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角參觀心得體會推薦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8W

在領悟了一些深刻的道理之後,我們往往能將心得寫得更具影響力,我們在生活中經歷了不同的事情後得到的感受是不一樣的,要及時寫心得體會記錄下來,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區角參觀心得體會推薦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區角參觀心得體會推薦5篇

區角參觀心得體會篇1

今天早上,我有幸參觀了星湖製藥廠。星湖藥業是我們市最有實力的藥廠,它主要以提取中藥有效成分然後製藥為產業,其中最有名的產品是複方黃芩片。星湖藥業的複方黃芩片是我們居家旅行必備的良藥,每當我感覺上火了或是喉嚨痛時,吃上幾顆藥,馬上藥到病除,呵呵。今天,我懷着興奮、好奇的心情,在一位漂亮的部長姐姐的帶領下,參觀了生產車間、煮藥提取車間和化驗室。

首先是生產車間,我們進了大門後,看見了一整排貼有名字的儲物箱,部長姐姐説那裏放着每個工作人員的拖鞋,這是為了防止人們把外面的細菌帶進去。她掏出鑰匙,換上她自己的拖鞋,並給我兩個鞋套把鞋子套上才帶我上樓梯。

我們先來到三樓,這層是生產膠囊的。首先看到的是第一更衣間,她帶我進去,給我一套消了毒的衣服讓我套上。她也在更衣室相應的儲物箱裏拿出自己的清潔服套上。而且還得按順序,帽子、上衣、褲子、口罩,呵呵,這樣一來只露出眼睛了。再開了另一扇門,來到第二更衣室,在那裏用清潔液洗手,烘乾後,就準備進入生產線了。來到這裏,我不禁感歎:藥廠車間對衞生的要求真嚴謹啊,不亞於醫院的手術室!接着,我參觀了製作膠囊流程的每一個工作室,每個工作室都有好幾扇門,與別的相通,且室與室之間都隔着玻璃。每一流程都有精細的分工,大都生產機械化。印象最深的是膠囊填充機,因為參觀的時候它正好在運作:一邊漏斗放空膠囊,一邊放物料,這機器就會自動把膠囊填充好並彈出,而且能把沒有填充好的膠囊和不合格的空膠囊從另一個出口彈出來。旁邊放了很多袋裝滿了成品膠囊的透明塑料袋,真是生平第一次看見這麼多膠囊啊!

我們再來到二樓,這層是生產片劑的。跟三樓的佈局差不多,也是先進入第一、第二更衣室。工作室的組成跟三樓差不多,就是多了制粒和壓片的工作室。用的機器跟三樓的有的不一樣。印象最深的是兩種自動包裝機,呵呵,當時它們也是正在運作。第一種包裝機有個很大的漏斗用來放生產出來的片劑,另外有個水平的傳輸帶用來運送塑料瓶子,這台機器能數好特定的藥片,放進瓶子裏,並自動旋好瓶蓋,自動貼好標籤;第二種包裝機是用來把藥片包裝成泡囊式,一邊生產無毒鋁箔,一邊要人工把泡眼填充好片劑,然後兩者傾斜着相嵌合,再經過一個高温的圓筒壓一下密封好。

接着,部長姐姐帶我參觀了煮藥的車間,這裏的空間開闊好多,不再是被分成無數個工作室了,而是一整層的巨大儀器連在一起。煮藥、提取、溶劑回收、蒸發、煮漿、製成浸膏,都是儀器一體化。這裏的所有儀器都是不鏽鋼外殼的,所以看不到裏面是怎麼工作的,有的僅僅能通過儀器上的小窗口看見藥液在裏面翻滾。

最後,我還請求參觀了化驗室。不過這裏跟我們學校的分析化學實驗室差不多,有儀器室,實驗室,試劑室,標本室,培養室,所用的高端儀器也不外乎是hplc,uv儀,熔點儀,ph計等等。我去的時候,有位工作人員正好在做柱色譜,我當時也蠢蠢欲試啊,呵呵。不過他用的柱子太小了,柱效能有多高呢,呵呵。

參觀了藥廠,受益匪淺,知道了真正的藥物生產是怎麼一回事,書本上學到的知識也具體化、形象化了,並親身體驗了製藥車間對衞生的嚴格要求,工作人員嚴謹的工作態度,他們並沒有高談闊論,相當謹慎。

區角參觀心得體會篇2

20xx年10月11日至20日,在校領導的精心組織安排下,我們一行10人從學校出發奔赴本次學習目的地—山東省濟寧市進行了為期十天的學習。在這短短的幾天時間裏,我們先後在濟寧一中新校區、濟寧一中老校區、濟寧學院附屬中學進行了參觀學習。期間觀摩了課堂教學並與授課教師交流互動,聆聽了學校領導的專題講座,另外還參與了濟寧一中新校區課堂教學聽課評課活動。這次學習,使我深受啟發,受益匪淺。下面主要談談我在參觀學習後的幾點感受和收穫:

1、規劃合理,高端大氣。

最吸引我的是它們的校園文化:一個個整體的規劃,創設了有利於學生勇於進取的文化氛圍,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隨處可見,當地名人的塑像成了默默無言的`教育者,每一塊牆壁、黑板、樓梯、暖氣包、

甚至於每一塊草坪、每一個花壇他們都合理地的有效地利用,每一個角落都洋溢着教育的激情。學校在公寓樓及教學區都有開水和温開水,在實驗室、音樂美術舞蹈等各功能室、模擬動物園到處能體現出學校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新校區規劃立足於二十一世紀教育的發展趨勢,着眼於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求,追求高水準的素質教育特色及文化教育氛圍。堅持“標準化、現代化、信息化、人文化、生態化、國際化”,科學前瞻、以人為本,高起點、高水準規劃,實現現實與未來、整體與局部、功能與環境、效率與效益的和諧統一。總體風格既體現百年老校的文化積澱,又突出現代化名校的時代神韻;既彰顯儒家文化、運河文化的薰染特色,又與湖光水色、生態自然的北湖新城融為一體;既充滿儒雅凝重的學院書香,又飽含活潑健康陽光人文的青春氣息。

2、以人為本,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整個校園均充滿了以學生為主的校園文化氛圍,從校園到宿舍,從操場到教學樓,從走廊到教室,讓學生成為校園的主人,讓學生的名言、作品和榮譽成為激勵學生學習、轉變學生行為的準則。如"請享受無法迴避的痛苦",“沒有艱辛,便無收穫”“投資未來的人,是忠於現實的人”“正課與自習一分鐘也不讓自己閒下來,緊張而積極,你的收穫會讓你更加喜悦”,"腳踏實地山讓路,持之以恆海可移"。這些名言會激勵學生嚴於律己,做事堅持不懈,很實用。學校充分利用校園環境教育學生並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利用教室走廊牆壁,隨時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

區角參觀心得體會篇3

為了幼兒有一個寬鬆、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為他們幼小心靈的飛翔、個性張揚和能力的發展創設一個美麗的生活空間。我們只有對孩子的教育重視,才能使祖國更加強大。

以兒童發展為本

幼兒園課程正處在由封閉走向開放、由靜態走向動態、由專家走向教師和學生、由理論走向實踐的發展過程。21世紀將是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的世紀,21世紀的幼兒園課程將以建構為核心,讓幼兒成為課程的主體。

?幼兒園建構式課程》正是從現代的兒童發展觀、學習觀、課程觀和教育觀出發,以兒童全面、和諧、富有個性的發展為目標。體現《新綱要》提出的幼兒素質教育要求,反映了“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追求。讓幼兒充分參與、積極探索,不斷髮現與理解周圍的生活和事物,使幼兒真正成為發展的主角,課程的主體。

幼兒是課程的主體

?幼兒園建構式課程》教材三位編委的精闢闡述和五節觀摩課的精彩展示,闡述使每個幼兒全面地、和諧地、富有個性地發展的學前教育總目標,並將這一目標藴涵於實現幼兒園課程的一切活動中。共育、活動區域活動和日常活動”都視為課程的組成部分。這一課程展示出幼兒的發展是在多種活動過程中進行的;是在顯性和隱性的環境中誘發的;是在家園合作的影響下統一地連續發展的;“幼兒是課程的主體”。

就內容而言,建構式課程的基本原則是“選擇對兒童發展有利、適合幼兒學習的有意義的主題內容,充分讓幼兒主動建構”。這些主題是兒童的生活、是兒童的經驗,是與兒童渴望探索、發現和理解的周圍的人、事、物密切聯繫的。就實踐的方法和策略而言,建構式課程進行多種教育活動的整合,即主題線索、區角活動、日常活動多項活動的有機整合,五大領域聯結整合。

要重視幼兒的興趣

?幼兒園建構式課程》,注重學習過程、注重生成、注重互動、注重合作,但不輕視學習結果、教師的預設和幼兒的獨立活動;而是讓過程和結果、生成和預設、互動與主動、獨立和合作辨證地統一起來,使幼兒和教師共同成長,都成為課程的建構者和創造者。因而,教育必須貼近幼兒的真實生活,重視他們的經驗和興趣,使幼兒在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中獲得知識、經驗和技能,同時在情感、個性、社會性等方面得到發展。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要承但起這一重任,首要的就是創新,觀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發展的前提。作為新時代的幼兒教師,要對孩子的教育全心投入。

區角參觀心得體會篇4

昨晚,在紹興大劇院觀摩了由河南省話劇院演出的《紅旗渠》,該劇取材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河南林縣人民用十年時間創造的人間奇蹟——紅旗渠。這曾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一個震驚世界的偉大壯舉,是一場波瀾壯闊、轟轟烈烈的戰天鬥地畫卷,是毛澤東時代愚公移山的當代神話。“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座豐碑和中華文化的一個符號。

河南話劇院創排這台氣勢恢宏的史詩般作品,是對民族精神的張揚,對生命意義的謳歌,對英雄主義的禮讚 。

我小時候曾聽到一個真實故事,説太行山區缺水,一個小媳婦千難萬險挑來一擔水,卻因病體難支在家門口打翻了水擔,遭到了公公的痛罵,視水如命的小媳婦悔恨難抑,上吊而死。今天這台戲中,也有一個使人難以置信的情節:當地人一生只洗三次臉,第一次出生時,第二次結婚時,第三次入殮時。説明水源是何等稀缺……

作品沒有去正面反映如何戰天鬥地的場景,而是把特定時代,特定背景下一羣特定人物的精神世界作了深度詮釋,血肉豐滿,可信可敬,平凡生活卻又如此的讓人仰視。

一部讓人感動,引人思考的好戲。可惜紹興人不識真貨,劇場內觀者廖廖無幾……

區角參觀心得體會篇5

清明節的前一天我們河大國旗班來到保定烈士陵園掃墓,一路上春滿花開從大家的表情中並沒有看出有什麼沉重。途中我們經過了一所國小,也許是我們穿軍裝的緣故,國小生們把我們誤認為是解放軍,當然從隨後這些祖國的花朵中的謾罵聲中我終於找到了一種沉重感。是啊,國旗班本就是一個愛國教育的中心,都説我們肩上有着多麼大的重任,這種責任來自於何,我想正來自於一種傳承文化的義務。而我們今天的五星紅旗——這新中國的象徵,它正是基於這陵園中無數先烈的前赴後繼。

但仔細想來,我們要祭奠的是英烈,可我們具體要傳承的精神又是什麼呢?的確,有的東西只能敬仰無法傳承,比如我們先輩不怕犧牲的精神。我們不可能現在也處處拼命,那豈不是成古惑仔了?當然我們從國小到現在,學校主要教育我們去學習先烈的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精神等等。這當然很好很強大,但對80後的吸引力實在太差了,年輕一代似乎對紛繁複雜的新鮮事物更感興趣,而對過去老套的東西嗤之以鼻。所以我在思考這個問題,先烈精神在年輕人中就真的無興趣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問題是否定在何處,有人會説大多數年輕人都是尊敬先烈的,他們都有一顆愛國心。這其實等於沒説話,因為即使是一位無名的長者我們大多數人就會去尊敬他,而一個正常的中國人又必定愛自己的祖國,尊敬不代表信仰,這才是問題之所在。新一代人接受了許多新思想,自認為是有了自己新的信仰,其實這並不與我們先烈們的信仰相沖突,很多方面其實是一致的。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咱們處於當時那個年代,咱們如果是有血性的人,咱們會為什麼去做先烈同樣的事,要我看其實很簡單:對現狀的不滿、對理想的渴望、對敵人的仇恨等等很多基於有血性的人的原始激情的爆發。魯迅曾寫到: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先烈們正是中國千千萬沉默者中的爆發者,承着一種原始的激情在血與火中鑄就革命的英魂。

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其實也不乏這種激情與信念,從某種角度來説,我們和英烈的心是共通,只是由於某些原因我們往往無法體會早已逝去的英烈們的心境。

我想狼牙山五壯士之所以跳崖,是他們不想讓大部隊有太多的犧牲,因為心中的善成就了這位勇士,我們應該為這份善所感動。

我想冉莊地道戰的民兵們之所以能痛殲日軍,是他們心中的氣節成就了這羣戰士,我們應該為這份氣節所感動。

我想二師學潮中的學生們之所以在武裝軍警面前無謂,是他們深深痛恨當時腐敗的政府,因為心中的理想成就這羣英雄,我們應該為這份理想所感動。

在我們過着美好新生活的今天,我們其實不簡簡單單做到敬仰英烈,更應感受到我們與英烈相通的心,抱着一種感動與感恩的心去面對新的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