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數學90培訓心得體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77K

寫一篇實用的心得體會可以讓我們的思想得到昇華,當我們在寫心得體會的時候,一定要全面考慮,白領範文網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國中數學90培訓心得體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國中數學90培訓心得體會8篇

國中數學90培訓心得體會篇1

應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開展教師培訓是教師教育的一種創新,它以信息化帶動教師培訓的現代化,集中優質課程資源,極大地豐富了教師培訓的內容。以前我們沒有機會外出學習,如今在學校就能聽到專家講座,看到名師上課,這種培訓為我們提供了專業學習的渠道,使我們受益匪淺。

一、對中國小生及初高中學生數學學習的銜接問題有了深刻的認識。

以前,自己粗淺地認為學生進入國中學習之後,只要課程進度放慢一些,課程內容講的詳細一些就足夠了,聽了專家講解之後,才發現原來要處理好中國小生數學學習的銜接問題遠沒有那麼簡單,作為國中的數學教師,要充分了解國小階段以及高中的數學課程,瞭解其內容、知識結構及編排體系和呈現方式。而且更有必要深入到國小,高中的數學課堂去聽課,以便更好地進行中小及初高中學生數學學習的銜接問題。因此,自己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要按照專家的建議積極開展此項活動。更好地解決好中國小生數學學習的銜接問題。

二、對課堂教學設計、教學案例的編寫方面的內容有了提高。

培訓活動中,自己聽取了多位專家在教學設計、教學案例以及課例方面的探討和交流示範活動,通過視頻觀看學習,使自己在教學設計、教學案例以及課堂教學等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和加強,特別是在課堂教學設計,令人豁然開朗。受益匪淺。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自己自參加工作以來,聽了許多其他教師的課,也給人家評過許多課。聽了專家講座,自己才知道在這方面居然空白一片。如以往聽課從未記錄過講課者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時間分配,聽課時只注意了講課者的知識傳授情況,而沒注意欣賞、品析講課者的教學追求、洞察其教學的理論依據等。自己今後將認真按專家的指點開展説課、聽課及評課活動。

三、有善於反思的習慣

“反思是教師的一塊“自留地”,只有不斷耕耘,才能檢討自己的教育理念與行為,不斷追問“我的教學有效嗎?”“我的教學能更有效嗎?”,不斷總結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斷深化自己的認識,不斷修正自己的策略,從而獲得持續的專業成長,總結——深化——修正——獲得,這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法寶。只有靠教師自己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探索和創造才能獲得,尤其要注重對教學經驗的科學反思。反思的目的在於增加教師的理性自主,使教師對其實踐信念和實踐的因果決定因素有更多的自我意識,從而使教師的成長始終保持一種動態、開放、持續發展的狀態。

總之,此次培訓活動,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教學行為方法、專業化水平,教育教學理論均有了很大的提升。今後,自己充分將所學、所悟、所感的內容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做新時期的合格的國中數學教師。

國中數學90培訓心得體會篇2

“我曾領略一種高尚情懷,讓我久久不能忘懷”,這是很多人對這期教師培訓的感受。培訓已過九天,可大家卻念念不忘,很多人用四個字來形容這次培訓的感受,那就是受益匪淺。通過培訓我們感受到了大家的風采,體會到了數學教學的真諦,領悟到了人生的哲理。在新教改實施以來,我們心中有許多困惑,通過這次培訓學習,使我們茅塞頓開,聽着專家們的討論,觀摩優秀教師們的教學,我們如沐春風,在這裏,通過總結回顧培訓的點滴。

1、教育理念的改變。通過培訓,使我認識到傳統教學的一言堂要摒棄,課堂教學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起主導作用,要引導學生動起來,教師提出問題,要讓學生去分析,去探討,去解決問題;教師“一桶水”的理念已不能滿足職業要求,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新教育教學理念,努力使自己向“學者型,鑽研性”的教師靠攏。通過集中理論學習,使我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明晰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優化課程改革、調整課程門類,更新課程內容、改革課程管理體制和考試評價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課程標準應當是一個基本的標準,是絕大多數學生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現代化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選拔教育,其課改內容和要求應該是基礎的、有限的和具有發展性的;學校教育不是終結性教育,其課改要給學生全面而豐富的發展留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應有利於學生自主、多樣、持續地發展。通過學習瞭解了先進的教育科學基本理論,現代教育觀、學生觀和學習觀,在教學活動中遵循客觀規律、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把素質教育貫穿到學科教學過程中。

2、重視設計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基礎知識的傳授,更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在備好課的同時,根據教材和學生的需要設計好課堂,如先解決什麼,後解決什麼呢,以什麼方式解決,如何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活躍起來等,這些問題,在以前的課堂教學是不太考慮的,通過這次培訓,我明白了設計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感到以前教學的不足和改進的方向。

3.給學生創設自由發展平台。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突顯其個性發展,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責任,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創設情景,給學生提供一個思維,創新的平台;通過選修課的教學,使學生的興趣,個性等得到發展,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作好鋪墊。這也是培訓學習給我的啟示。

4、教育教學理論掌握得更為系統。這樣的培訓非常及時,平時忙於教學,很少有機會靜下心來讀書,來到這裏一下子聽了那麼多課,看了那麼多書,記了厚厚的筆記,回去還得慢慢消化。使我們對教育教學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看得遠,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一學期的學習,使我對一些教育觀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教學理論的認識更加明晰;對開展教研活動的方式更加明確;對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培訓只是一個手段,培訓只是一個開端,對於培訓給予的清泉,我要讓它細水長流。我明白,做一個數學教師,有無盡的責任教育。本次培訓填補了我的許多空白,將會使我的人生教育煥發出新的生機。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寫在紙上的是思想的足跡,化作動力的是思想的延伸,我們得到的是人格的提升、生命的昇華,願“一片金色的回憶,一份永久的紀念”成為我重新跋涉的新起點。

國中數學90培訓心得體會篇3

我有幸於20xx年7月24日至31日參加了xx市國中數學骨幹教師培訓,這次培訓既有理論提升又有實踐聽課;既有專家講座,又有互動交流。本次培訓中針對15天的專家或名師講座,並進行了及時的討論,收穫多多。

這次培訓,對我來説,最大的感觸是及時。及時於自己思想覺悟的感悟,及時於自己教學理念的充足和提升。在培訓中我充分理解了教師的敬業精神的內涵,它不僅表現在對教學工作的職守,以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態度對待教學工作,以尊重、信任的態度關懷學生,而且更重要的表現在對教育事業的孜孜追求和不斷完善上。要求我們在奉獻自己的同時,更要不斷地汲取,不斷地超越自我,要有勇於創新與創造,鍥而不捨的追求的精神,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科學施教,開闊自己的教育視野。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逐步完善自我,以便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鄭毓信教授的《教學研究與教師專業成長》,從追求卓越的職業生涯到面對課改的知識職能兩方面談了他自己的看法,深入淺出的講解、風趣幽默的事例、耐人尋味的提問,讓人輕鬆獲取知識。他充分肯定了當前世界各國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我國現階段課程改革的先進教育理念,強調了當前我們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努力提高新課程指導下的課堂藝術,真正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讓學生主動的發展,同時告戒我們要成為名師,必須關注自我、關注文獻、關注收穫,更要更新理念、改善教育教學行為。

市教研室李曉明老師的講座《從江蘇省有效性課題研究看國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從更新觀念、師生平等、改變教學方式三個方面闡述瞭如何使課堂教學達到有效,他説道,學生不是一次就教會的;教師要建立每一堂課的成就感;教師是服務者,不是權威,你是幫助學生成長的那個人;我們不期望課堂教學教育好每一位學生,我們期望每一節課都能修正一些孩子的不良習慣和行為;有效教學不是完成教學內容,而是教師和學生都有所得……這些觀點使我深深地認識到教師的責任和追求,我反思了自己平時課堂教學,覺得自己在責任心方面有些偏差,以為對學生嚴格要求,認真教學就是負責任,我想,今後我一定要修正自己的教學行為,努力去為每一位學生服務,真正實現自身的價值。

xx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王潔博士關於《校本研究與教師發展——以課例為載體的校本教學研修》的講座。身處教學第一線的我們,一聽説教科研,都或多或少地感到有點茫然,我們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教書,改作業,怎麼會有時間和精力開展教科研呢?聽了王潔博士的講座,我茅塞頓開,原來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也能開展教科研活動。王教授為我們介紹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以課例為載體的校本教學研修。她的講座使我明白:可以以課例為載體,通過“教學設計——課堂觀察——反饋”這樣的流程展開研究。她以某老師上“100以內的退位減法”為例,讓我們深入理會了這種研究的開展。回顧我們平時的教研活動,也經常聽、評公開課,但從來都是不同水平,不同教齡的老師做着同樣的事情,評課時也是大家泛泛而談,這種局面難以讓不同類的老師在教研活動中受益。要想使教研活動突破經驗層面的侷限,深入地開展下去,課堂觀察技術與診斷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缺乏對課堂的觀察與反思意識,缺乏對教育教學的觀察與思考意識,那麼他就很難實現專業的提升。

省教研室李善良博士的講座《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教學研究》明確指出教師要在自我反思中成長。每堂課下來,都要反思。如:教學環節是否出現問題?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討論是否富有成效?又有多少學生真正參與、體驗到了合作學習的快樂?這堂課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哪些問題,下次課打算如何解決?在聽同學科教師課時,就同一個教學環節,自己會用什麼樣的方法去教,怎樣設計更好?聽不同學科教師的課,找找學科間的異同點在哪裏,有哪些好的做法可以借鑑?學生在課堂上常會不經意間產生出“奇思妙想”,生髮出創新火花,這都要逐一記錄,將這些細微之處流露出來的信息捕捉提煉,既為教研積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寬自己的教學思路。除此以外,還要注意現成資料的收集。如:各地會考題、優秀教案、課件、自編測試題、有價值的教輔資料,這些都是編寫各階段試題、上課的最好參考。有了這些素材,不僅方便了自己知識積累和教學,也樹立起了老師在學生中的威信。我們只有不斷實踐,勇於反思,多關注教學改革的新動向,善於收集各種資料和信息,才能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教學質量,才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綜觀目前我的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學生的學習成績,簡單的説就是學生的考試分數,它就是我們教師的生命。於是整天圍着學生轉,課內效益不高,就利用課外補,花了大量時間,出現了學生累我更累的局面。短短几天的學習,不僅提升了我的教學理念,開闊了視野,更使我在合作交流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穫;同時培訓內容豐富,學術水平高,充溢着對新課程理念的深刻闡釋,充滿了教育智慧,使我們開闊了眼界。雖不能説通過短短几天的培訓就會立竿見影,但卻也有許多頓悟。身為老師,要把握新課改的動態、要了解新理念的內涵、要掌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研究,厚實自己的底藴,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靜下心來採他山之玉,納百家之長,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學,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風彩,求得師生的共同發展,求得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國中數學90培訓心得體會篇4

20xx年5月18日上午在臨高縣思源學校聽了陳專家的專題報告,使我受益匪淺。專家指出課堂教學要多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思想,情感,信息,知識交流的過程。如果僅僅發揮了老師的主導作用,沒有學生的“主體參與”,教學也不會有什麼成效,所以教師應千方百計地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吸引他們參與到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來。還有有效的問題情景有助於學生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並對教學過程起着引導,定向,調節和控制的作用。

問題要圍繞教學中心內容,提問的形式要靈活多樣。用“新”喚起學生的“心”,學生才會對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繼而積極思考。對於學生熟悉的內容更要善於變換角度,改變方式地提出,並且要有新的要求,使學生不能簡單地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習慣去解決問題。這樣學生才會有新鮮感,才會啟動思維神經,才能激發學生運用知識探索新問題的積極性。學生動手操作和活動是激活學生興趣的舞台,是促進發展的戰地。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妨增設一些趣味活動。讓學生進入角色。這些活動可跟學生學過的舊知識聯繫起來,也可跟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下午,聽了陳鳳雲老師《搭配》的展示課,陳老師大膽的把課堂交給學生,耐心地引導學生,讓學生在互動中尋找搭配,使我懂得對學生的引導要有耐心,要以學生為主體,善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課堂顯得輕鬆而又活躍,是一節優質課。

國中數學90培訓心得體會篇5

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數學培訓,在學習過程中,我認真聽取了三位專家的精彩講演,自己無論在思想認識及教育觀念、教育理論和方法、教師業務素質及業務修養、新課程改革等各方面都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對於改進我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幫助。總結如下: (1)認識到教師的任務不僅只是教學,教育科研更不僅是專家們的“專利”。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都離不開教師的教學實踐,我們不能總是把別人的或原有的理論和經驗用於自己的教學。

(2)重視問題解決與研究。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能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努力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使教育教學過程得到及時的調整,從而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益。

(3)在推進新課改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問題、新情況,要能在變遷與複雜的教育教學情景中進行獨立思考和判斷,並通過自己的研究尋找出最佳的教育教學行動策略和方案。

(4)善於與同行交流,學習借鑑他人經驗。不斷學習新知識,加深對數學的理解,並把成果應用到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不斷吸收、篩選符合學生需要的觀念和方法。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生靈活的數學應用能力

(5)知道一般概念和推理方法對使用數學工具的重要意義,利用對數學中各種概念之間相互關係的深刻理解和廣知識,幫助學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推理方法的基礎上,建立一套他們自己的數學方法。

總之,通過本次骨幹教師的培訓,自己收穫頗多,感受頗深,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如何把本次培訓所學到的理論始終如一的貫徹下去,使自己的教學工作不斷完善、不斷提高。

國中數學90培訓心得體會篇6

5月10日,縣教研室在興福鎮中學舉行了博興縣國中數學教師培訓會議,會議非常得務實,也非常得成功。多位教師的發言,思維火化的碰撞,使參會教師受到了很大的啟迪,對今後的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大的示範、引導作用。現把感受、心得總結如下:培訓會上,聽了兩節數學課,一節是興福鎮中學韓翠華老師講的試卷講評課,另一節是縣實驗中學韓冰老師講的專題複習課。

我覺得兩位講課老師的課有如下特點:

一是小組教學。把全班同學分成了若干小組,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內討論,學生在討論後還把他們討論明確或未能明確的問題在老師巡視時進行解決。分組分出了競爭,分出了凝聚力,分出了互幫互助和互相激勵。

二是自主探究學習。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課堂上高聲討論,每位學生都是在圍繞問題研究,在這裏,學生的學習天性和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課堂成為學生羣體自學和團結協作的一個舞台,成為所有學生充分互動相互感召的學習共同體。

三是教師講解層次分明,重點突出,並讓學生進行反悟簡記。四是這兩節課都體現了學生是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五是分層次講解和歸類講解,把同一問題歸類,是學生認識充分,便於知識的拓展與延伸。通過聽課、評課,對講評課的授課環節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講評的目的更加明確。學生做題不是為做題而做題,講評也不是為講評而講評,都是為了學生掌握知識。

因此學生做題不在多,講評要瞄準知識的生長點,注意歸納出每個題目中藴含的基本知識點,注意歸納出每個題目中藴含的基本方法、基本思想。願有機會更多參與這樣有意義的會議!

國中數學90培訓心得體會篇7

本次數學班培訓,內容安排豐富多彩。既有專家講座,又有互動交流。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培訓,對我來説,受益頗多。從專家的講座報告中,我領略了數學最前沿的理論,怎樣才能成為研究型的教師。通過本次學習活動給我很大的啟示。

一、數學教師應有的教學方式: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在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的同時,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課堂教學形式多樣,經常開展講座交流和合作學習,讓大家共同提高。

二、學生應有的學習方式:

在基礎教育改革下,學生學習方式開始逐步多樣化,學生在學習中能樂於探究、主動參與,勤於動手。活動性作業比書面作業有增多,讓學生學習更輕鬆、更喜歡上學,對學習更有興趣和積極性。

三、新課改下的評價方式:

評價方式更多地採取諸如觀察、面談、調查、作品展示、項目活動報告等開放的及多樣化的方式,而不僅僅依靠筆試的結果;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現狀、潛力和發展趨勢。

通過本次的學習,我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反思教學,如何進行同伴互助,怎樣從一個單純的教書匠轉變成一個“經驗型”的教師等等。這些理論對我來説很是及時,有了這些先進的理論,才能得出有效的實踐。正如專家所説:高標準要求自己,高水平引領學生,高境界體現價值,真正落實“根”的教育。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從以往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得失。

第二,學習。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是提高自我素養的良好基奠,知識是財富,人生旅程是財富,教學經驗、過程與感悟更是財富。

第三,交流。他人直言不諱的意見與建議可能是發現不足、認識“廬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徑。要聽真言,要想聽真言,更要會聽真言,久而久之對我大有裨益。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通過本次培訓使我深有感觸: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用自己學來的知識豐富自己的數學課堂教學,優化自己的課堂教學,創出自己的教學特點。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我的最終目標。

國中數學90培訓心得體會篇8

數學是以數字和符號為主體的科學性學科,所以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建立數感和符號感是非常重要的,是進入數學學習的基礎。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要學習整數、小數、分數、有理數、實數等數的概念,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但通過數學的學習,使學生能將這些數的概念與它們所表示的實際意義建立起聯繫,例如,一百萬有多大,一把黃豆大約有多少粒等等。在課程標準中,重視對數的意義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感,淡化過分“形式化”和記憶的要求,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自主活動,不僅提高了自身的數學素養,還有助於他們利用數學頭腦來理解和解釋現實問題。我們的大多數數學問題都來源於生活,而我們的數學知識反過來又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因此,有價值的數學更多地體現在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和思維去觀察、認識日常生活現象,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獲得或提高適應生活的能力。過去教師一直非常重視學生筆算的正確率和熟練度,學生缺乏估算意識與估算方法。但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較筆算用得更為廣泛。我們常常需要估計上學、上班所用的時間,估計完成某一任務(燒飯、買菜、做作業等)所需的時間,估計寫一篇文章所需的紙量,放置冰箱所需地方的大小,估計一次旅遊所需的費用等等。因此,加強估算,培養學生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具有重要的價值。新課程標準也反覆強調要加強估算,淡化筆算。

數學教學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社會的聯繫,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教學是思維活動的教學,是思維過程的教學,沒有學生的思維活動的數學課是不成功的,數學課堂上,學生的思維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課堂的情境,以及教師的循循善誘和精心的點撥。因此,課堂情境的創設要以激發學生思維活動為出發點。課堂上提問的設計、題目的選擇、情境的創設等,都要充分考慮對學生思維活動的啟發性,這正是課堂情境創設所要達到的目的。

課堂上,教師創設問題情境,以激勵學生解決問題的動機,通過探索,解決問題,獲得積極的心理滿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這一點,可以用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求知慾。

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在講授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間製造一種“不和諧”,將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相關的情境之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要小而具體、新穎而有趣、具有啟發性,同時又有適當的難度,與課本內容保持相對一致,不要運用不恰當的比喻,這樣不利於學生正確理解概念和準確使用數學語言能力的形成。教師要善於將所要解決的課題寓於學生實際掌握的知識基礎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懸念,把問題作為教學過程的出發點,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迫切要求下積極主動地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