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晨讀個人心得體會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9W
誦一本詩經,脣齒留香,讀書就如同一個科學家去讀當代文學作品,那麼關於晨讀個人心得體會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晨讀個人心得體會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晨讀個人心得體會三篇

晨讀個人心得體會1

魯迅的名字,是每個人都明白的。讀到他第一次的文章,卻是在課本里,課文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也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我很少去搜索關於他的文章,並不是我不喜歡他的文字,而是我怕自己庸俗的目光看不出他寫的哲學。但他的文筆,總讓人感覺像是一位和藹可親的爺爺,樸實,真誠,平易近人。

當我第一次看朝花夕拾,我總是很多感慨。它真實的記錄了魯迅的童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跟那曲折的經歷。回憶那些清末的生活習慣。

魯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並不乏味。他是鄉下人,卻能和城裏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裏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為伍,彷彿這樣的童年才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鑽進百草園。油蛉在那裏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

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齋的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裏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閒來無趣。

有很多人説,寫文章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他在現實世界受到的種種坎坷跟曲折,還要在自己的文字裏,建立一個世界。朝花夕拾在世人的眼裏它是無價的,在我心裏,它就是一個曲折老人記錄童年的回憶錄。

黃金時代的童年如今一去不復返,留下的只能給我們細細去回味。瑣碎的回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

不一樣的時代童年,一樣的快樂回憶。惹人懷念的時光,讓我們取名叫如花般的青春。

晨讀個人心得體會2

當我第一次翻開這本書,看到目錄的時候。很多問題便浮現在我的眼前,藍眼的眼睛真的是藍色的嗎?黃金指的指頭難道是用黃金做的?釣雞可以把雞釣上來嗎?帶着這些問題,我翻開了這本書——《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馮驥才創作的同名小説集,講述着奇人妙事。書中所講之事,多以清末民初天津衞市井生活為背景,每篇專講一個傳奇人物生平事蹟,素材均收集於長期流傳津門的民間傳説,人物之奇特聞所未聞,故事之精妙歎為觀止。內容雖毫不相關,但讀起來卻像天津人的“集體性格”。而且在作家的筆下活臨活現,生動有趣,讀時彷彿置身於現場。

篇章中,《蘇七塊》這一奇特故事我甚是喜歡。主要講了天津小白樓一帶,有個出名的蘇大夫,醫術了得。不過蘇大夫有個規矩,凡來瞧病,不管貧窮富貴,必須先拿七塊銀元碼,所以眾人背後給他去了一個綽號:蘇七塊。雖然蘇大夫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但他也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

合上書,我最多的感觸是手藝人的絕活,讓我歎為觀止。各行各業,都有幾個本領齊天的活神仙。可是他們也只是平平凡凡的人。可是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學習新的本領。就如書上所述:“碼頭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焉,靠邊待着。”

“生活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淡”就像學習一樣,也許有人會覺得枯燥乏味,但是我們也可以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自己。但是也需要勤奮和努力,只要刻苦鑽研,實事求是,腳踏實地。慢慢的,你會發現,原來學習也可以如此多彩。

作者馮驥才説的好:“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所以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學得一技之長。把生活變得絢麗多彩。

晨讀個人心得體會3

故事的主人公叫冉阿讓,僅因為飢餓偷了一塊麪包而判刑。在獄中,他悲痛欲絕,屢次越獄,以致罪刑加重,被判十九年的苦役。冉阿讓越來越仇恨法律。獲釋後,冉阿讓四處碰壁,受盡了別人的鄙視,四處流浪,開始仇恨社會。

這時,一個名叫卞福汝的主教大人的善良感化了他,冉阿讓從此洗心革面,脱胎換骨,化名為馬德蘭,創辦了一家黑玻璃生產工廠,並被國王提拔成這座城市的市長,市民們也非常愛戴他。

善良的芳汀被別人誘騙生下了一個女兒珂賽特。無奈之下,她不得不把女兒寄養在一個旅店的老闆家,可老闆趁機敲詐。芳汀大病一場,死在醫院裏。馬德蘭先生捨己為人,收養了芳汀的女兒。

警察們正在追捕失蹤多年的冉阿讓,卻抓到了和馬德蘭先生很像的工人,認為這個人就是冉阿讓,並準備判刑。為了拯救這個無辜的工人,真正的冉阿讓主動承認了自己真實的身份。警察再一次將冉阿讓送進了監獄,可冉阿讓為了芳汀的孩子,再一次折斷窗户的鐵條逃了出來,尋找珂賽特。終於,冉阿讓將珂賽特從德娜娣夫婦磨爪之下救了出來,實現了對芳汀當初的承諾。並以父女的身份進入了一所修道院躲避警察的追捕。在跟蹤的過程中,沙威警察被冉阿讓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打動,由於無法違背自己多年堅持的信念,跳河自殺了。

過了許多年,珂賽特長成了一個美麗的大姑娘,並和一個叫馬呂斯的人相愛。

1832年,巴黎戰亂,馬呂斯身負重傷,冉阿讓和他一起從地下管道逃命。可冉阿讓向馬呂斯坦白了事實以後,馬呂斯心如亂麻,竟不讓冉阿讓見珂賽特。這樣,冉阿讓徹底失去了他親手撫養的珂賽特,悲傷和難過成為了他生活的全部。

當馬呂斯得知救他的人是冉阿讓,馬德蘭先生也是冉阿讓。有感激,更有敬佩。

冉阿讓一生為他人着想。就這樣,他的靈魂在悲慘的世界中升入了天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