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師愛崗敬業心得體會範文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5W

正因為環境的變遷,我們運用到心得的次數越來越多,朋友們在起草心得的過程中,肯定要保證邏輯嚴謹。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最新教師愛崗敬業心得體會範文7篇,供大家參考。

最新教師愛崗敬業心得體會範文7篇

教師學習心得1

老師為大家呈現了紮實、有效而又頗有創意的課,課堂上,老師們把一堂堂課演繹的既樸素又精彩,既紮實又有效。幾節課聽下來,深感受益匪淺。同時,與做課老師精心設計準備的課堂相比,我感覺自己平時琢磨得太少。這3節課在設計時,少了許多華而不實的東西,更多的是關注課堂的“數學化”。下面我以馬剛老師的《1000以內數的認識》為例,結合聽課情況,淺談一下自己收穫。

1、教師通過多種學習材料的呈現,如小方塊、綠豆、報告廳在坐的老師等。豐富了學生對於1000這個數的感官。讓學生初步感受因為物體個體大小的不同,所以1000個物體的整體大小也會不同,多層次的進行了體驗。

2、整節課上教師很好了展現了學生學習的狀態,體現了學生學習中“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過程。在學習拐角數數時,先讓學生看小正方體,再到學生自己數一數,然後一邊數一邊撥,再寫數。學生真正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3、課的精彩在於對數學知識的梳理。從課的伊始,教師通過課件很好的呈現了學生數的方法,並對以前學過的100以內數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很好的梳理;第2次對知識的梳理是在認識了1000之後,通過梳理1000以內數之間的關係,學生的頭腦中完整的呈現出了1—10—100—1000這些數之間的關係。

4、圖、計數器和板書三者有機結合,突破重點和難點。先數多媒體上的小正方體,在數的基礎上到十調整小方塊的位置,然後再讀數,寫數相結合。有了多媒體的依託,最後脱離具體的圖形,進行嘗試獨立的數數、撥數,先同桌合作數,再個體數。做到人人過關,紮實有效。

5、注重估數意識的培養貫穿於課。課上先後出示了1000個小正方體,再到1000顆綠豆的呈現、報告廳能容納500人,進而想象1000人是多麼一大片,學生是有目的的想象,一節課上可能體現不出學生的什麼,但對學生的發展來説,是終身受益的。

現在的數學課堂已經不再是一個承載着固有知識點的一潭死水,而是被學生活躍的思維激活的一眼活水,每天都在經歷着更新,每一次的湧動都閃現着學生奇思妙想的思維火花。課堂教學目標要清晰、明確。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關注每一個學生,瞭解每一個孩子的特點,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情感態度設計教學環節。課堂要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樂於學習。只有有所需求的學生,在課堂上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我們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及時調整教學預案,學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喜好,我們要善於利用學生的年齡特點,採取多種方法教學,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得到最大的收穫。

每一次聽課、學習都會使我感悟頗深,會幫助我改進教學方法。作為一名教師,教學的根本在於教材。教材所給我們呈現的知識大多是由問題情境中來,然後是不同學生的不同方法展示。其實教材不僅僅是對問題解決的科學方法與結果的展示,我們要深入教材,究其根源,才能對教材地真正理解。而我卻忽略了這個探索的過程,有時是探索過程程式化,我關注更多地是結果的多樣化及優化。這樣的教學學生雖然也學會知識,卻缺乏探究意識,缺乏在探索過程中所體驗到的成就感。我要深入地理解教材,挖掘教材上下功夫,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多方面地發展。

教師學習心得2

前兩週在合肥行政學院欣賞了“新課改10年”安徽省第三屆國小語文新課改觀摩課,領略了武鳳霞、周益民、閆學、孫景華四位全國特級教師的風采之後。還沉浸在感歎名師的教學魅力之時,又接到一個好消息,本週要到上海聽課。雖然説平時工作繁忙,但一聽説有機會聽觀摩課,心裏是美滋滋的,趕緊調課,安排好手頭上的事情。此次上海聽課為期兩天,首屆華東六省一市國小語文教學交流觀摩課共12節,聽後讓我感慨頗深。

一、教師的魅力。

教師的魅力,課堂中無處不在。置身於課堂教學中,他們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他們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更讓聽課的教師們連聲讚歎。教師紮實的基本功與深厚的文化底藴在每一個環節的設置、課堂生成,教師點撥引導中處處彰顯,播音員是的嗓音,富有穿透力的聲音、標準的普通話,不僅聽課者欣賞,這樣的課堂學生怎能不喜歡哪呢?來自福建的林莘老師執教《凡卡》一課時,緊緊地抓住了每位聽課者的心,在引導學生感受凡卡在鄉村的快樂生活與僱主家的悲慘命運進行對比時,老師自己的情緒也隨着文本起伏跌宕,鮮明對比。或朗讀、或想象、或表演,在林老師的引導中,真正的帶領大家進入文本,與凡卡共歡喜,同悲傷。“什麼樣的文本還它什麼樣的味道.”至今我還記得竇桂梅老師的這句話。讓我深深地感慨,教師要有當演員的基本功。

二、文本的解讀。

還記得看見過這樣一段話“李家棟老師作為山東省小語學科的帶頭人,帶領青年教師參加全國閲讀教學大賽做指導,僅僅用兩天的時間備課,每次都得到一等獎中的第一名。當別人問他的祕訣時,他的回答就是——解讀教材。”這次向我們所展示的12節課,無非都在教材的解讀上下了功夫。解讀作者、解讀語言、解讀文意、解讀時代背景等等。課堂中呈現的都是自己的思想。真的做到了語文課上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教語文。而想起自己備課的方法,實在慚愧。平常只要上研討課、評比課,不管三七二十一,文章略讀大概,還沒弄清楚、沒讀通文章,都不知道分幾個自然段就開始大量蒐集別人的教案。不是在備教材,而是備教學設計,教學效果可想而知。通過此次學習,讓我深刻的感悟到了教學不能急功近利,忌燥忌急。忘記教師的身份,教學的目的,只有以一個閲讀者、欣賞着的角度去讀,沉下心來深入研讀、讀透文本,才能設計如何去教。

現在很流行這樣一句話“培訓就是福利。”通過培訓給我們帶來的是寶貴的知識財富。非常感謝各級領導給我們提供的學習機會,今後我將在在各方面不斷地深入鑽研,對課堂教學不斷探索,努力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走出適合自己的教學路子。

教師學習心得3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為培養未來人才的教師,其知識結構的狀況和道德水準的高下,愈來愈成為受關注的焦點。“為人師表”成為新時期師風師德建設的重點和基礎,如何在新的環境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更是重中之重。

教師的愛是師德之魂,是將教育送到學生的心坎裏。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寬容、尊重、鼓勵、疏導,猶如春風化雨,能淨化學生的心靈,使學生鼓起前進的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勝利的彼岸。

所有的學生都需要老師的愛,愛學生,要嚴格要求學生。熱愛與嚴格是一致的,只有嚴格要求學生,才能教好學生,要做到“愛心啟迪,嚴慈相濟。”愛學生不是放縱寬容,不是袒護溺愛,教師愛學生是嚴肅的愛、嚴格要求的愛、富有教育意義的愛。尤其是對那些優秀生的教育,更需要嚴格。優秀生有許多優點,他們自尊好強,充滿自信,富於進取,成績優秀,但對他們不能偏愛護短,對他們應該高標準嚴要求。當他們犯錯誤時,要一視同仁,不能縱容包庇,矇混過關,應進行嚴肅處理,使他們及時受到教育,認識錯誤。當優秀生取得好成績時,還要適當地向他們提出新的奮鬥目標,激勵他們不斷前進,要讓他們明白山外青山,樓外樓,不要坐井觀天,教育他們謙虛、謹慎,勇攀高峯,將來成為新世紀的人才。

愛學生,就要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公正,是學生信賴教師的基礎。尤其是後進生,他們是受傷的花朵,更需要老師的格外扶持與關愛,如果對他們冷淡、諷刺、訓斥、歧視,就會使他們破罐子破摔,永遠“差”下去。陶行知先生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這句話道出了師愛的重要性。只有熱情關懷、耐心教育,才能喚醒後進生的良知和學習動力。讓每一位後進生都能抬起頭來走路,讓全體學生都能得到發展,這才是成功的教育。愛學生,就要尊重、理解、信任學生。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與學生雖然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同地位,但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教師不能盛氣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師的地位和權利污辱學生;理解學生要從青少年的心理髮展特點出發,理解他們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們的幼稚和天真;信任學生要信任他們的潛在能力,放手讓學生在實踐中鍛鍊,在磨練中成長。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與教師縮短心理距離,他們才會對教師產生依賴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愛是教育永恆的讚歌。近年來,我們學校把師愛列為師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有的放矢地開展討論。把師愛當作一個課題、一門藝術深入加以探索研究。不斷提高教師思想水平,使師德教育落到實處,並在理論與實踐中不斷提高老師的教育水平。提高師德水平,首先要從師愛做起,因為師愛是教育的前提,是教師思想水平、業務能力,教育方法以及教師人格的集中體現。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教出高素質的學生。我們的學生,象鮮花般嬌豔,如雨後的春筍茁壯成長。教師出於愛心,學生便有親切感與安全感。教師的和藹謙遜,學生更能發揮特質與潛能,更加培養愛好與興趣。

尊重學生,愛護學生是我們作為教師應該做到的一點,也是最基本的一點,而尊重學生首先要做到了解學生,使自己的愛毫無保留地奉獻給學生;其次要做到業務水平不斷地提高,使自己的愛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最後是要做到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使自己的學生無處不感到教師尊重的存在。

高爾基曾經説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會教育孩子。”作為教師要想做到愛孩子,我認為首先要了解孩子,才能使自己的愛無私地給予孩子。

從教這幾十年,使我深深地感覺到光有一顆熱愛學生的赤誠之心是遠遠不夠的,為了使他們健康茁壯地成長,作為教師的我們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還要成為永遠追求時代活水的人,終身學習的人。不斷改變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我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將要學生學改變成學生要學,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使之變成平等的、民主的師生關係,只有這樣學生有問題的時候,才會想起老師;學生成功的時候,才會將喜悦與老師分享;學生失敗的時候,才會得到老師的幫助;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才會得到老師必要的警示、合理的規範。即使在學生表現很一般的時候,學生也會和老師促膝暢談,使老師的一道友好的目光、一個鼓勵的眼神、一聲親切的呼喚、一句熱情的讚揚都會讓學生如沐春風。

作為教師,在時代的呼喚下,在新課改理念的引導下,不僅需要做一個專業知識淵博的教師,更需要做一個思想水平過硬的`教師,以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作為一切的前提。我們要樹立新的教育觀念,既教書又育人,讓所有學生在師愛的懷抱中快樂地學習,快樂地成長!真正做到——真情,真愛,真教育……

教師學習心得4

作為一名教師,師德師風的好壞,即將影響着學生,學生是未來祖國的花朵,我們作為教育的人,必須在師德師風上嚴格要求自己。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特別的重要,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對於師德師風問題,不少教育家及國家的領導人曾有過精闢的論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綜上所述,我們清楚地意識到:正確認識自身的職業價值,倡導愛崗敬業,強化責任意識,是社會對教育職業道德的必然要求。由此可知,作為教師,你要把學生培養成大家都願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願意和你接近,以便對學生施加大的影響。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

良好的師德師風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約束的基礎上,也需要廣大教師提高自律意識,自覺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習慣,在學生中樹立起良好的師德師風。 我認為要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1、愛崗敬業。良好的師德師風,得從愛崗敬業開始。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老師的影響而努力學習,不斷進取。

2、尊重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我們要與學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學生當下級隨便呵斥。只有我們把學生看重了,學生得到老師的尊重了,他們才會尊重老師,願意學習這個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

3、努力進取。作為傳道授業的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學生認真。要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這要求我們年輕教師多聽取學生和老教師的各種意見。並且自身不斷的學習,積極學習,不斷開闢新教法。

4、以身作則。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於律己。

以上是我對師德師風的一些學習體會。我會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學習,把自己所學的奉獻給學生,在道德和作風上給學生積極的影響。

教師學習心得5

4月15日4-6全體教師在張部長的帶領下學習了國家安全法。4月15日是第四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證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重大戰略思想,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家安全理論的重大創新,是新形勢下維護和塑造中國特色大國安全的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和世界意義。

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領導,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把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要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變化新特點新趨勢,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使國家安全體系更加健全,國家安全法治保障更加有力,防範和抵禦安全風險能力進一步加強。

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動員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夯實國家安全的社會基礎,防範化解各類安全風險,不斷提高人民羣眾的安全感、幸福感。落實這一要求,需要大力加強國家安全宣傳教育,不斷涵養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切實築牢國家安全的羣眾基礎;需要人人繃緊國家安全這根弦,擰緊頭腦中的“安全閥”,促進全社會同心共築國家安全的“命運共同體”。

國泰民安是人民羣眾最基本、最普遍的願望,也是人民羣眾最根本、最重要的福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着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我們就一定能奮力開拓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教師學習心得6

今天是新國家安全法實施後的__國家安全教育日。

所謂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國家安全法,明確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11個領域的國家安全任務,並規定每年的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現代社會中,人民是國家的基石,國家是人民的屏障,在國家安全領域尤為如此。加強國家安全教育,不僅需要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公務員教育培訓體系,更要注重複雜環境下關涉國家安全的新動向,與時俱進,讓國家安全意識深入人心。

早在2013年決定國家安全委員會設立時,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明確指出:“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只有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改革發展才能不斷推進2017國家安全法心得體會2017國家安全法心得體會。”將國家安全列為頭等大事,首先要在“安全穩定是一切活動的基礎和前提”上形成全民共識。從內憂外患的清政府,到至今衝突頻頻的一些地區,大到一國小到一個單位,穩定是存續的先決條件,假使環境動盪、人心不安,任何發展都無從談起。其次是要增強國家安全的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應該認識到,當今時代國際政治經濟複雜遠超預料,對內一些影響社會穩定、危害民眾衣食住行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對外諸如南海主權爭端、文化和意識形態衝突等恐怕短期內也難消除。因此,對國家安全的理解,既要着眼於當下,又要關注長遠。

新國家安全法頒佈的本身就意味着,對國家安全教育要與時代同步,直面新形勢下的新問題。《中國國家安全研究報告(20__)》主編劉慧曾指出,隨着社會的不斷變化和科技的不斷進步,近年來大量非傳統領域的國家安全問題被提出並獲得重視。就議題而言,相比於傳統的領土、政權、軍事等三大領域安全,恐怖主義、核安全、環境安全等新的問題日益為各國政府所關注;就發生方式來説,“稜鏡門”事件等信息安全事件的出現,表明國家安全已呈現出由現實世界向虛擬網絡空間擴展的趨勢。網絡空間安全,不僅關係到個人的信息安全,同時讓網絡主權由概念步入現實,同樣需要引起重視。

國家安全“以人民安全為宗旨”,這説明國家安全最終落實到維護本國人民的利益上來。一方面,對人民安全的保障,能夠增強個體對國家的認同感,深化國家安全意識。另一方面,“以人民安全為宗旨”要求國家安全的維護也要緊緊依靠人民,在國家安全佈局上不能忽視個體的重要性。

。只有每個人都視國家安全如自己安全,才能自覺抵制那些可能會危害到國家安全的潛在因素的侵蝕,從而營造良好的生存發展條件和安定工作生活環境。

儘管當代世界和平與發展早已成為主流,但無論於國家的管理者還是公民個體,在維護國家安全上都不能掉以輕心。國家的總體安全,既關係着我們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建設,又與人民的安居樂業、社會的長治久安密切相連。面對新的形勢,不僅呼喚新的發展觀、改革觀,還需要新的安全觀,統籌內部安全和外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建設,增強人們的安全意識,要求我們理念上跟上時代步伐,話語上適應現代交流需要,方式上熟練運用新的科學技術,以完善的國家安全工作機制,更好地適應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

教師學習心得7

《國家安全法》是我國建國以來在國家安全方面制定的第一部專門法律,對於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它的頒佈、施行,有利於保障國家安全和公安機關依法開展國家安全工作;有利於增強公民和組織的國家安全意識,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積極同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有利於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使國家安全工作納入法制化的軌道。

深入學習和大力宣傳《國家安全法》,堅決維護國家安全,是偉大的民族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揚。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體現着中華民族的政治智慧和生存哲學。從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到范仲淹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都反映了古代士大夫深沉的憂患意識。歷史發展到近代,面對國家民族空前的危機,憂患意識則發展為救亡圖存的思潮2017《國家安全法》學習心得體會2017《國家安全法》學習心得體會。從龔自珍、林則徐到康有為、梁啟超,從孫中山到毛澤東,無不深懷對病態中國的哀傷和行將破碎的祖國命運的憂患。中國共產黨則把這種民族憂患意識付諸民族解放的偉大事業,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贏得了民族獨立,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現在,我國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國家的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仍屬於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離全面、均衡、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就要求我們增強民族憂患意識,勵精圖治,奮發有為,艱苦奮鬥,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絕不能樂而忘憂,安而忘危,否則,就會重蹈近代中國落後捱打、家國不保的覆轍。

深入學習和大力宣傳《國家安全法》,堅決維護國家安全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是愛國主義的具體體現。我們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一個長期和平穩定的環境。“樹欲靜而風不止”。進入新世紀以來,國際局勢繼續發生着深刻而複雜的變化,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仍是當今國際格局演變的兩個主要趨勢,一些西方國家不願看到中國和平崛起,不願看到中國綜合國力和影響力日益增強,千方百計實施西化、分化,利用所謂人權、民族、宗教、台灣等問題向我國施加壓力,對我國進行滲透活動,利用人民內部矛盾,挑撥我黨和羣眾的關係,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帶來嚴重危害己,利人,利社會!

因此,在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同時,我們要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對不利於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因素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絕不能麻痺大意。

深入學習和大力宣傳《國家安全法》,堅決維護國家安全是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化,一些深層次的矛盾不斷凸顯,正確認識和處理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切實維護社會穩定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切實加強國家安全工作,維護社會穩定,意義十分重要。我們必須以《國家安全法》為武器,堅決防範和打擊各種敵對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和暴力恐怖勢力的破壞活動,絕不允許危害國家安全、破壞社會和諧穩定的組織和行為在我公司滋生蔓延,為我市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國家安全,人人有責。深入學習和大力宣傳《國家安全法》,堅決維護國家安全,關鍵是要樹立國家安全意識,始終把國家安全放在第一位,克服和平時期的麻痺思想。切實增強廣大幹部羣眾和青少年的國家安全意識,築牢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人民防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