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現實題材電影《1942》的精選觀後感範文3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1W

電影是一種文化,裏面包羅萬象,要寫觀後感就要求我們有一顆細膩的心,能夠很好地發現影片中的情感,便於我們的文字表達,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現實題材電影《1942》的精選觀後感範文3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現實題材電影《1942》的精選觀後感範文3篇

現實題材電影《1942》的精選觀後感範文

觀看完《1942》,從影院出來,一位阿姨感慨:這是一部很正的片子。我覺得這是個很恰切的評價,《1942》包涵了很大的歷史內容,有撼動人心的力量,是不能用悲劇或者喜劇來簡單定義的。

《1942》改編自劉震雲的同名小説,歷時18年的等待,9個月的精心準備,奔赴8地拍攝,整個製作團隊在重慶河南等地來回奔波。馮小剛如此大手筆的製作,絕不僅僅是為了煽情賺眼淚。觀看時,除了感官上的震撼,更多的是心靈的觸動。

1942年,太平洋戰爭進入第二年,中國的抗日戰爭正處於相持階段。此時河南大旱,又遇蝗災,上百萬民眾遭遇饑荒,被迫背井離鄉,開始從河南到陝西潼關的大規模逃荒。逃荒路上,餓死的病死的人不計其數,扒火車被踩,被軋死者也無數。影片以河南民眾逃荒的時間和路線為軸,展開了對逃荒過程的真實再現,這期間還穿插了許多國際國內的大事,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宋美齡訪美,重慶歡迎外國特使的演練……有這樣一個大背景,河南的災荒更顯出複雜的意義,具有更深的內藴。

面對生死,人性最容易呈現出來。為了生存,為了活命,人往往無法和多數的其他人站在一起,而是選擇和自己最親最近的人站在一起。在這個過程,人們又需要不斷做出抉擇,不斷地放下很多東西。為了活命,鄰村的鄉親們準備去搶財主範東家的糧食,為了保住活命的糧食,範東家讓鄉親們大吃一頓的同時,讓長工拴住去報官。當鄉親們知道這一事實後,殺死了範東家的兒子,搶了他家的糧食。就這樣,範東家帶着剩下的餘糧也開始逃荒。

影片將就這樣將每個人面對災荒的態度真實呈現了出來,絲毫不掩飾。為了活命,吃的問題已成為最大最重要的問題,對關乎生死的糧食的渴望已經超越了其他情感,包括鄉情,鄰里情,愛情,親情……要吃要活命,饑民們不得不一次次放下這些原本在生命中極其重要的東西。人性的複雜多面真實地呈現出來,瞎露為救高燒的老母親準備拿自己的女兒換小米,為了給剛生產的寡嫂熬湯補血氣,星星殺了自己一路帶着的貓。為了活下來,有借糧,分糧,後來又有了偷糧,搶糧,為了糧食相互打殺致死的人也不在少數。這是天災,也是人禍。

人性陰暗的另一面就這面慢慢呈現。“國家貧弱,就得不斷甩包袱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災民死一個,地區還是國家的,上前線的兵都餓死了,國家就亡了”這是在河南抗戰的蔣鼎文對河南政府主席李培基請求減免河南軍糧上繳時説的話。李培基後又親赴重慶找蔣介石反映河南災情,美國時代週刊記者也多次向政府反映災情的真實情況……等河南災情終於引起政府足夠認識,政府決定從軍糧中抽調的八萬斤賑災糧給河南時,關於糧食如何發放,成為河南商界,工商業各行各業爭論的話題,各行業代表都儘量為自己的利益而去盡力爭取。如果説那些逃荒的流民是一個羣體主角,影片通過範東家,拴住,瞎鹿等人物集中展示了人性不光亮的一面,那麼獨立於災民之外的這樣一個羣體,影片對他們的揭露更是徹底和直接。想起影片中蔣介石的一句話“我特別懷念北伐戰爭的時候,那時候所向披靡,沒有負擔,儘可以和民眾站在一起”,自然,國難當頭,最理智的當是以大局以國為重,犧牲是不可避免的。可是為維護國家和大多數人的利益,流民被放棄和犧牲的時候,是否該用心去審度一下“這樣被放下的生命,是不是太過於輕易,代價是否過於沉重”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無論身份地位,影片完整而真實地呈現了災荒中每一個人的態度,這是最震撼人心的力量。逃難中的哭嚎聲,爭奪的廝殺聲,日軍的炮擊聲,影片用感官的刺激引起了我們的痛感,而那些真實人性的呈現,則直戳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心痛,更讓我們流血。我們哀憐災民不可避免地走向死的境地,我們震驚為求生人性陰暗的爆發,我們也憤怒對待生命的不珍重的態度。面對死亡,求生慾望燃燒到極致之時,生命中潛在的血性,殘暴,惡被激起,人性處於本能的掌控中,失去了道德的光亮的一面,這時,那僅有的一點的微弱的善,就像黑夜的光芒,彌足珍貴,給我們心靈最大的慰藉,讓我們覺得生命還是“正”的。

星星和花枝賣了自己換米,是為了活命,更是為了家人的生死。花枝和拴住分別時,將自己的破棉褲換給拴住穿,她説:“我的棉褲還比你的囫圇點。”範東家逃荒路上,盡力幫助別人:為了救拴住,不惜拿出三斤白麪。逃荒路上,他始終不捨棄自己的小孫子,帶着他扒火車。拴住為了救星星,臂上捱了一槍,後來為了尋找花枝的孩子,從火車上跳下來。孩子沒有找到,鈴鐺的風車便成了他對孩子的唯一念想。當日本人燒了鈴鐺的風車時,他更是出離憤怒,拼死反抗,最後被日本人殺害。在逃荒途中,人性的閃光點也是通過這些普普通通的人物呈現的。正是這些微弱的光亮,我們看到活下去的意義所在。

在生死抉擇中,到底什麼改放下,什麼該拿起,影片無意闡述。影片中安排了一個信仰的話語着——小安子。小安子是徒,他試圖通過主的福音讓大家躲過這場災荒,最後,他自己也死在日軍的轟炸中。影片中的小安子,看似荒誕的一個角色,卻表達出了有關該堅持什麼的深意。面對生死,除了生命本能的求生意識外,到底何種力量能夠引導我們不斷的搏鬥,堅韌地活着。對於生死的態度,影片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不斷放下的過程,也在告訴我們應該葆有和試圖拿起什麼。

不少網友質疑影片內容,找出各種各樣的史料來證實它的不真實性。真實是歷史的事,精確是科學的要求,電影畢竟不同於這些,它是一種讓我們認識歷史,面對現實的途徑,更接近我們心靈的認識。影片中殺戮,血性,殘忍的呈現,也不是為了讓我們去質疑人性,只是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去看待歷史,如何對待和選擇生死。我們在影片中看到了生死麪前,人性被考驗,微弱卻珍貴的善支撐人們對於活的信心。對於不曾經歷過如此苦難的我們,不用做生死抉擇的我們,不用艱難或輕易去拿起自己生死和他人生死的我們,對於生活,更多的是該是感恩和珍惜吧。

現實題材電影《1942》的精選觀後感範文


你觀看過《1942》這部影片了嗎?《1942》是一部歷史劇作,今天看了《1942》這部影片,內心無比震撼,有太多的感觸,影片講述了戰爭和天災交織在一起的時候,百姓們背井離鄉的痛苦與無奈。

1942年,河南百分之九十以上已淪為戰區。那個時候的人們在國軍、日軍、土匪之間尋求生存。民以食為天,在沒有糧食的日子裏,農民手中僅有的餘糧也被搜刮殆盡,軍糧供給亦不可少。當時的國民政府,從蔣開始,對於這場饑荒帶來的災難就處於“甩包袱”的態度。他假裝不相信的態度也並未避過《時代週刊》記者白修德當面遞上的血淋淋的災情照片,中國人向來就是樂忠於報喜不報憂的。即便是最後撥下的救災糧食,要支付軍糧開始,打點上下級關係,最後到達災民手中的已是寥寥。

《1942》擺出的是一盤沒有救的死局,影片中幾乎動用了一切似乎可能救災的外在手段:政府動用軍糧的援助、宗教團體和國際社會的努力、民間的慈善捐助……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劉震雲和馮小剛是智慧而充滿靈性的,在片尾出現了這樣一幕,大當家收養了一個剛剛失去母親的小姑娘。這就是他們給出的救世良方:只有全人類最終開始明白人與自然其實是一個整體,只有人內在和諧了,才能有風調雨順;只有當人類之間做到不分彼此的去愛時,人禍才能最終避免。

《1942》這部片子表達了很多,人在極端情況下的抉擇。在思考活下去的意義,為了什麼活?天災是所有人的災難,不管財主還是窮人,都得遭罪。這種時候,人性的弱點便毫無遮攔,一覽無遺。生命到底是有多可貴、是有多卑賤。也在提醒政府存在的意義、政府之應所為。家庭的意義,家庭之可貴。承諾的意義,承諾之重遠高於生命。

現實題材電影《1942》的精選觀後感範文

馮導早前的喜劇大獲成功,主要不是他導的有多好,是他成功的籠絡了一批人在對的地方做着對的事情。而對於當時的觀眾來説,腦子裏還沒有一個健全的觀影模式,好與壞的標準就是喜劇可以笑,悲劇讓人殤。小人物的生活又特別的接地氣兒,觀眾看電影的時候看什麼呢?其實就看個自己。

後來馮導拍多了喜劇片,膨脹了,覺得自己大片導演什麼都能拍了。就開始琢磨拍點懾人心魄的,震撼人心的東西。在我看來,馮小剛也許也覺得自己在駕馭悲劇的問題上有那麼點沒底,於是乎他得給自己的作品加點料,還是那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大料,也就是大災大難之類的東西。比如他在《非誠勿擾2》裏要討論生死,就必須先濃墨重彩一個人的死亡,用一整部電影去鋪陳,再煽情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汶川地震的時候,多少人守在電視機前關注着救援哭得跟那個似的,只是這難道是因為央視的攝像師拍攝技術特別好嗎?這是因為那些記者的鏡頭下對於災難的解析直擊人內心深處嗎?當然不是,傻子都知道那是因為大災本身就足以撼動人堅硬的內心,記者要做的就是如實報道罷了。

剛看完《唐山大地震》我覺得拍的特好,都看哭了。我朋友就説她覺得沒什麼,覺得煽情挺刻意的,我一直説人家冷血,現在想想,這是多麼冷靜的思考啊。直至今日回想起來,除了“沒了,才知道什麼叫沒了”這一句台詞,我完全想不到《唐山大地震》有什麼特別震撼我的話,所有的哀傷元素,演員的形象臉譜化模式化的。當時內心的顫動不過是因為同理心在作怪,覺得大地震真是太慘了,那麼多同胞都死了,仔細想想,這也不是馮小剛的功勞,大地震的部分幾分鐘就結束了,剩下的不過是我腦中自己腦補的場景。他不過就是給觀眾搭了一個空架子,電影好不好看完全要看觀眾自己的修為。他拍一唐山大地震你要能腦補出一個星際大戰,那這片子你就愛翻了。

所以説,會拍的不如會説的。這次他又要拍《1942》,説是要讓人們銘記一段快要被遺忘的歷史。可是人都説了,餓死人的年頭多了,你説哪一年?為什麼是這一年,這一年和下一個餓死人的那一年的禮拜四有什麼不一樣?你就説不出來,仔細想想,也只是因為劉震雲寫了這麼一部小説選擇了這一年罷了。馮導多聰明啊,用一個苦情的背景去烘托一個故事,連人物特點書裏邊都寫好了,你不得不以一個國人的心去帶入自己的私人情緒,很難以一個純粹的角度去觀賞。説白了還是他不能於無聲處聽驚雷,沒有大背景渲染就表現不出東西。

總覺得現在的大導演別的沒學會,就學會個發國難財。救國英雄什麼的就必須拍一段小日本把人虐的跟媽了逼似的然後人們忍無可忍起身反抗,我前段時間看電視劇,敵方逼供我方同志的方法居然還是抓了他妻子在他面前羞辱,為什麼總是同樣的劇情在反覆?因為國人就吃這套。《金陵十三衩》也是這樣,我承認當時看完也很難過,不是震撼,就是難過,想説這幾個女的真苦,心裏又不知道為什麼這麼苦,後來還是豆瓣裏有人説了句,“就因為他們是妓女所以比學生的命賤嗎?”仔細想想可不是麼,人性的光環要這麼去烘托,不就是赤裸裸的階級歧視嗎?看完以後好多人在罵“小日本真XX”,那麼請問導演想要突出的人性光點在哪兒呢?有人提嗎?沒有。為什麼,就是因為你既然想要用這種民族情結的東西烘托自己的電影,就不要怪觀眾陷入這種情節之中而忽略電影本身。

而此種電影最大的好處就是它取材的是中國歷史,中國人能代入情緒,等到上映的時候還因為中國觀眾多,花錢看電影的也多,就能帶來票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