的機會。”戚卓説。

由於表現出色,創維集團成立品牌部時,戚卓作為其中一員來到位於深圳南山區的集團總部工作。從郊區來到摩天大樓林立的市區,這段路,戚卓走了3年。深南大道、地王廣場、華強北……這些曾令她豔羨的景觀成為生活中的日常。

繁忙工作之餘,戚卓保持着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2012年,一次偶然機會,她參加了海之夢心理諮詢中心組織的體驗式沙龍,受到很大觸動,對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心生嚮往,開始着手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學習相關知識。

那時,已經34歲的戚卓沒有任何心理學基礎,她能行嗎?

“最初我也很猶豫,覺得自己早過了學習的年齡,但在同一個學習小組裏,既有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也有50多歲的職場資深人士,大家的相互鼓勵讓我燃起信心。”戚卓説,從那時起直到現在,只要有空餘時間,她都會約朋友去圖書館看書學習。“深圳的圖書館裏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在學習充電,來晚了就會找不到座位,只能‘轉戰’咖啡館和書吧,正是這種氛圍激勵你去學習。”戚卓説。

2014年,36歲的戚卓決定,離開創維集團,挑戰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看到這座城市在改變中進步,身邊朋友在改變中成長,我也想改變一下。”戚卓説。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諮詢師,除了要取得資格證外,還得經歷長期的實習鍛鍊。2016年,她進入海之夢心理諮詢中心開始實習。然而,實習非但沒有工資,還得“倒貼”學費。

“前半年的實習期,各類理論學習、接受培訓的費用加在一起,我一共花了近兩萬元。由於還沒達到簽約條件,後半年的實習期,我給自己加大了學習和培訓強度,又花了三四萬元。”戚卓説,儘管那段時間經濟壓力和學習壓力都很大,但她還是堅定地往前衝。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7年,戚卓通過了海之夢心理諮詢中心考核,正式成為簽約心理諮詢師,開啟了自己人生的嶄新一幕。“在常住人口超過1300萬人、競爭激烈的深圳,有很多人需要專業的心理輔導。”戚卓深深地熱愛着這份工作。

戚卓喜歡騎車去深圳灣公園,沿着濱海棧道騎行,涼爽的海風吹過,視野中的大廈高聳入雲,近處的公園草木葱鬱,讓戚卓更加熱愛這座城市。“雖然已經人到中年,但我還是想不斷奔跑,因為深圳的活力、朝氣給我力量,讓我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