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讀後感300字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4W

著名的書籍可以使我們的讀後感更加豐富,一篇優秀的讀後感是需要結合實際的故事內容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生命生命讀後感300字5篇,感謝您的參閲。

生命生命讀後感300字5篇

生命生命讀後感300字篇1

本學期我學習了由台灣女作家杏林子寫的《生命生命》這篇課文,讓我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

經過學習,我瞭解到作者12歲就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關節的大部分遭病魔侵蝕,以致扭曲變形,但她靠着自我的信心和毅力,成為了台灣知名的女作家,她身殘志堅不屈服於命運,不僅僅熱愛自我的生命,還無私奉獻,樂於幫忙他人。她的故事讓我明白:生命是奮鬥!是奉獻!

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體現出對自我生命的無限熱愛和尊重。在牆縫中不屈生長的小草,努力破繭而出的蝴蝶,為逃命自斷尾巴的壁虎,為保護自我而不斷換色的變色龍……它們都在用行動無聲的告訴我們,它們是多麼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啊!俗話説“螻蟻尚且偷生”,更何況是我們人類呢?

我們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保護好自我的生命呢?在學校,我們要注意:不能追趕嬉戲,上下樓梯不要擁擠,做操排隊要有序,凡是對身體有傷害的行為都不要去嘗試;在生活中,我們要注意交通安全、用水用電安全、網絡安全,不要和陌生人説話,不要輕易相信他人,保護好自我不受傷害。要好好鍛鍊,好好吃飯,有了健康的體魄,才能創造生命更深層的價值。

不管是杏林子還是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我從他們身上最大的感悟是: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我接下來會努力學習,好好珍惜時間,改掉自我拖拖拉拉,三心二意的毛病,讓自我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使自我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生命生命讀後感300字篇2

早就聽説有一本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小説,一直想看看,幾年以前在書店裏沒有找到,時間久了,也就忘了。最近一個偶然的機會,到書店裏看到了這部小説,也由此對本書的作者——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有了一些認識和了解。但當我看完之後,對這部小説的名字並沒有真正的理解,不知道它為什麼要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呢?再次看完之後,有了一點感覺,但也還是很模糊,覺得此書真的不好弄懂,深奧的如同一本哲學。也許是我才疏學淺、太笨的緣故吧,總之,難以看得透徹。所以,我的讀後感也不一定説的正確,希望能得到了解這本書的朋友給予提示和諒解。

首先我覺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輕”字,在這本書裏其實份量是最重的,是反其意而用之。如果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所強調的是“不能承受”,那麼可不可以這樣理解,那就是反過來説,能承受的只有“生命之重”了。如果能拋去本書中那些令我反感的晦澀情節和細節描寫,我不得不承認,它不愧為一本非常好的充滿哲理性的小説。那麼又怎樣來看待人生中的輕與重呢?我的理解是:輕是逃避,而重是責任,是為自己,也為他人負責的一種崇高境界。而書中的幾個主人公,都是不想對別人負責,甚至也不想對自己負責的生命之輕者,比如説托馬斯的逃避家庭,逃避親情,甚至不想認自己從未盡過義務的兒子。在他的整個生命過程中,他總是在不斷的更新着情人,只和她們保持着短暫的友誼。但就是這麼一個放蕩之人卻又有着維護自己尊嚴的個性,他認可丟掉醫生這個令人羨慕的職業,也絕不在能換回工作的一張協議書上簽名,從這點可以看出,他又是個矛盾的綜合體,有着分裂的人格。

而薩比娜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她不但逃避家庭,逃避婚姻,逃避情人,也逃避祖國,逃避革命,是個典型的背叛者。只有特蕾莎,雖然她沒怎麼逃避,但她也只能在“卡列寧”一條狗的身上找到真正的不求回報的忠誠。那麼這些逃避者的最終結果又是如何呢?當他們步入了中年,一無所獲,認識到了這種逃避的生命之輕是最難令人承受之時,一切都已經為時已晚了。因為生命是永劫無歸的,不可以從新來過。所以,對一個有思想,有頭腦的人來説,逃避人生,逃避責任的最終結果只能是對曾經的生命之輕,都會是難以承受,也無法承受的。

生命生命讀後感300字篇3

前幾天,我學了杏林子的生命生命》,使我感到極大的震撼,觸動了我的心靈。

文章主要講飛蛾的生命受到威脅時,極力鼓動翅膀,那是求生的慾望;一顆掉進牆角的香瓜子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沒有水的磚縫不屈向上、茁壯成長,那是它對生命的渴望;作者精聽自我的心跳,那一陣陣沉穩而有規律的心跳,那是作者對生命的熱愛,是杏林子奏響的生命的樂章。

我不由得想起了黃美廉,她從小就得了麻痺症。她的症狀十分特殊,無法掌握平衡,手腳經常亂動,醫生認為她活可是六歲。在常人看來,她已經失去了説話的本事,可是,她堅強的活了下來,經過手中的筆和大家溝通,考進了加州大學,並獲得了藝術博士學位,她讓有限的生命,創造了無限的價值。

去年冬天的一天,天降大雪,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了驚人的一幕,樓下的梅花開了,在嚴寒的風中,在冰冷的雪中傲然挺立、迎雪怒放,朵朵鮮花飄來縷縷清香,那美麗的頑強的生命讓我震撼!

生命是災難區帳篷裏的笑臉,生命是枯木抽出的嫩芽,生命是破殼而出的小雞……塞內卡説:“生命的價值不在長短,而在資料。”愛因斯坦説過:“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我們不能控制生命的長度,但我們能夠控制生命的寬度。

我要從此刻開始,好好學習,做對社會、對他人有益的事情,讓生命活得光彩有力,讓有限的生命,真正地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生命生命讀後感300字篇4

讀完杏林子的文章,我明白了生命是什麼。原先我以為生命是好好學習,可是生命在杏林子眼中就是無價之寶。她覺着生命是多麼的寶貴,課文中飛蛾求生的慾望,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成長的小瓜苗,進靜聽自我的生命。都深深地打動着杏林子。

杏林子就像霍金一樣,雖然坐在輪椅上,可是不被病魔嚇倒,身殘志不殘。霍金在他21歲的那年,就得了肌肉萎縮側索硬化症,這種病會使他的身體越來越不聽使喚,只剩下心臟、肺和大腦運轉,最終連心臟功能也喪失了運轉,但他並沒有被嚇倒,1965年霍金進入了劍橋大學。霍金那種熱愛生命的精神把我深深的打動了。

在生活中,我也看見過這樣的事情。

一天,我接了一碗水到外面玩水,正當我玩的高興的時候,一隻蜜蜂突然落到了碗裏,我立刻把玩水的事給忘了,而是來觀察蜜蜂。我看見:蜜蜂向碗邊奮力遊的過去,到了碗邊,蜜蜂開始往上爬,儘管蜜蜂的腳很濕,可是很努力,掉到了水裏還是堅持不懈的向上努力,我的心怦然一震,小小的蜜蜂居然有如此堅強的毅力,我被蜜蜂深深地打動。

我再次明白杏林子説的':“雖然生命短暫,可是有限的生命才得以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生命生命讀後感300字篇5

翻開這本書的第一章,我以為這是一本高深莫測的哲學探討書,講述着永恆輪迴的祕密。然而當我看到第三章,我又心想這是一本描寫關於男女之愛的書。其實知道後來才發現,這本昆德拉的傑作就像是一個碩大的迷宮。你也許很久都找不到一個入口,因為擺在你眼前的入口太多了,多到你不知道該從哪進去;而你一旦進入這個迷宮,裏面又是如此地吸引眼球,以至於使你絕不甘心目不轉睛地盯着自己的路走出迷宮;當你一轉頭,你就迷失在裏面出不來了,因為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吸收和理解。

一次就是從來沒有。這是一句貫穿於全文的話。主人公在生活中碰到了種種問題需要做決定:決定是否要揹着妻子和自己已經愛上的女子在一起;決定是否應該告訴妻子;決定是否寫自我批評的聲明或在早已擬好的聲明上簽字等等。但是“人只能活一回,我們無法驗證決定的對錯,因為,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只能做一個決定。上天不會賦予我們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生命以供比較不同的決定。”但不管做什麼樣的決定,我們都沒辦法去比較,只能是做出假設。只是做了決定,就不要再後悔了。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張不是草圖的歷史中。

永恆輪迴。所以接着這個話題,作者提出的觀點是永恆輪迴之説。如果有朝一日,我們曾經歷過的將無數次地重現。那麼這個永恆輪迴的世界就是尼采説的“最沉重的負擔”。可以想象,當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一畫面不斷在眼前重現的時候,生命不就變得沉重得不能再沉重了嗎?那麼這時,我們的生活就展現得輕盈燦爛。我不得不讚歎作者的思辨能力,輕與重的區別大概也就在於此了吧。

自由。當薩比娜離弗蘭茨而去之後,當托馬斯這個醫院秀的醫生離開醫院而去擦窗的時候,他們都獲得了自由,儘管這種自由是來自於一種他們從未想到的方式。但這種自由真的能給他們帶來快樂嗎?作者説“當負擔完全缺失,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他們就是進入了“輕”的境界中,這不但是沒有了負擔,內心也會變得空虛了。

偶然。另一方面,特雷莎選擇的應該是相對較“重”的生活。她與托馬斯的相遇來源於6個偶然。所以托馬斯也曾質疑他們的關係是否真的這麼的認真。然而特雷莎有她的武器——“忠貞”。她經常做噩夢,這些噩夢源自於她對托馬斯缺乏安全感,總是不信任他。而托馬斯也因為這些噩夢逐漸被特雷莎的愛束縛。但總之特雷莎用她的實實在在的愛得到了托馬斯。我們也不能因此説選擇“重”就是好的,正如後來特雷莎自己反省的那樣:“為了證實他是否愛她,以至於把托馬斯拖到這個地步:頭髮花白,精疲力竭,指頭僵直,再也握不住外科醫生的手術刀了。”

平衡。所以這就是我認為的作者所要給出的結論。我們到底是應該選擇重還是輕?我認為是平衡。過於輕則浮於空中太虛無而不可及;過於重則沉於大地太實在而不自由。我們應該學會去過一種實在而內心自由舒適的生活,也就不必非得通過永恆輪迴來驗證每個決定對與否了。

總之,這個寒假,我置身於這個大迷宮中。然而我離完全看遍這個迷宮還差得遠。它值得用一輩子去細細體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