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家風的心得體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7W

心得體會也可以用於個人目標的追蹤和評估,通過反思生活中的挑戰,我們能夠提煉出寶貴的心得體會,指導未來的行動,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2023家風的心得體會8篇,供大家參考。

2023家風的心得體會8篇

2023家風的心得體會篇1

“家和萬事興,只有家裏和和氣氣的,我們的大家,我們的國家才會越來越昌盛。”x月__日,__街道聯合__學校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家風抵萬金”的講座,轄區百餘居民參加了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旨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什麼是家風?家族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好的品德,能夠一直延續下去就成為了我們家族的風氣。家風好,這個地區的民風就好,國家就好。就像詩經中的《國風》和《雅頌》在唱歌的過程中就把這個地區的純樸善良的民風表現出來了。講座中,金色朝陽培訓學校的王虹老師首先為大家講解了家風的含義。

隨後,她講道:家風家訓融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中,是每個家庭教育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重要教誨。家庭成就孩子的教養,品格來自家庭的傳承。“傳統文化是寶,我們要一起學習。”

“我大家講一個真實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見一個父親領着__歲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這個父親接了個電話,他馬上説,這事我幫不了你,我現在不在__,在__呢。”聽了__老師的分享,大家哈哈大笑。__老師總結説:“教育孩子從小就要讓他學會誠實,家長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__老師結合自己成長的經歷和對家風、家訓的感悟,運用生活中鮮活的事例,為大家講解了《庭訓格言》部分內容,列舉了誠以及__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們如何培養子女、孫子、孫女,以及如何營造良好的家風、家訓。有的居民拿出筆記本做着記錄,有的居民用手機記錄下講課場景,現場熱情火爆,響起陣陣掌聲。

講座結束後,居民家是温暖的港灣,家是風雨中的避風口,家是親情的教堂,同樣也是教育我們的良好處所。家風、家訓、家規則是引領我們走向成功之島的啟蒙老師。

爸爸告訴我,家風,是家族的傳統、規範及習俗,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事方法,也是上輩人對下輩人的言傳身教,是靠自身的行為影響下一代。

媽媽説,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

現在我知道了家規,是祖上對家族的行為規範。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後代子孫的準則。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訓、家規。

要説起我家的家風、家訓、家規,那是在一次包餃子中得知的。爸爸媽媽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是勤學,要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依賴於你呢?

媽媽説:“你現在洗手時,每次洗完後水龍頭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然後她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你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勤儉節約”。

爺爺奶奶告訴我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着自己的實力工作,要勤奮進取。

我們家的家風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家訓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家規則是勤儉節約。

良好的家風、家訓、家規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力量,它們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我願在這滋養心靈的港灣裏健康成長!

2023家風的心得體會篇2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從古至今,《誡子書》、《勉諭兒輩》、《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説,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作為一個尋常百姓家,我的家風就是“踏實做事、真誠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損他人的事。即:做好事,當好人。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響大家。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2023家風的心得體會篇3

家風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庭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在一個家庭,老人要宣揚家風,結合自己的經歷,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晚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我的父母沒多少文化,但他們以自己的人生經驗一直告訴我,做人要善良厚道。父親常給我講身邊的人不孝的結局。比如附近三個盜墓賊,沒一個善終。如有老人無疾而終,父親感慨,説那是好人,修行好,所以才得善終。從中我明白,道德是天地的本分,本分是個人的規律,當違背了這一規律,人就有災難。

馬克思與女兒有這樣的問答。問:你最崇敬的男人的品格是什麼?答:剛強。問:你最崇敬的女人的品格是什麼?答:温柔。其是,這個話題與家風有關。男兒當自強。這裏的自強一則是韌性剛強,一則是有理想抱負。男人無志,家道不興。一個男人定要有責任有擔當,否則,在家庭中沒地位。你啃老或吃軟飯,別人能尊重你麼?農村人説,女人不柔,把財趕走。所謂旺夫相,實則是慈眉順眼的賢嫻之態,不是女漢子,更不是河東獅吼。用老人的話説,悍婦不僅不利,而且賤己。

家和萬事興。對一個國家而言,強盛祥和很重要,對一個家庭而言,和睦和諧更是關鍵。比如在家庭裏,長者處事公道,晚輩心服口服。家庭成員之間關係融洽。有了困難齊心協力,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有好家風才有好家道,才能出好子弟。晚清具有改革思想的名臣不在少數。然而,虎父無犬子。他們的後人也往往是一時俊彥,如曾國藩之孫曾紀澤、孫曾廣鈞,左宗堂之子左孝同,張之洞之子張權,李鴻章之子李經方、侄李經羲,譚繼詢之子譚嗣同,陳寶箴之子陳三立等等。梁啟超五個兒子三個院士,一個上西典軍校,一個上南開大學。我以為,他們的兒子沒有褪化成今天的官二代,這與他們的家風家教密切相關。《曾國藩家書》便是明證。

城市化之前的中國農村是熟人社會,那時,家風家道很重要。比如男女相親後,雙方都要要打聽對方的家道,説到張家李家,有時甚至剖根問祖。一般來説寧折十座廟,不拆一家親,大多數人在這個問題上要麼不説,要麼只説好。但是,有實在人説實在話。有人會這樣説,説人家那家人從老到小沒的説。娶媳婦看丈母孃,説丫頭她媽是個好人,賢慧本分,鍋灶好針線好。如果有什麼問題,比如説,有人説,娃娃我不瞭解,但他們爺爺就是個龜賊、她奶奶作風不正等等。往往或許就是這麼一句話一門親事黃了。農村稱這種人是“塞磚頭”的。由此足見家風家道的重要性。

國是千萬家,家是最小國。試想,如果家家都有好家風、好家道,自然就會有好社會、好世道。

2023家風的心得體會篇4

看到“家風”這個主題,我便回想起父親在多年前發給我的一則短信,內容如下:“臭小子,跑早操了。沒別的,只想給你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記得吃早飯哈。”多年後的今天,回想起那個遙遠的早晨,仍能記起當時熱淚盈眶的感覺,讓我受到巨大的鼓舞。作為一名基層幹部,帶着父親傳給我的家風,我正奮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前行”。

力學篤行,不負韶華。受父親愛看書的影響,我也養成了讀書的習慣。讀書時,感歎於《説岳全傳》裏岳飛的精忠報國,感動於《活着》裏生命的.力量,感悟於《資本論》裏對資本主義必將消亡的分析。但父親常教導我,不要死讀書、讀死書,多走出去看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帶着書上的問題,我下到村組中去,更深刻體會到思考應和實踐緊密結合。在工作中,遇到老百姓的難題,不僅要坐在辦公室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也要站在更寬廣的角度體會老百姓的困難與處境,既學會使用辯證唯物主義看待問題的方法,更考慮到解決方案接不接地氣、有沒有可操作性。把知識理論從書本上帶來,把解決辦法給羣眾帶去。

謹言慎行,嚴於律己。父親從小便教導我做人要嚴於律己,在任何場合都要注意言行舉止。在基層工作中,我更是深有體會。在工作中要高標準、嚴要求,羣眾事無小事,講話前三思,不該説的話堅決不説;做事前謀定,該做的事盡職盡責地去做。同時更要“八小時外”保持良好的作風,遵守黨章黨規,不斷強化底線意識,守好紀律紅線;保持謹慎態度,不斷強化政治意識,築牢理想信念;把握細節標準,不斷強化危機意識,做好防微杜漸。不管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能“三省吾身”,時刻保持謹言慎行,這樣才是嚴於律己的黨員,清正廉潔的幹部。

砥礪前行,堅韌不拔。習近平總書記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個民族之所以偉大,根本就在於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都從來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百折不撓為自己的前途命運而奮鬥。”我們當立志高遠,併為了目標努力奮鬥,這也正是父親的那則短信所教給我的,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要敢於拼搏、勇於奮鬥。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深知奮鬥是我們的底色,在平凡的崗位上要為國家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有國泰,才能民安。在疫情期間我感受尤為深刻,無數普通人付出巨大犧牲,無數家庭團結一心,面對任何困難,我們都有堅韌不拔的意志、自強不息的精神,這便是我們民族的“家風”,也是我們贏得這場抗疫戰爭的原因。

在漫長的人生中,父親傳給我的“家風”註定對我影響深遠,鞭策我在生命旅途中更穩健地奮楫揚帆、砥礪前行!

2023家風的心得體會篇5

每個家都應有好的家規、家風,俗話説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家規是什麼?”這個問題,很多人説不清,其實我每天的生活,都有一條看不見的航線在指引着我一路前行的方向,那就是家裏的家規。下面我就和大家談一談我家的家規家訓。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就是説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即構成了家風。家規是指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為規範,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的準則,也叫家法。孟子曰:“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家庭要想興旺發達,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講規矩。家人違背家規就要像國民觸犯法律一樣受到處罰。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從嚴治家,以勤修身,以禮服人。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家的孝不重大節,卻重小節。吃飯的時候家裏的餐桌的座位安排,老人上座,依次長幼排開,體現了我們對老人的尊重。對於禮,就是父母從小教育我們應該講禮貌,不説髒話不辱罵他人,做一個文明有禮貌的人;禮還是要有誠信,我認為在孩子國小階段的家庭教育中,誠信教育是至關重要的。禮還要做錯事就勇於承擔責任,而不是一味的逃避。

每户人家的規矩可能都不一樣。如我家是“食不言,寢不語”。吃完飯後,不可以將筷子放在碗的上方,要放在桌子上。如果桌子上有魚刺、骨頭等等要用筷子將它們掃入碗內。還有一個家規是淨,衣服、毛巾、洗碗布等必須要擺放整齊,起牀後把被子疊起來,家裏的垃圾不能隨便扔,必須要扔在垃圾桶裏,每天一次必須去倒,要維持自己房間的衞生,自己房間的地面要拖乾淨等等。“淨”的規矩帶來的是無比的“清爽”。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是我家的規矩之一,從小開始,我們自己若是輕度感冒了,就要自己去看醫生,從國小開始自己洗衣服等,從小就獨立,就會比別人家的孩子生活經驗豐富了。

每個家庭的家規都有所不同,好的家風、家規在生活點滴中影響着我們的心靈,塑造着我們的人格。從而帶動整個社會乃至整個國家的發展。以上就是我家的家風家規中的一部分,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建設和諧、文明、健康、富有的幸福家庭。

人生需要良好的家風來照亮指引,家風的內涵很豐富,但這三點不可少。

第一個是“善良”。

有了善良之心,有了感恩之心,有一顆關懷體恤之心,才會愛這個世界,愛周圍的人,愛所有的生命。一個人活在世上,不過是向人世借幾十年光陰而已,要在有限的時光裏成己達人,才對得起自己的一生。善良可以説是我家的第一個家風。爺爺奶奶就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曾這樣諄諄告誡子女:“做人千萬不要去做惡事,作惡多端,會有報應。”這樣的家風也深深地影響了我,無論在哪裏無論和誰打交道,我都與人為善,不做違背良心之事。

第二個是“勤儉”。

父親教育我,端正勤儉,是居身良法。“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能不為息患挫志,自不為安樂肆志;在官無儻來一金,居家無浪費一金。”“振乃家聲,好就孝悌一邊做去;成些事業,端從勤儉二字得來。”不能投機取巧、不勞而獲,鋪張浪費。父親在當地農行工作,勤勤懇懇幹了一輩子,不貪不佔,年年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為了養育我們6個孩子,母親起早貪黑幹着生產隊裏的重活累活苦活。

第三個是“學習”。

學習無止境,向書本學習,向社會學習,向他人學習,不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脱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父親常對我們兄弟姐妹説:“知識從哪裏來,就是從學習中來。”父親只讀了兩年私塾,後來他能夠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就是因為刻苦學習,向同事學,向書本學,向實踐學。現在老父已經80多歲了,還天天堅持讀書看報,可以説“活到老,學到老”。

心靈的家風也是生命的家風,心靈的家風越亮,生命的道路越長,生活的道路越平坦。為此,我要不斷為家風加油加薪一代一代相傳,千萬不能讓它們熄滅了。

馬玉蘭,1970年3月24日出生,1992年參加工作,現在石嘴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三庭工作,工作中認真鑽研法律,秉公辦案。其丈夫楊振宇在石嘴山市鵬盛化工有限公司工作,工作上盡職盡責,任勞任怨,兩人自1993年結婚以來,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幫助、同甘共苦,組建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馬玉蘭同志自1993年以來,在民事審判工作的第一線默默工作了21年。21年,在時間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對一個能常年如一日在審判第一線工作的人來説,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1年來,她始終恪守羣眾利益無小事的工作信條,牢記審判權是人民賦予的,以不偏不倚贏得信任,以廉潔居中樹立公正,獨立承辦各類民事和民商事案件近2000多件,特別是調解成功率高達74.1%,社會效果好,受到了領導及同志們的好評,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優秀公務員、並被記個人三等功一次。楊振宇同志現擔任石嘴山市鵬盛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公司在惠農區,每週只能回一次家,而且因為工作性質經常出差,但為了公司的整體利益而努力工作,從無差錯,夫妻二人雖然因工作分居兩地,但兩人均無怨言,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勤勤懇懇地堅守着自己的崗位,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都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作為工薪族,他們熱愛本職工作,作為普通人,他們同樣熱愛家庭生活。雖然對有些問題可能意見不一,但她們總能互相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無論大事、小事共同協商解決,夫妻二人相敬如賓,夫妻倆總是儘量完美的詮釋父母眼中的孩子,丈夫眼中的妻子,孩子眼中的母親。父母和婆婆均已是70多歲近80歲的高齡老人,且均體弱多病,每年冬季都要在醫院住院治療,由於孃家在惠農區居住,婆家在平羅縣寶丰農村,她在大武口區工作,她就利用休息日和節假日回去照顧年老多病的父母和婆婆,陪他們説説話,一邊工作一邊盡孝,雖然忙得像旋轉的陀螺,但夫妻倆從沒有任何懈怠和厭煩。人們都説天下婆媳關係最難相處,但她和婆婆相處得卻似親母女,不管到哪裏出差,都給父母和婆婆買禮物,特別是近三年來,她考慮婆婆中年喪偶、老無所養,又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無人照料,心中不安,就親自將婆婆接到家中照顧,平日對婆婆尊敬有加,每天給婆婆做營養又可口的飯菜,一有時間,她就會和婆婆聊天、陪婆婆上街轉轉,陪婆婆的時間多了,自然就少了時間照顧父母,她的父母也非常理解她,並不埋怨她的厚此薄彼,並給予鼓勵與支持,常給她打電話報平安讓她放心。家庭中充滿着孝、愛和善的氛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夫妻倆尊老愛幼的言傳身教下,她們的獨生女和善、乖巧,待人寬容謙讓,很愛她的姥姥、姥爺和奶奶,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學習習慣,一家人經常參加舉辦的各種募捐活動,經常會拿些零錢給乞討的老人、殘疾人或小孩。

真心待人、民主平等是她們全家的處事態度,與鄰居們和睦相處,鄰居們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幫忙,他們都熱心幫助。主動張羅本樓道的共用電量,積極聯繫修理工修理共用的樓道門,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和諧社區的創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異網為大家帶來的3篇《弘揚家庭家教家風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啟發您的一些寫作思路。

2023家風的心得體會篇6

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部) 劉雪峯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中國的家風家訓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始終受到極大的重視。時而至今,我們做人處世的種種準則大都源於中國家風家訓,為人父母者有責任和義務將其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

我是一個出生在上世紀70年代蘇北農村的孩子,父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身影從我記事起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雖然那個時候苦點、窮點,各方面條件都差點,但是父母對我和弟弟的教育卻從來沒有大意過,按照他們的話説,不成才起碼要成人,可以走彎路,但歪路絕不能走,做人要善良厚道誠實,這也許就是我現在理解的當時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吧。固然,父母親的樸素、善良、勤儉也給我長大後的人生樹立了非常良好的榜樣。

作為江蘇有線大家庭的一份子,我覺得,我們的企業文化就是我們的家風家訓,尊重領導、團結同事、遵章守紀更是每一位員工義不容辭必須遵守的規矩。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無論大家、小家,都有不同的家風家訓。家風是人們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穩定的風格、作風和傳統,包括為人處世的態度和行為準則。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每個人的心靈,塑造我們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我們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習慣性的言談舉止營造了特定的家風,家人在這種特定家風的薰陶下,會經過耳聞目睹接受影響。這其中,“模仿”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自己家裏,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自己的言談舉止會對孩子產生某種性質的影響,然而,他們都在模仿。

對於我來説,我家的家風就是“學會做人”。這裏講的“學會做人”指的是在道德品行方面要做好,不是説要做到最好,但在一般情況下,我都以此來告誡我自己。在為人處事方面,對別人要做到寬容、和善、認真地對待;在生活上,我會做到細心,對每件事都堅持認真地去處理;在道德方面,我時常提醒自己絕不做任何破壞、違反社會規則的事情,我會盡力地做好道德上的小事情,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不要做得最好,但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對待它們。

好的家庭家風就是一所學校。因為家庭家風雖是無形的、潛在的,但對我們的孩子以及身邊人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它對每個人的成長既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又是我們行為規範的“調節器”,更是陶冶我們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在這裏,我簡單舉兩個例子,美國的愛德華和珠克兩個家庭,家庭家風傳至八代。愛德華是博學多才的哲學家,勤奮好學,為人嚴謹,為子女樹立了良好的風範。他的子孫中有13位當過大學校長,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是醫生,還有1人當過副總統,1人當過大使,20多人當過議員。而珠克是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畢生玩世不恭,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他的子孫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殘或夭亡,60多人犯過詐騙和盜竊罪,7個人是殺人犯,總之沒有一個是有出息的。兩個家庭的家庭家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後代,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續,在社會的大舞台上向兩極發展着。所以説,家庭家風的好壞直接決定着子女的成才與否。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老祖宗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中華兒女世世代代永遠牢記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

正值公司融創轉型的關鍵時刻,公司上下都在認真學習姜龍董事長等公司領導的一系列講話精神,全體員工埋頭苦幹,謹記董事長的諄諄教誨和殷切希望,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更要以端正的態度和良好的作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來。

家風如細雨,潤物細無聲。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為單位同事和自己子女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因為只有正當的家風,才能給每個人創造良好的成長空間和環境,良好的家風是我們終身的財富。

2023家風的心得體會篇7

一個人的成長成材,離不開家風的潛移默化;而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即是千萬家庭家教家風的總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的古訓仍歷歷在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條更是千年不殞,中國古人對於家風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家風是一個家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處世之道,是祖先歷經世事之後的經驗之言,可以成冊,可以言傳,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必是對兒孫的諄諄勸誡。好的家風淳樸無華,催人向善,是引導兒孫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門,也是約束兒孫行為規範的內心準則;反之,則誤人誤己,誘導兒孫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齊家,往大看是治國平天下。優良家風需要傳承,需要推廣,社會正氣需要弘揚。

家風對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個人的第一課堂,我們常説“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便是對於家風的一個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個真實的寫照。父母誠樸,則兒孫向善,父母貪腐,則兒孫效仿,家風直接影響個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古來宗族大家庭,必讓孩子以德高望重者為榜樣,而今家庭變小了,更需要家長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師,讓優良的家風傳承下去,為後代茵福。

良好的家風能形成廉潔的行政作風。近年來,官員子女家屬腐敗事件頻發,影響惡劣,不免令人質疑其家風。“小來偷針,長大偷金”,不良家風追求物質、追求慾望、追求攀比,不僅自己鋃鐺入獄,也為兒孫後代埋下禍根。值得慶幸的是,行政廉潔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們一生奉公執法,淳樸善良,為人民辦實事,廣受尊敬與愛戴。家風會蔓延到工作作風,優良的家風則是法制化建設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風的廉潔公正則需要家風正統來保證。

家風影響社風,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石。社會是千萬家庭的總和,家風匯聚起來就是社風,多數家庭家風淳樸,則社風淳樸;社風的急功近利,則説明多數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來人們對物慾的過度追求現象越來越嚴重,拼豪宅、拼豪車,甚至有結婚彩禮都明碼標價的奇葩景象。人民嚮往的美好生活,不僅是人人“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生活,還應該有“知禮節知榮辱”的社會風氣。而改變社會風氣不能一蹴而就,着眼點仍需在家風。

優良家風需傳承,社會正氣需弘揚,這不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會弘揚家風的建設,不僅能揚善於小,防惡於微,更能引導人們摒棄浮躁功利,重塑文明榮辱。而家風的建設也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榜樣力量,社會的持續關注和人們的長期努力。

2023家風的心得體會篇8

一棵枝繁葉茂的樹,需要陽光的洗禮和水份的滋潤。我們這些成長中的孩子,如同樹木一樣,也需要良好的家風家訓的薰陶。而我,正是在爸爸媽媽的優良家風的影響下成長着。

從小時候起,爸爸媽媽就總是教育我心中要有他人,幾歲大的我似懂非懂,但嘴裏還不時念叨着動畫片中巧虎的那句:“好東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這句話似乎伴隨了我的整個童年。

暑假的一天,我和好友小宇來到了母校(也是媽媽的工作單位)。校園裏沒有了活潑可愛的學生,變得清冷多了。兩人在空曠的校園裏漫步閒話。突然,小宇提議:“我們去校門口買些零食吧!”吃貨我當然舉雙手贊成,可轉念一想,媽媽辦公室裏還有三個弟弟妹妹在操場上玩,一定要帶上他們的份。小宇聽了我的想法,立馬同意。商量決定,我買孩子們的,她買我倆的。

不一會兒工夫,我們就提着五份烤腸加奶茶有説有笑地回到校園。一到操場我就愣住了,什麼時候又多冒出了兩個小不點妹妹?無奈,我將吃食藏到身後,悄悄地叫來了媽媽辦公室裏的三個小孩子,避開那兩個。可不願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她們倆也跟了過來。看着倆小妹妹天真可愛的模樣,想像着她們即將要盯着別人大快朵頤的可憐樣,我動搖了。與其昧着良心吃,還不如拱手相送。最終我和小宇都忍痛割愛。看着弟弟妹妹們狼吞虎嚥的樣子,我倆相視一笑,心裏感覺特舒坦。

回家後,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説:“平時你不是經常與他人分享你的好東西嗎,今天怎麼會這麼糾結?”“以前分享之後還有我的份,可這次是把所有的都拱手相讓啊!”我內心還有點小小的遺憾。媽媽表揚了我又有了一個大的進步,還特意為我的這件事寫下了一段文字:這次的分享你面臨着的是一個更大的挑戰——把本該屬於你的那一份也要貢獻出去。你沒有被美食的誘惑侵蝕你純潔的心靈,你用你的善良、友愛戰勝了自己,贏得了挑戰的成功,媽媽為你點贊。媽媽還告訴我,其實不僅僅可以分享物質,我們還可以分享好的機會、好的知識。會分享的人,一定會收穫友愛和快樂。

我想,分享也許算是我家的一條家訓吧。如果把家比喻成一片土地,家風家訓便是其中的肥料。我們一家生長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在友愛、互助、向上的家風的沐浴下,幸福生活着。就算面對暴風驟雨,我們也絲毫不退縮,昂首挺胸,勇往直前,最終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想必,這就是家風的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