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預心得體會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6W

在記錄心得的過程中,我們的觀點態度需要做到直接表達,有意義的心得是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感受的,隨便杜撰是沒有價值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心理干預心得體會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心理干預心得體會6篇

心理干預心得體會篇1

昨天下午聽了河師大教育學院劉小先教授帶來的題目為《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與管理》的講座,在工作中,我擁有的多是實踐經驗,在假期的培訓中,終於在這些專家、教授的引領下,去思考自己平日做的事情,上升為理論,然後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更好的去處理與學生的關係,更好地開展今後的工作。 我的感受有以下幾點: 1.非典屬於瘟疫,像瘟疫、地震、水災、空難、恐怖襲擊、戰爭等這些是屬於突發性公共危機事件。 2.失戀、失業、喪失親人、破產、人際關係緊張、大學聯考失敗、遭遇性侵犯等這些現象的術語是個人內在的衝突。 3.校園危機事件有五大類

●學生意外事件:車禍、疾病身亡、運動及遊戲傷害、溺水、自傷、實驗實習傷害等。這些好理解。

●校園安全維護事件:火警、地震、人為破壞、校園侵擾、失竊等,

●學生暴力與偏差行為:學生鬥毆、暴力**、槍炮彈藥刀械違規、財產**、賭博**、濫用藥品與煙毒、破壞校園、性侵害**、飈車。這個概念令我很驚訝,在剛畢業的這一屆學生中,皓是一個問題學生,他常常上課違紀,帶食物進班,與同學們發生衝突,有一次和其他班一個男孩騎別人的電動車在高架上飆車,他就屬於這種情況。我處理他的事情很多次,總是屢教不改,原來,處理學生心理的問題時間常常是兩三個月或者幾年時間才會有效果。

●管教衝突事件:師生衝突、親子衝突、管教體罰、學生抗爭申訴。這一概念讓我想到了班裏的皓、銘、茹、宗這幾個學困生的問題,家長只是覺得孩子小不懂事,其實背後的道理都是青少年心理危機。

●兒童少年保護事項:離家出走、亂倫、遺棄、長輩凌虐、出入不正當場所等。 面對危機的身心反應

●生理方面:腸胃不適、頭痛、失眠、惡夢、易驚嚇、呼吸 困難或哽塞感、肌肉緊張…

●情緒方面:焦慮、恐懼、懷疑、抑鬱、悲傷、易怒,絕望、憤怒、煩躁、自責…

●認知方面: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無法做決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從危機事件上轉移…

●行為方面:社交退縮、逃避與疏離,自責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1.焦慮——學生首先表現出來。

●焦慮是一種無明確對象的遊離不定的緊張狀態,處於焦慮狀態的人警覺程度很高,而且常常抱着對未來的恐懼,總覺得未來的結果不盡如人意。

●在焦慮狀態下,人們通常會出現“認知狹窄”的現象。 2.內疚、羞恥和負罪感

●自責、內疚、羞恥和負罪感一種非常消極的思維模式,結果會導致個體不斷貶低自我,甚至是無法容忍自己。 聽到劉教授的這些理論的分享,我想到我的學生軍,在學期初他的家長跟我説,她的兒子晚上睡着覺,背上、屁股上都是汗,孩子晚上一兩點了還睡不着,這些都屬於生理方面的表現,家長在跟我敍述的時候,我竟然説不出個所以然。我的心理學知識及醫學常識嚴重匱乏,我現在發現自己需要學習的太多,我可能在大學期間學習的英語學科的知識和能力還可以,我在英語學科教學知識和學科教學能力方面在自己這20年的教學中也已具備並且還説的過去,但我對於教育心理學的瞭解太過膚淺,在大學時作為公修課來學習,在工作中明顯是捉襟見肘。我必須不斷的去努力。瞭解學生的心理。

另外,劉教授提到,心理危機的應對缺乏萬能和速效的方案,對心理問題的疏導至少需要一個月,有的甚至是幾年的治療。我認識的心理醫生馬麗醫生,她常常是在至少20次的談話溝通後一個孩子才發生改變的。

心理干預心得體會篇2

所謂健康,有很多人認為只要有強健的體魄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在當今日益複雜的社會中,我認為不僅要身體健康,還要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今天下午的講座,對於我們這些還很年輕的教師來説,是非常重要的。

師生關係、家長關係和同伴關係的不協調是導致當今中國小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師生關係是最主要的因素。而當前的應試教育導致了師生關係的異化,要克服這些我們應該做的措施就是調適好師生關係,按照人際關係中的互動的規律去做。其中,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是人際關係的適應,而人類的心理變態最主要的是人際關係的失調。

我們可以從以下這幾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際互動的心理規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説無論什麼樣的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虛的,還是喜歡聽。所以我們教師就要抓住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做出相應的措施,比如賞識、讚賞。我們常説“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就是因為讚賞可以改善機體氣氛,有利於搞好兒童教育,提高教師的領導藝術,可以促進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這些讚賞必須是真誠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情況下人都是在利益相關的時候為自己考慮的多一些,不過這也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還有就是在某種情況下會出現嫉妒之心,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所以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及時地觀察瞭解學生,儘量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否則有的後果會很嚴重。還有一種就是就是羨慕之心,這是產生在一種美好基礎之上的。

還有就是心理歸屬感。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都很懼怕孤獨、希望能夠遠離孤獨,尤其是差生,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及時地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班集體的温暖,自己也是這個班集體中不可缺少的,從它的閃光點出發,逐步建立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不覺得孤獨。我們每個人都一樣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擔,同時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難的時候能有人相信。

之所以我們經常聽到現在有很多學生跳樓自殺的、離家出走的、誤入歧途的這些悲劇發生。我也在想如果我們這些教育者能夠及時地去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關心他們、去教育他們,也許就會減少這些悲劇的發生了。

通過今天上午李教授的講解後,讓我明白,學生出現逆反、任性等問題,是由於多種原因造成的,並非故意和老師作對。而且,出現問題的孩子正是需要我們的包容和幫助,我們老師不應該嫌棄他們,就像醫生不能嫌棄病人一樣,要真誠地幫助他們。當我們把問題學生當成一個個研究對象“對症下藥”時,就會覺得有樂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慶幸能夠有這麼好的機會去學習,給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所以在最後幾天的學習中,我一定會好好珍惜的!

心理干預心得體會篇3

通過為期2天的高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培訓班的學習,讓我產生了不小的危機感.不禁讓我對學生因心緒變化產生的影響而感到擔憂,怎樣才能在第一時間覺察到學生的異動呢?

我想到的就是學生自身這個羣體,在校園裏,他們日日夜夜都生活在一起,能最直接的觀察到這些敏感信息.如果有學生對異常事件及時反映,這樣事情是不是就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從而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率呢?當然,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在現在高校的心理文化氛圍中,硬件設備還不是那麼完善,心理輔導機制中也相對不那麼周全.因為某方面客觀因素等條件的限制,對於需要諮詢的學生來説,僅限於基礎性的心理知識普及和發展性的學習,就略顯蒼白了.也許學生只是需要有人來傾聽,或是需要有人陪同等一些簡單的幫助.這樣在每一個班級有一位或者兩位經過心理知識系統培訓的學生,那這樣簡單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在東北林業大學班委的設置中,你可以見到這樣的一種班幹設置——朋輩輔導員.他們的職責就是為身邊的同學,解決一些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產生的心理問題.由此可見,在我們學校就設想的非常周全.具體情況如下:

1、每個班級設立男女朋輩輔導員各一名,是班委成員一組.

2、朋輩輔導員應具備以下基本素質:個性開朗樂觀,心理狀況良好;具有奉獻精神,樂於助人,責任心強;有一定的親和力,善於與人溝通;有一定的合作意思;同時具有保密意識和、守信的品格.

3、每學期由校心理輔導中心安排,對全校朋輩輔導員進行系統的心理知識課程培訓.主要以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行為變化及應對措施的培訓.

4、校心理輔導中心每年對校園優秀朋輩輔導員進行事蹟宣講和表彰獎勵.

我對於朋輩輔導員的日常管理工作是這樣的:

1、建立例會制度.不僅班長和支書每週有一次例會,朋輩輔導員也需要進行每週一次的例會.

2、朋輩輔導員日常工作,包括對同學學習生活情況進行記錄,發現曠課情緒起伏較大的同學,進行心理疏導.在能及時發現心理危機現象的同時,進行及反饋.

3、定期組織班級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活動形式以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多樣化方式開展,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

4、班級中,除非出現不能勝任的情況下,一般不換朋輩輔導員.

大學生羣體是一個看似輕鬆,但事實上承擔巨大壓力的羣體.在學業、生活、情感和就業多重大山的壓迫下,羣體心理健康狀況已經告急.所以切實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開展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朋輩輔導員的設立無疑像沙漠途中的一片綠洲,給我們的工作創造了新的可能性,為我們校園的和諧添加了一道強而有力的綠色屏障.

心理干預心得體會篇4

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二十一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全面提高跨世紀人才質量已成為高等學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正人先正己,身教勝於言教。教師不僅要在學業上能為人師表,更應在人格和行動上成為示範。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才無愧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稱號。

面對社會的激烈競爭,教師要學會在競爭中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我,不斷提高身心素質;通過自身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和影響學生。否則,教師出現心理上的不適應,必然會引起一些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如態度粗暴、挖苦諷刺學生和對學生冷漠等,這些不良的教育行為對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學生具有很大的消極影響,只有教師具有正確的教育觀,較強的業務素養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培養出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學生。因此,提高廣大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開展的重要條件。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還必須具備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教育部頒發的《關於加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國小生生理心理髮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這就是説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涉及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心理測量學等多學科知識。廣大中國小教師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所必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掌握心理調適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自覺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會與學生平等相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瞭解和掌握青少年學生在認知、情感、意志、個性和社會交往等方面的主要特點,自覺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為提高班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努力奮鬥。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盪、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衝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複雜的世界,未來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心理危機。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就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佔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心理干預心得體會篇5

經過心理健康教育學習,我的收穫很大。學習了許多專業的心理知識,以前很多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我真正認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世界衞生組織宣言近年來一再強調指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軀體疾病,不體弱,而是一種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均臻良好的狀態。”

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是經過了此次學習,我真正感覺到了不僅學生要保持心理健康,教師本身也要保持心理健康,而這個問題一直是被我們大家忽視的。教師常常要做學生的心理工作,給學生排憂解難,而教師的心理壓力又由誰給解決呢?教師這個社會的一個特殊的羣體,由於自身的社會角色和所承擔的社會任務,和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及社會的認可的不對等,給自己帶來了極大的困惑和壓力。

教師的工作環境是學校,每天和自己的上級同事,又和自己的服務對象終日在一起工作。社會分工的其他工作都是針對物品或者人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時間段來服務,而老師的服務對象是人——成長中的人,並且肩負着指導他們成長的重任。那種八小時以外時間還在為自己的學生的成長和未來殫精竭慮的事情,是不做此項工作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做教師根本就是一個累身更累心的活計。

而社會對老師的認同卻是讓老師不平衡的的。在外地的公汽裏看到一句話:市民應該做到尊師重教。朋友看到了之後,説看你們教師多受重視。我苦笑了一下,説:“市民做不到什麼,社會才提倡什麼的。”因為教師的收入低,部分家長急功近利僅僅關注學生得的短期成績對老師求全責備等原因,教師得不到社會的真正重視,壓力太大。礙於自己的所謂“面子”,普遍的現象是有了心理問題不會疏導又不去找專業人士治療,甚至於心理健康教育未能普及的情況下,教師有了心理障礙和疾病卻不自知!積勞成疾是常有的事情,所以現在的輿論開始紛紛關注教師的”亞健康”狀態,不僅是身體的,更多的問題來源於心理。

那麼,教師怎麼樣避免或者剪除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呢?

一,要開闊自己的視野,讓自己的業餘生活豐富起來。就我個人而言,運動是一個調節身心的好方法,找幾個朋友,在運動場上大汗淋漓後,不僅疲勞的身體得到了鍛鍊,有資料指出:運動時,身體內部會分泌一種物質,俗稱“快樂物質”——會讓人們放鬆,高興。

二,要有知心朋友。時常和他們聊天,好的,不好的;得意的,失意的:大的,小的……把心事跟大家傾訴,是緩解心理壓力的好辦法。

三,利用好你的假期。對於平時假期少的教師,可以選擇附近的地區遊覽,逛逛市區,或者去家鄉有名的景區遊覽。當然。教師的兩個長假是你放鬆自己調節情緒的最佳時間。

四,照顧好家庭。什麼都不順利的時候,家是你永遠的避風港灣。永遠不要試着只顧大家,不顧小家。最後的可能是會失去兩個家。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穫是巨大的,體會可能膚淺,一點建議僅給同行們參考,當然,切記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體健康!重視我們自己的心理,正視我們自己的問題,看到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的不足。希望我們都能保持開闊的心境。良好的心態!

心理干預心得體會篇6

通過學習,我對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認識。下面談幾點體會:

一、我認為, 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心理素質。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現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衝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學校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牲特徵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教師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始終處於積極樂觀,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二、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衞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四、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才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