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薛?紀念館心得體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48K

許多人都知道寫心得體會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面對同一件事物,如果有了不一樣的看法,我們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參觀薛?紀念館心得體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參觀薛?紀念館心得體會8篇

參觀薛?紀念館心得體會篇1

5月20日我們戲文2班團日活動組織同學們參觀了平津戰役紀念館。這次活動,使我受到了深刻的震撼,使我更加崇敬無數的先烈,更加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黨,願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奮鬥。

坐落在子牙河畔的平津戰役紀念館在微風中顯得那麼寧靜安詳,紀念館總體環境藝術設計以勝利為主旋律。廣場入口處,兩根高大花崗巖圓柱構成勝利門,柱頂分別屹立着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戰士雕像。開闊的勝利廣場中央:矗立着高60多米的平津戰役勝利紀念碑,不鏽鋼三稜刺刀直插雲霄,象徵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通過武裝鬥爭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

紀念館主體建築,即藴含中國傳統韻味,又富有現代審美風格,面積12800平方米。前區是用暖灰色花崗巖飾面斗拱造型的三層展館,古樸莊重:後區是金屬材料構成的巨大銀灰色球體建築,雄偉壯觀。聶榮臻元帥親筆題寫的"平津戰役紀念館"七個金色大字,鑲嵌在展館的巨大牌樓式眉額上,為紀念館增添了光彩和神韻。

平津戰役,是在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毛澤東主席的領導指揮下,由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華北軍區部隊百萬餘人,於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在東起唐山、西至張家口長達500公里的戰線上二對華北國民黨軍進行的規模巨大的戰略性決戰。經過軍事打擊和政治爭取,共抨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基本上解放了華北全境。

平津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戰略決戰思想的勝利;是廣大指戰員英勇作戰,東北、華北兩區人民全力支援,中共平津地下組織積極配合,以及其它戰場人民解放軍密切協同的結果。

平津戰役連同遼瀋、淮海等戰役的勝利,確立瞭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局面。平津戰役中產生的"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和隨後產生的"緩遠方式",對爾後解決國民黨殘存軍隊,加速解放戰爭進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紀念館序廳中央的鑄銅雕像表現了中共中央毛澤東和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粥時五位書記的領袖風采:牆壁上毛澤東主席關於平津戰役作戰方針的手跡熠熠生輝:環壁的巨幅彩畫反映了東北、華北兩大區軍民英勇奮戰、奪取戰役勝利的宏大場面。

英烈業績廳陳列了黨的三代領導核心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和其他領導同志的題詞:介紹了平津戰役中犧牲的32位著名的烈士和團以上幹部、26位戰鬥英雄、109個英模羣體的事蹟:懸掛了英模羣體榮獲的27面錦旗:展出了大批獎章、證書和英烈所用物品。莊嚴肅穆的英烈名錄牆,將戰役中犧牲6639名烈士和391名俠名烈士的姓名鎊刻在上。雕塑《前仆後繼》在現了英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的壯舉,寄託了我們對烈士的深切懷念和無限敬仰之情。

參觀過平津戰役紀念館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硝煙已散,炮聲已遠,戰爭的輝煌總是與悲壯相伴。這場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共有七千多名戰士獻出了寶貴生命,三萬兩千餘人光榮負傷,勝利的背後總是鮮血甚至生命的代價。靜下心來想一想,為今日的安逸生活付出的代價又何止一場平津戰役呢?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才能有今天的輝煌成績。聯想到過去的汶川、玉樹地震,當災難襲來時,不也正是因為有着中國共產黨,這一偉大組織作為堅強的後盾支持,並由其在第一時間指導做出了一系列的正確統籌安排,才能使救災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才能讓中國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異彩,盡顯大國風範,才能讓世界看到一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東方古國的崛起。

短暫而深刻的團日參觀實踐使我清晰地認識到——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堅定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社會主義的信念,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八榮八恥”榮辱觀和和諧社會理念指導自己的人生航程,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時刻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發揮團乾的團結帶頭作用,帶領所屬團支部堅持黨的方針路線,追隨黨的正確領導;從點滴小事做起,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熱愛所學專業,做多元化的社會發展需要更多的複合型的人才——這才是作為一名積極入黨的學生所應努力奮鬥的正確目標與方向,更是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將滿腔熱情報效給黨報效給祖國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不斷接受考驗,不斷接受鍛鍊,銘記歷史,開拓未來。遵循黨的基本路線,嚴守黨的宗旨,為早日成為合格的接班人而努力,為早日實現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而貢獻力量!

參觀薛?紀念館心得體會篇2

這是長沙一個陰雨綿綿冷風陣陣的下午。坐着315路公交車,我去向位於長沙市望城縣的雷鋒紀念館。

來長沙已經快三個月了,望城也去過一次,説實話雷鋒紀念館從來沒出現在我的腦海過。大家的出遊計劃也就是世界之窗、橘子洲、烈士公園了,我倒是比較喜歡博物館。我甚至懷疑大家都不知道長沙有雷鋒紀念館。現在知道雷鋒是湖南人的大學生也沒有幾個了吧,可能就幾個湖南人知道,知道他是望城縣的就更加稀少了。

總之,從湖大坐到紀念館有18站,車窗外走馬變換,街景繁華入簡,人上了又下,漸漸減少。到站時車上只有三兩個稀拉的身影。

雷鋒紀念館位於長沙汽車西站西側約四公里處的雷鋒鎮。走近紀念館,就看到一塊巨大的長方形石碑,上面刻着“雷鋒紀念館”五個金色大字。這是1991年3月16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來此參觀,親筆題寫的館名。風雨中我有些睜不開眼睛,看不清。

進入紀念館,便是雷鋒塑像廣場。遠遠望去,身着筆挺軍裝,頭戴軍帽的雷鋒,雙目炯炯,神采奕奕。我卻產生了他不知看向何處的錯覺,大概是長沙的風有些奇怪吧。

“始建於1968年的紀念館歷經三次改擴建,館區面積不斷擴大,內部設施不斷完善。現佔地面積8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000平方米,綠化面積約50000平方米,集會活動廣場面積20000平方米。紀念館是全國青少年德育基地,是省、市、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設窗口,國家aaa級旅遊景點。”

講解員這樣告訴我,熟練得很。毫無疑問,政府對此很重視。雷鋒紀念館承擔了大部分的國小生道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任務,每年3月5日都會有很多國小生來這裏。不過現在,11月一個濕冷的下午,紀念館人跡寥寥。這已經很不錯了,我家鄉的夏明翰紀念館一年都沒有什麼人去,夏明翰是誰除了本地人還有人知道嗎,我很懷疑。

走進雷鋒生平事蹟陳列館,我看見了體現雷鋒艱苦奮鬥精神的節約箱 ,隨身攜帶的針線包,裝着《毛選》和鋼筆、筆記本的黃挎包等等。

雷鋒是愛學習的,四卷《毛澤東選集》被他翻了一遍又一遍,筆記本上寫了一頁又一頁、一本又一本。而他只讀過國小,反觀現在的大學生,包括我自己,住在象牙塔裏享受着豐富的資源卻不曾好好讀過一天的書,能逃的課就逃,逃不了的課就睡覺,不想睡就玩手機只想着混到畢業,恍恍惚惚得過且過地度過虛無的一天又一天。聽説馬克思就不感興趣,見到紙上的毛澤東就歡欣鼓舞,還有人問過我馬克思是不是姓列寧。不止馬哲,不讀書所帶來的文化缺失也十分可怕,雷鋒抄詩歌讀小説寫日記,當代大學生呢?網絡小説一天倒是能看幾十萬字。為什麼要將時間浪費在沒有營養的小説上而不去學習呢?

雷鋒日記裏這樣寫道:“吃飯是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為了吃飯。”“誰要是遊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人生的道路是自己選擇的,就像扣扣子一樣,第一粒扣錯了是穿不好衣服的,趁此青春年少,何不努力一把,有效利用時間,用知識武裝自己,做一個心中有數的人,而不是虛長一個大腦而裏面空無一物。

紀念館還有記錄了雷鋒悲慘童年的雷鋒故居,破敗狹小的房子裏卻培養出了一個偉大的靈魂。享受着經濟發展成果的我們卻往往自私冷漠,北大教授錢理羣這樣説道:我們的大學正在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高效率、冷漠、自私。作為一個大學生,我沒辦法反駁,我所見的正是這樣一羣人。他們忙碌在所有能為自己加分的地點,以極高的效率做着漂亮的事,心裏卻只裝着自己。

很多人總是把雷鋒精神簡單地判定為助人為樂和勤儉刻苦,卻不明白雷鋒精神的實質。被雷鋒翻了一遍又一遍的毛選是雷鋒行為的指南針,雷鋒,首先是一個共產主義者,然後是一個好人。經歷了悲慘的童年,被共產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所拯救了的雷鋒,從心底熱愛並相信着黨和國家,把黨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自己,踐行着一個共產主義者的義務與責任。所以雷鋒紀念館也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愛國主義當然不是現在到處嚷嚷的開戰,而是社會責任的擔當。青年富有理想,而真正遠大的理想,必須與祖國的命運和人民的意願緊密結合。當代青年應該具有的遠大理想,就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只有在為遠大理想的奮鬥中,青年的人生抱負才能真正實現。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當一個人在年輕時就把自己的人生與人民的事業緊密相連,他所創造的就是永恆的青春。

走完了紀念館,外面還在下雨,等了一會才坐到車。

每年3月5日,全國各地,男女老少,當然大部分是學生和機關單位,都在進行學雷鋒的活動,任務嘛。不管到底做沒做,寫篇心得體會交差了再説。所以網上有着很多篇千篇一律的學雷鋒心得體會,彷彿是大學聯考作文。我們和雷鋒就像牽牛織女一樣每年見一次面,不過並沒有什麼感情,我們是變了心的牛郎,無奈於牛郎星固定的運行軌跡。説別人説的義正言辭,我也一樣,如果不是要做思修作業,我是絕不會想到要到雷鋒紀念館來的。

雷鋒紀念館人跡寥寥,學雷鋒活動一天就再無後續,當然如果社會上都是雷鋒當然雷鋒會被遺忘,然而顯然不是這樣,社會缺少雷鋒,社會需要雷鋒。對雷鋒的宣傳應當更加巧妙,動漫《雷鋒的故事》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但是其低劣的質量和侵吞資費的行為無不告訴我們,雷鋒,還在遠方。

漫長的車途,終於下車了,雨還在下,雖然長沙的雨總是綿綿,但總會雨過天晴的,我在等雨停。

參觀薛?紀念館心得體會篇3

一個國家在一個時代的和平穩定,是經歷了前人不斷努力所創造的,而生活在這和平穩定的時代中的我們,更應該銘記前人為我們留下的許多可貴的精神財富。

正直暑假,我就在幾天前參觀了家鄉新建的革命先烈紀念館。那天碰巧是八月一號,那對於中華民族來説是個具有特別意義的日子,也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週年。那個特殊而又有意義的日子,紀念館裏自然也是人山人海了,有雙鬢斑白的老人,有年輕人,有學生,就連掃地的清潔工也在紀念館裏停下了腳步。看着紀念館上“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週年”的橫幅,我不禁讚歎。遙想九十年前,在江西南昌市城頭的那第一聲“槍響”,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支軍隊就在那時建立了。這隻軍隊為了抵禦外來侵略,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它救助人們於水深火熱之中。經歷了多少年的風風雨雨,多少人為此付出了生命才換來今天安定繁榮的生活。

走進紀念館,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巨大的刻在石牆上的雕塑。上面刻着的都是革命戰士戰鬥時的場景,雖然紀念館裏人很多,但是似乎沒有太多嘈雜的聲音。望着那雕塑,彷彿能聽到革命戰士吹響的戰鬥的號角,彷彿能聞到戰火瀰漫的氣息。這無不體現了戰爭的猛烈和殘酷,也襯托出革命先烈們為了革命的勝利所做出的努力和心血。這種為了祖國奉獻出自己的心血甚至生命的精神不正是應該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嗎?

在紀念館的小玻璃櫃子裏,存放的都是當時抗戰時用的工具和武器。看看那鏽跡斑斑的步槍和抗戰片裏常有的大砍刀,我不僅感歎道,如今的中國的軍事科技已居世界前列,各種型號的飛機大炮數不勝數。然而以前的革命軍隊卻是靠着小米加步槍一步一步慢慢挺過來的,這種不畏艱險,捨生取義的革命精神不正激勵着我們嗎?不管當今的科技多發達卻依舊要保持吃苦耐勞的品質,才能讓祖國的未來發展的越來越好。

在大廳的中央還佇立着一塊石碑,走近看會發現石碑上刻着不計其數的名字。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先烈一樣無所畏懼,忠肝義膽為祖國獻出生命的,烈士們的犧牲使我們感到很惋惜。但是,他們死的壯烈,死的英勇,他們的犧牲換來了革命的勝利。許多人在此駐足不前,有的上了年紀的老人家還默默哀悼,看着眼前的一幕,使我內心的熱血澎湃了起來。連老人尚是如此,那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又該怎麼做呢?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更應該要秉承先烈的品質,學習更多的知識,為祖國未來的繁榮昌盛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革命先烈們在祖國大地上撐起一片天,開啟了我們民族的千秋大業,創造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應該永遠銘記給我們幸福生活的人,讓我們永遠感恩那一個個為了這片土地,灑下熱血的革命先烈們。

參觀薛?紀念館心得體會篇4

近期,根據江蘇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黨性教育的要求,企管1502班的全體學員在班主任李健老師的帶領下,赴南京市浦口區參觀王荷波紀念館。雖然只有短短半天,但是王荷波同志“品重柱石”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讓我的思想和心緒久久不能平。我想,無論是現在,還是在今後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王荷波同志的這種精神將會一直激勵和鞭策着我,使我永遠以這樣的人為榜樣,勤奮學習、紮實工作、爭當表率。

王荷波是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是從南京走出去的中國_早期領導人之一。1916年,王荷波隻身來到南京浦鎮大廠當鉗工。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北京學生紛紛南下到上海串聯,給浦鎮工人以很大的影響,王荷波開始投身於工人運動。當時,廠裏沒有真正的工人組織。在鬥爭中,王荷波逐步認識到工人要有自己的組織。從1920年底起,他開始忙於籌辦工會,並在鬥爭中教育、組織羣眾。工會成立後,王荷波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會工作中去。他白天干活,晚上組織工人活動,有時忙到深夜,回到家裏還堅持讀書看報,努力提高自己。他嚴於律己,辦事公正,公私分明,賬目清楚,從不亂花大夥兒的一文錢,深得羣眾的信賴。

荷風飄萬里,波光頌千秋。在當前全面從嚴治黨的形勢下,參觀王荷波紀念館所感受到的英雄精神、高尚氣節、廉潔風範定會讓每一位來到這裏的人久久駐足,深深思考。我作為一名國有企業的黨務工作人員,我要將這種對心靈的觸動體現在行動上,立足崗位,為在國有企業的深化改革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貢獻自己更大的力量。

一是勤奮學習,提升能力。勤奮學習是我們黨員增強黨性鍛鍊、提高業務水平、做好工作的前提。我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更有帶頭學習,提升自己。當前,更要結合“兩學一做”專題教育,認真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堅持以學習求進步、以學習促發展。通過學習讓自己更加善於在複雜形勢中找準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點,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大力推進各項工作。

二是求真務實,恪盡職守。求真務實是黨的優良傳統。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我要一如既往地堅持求真務實的精神,向王荷波同志那樣,立足實際,解放思想,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從交通控股的企業特點出發,按照公司黨委提出的《黨建工作能力提升三年行動綱要》的要求,把黨建工作與企業的改革發展更好地融合,與職工羣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更好地融合,為提升交通控股的黨建工作水平努力奮鬥。

三是嚴於律己,率先垂範。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要像王荷波那樣,自覺地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鍊,自覺地遵守黨的紀律和組織制度,自覺地接受黨組織和羣眾的監督,工作中以身作則、嚴於律己。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認真貫徹黨的羣眾路線,要把嚴與實的作風體現在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企業的改革發展盡心盡力,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贏得職工羣眾信賴。

參觀薛?紀念館心得體會篇5

"七一"黨的生日即將到來,為了慶祝黨的生日,愛德黨組織組織黨員和入黨積極份子參觀平津戰役紀念館,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有幸參加了這次活動,使我受到了深刻的震撼,接受戰火硝煙的洗禮,使我更加崇敬無數的先烈,更加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黨,願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奮鬥。

坐落在子牙河畔的平津戰役紀念館在晨風中顯得那麼寧靜安詳,紀念館總體環境藝術設計以勝利為主旋律。廣場入口處,兩根高大花崗巖圓柱構成勝利門,柱頂分別屹立着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戰士雕像。開闊的勝利廣場中央:矗立着高60多米的平津戰役勝利紀念碑,不鏽鋼三稜刺刀直插雲霄,象徵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通過武裝鬥爭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

紀念館主體建築,即藴含中國傳統韻味,又富有現代審美風格,面積12800平方米。前區是用暖灰色花崗巖飾面斗拱造型的三層展館,古樸莊重:後區是金屬材料構成的巨大銀灰色球體建築,雄偉壯觀。聶榮臻元帥親筆題寫的"平津戰役紀念館"七個金色大字,鑲嵌在展館的巨大牌樓式眉額上,為紀念館增添了光彩和神韻。

平津戰役,是在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毛澤東主席的領導指揮下,由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華北軍區部隊百萬餘人,於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在東起唐山、西至張家口長達500公里的戰線上二對華北國民黨軍進行的規模巨大的戰略性決戰。經過軍事打擊和政治爭取,共抨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52萬餘人,基本上解放了華北全境。

平津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戰略決戰思想的勝利;是廣大指戰員英勇作戰,東北、華北兩區人民全力支援,中共平津地下組織積極配合,以及其它戰場人民解放軍密切協同的結果。

平津戰役連同遼瀋、淮海等戰役的勝利,確立瞭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局面。平津戰役中產生的"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和隨後產生的"緩遠方式",對爾後解決國民黨殘存軍隊,加速解放戰爭進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紀念館序廳中央的鑄銅雕像表現了中共中央毛澤東和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粥時五位書記的領袖風采:牆壁上毛澤東主席關於平津戰役作戰方針的手跡熠熠生輝:環壁的巨幅彩畫反映了東北、華北兩大區軍民英勇奮戰、奪取戰役勝利的宏大場面。

英烈業績廳陳列了黨的三代領導核心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和其他領導同志的題詞:介紹了平津戰役中犧牲的32位著名的烈士和團以上幹部、26位戰鬥英雄、109個英模羣體的事蹟:懸掛了英模羣體榮獲的27面錦旗:展出了大批獎章、證書和英烈所用物品。莊嚴肅穆的英烈名錄牆,將戰役中犧牲6639名烈士和391名俠名烈士的姓名鎊刻在上。雕塑《前仆後繼》在現了英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的壯舉,寄託了我們對烈士的深切懷念和無限敬仰之情。

展廳通過大量照片、文獻、實物籌史實材料與圖表、繪畫籌輔助展品有機.結合,全面、亙實地展現了平津戰役從發起到勝利結束的光輝歷程。生動地展現在我們面前。感受硝煙瀰漫的戰火,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那段歷史,並將先烈們的蓬勃向上的革命精神作為偉大的精神財富代代相傳。我們要珍惜這幸福的生活,熱愛我們偉大祖國,熱愛我們偉大的黨,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跟上時代的步伐,用我們的熱血譜寫出新的篇章,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富強奉獻我們的力量。

參觀薛?紀念館心得體會篇6

我對趙一曼很好奇,因為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趙一曼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那麼瘦弱的女子怎麼會在中國十幾億人中被國家排為前100位呢?但當我看完趙一曼紀念館的介紹時我想到一句俗語:巾幗不讓鬚眉,就是在説她吧。趙一曼紀念館是介紹中國抗日民族英雄趙一曼事蹟的紀念館,位於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山腰的翠屏書院。創辦於1959年5月,原名抗日民族英雄趙一曼烈士事蹟陳列室。

紀念館佔地3120平方米,建築面積547平方米。設有展室3個,陳列展出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董必武、宋慶齡、陳毅等人的題詞,趙一曼從事革命活動的文獻資料,以及趙一曼在東北進行抗日武裝鬥爭的事蹟。還收藏了有關趙一曼烈士的實物171件,照片706幅,各類文獻資料、題詞等200餘件,其中一級品10件。紀念館內共設有三個展廳和一個宜賓地方陳列室。

第一展廳陳列朱德、陳雲等黨和國家領導的題詞及趙一曼烈士的大事年表、生平簡介;

第二展廳介紹趙一曼從一個大家閨秀演變成為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的過程;

第三展廳介紹趙一曼在東北組織領導工人運動,參加東北抗日聯軍英勇殺敵的光輝業績及被俘後英勇就義的悲壯情景。

館前樹有趙一曼的漢白玉雕像,館內陳列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陳列反映了趙一曼成長經過和她在東北地區開展工人運動特別是在抗日聯軍中英勇戰鬥的業績和臨難時的英雄氣概。

看完出來心潮澎湃,和朋友們到附近參觀,突然覺得要多寬廣的心胸要多麼堅強的意志,再次對過去的那些共產革命者燃起敬意。

參觀薛?紀念館心得體會篇7

盛夏的江淮平原,綠草茵茵、萬木葱茂。6月25日上午9時許,我隨公交集團黨委組織成員到達淮安周恩來紀念館參觀學習,第一次近距離地感受了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的豐功偉績。從紀念館到故居一路走來,通過實物、圖片、文字、錄像等形式,比較詳細地參觀學習了周總理的生平事蹟。由衷地敬佩周總理的一生是光輝偉大的一生,是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艱苦卓絕奮鬥的一生,是為國家建設和發展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生。他雖然離開我們已經41年了,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為國家乃至全世界人民作出的巨大貢獻,將永遠銘記在世人的心中,猶如詩人臧克家所言:“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

牢記周總理的囑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今天就是要學習周總理少年立志,12歲離家求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精神。對照自身當前,作為一名員,要虛心學習,立足本職崗位,幹好本職工作,團結帶好身邊的駕駛員,履行好公交人的職責,以創建文明城市和文明班組為契機,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講究工作實效,塑造公交人品牌,打造公交優秀,不辜負政府和全市人民的期待,以安全的運行保障取信於民、以優秀的乘車服務温暖於民、以寒來暑往的精準班次奉獻於民,讓政府放心,讓市民滿意,努力把公交事業做大做強,這是我們每一位員的追求,為此務必把工作真正做實做好。

要學習周總理艱苦樸素,一心為人民的精神。參觀中我發現周總理生前穿過的一件馬甲領口裏襯已經磨損嚴重了,用過的一些物品,有的很陳舊了,一架曾經用過的紡車,一張油畫還原了歷史的一瞬,所有的這一切無不説明周總理平易近人,與人民羣眾同呼吸共命運的親情關係。當年河北邢台發生大地震,周總理不顧個人安危冒着餘震的危險,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瞭解災情,慰問災民。照片中從他緊鎖的眉頭可以看出,面對震後的殘垣斷壁,總理的心是焦慮的,他的心同災區人民緊緊聯繫在一起,可以説他視人民的災難為自己的災難,把儘快恢復災區人民的生活當作頭等大事抓。日理萬機的總理,為人民操碎了心。周總理一心為公、執法為民的思想品德,是我們今天每個員學習的榜樣,是激勵我們幹好當前工作的思想動力。

要學習周總理鞠躬盡瘁,不計個人得失的高風亮節。周總理的一生是為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他身後無兒無女,區區千元遺產全部交黨費,當聯合國史無前例為他的逝世降半旗致哀,足以説明周總理在世界各國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今天我們懷念他就是要把他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化作我們今天工作的激情,恪守員的神聖使命,實事求是,勇於爭先,針對目前的實際工作,抓好安全生產,節能降耗。要主動作為,勇於管理,克服浮拖軟、慵懶散行為,把這次參觀學習得來的思想理念傳播下去,發揚下去,用以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做出更大的業績,以達到不虛此行的目的。

參觀薛?紀念館心得體會篇8

五月初,趁着休假間隙,我去了一趟紅巖革命紀念館。

走進紅巖魂廣場,就感覺到一股嚴肅莊重的氣息,這是全國第一個以烈士精神命名的廣場,在紀念“11·27”革命烈士殉難50週年之際,在原“中美合作所”閲兵場的基地上修建而成。

步入陳列館,那種浩然之氣油然而生,館裏的氣氛讓人頓時有種莫名的壓抑感。前軍委主席鄧小平的題字,將烈士們的豐功偉績給予絕對肯定和高度讚揚。那遒勁有力的字跡、深情懷念的語句讓我彷彿看到了烈士們不畏強權的凜然氣概!陳列館裏那面鮮紅的用被單衣物繡成的五星紅旗格外顯眼,那是一種多麼興奮的期盼的表現呀!我至今仍可以想見,當獄外傳來解放戰爭結束,新中國即將成立這樣的消息時,那些為祖國獻出自由和乃至生命的都在所不惜的偉大共產黨人心中將是何其自豪與振奮,他們含着熱淚為祖國繡出的那面五星紅旗,正是他們革命信念的最最真切和感人的詮釋!

陳列館裏,真實地重現了當年這些共產黨人被關押的監獄的狀況。大量的照片和文物向世人宣告着國民黨反動派對於革命先烈的慘無人道的鎮壓和迫害。犧牲的革命者裏,年齡最小的“小蘿蔔頭”宋振中犧牲時僅九歲,與此類似地,多數烈士都是在極為年輕的時候被殺害,在那個黑色的1949年11月27日。他們懷揣着對於革命的忠誠與信仰,無悔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就是共產主義理想的偉大召喚,這就是對於偉大共產黨的無限忠誠和信任,這就是擺脱貧困落後、告別專制獨裁、追求人民幸福、國家安定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彰顯。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一位名叫“誼軍”的革命同志。1992年,一家單位在搬遷時,發現一件標明為渣滓洞革命烈士遺物的包裹,包裹裏有兩封信和五塊銀圓。一封信上寫道:“中國共產黨萬歲!親愛的黨和你永別了。誼軍。”一塊銀圓上深深地刻着“最後一次黨費誼軍”八個字。誼軍是誰?他的真實姓名是什麼?他做過哪些革命工作?我無從得知,但這種情懷,這種對待共產黨事業大於生死的英雄故事,卻深深的刻在了我心裏。犧牲在重慶軍統集中營的烈士,還有很多人沒有留下真實姓名,但是,他們有着共同的名字就是“紅巖先烈”。

歲月飄逝,盪滌着人生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那久違的歷史似乎又在眼前重映,一幕幕,一樁樁,打動人的肺腑,震撼着人們的心靈。先烈的事蹟給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以當頭棒喝。

苟利國家生死許,豈因禍福避趨之。共產黨人同敵人展開不屈不撓的鬥爭。在渣滓洞,白公館,歌樂山下,松林坡刑場都灑下了烈士們的斑斑碧血。

紅巖精神是烈士對共產主義信念執著追求的高度概括;是先烈堅持真理改造社會的偉大實踐;是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是改革開放,發展建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偉大瑰寶。今天的我們,應感先烈之功業,勵後人之壯舉。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

革命烈士的精神是我們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必不可少的一種精神支柱,他們對於共產主義信念的執著追求,對於真理的無悔堅持,對於黨的祕密的嚴格保守,對於艱難困境的坦然面對,對於獻身祖國和人民的大無畏氣概,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繼承。作為一名積極要求加入共產黨的積極分子,我想,我更應該身體力行,珍惜今日來之不易的生活,以革命先烈們為榜樣,在新時期的建設中,做一個敢為人先、樂於奉獻、甘於吃苦、勇於實踐的新青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