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茶館》的讀後感精選四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2W

當仔細品讀《茶館》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觸,這時候寫一篇讀後感記錄自己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國中生《茶館》的讀後感精選四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國中生《茶館》的讀後感精選四篇
       國中生《茶館》的讀後感精選1

這部劇運用對京城中裕泰大茶館裏人們的談話,體現了國家的興盛衰敗。從戊戌變法的失敗到解放戰爭的前夕,時代的變遷讓茶館裏發生的一件件小事變成了一部歷史劇,而這部歷史劇的主角當然就是茶館掌櫃王利發了。

王利發是個精明而正直的人,年僅二十歲就出來替早逝的父親打理生意,他生在一個混亂的、戰火連綿的年代,最後因為不能忍受自己經營了幾十年的茶館被人強行霸佔而上吊自殺。是啊,用戲中的話説,那是一個人們“一堆一堆給洋人送鈔票”的日子,不少的人都當起了漢奸,特別是戲中的兩代小人——劉麻子和小劉麻子。

先説劉麻子吧,他見利忘義,幹着給人説媒拉線這種不正當的生意,不論雙方願意與否,只要有錢賺他就幹,有時甚至還賣人兒女。在第一幕中,他竟然把一位生活貧苦的農民,康六的女兒康順子以十兩銀子的價錢賣給了給了一個太監。

而劉麻子的兒子小劉麻子呢?他非但沒有“改邪歸正”,反而還“發揚光大”,要創辦一個專給美國人提供女招待的“花花聯合公司”,甚至想方設法霸佔了王掌櫃的裕泰茶館。

現如今,像這樣見利忘義的人還在少數嗎?有些奸商,為了謀求暴利,用偷工減料製成的.東西來矇騙消費者,甚至不惜搭上消費者的性命!

不過現在,隨着人們的意識不斷增強,理解那些為祖國作貢獻的好心人越來越多,這是讓人們欣慰的一點。不管怎樣,《茶館》這篇局本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從中讀出了一位語言大師的愛國愛民,善解人意。

國中生《茶館》的讀後感精選2

這是一部話劇作品,代表了老舍話劇創作最高成就。老舍曾説:“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容納各式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老舍筆下的茶館更是如此。

小小的茶館中,我們看到了茶館掌櫃王利發青、壯、老、三個年齡階段的生活;看到了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態;看到了社會的更替也看到了人民與舊時代的對立。不管是面對清朝的滅亡前那些封建制度的壓迫,還是民國初年社會的動盪不安,還有解放初期的內戰,精明世故的王利發為了生存,不斷對茶館進行改量,但面對社會如此局面,如此精明,他還是被逼無奈,最終選擇了自殺。我們常發現,無論是《駱駝祥子》,還是這本《茶館》,老舍筆下的人物最後結局總是悲慘的。而那卻暗示了那個時代的悲劇。

書中的常四爺也令人敬佩。他是滿族旗人,在清朝時有份“鐵桿兒莊稼”,不用幹活就有錢拿。後來清國滅亡了,常四爺並沒有像他的好朋友鬆二爺一樣捱餓,而是自己去種菜賣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難低頭。他就像黑暗世界裏的微小光芒,孤獨卻有毅力的閃爍。也許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微小光芒,才能把黑暗的世界照亮。也許我們需要這樣更多正義的人,才能把黑暗腐敗的社會帶向光明。

這部作品對底層社會人民的生活的描寫讓我十分感觸。社會高層的爭鬥,變革,影響最大的還是底層人民。館中的紙條“莫談國事”,愛國的旗人常四爺和一心要實業救國的鬆二爺,最後卻都被事實擊敗。鮮明刻畫了百姓們為國分憂卻無能為力的悲烈事實。

歷史代表着過往,現在的我們無法親身體驗到那段已經過往的歷史,正是有了這樣一部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保留歷史,重現歷史,讓我們擔當起時代的使命,為了悲慘的歷史不再重現而努力。

國中生《茶館》的讀後感精選3

我們經常會説“坐茶館兒”,在不同的時代這個詞彙已經具有不同的含義,例如現在的茶館兒幾乎成為了打牌和賭博的代名詞,但是在老舍生活過的時代,茶館是正規意義上的消遣和喝茶的地方,當然了這樣的場所不論在什麼時代,似乎都是極其複雜的,因此在老舍先生的《茶館》中,我們可以看到眾生相,通過這些人物來揭示那個時代的社會面貌和人物命運。

這部話劇中講述的人物很多,大多數都是裕泰茶館的顧客,其中有吃皇糧的旗人,開辦實業的資本家,有太監、教士、農民、警察、流氓等等,眾多人物和不同職業的人都常常在這個茶館裏聚集。話劇描寫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割據、解放前夕三個時期斤50年的社會風雲,向我們展示了社會的腐敗滋生的種種罪惡和光怪陸離的眾生相,讀之感慨不已!

茶館老闆王利發可以説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他對茶館的慘淡經營,可以説用盡了心力,但因為受到壓榨和剝削,始終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他的人生始終被有權勢的人左右,做不了自己的主,這就是封建社會的罪惡和混亂的中國的現狀。

在話劇中,老舍寫道“現在想起來,大清國不見得好,可到了民國,我捱了餓。”這句話反應出了內心的無奈,在大清朝的時候遭受剝削和欺壓,本以為經歷了革命之後,推到了5000年的封建帝國,日子會過的好一些,能夠享受到應有的權利和福祉,卻沒想到生活更加艱難了。

作者用人物的人生歷程和眾生相來揭露封建社會對人民的毒害,而軍閥割據的時代,最悲慘的依然是底層老百姓,只有明主社會的到來,人民才會看到希望,才能享受到平等!

國中生《茶館》的讀後感精選4

舊社會的黑暗往往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可怕許多,和現在比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而《茶館》這本書很好的向我們詮釋了這中間的天壤地別。

這本書的作者是老舍,他把人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描繪的淋漓盡致,把當時舊

社會的黑暗一一揭露出來,似乎看到的那些,就是自己曾經親身經歷過的這本書最重要的場景就是在當地有名的裕泰茶館,他經歷了好幾代掌櫃,早已將社會的黑暗、不公平和是非給看透了,每天來這裏的都是有權有勢的旗人,偶爾來幾個到這裏做生意的。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片段是:有一天,茶館的生意正興隆,王掌櫃正忙着招呼兩位很有地位的旗人,突然,來了一對母女,她們穿的衣衫襤褸,可見她們過的苦不堪言,掌櫃本來想好好招待他們,但是因為今天生意正忙,達官貴人又多,不得不讓小二將他們請出去,但那婦人就像受了驚似的,死活不肯出去。突然,她大聲喊道:“誰能讓我女兒吃的好,穿的暖,我就把她賣給誰!”天吶,可憐的母親為了能讓女兒過的好,不惜忍痛送走她,想必這個母親是有多愛和多捨不得她的孩子啊。

和他們對比一下,我們豈不是生活的太幸福了,他們在忍飢挨餓的時候,我們在嫌棄飯不好吃,他們受冷受凍時,我們還在埋怨衣服不漂亮。俗話説,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他們的生活,給了我們一記響亮的耳光,想想他們的日子,再看看我們的日子,他們有的,我們也有,他們沒有的,我們還有。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埋怨社會,埋怨生活呢?

幸而,最後有一位好心人讓那對母女吃上了飯。舊社會的黑暗,讓我們明白了我們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務必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