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弘揚五四精神心得體會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9W

關於2020弘揚五四精神心得體會精選5篇

2020年弘揚五四精神心得體會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功,猶如響徹雲霄的一聲春雷,切破了辛亥革命以來的沉悶局面,使中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出現了高潮。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弘揚五四精神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的工作和學習有所幫助,歡迎閲讀!

【篇一】弘揚五四精神心得體會

“五四”精神概括起來就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雖然説,時間已經過去了90多年了,但是,今天看來,這一精神仍然是我們必須提倡和發揚的。

愛國與進步,是“五四”精神的基礎和源泉。雖然“五四”青年打出愛國、進步的旗號,有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社會背景,但是,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愛國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在任何時候、任何歷史條件、任何社會背景下,都不應該忘記,也不能忘記,更不敢忘記。而進步對於一名青年來説,意味着不斷進取、永遠向上。忘記進步,就意味着落後。今天,雖然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社會變革的步子很快。但是,愛國和進步仍然應該成為每一位中國人心中不變的主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應該懂得愛國的意義、進步的作用。切不可國家強大了,社會進步了,就忘記愛國,忘記不斷進步了。

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與動力。“五四”青年提出的這一口號,既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一種吶喊,也是對未來信心的一種呼喚,更是向全體青年發出的號令。民主,是一個國家和諧、有序、融洽必備的條件,沒有民主的氛圍,沒有民主的氣息,這個國家就沒有生機、沒有活力;科學,則是一個國家振興、發展和強盛的不竭動力,一個科學不發展,科學氛圍不濃,科學創新不多的國家,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發展的。民主與科學,貫穿於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之路、興旺之路、振興之路。

“五四”精神,不僅是“五四”青年智慧和力量的結晶,更是中國青年理想和目標的體現。今天,雖然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社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五四”精神仍然是廣大青年必須牢記和發揚的精神動力,所不同的是,我們在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時,必須注入時代的特點,注入新的內涵。

【篇二】弘揚五四精神心得體會

當代大學生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是時代和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我們首要完成的問題是什麼是五四精神,只有將五四精神的真正內涵弄清楚了,才能夠真正的領會五四精神的真正意義,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才能夠更好的在現實社會中踐行。

五四精神發跡於新文化運動,它代表着新文化和舊文化的碰撞。在巴黎和會外交失敗後激化了中國愛國青年對救國救民的探索,是對外反對帝國主義,對內反對本國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是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五四運動不在於其行,而在於中華民族處於危難時刻,中國愛國青年對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有意義的探索過程。雖然五四運動在大革命失敗後結束,但其青年學生,愛國人士在今後的鬥爭中逐漸轉化到其它革命團體中,仍然在積極鬥爭。五四精神在於中國青年知識分子求索民族獨立和富強的探索精神,並且對當時的文化進行了一場革命性的洗禮,所以五四運動是開創性的,積極性的。

五四運動時期中國青年對當時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的探索不僅僅處於政治層面的(民族獨立富強),還有文化層面的,精神層面的(當時出現了許多優秀作品,例如:《雷雨》等等)。對於當代大學生,我們應當繼承五四時期當時青年對社會出現的問題進行全面地剖析,積極地找出中國內部出現的問題。並且積極地開眼看世界。但是作為當代大學生應當理性的看待五四運動,由於當時愛國青年本身認識的侷限性。對於當時國學文化一味的否定,造成了中國文化的斷層。我們只有理性的看待了這一問題才能夠更好的將五四精神繼承和發揚。

五四精神的繼承是必要的,它是體現當代大學生在接受新時代,新思想時對近代歷史的正視,對五四精神的整理。當然我們不是在簡單的瞭解五四運動的歷史,而是在積極運用和採納五四精神中的合理部分,並且將其運用到我們的社會實踐中,積極建設我們的祖國。五四運動遺留下許多寶貴財富,例如對當時中國政治透徹的分析後,對中國政治的改造探索——馬列主義是當時中國知識分子對救國救民的成功應用,直接為新中國的誕生提供了理論基礎。但是在探索過程中有其侷限性,例如:由於當時中國青年知識分子在看待西方文明時,認識到本國文化的落後;但是青年知識分子沒有正確分析本國文化的合理部分,將其全盤否定。雖然當時有許多有識之士(張之洞等人)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而不能被當時時代所接受,直接造成了中國文化的摧殘。所以在發揚五四精神時,我們青年大學生應當合理的採納五四時期當時中國青年知識分子對我們的指導和借鑑,對其中的不合理部分應當摒棄。

發揚五四精神,時代要求我們當代大學生應當結合歷史實際,合理的分析當代國內實際和國際風雲。五四運動是創新的,他要求我們當代青年與時俱進,即使路途艱險,也應當積極求索——實現中國人民全面的小康社會及中國的現代化。我們應當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在自己的領域裏面為中國經濟發展和騰飛提供人才支撐,實現中國在經濟上和科技領域的突飛。以經濟作支撐,幫助中國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當代大學生髮揚五四精神,究其根源就需要當代大學生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接受並學習外國先進思想和文化。只有合理分析外國先進文化及生產力和自己本國的不足,才能夠更好的建設我們的國家。當然,由於認識的不足,可能我們在探索新領域接受新思想時存在嚴重的問題,造成民族在發展道路上走彎路,走錯路。但這並不能夠阻止我們的求索路,只有不畏艱險,不懼失敗。才能夠真正的實現祖國的強盛,人民的富足,民族的偉大復興。

五四精神的繼承與發揚,需要我們當代青年大學生學習五四精神的真正內涵,而不是徒有其表。只有學習五四精神,才能夠為我們建設祖國提供理論指導和精神上的鼓舞。總之,學習五四精神,繼承五四精神,發揚五四精神。對當代青年大學生起着深遠的影響,學習五四精神的必要性,積極性更是顯而易見了。

【篇三】弘揚五四精神心得體會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彈指一揮間,“五四”運動距今快滿一百年了。百年風雲激盪中,很多曾經攪動時局的重大事件,或者曾經顯赫一時的歷史人物,終歸敵不過時間的碾壓,在短暫的掀起陣陣波瀾或些微漣漪後,最後都逐漸消逝在歷史進程的的無盡長河中。然而在其中,有一些精神或價值的傳承,卻是不能也不應該忘卻的。筆者個人觀點,在近代中國百年曆史進程中,最不能忘記,最應該堅守和弘揚的價值觀,首推“五四”精神。而對“五四”精神的認知和解讀,永遠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命題,很多真知灼見是我輩普通人所望塵莫及的。筆者僅嘗試從一個曾經在共青團戰線奮鬥過的老共青團員的視角,將個人一些碎片化的膚淺認識,和大家作一些共享。

堅持和弘揚“五四”精神,對國家和民族的擔當意識是一條永續傳承的主線。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的5月4日,是一場發生於中國北京、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運動,以及包括廣大羣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的一次x、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的發生,有其深厚的社會現實因素和歷史文化土壤,一般認為,廣義的五四運動,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之後,在1915年中日簽訂《二十一條》至1926年北伐戰爭之間,中國知識界和青年學生反思中國傳統文化,追隨“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探索強國之路的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當時最的一句口號——“外爭國權(對抗列強侵權),內除國賊(懲除媚日官員)”,真切地道出了那個時代有良知、有覺悟的中國人,對國家自主獨立、民族自信自強的迫切願望。

正因為五四運動開啟了聲勢浩大的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基礎,直接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階級上、思想上和幹部上的條件,最終促進了民族的獨立、國家的強盛和人民的富足,中華民族一洗近代以來百年屈辱,真正重新屹立於世界優秀民族之林。當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撫今追昔,我們更應該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對“五四”精神的堅守和弘揚中,將對國家和民族的擔當意識,代代因襲、永續傳承下去。

堅守和弘揚“五四”精神,必須堅守引導青年、團結青年、服務青年的主旨。五四運動直接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並以此運動作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正是由於以青年學生為主體的五四運動對中國近現代歷史走向產生的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對進步的青年運動採取了關心、支持和引導的態度,使廣大青年作為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重要助手和後備軍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但由於形勢的發展和變化,共青團組織近些年來在服務青年的方式、手段和效果上,也出現一些不盡如人意地方,特別是今年2月2日中央第二巡視組向團中央反饋專項巡視情況提到的,共青團“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傾向依然存在,“只當後備軍、不幹羣團活”的觀念誤區在部分團幹部中依然有市場。如何解決這些一針見血、直指要害的問題,既要有破釜沉舟、壯士斷腕的勇氣,又要靠對“五四”精神所涵蓋的引導青年、團結青年、服務青年的主旨的堅持和傳承,無論何時何處,共青團的幹部都要能沉到基層、到一線去摔打磨礪,這樣才能從根源上克服團幹部只當青年官,不當青年友、不能為青年提供實在有效服務的弊端,使共青團的工作永遠充滿生機和活力,真正做到黨放心、青年滿意、社會認可。

【篇四】弘揚五四精神心得體會

今天,是“五四運動”x週年的日子,我們再次記起它、紀念它。1918年11月11日,延續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英、美、法等國的勝利和德、奧等國的失敗而告結束。1919年1月,獲勝的協約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和平會議。中華民國作為戰勝國參加會議。中華民國代表在會上提出廢除外國在華特權,取消二十一條等正當要求,均遭拒絕。會議竟決定日本接管德國在華的各種特權。對這喪權辱國的條約,中華民國代表居然準備簽字承認。消息傳來,舉國震怒,羣情激憤。以學生為先導的五四愛國運動就如火山爆發般地開始了。

5月4日下午,北京3000多名學生在x前集會x,這一運動得到的工人和各階層人士的聲援和支持,上海、南京等地的工人紛紛舉行罷工或x。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並指令巴黎參加會議的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為了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以來中國青年光榮的革命傳統,1939年,陝甘寧邊區的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青年節。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宣佈這一規定。

回首過去,壯懷激烈,展望末來,任重道遠。“五四”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有不甘落後,奮起拼搏,才能振興中華。“五四”的精神告訴我們,只有用自已的雙手,才能建設美好的新生活。

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揚愛國主義不是非要我們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愛國行動,而是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

我校剛剛申報的東營最美青年校團委體育部長、二年級年級主任馬邦勇老師,熱愛學生,善於鑽研,工作充滿激情和活力,為人處世謙虛豁達,堪稱青年教師的楷模。我校九年級八班團支部書記王新泰,品德高尚、樂於奉獻、多才多藝、成績突出,跟九年級的團支部書記王海琳協助校團委組織了許多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堪為學生中的榜樣。每週升旗儀式上,衣着整潔、彬彬有禮、英姿颯爽的八年級團支部書記都穿梭在升旗儀式方陣中。他們或整理小同學的衣領,或糾正他們的隊禮,為的是讓我們的升旗儀式更有品位、更有內涵。所有這些佩戴着團徽的熱血少年,還有那些盼望着加入共青團組織的優秀少先隊員,是他們點亮了育才學校的名片,是他們點亮了東營的名片。未來他們就是建設東營、建設祖國的主力軍!

同學們,老師們,五四愛國運動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但是他的精神卻永遠激勵着我們一往無前。

在學校裏,老師們熱愛自己的學生,備好上好每一節課,就是愛國的具體體現。同學們愛護每一張課桌,不在上面亂寫亂畫,保持好校園衞生,不亂扔垃圾就是愛國的具體表現。升旗儀式莊重嚴肅,唱國歌聲音洪亮,敬隊禮規範標準就是愛國的具體體現。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幫助有困難的人,力所能及地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也是愛國的具體體現。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把育才學校當成自己的家,把東營當成自己的家,發揚五四愛國主義運動的偉大精神,做好每一件小事,讓自己的明天更美好,讓育才的明天更輝煌。

【篇五】弘揚五四精神心得體會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以學生為主體,有工人,商業等階層參加的運動。主體是反對戰後列強無視中國也是戰勝國的是實,不但不歸還中國被佔領土,反而將德佔的青島劃給了日本,而引發的新民主主義的愛國運動。以後得到全國的響應,迫使政府x不在相關損壞中國的條約上簽字。

由於五四運動的發起與響應者多為新文化運動的學者和他們的學生。為中國共產黨的早期活動與建立提供了一定的社會基礎。

五四運動喚醒了學生國民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讓國民覺醒出來,知道了人權、民主、制憲立憲、科學、秩序、法治法制以及平等、自由、博愛等政治理念。人權、社會保障、公平正義、平等自由成為國民追求的價值觀、人生觀。五四運動是中國人民追求人權主權、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科學民主的總動員,是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浴血奮戰的思想準備。為中華民國趕走日本鬼子打下了社會基礎,讓國民明白了政治、經濟、軍事對國家主權、公民人權的保障,沒有專制的政權,主權與人權會更重合一致。五四運動,讓國民明白了生命之可貴、皇權之腐朽以及平等自由之價值取向。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於探索、敢於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

五四運動雖過去了100年,但它的政治意義與歷史意義都不可忽視。首先是喚醒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關注了國家的地位,一一很多國人明白了一個真理,弱國無外交。只有靠人民的力量,才能制約政府的賣國行為。讓一些受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影響的先進份子,看到了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機遇。是不是可以這樣講。五四運動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推動作用。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新x主主義運動打下了基礎。

五四,運動説明了青年在人一個國家中的作用和未來的重要。毛主席在留蘇學生集會上就指出,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你們年青人好像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相關文章:

1.感悟五四精神心得體會範文多篇

2.弘揚五四精神心得體會範文5篇

3.學習五四精神心得體會優秀範文三篇

4.五四運動100週年,學習五四精神心得體會3篇

5.2020青年弘揚五四精神學習心得體會5篇

6.學習五四精神心得體會範例精選範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