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兵團精神心得體會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8.29K

優秀的心得體會可以啟發我們創新和改進現狀,心得體會是內在世界的翻譯,將情感的語言變為思考的文字,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讀兵團精神心得體會5篇,供大家參考。

讀兵團精神心得體會5篇

讀兵團精神心得體會篇1

新疆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與改革研究院院長 劉以雷 張宜琳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準確把握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演進方向和規律,從政治上、全局上、戰略上系統回答了“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個重大問題,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有力保證。

屯墾戍邊作為黨和國家治理新疆的有效方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經過70多年的新中國屯墾戍邊實踐和2000多年的歷史傳承,兵團屯墾戍邊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和成熟做法,有的已形成了制度,有的需要提煉上升到制度層面。深入學習貫徹《決定》精神,總結思考新中國屯墾戍邊60多年的實踐經驗,科學回答屯墾戍邊事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新疆是我國西北的戰略屏障、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户、我國戰略資源重要的生產和儲備基地,也是反分裂反滲透的主戰場,新疆的發展穩定,關係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關係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同樣也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兵團就是在這具有特殊戰略地位的新疆履行特殊的使命,並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兵團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廣大幹部職工忠實履行黨和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使命,在維護新疆社會穩定、鞏固西北邊防、傳播先進文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族團結、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戰略作用。

兵團嵌入式分佈在新疆“兩週一線”戰略要地,通過亦兵亦民、勞武結合、發展經濟、壯大實力、集聚人口,發揮着強化社會基礎、優化人口資源、促進民族融合的特殊作用;兵團是承載中華主流文化的社會羣體,既熟悉內地文化,又瞭解邊疆文化,具有傳播中華文化和現代文明的獨特優勢,在先進文化和現代文明建設中發揮了傳播、引領和示範帶動的特殊作用;兵團遵循“不與民爭利”原則,始終堅持積極支援地方建設,為各族羣眾辦好事、辦實事,在促進民族團結中發揮了相互支持、相互交流、融合發展、共同進步的特殊作用;兵團多數團場建在沙漠邊緣和邊境沿線,是抵禦風沙襲擊、保護新疆綠洲的第一道屏障,創造了“人進沙退”的奇蹟,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發揮了“生態衞士”的特殊作用。

實踐證明,兵團屯墾戍邊是黨和國家邊疆治理的有效方式和重要制度安排,兵團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和重要載體,具有獨特組織優勢和制度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兵團的存在和發展絕非權宜之舉,而是長遠大計。新形勢下,兵團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新時代,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完善兵團屯墾戍邊制度,才能更好地發揮兵團的“穩定器、大熔爐、示範區"三大功能及 "調節社會結構、推動文化交流、促進區域協調、優化人口資源"的四大作用。

一是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兵團屯墾戍邊事業維護的是國家利益,體現的是中央意志,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強化黨在屯墾戍邊事業中的核心領導作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加強黨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統一領導,統籌黨政軍企各方面事業發展。要從嚴從實加強黨的建設,把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

二是堅持和完善黨政軍企合一特殊體制。兵團實行黨政軍企合一的特殊體制,有利於兵團履行中央賦予的維穩戍邊的職責使命,有利於統籌兵團各方面的力量,有利於發揮組織優勢和動員能力,既符合新疆工作總目標的要求,也是兵團發展壯大的一大優勢。要繼續堅持,強化黨的核心領導地位,健全和轉變“政”的職能,彰顯“軍”的屬性,強化“企”的市場主體地位。在黨政軍企合一體制框架下,理順兵團內部黨、政、軍、企、社之間的關係,推進政企、政資、政事、政社分開。把兵團特殊體制優勢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激發兵團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三是堅決貫徹黨中央治疆方略和對兵團定位的新要求。兵團要緊緊圍繞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實現長治久安總目標要求,在事關根本、基礎、長遠的問題上發力。要發揮好兵團調節社會結構、推動文化交流、促進區域協調、優化人口資源等特殊作用,使兵團真正成為安邊固疆的穩定器、凝聚各族羣眾的大熔爐、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示範區。要壯大兵團綜合實力,提高維穩戍邊能力,促進兵地融合發展, 全面深化兵團改革,建設高素質兵團隊伍。

四是建立和完善做大做強做優國有企業新體制和新機制。國有企業是政府運用經濟政策,參與經營活動的重要工具,承擔着通過投資建設活動執行國家戰略意圖。兵團作為承擔國家“屯墾戍邊”使命的特殊組織,體現的也是國家戰略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提供的是一種特殊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在兵團,國有企業上述功能和作用顯得更加重要,體現得更加充分和具體。國有企業發展對兵團來説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事關兵團屯墾戍邊的物質基礎。在推進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管理改革上,要切實按照中央要求做實做大做強中國新建集團。構建兵團特殊管理體制與市場機制相適應的經濟發展方式,使得兵團組織化集約化程度高的特性得以發揮、兵團行政和市場、企業、社會的職能、定位、責任及相互關係更加清晰,更多地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調節經濟活動。有利於在全兵團範圍實現資源合理配置,有利於在更高層面、更大空間構建融資和發展平台,促進“資源、資產、資金、資本”聯動,從根本上解決投融資主體和責任主體不統一的問題。

五是堅持創新和完善兵地融合發展新機制。兵地融合是兵團作為新疆組成部分的重要體現,是兵團發揮特殊作用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兵團要主動融入新疆大局,利用自身優勢先行先試,輻射帶動周邊發展”。要完善經濟發展深度融合機制,加強兵地發展規劃銜接協調。加快構建兵地融合發展的城鎮體系,完善利益調節與分享機制,建立兵地互助互利的產業分工體系、規範統一的市場體系、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體系、兵地普惠的公共服務體系。推動形成經濟融合發展、文化交融共建、維穩責任共擔、民族團結共創的新局面。

六是堅持和完善向南發展的新體制和新機制。南疆是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重點難點,加強兵團南疆建設,既是當務之急,又是戰略之舉。要完善戰略佈局、探索正確路徑、採取切實措施、大力推動南疆生產力發展,增強師團綜合實力,加快少數民族聚居團場發展,優先在南疆師團設市建鎮,輻射帶動周邊,發揮兵團城鎮在維穩戍邊、集聚人口、傳播文明方面的獨特作用。

(本文是應人民日報《國家治理週刊》之約撰寫的學習黨的十九大四中全會精神的體會。作者劉以雷系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首席顧問、中國投資諮詢公司原首席經濟學家,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兵團原副祕書長。張宜琳系中國通證數字經濟研究中心副祕書長、兵團黨委政研室原副處長。)

讀兵團精神心得體會篇2

日前,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枱聯合推出的《黨課開講啦》節目第2期《偉大建黨精神》播出,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院長黃一兵引領廣大黨員重温黨史,深入理解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黨員幹部要從偉大建黨精神中找方向,在矢志前行中標定為民服務方向、工作發展方向、個人建設方向,在人生方向的引領下行穩致遠、開拓事業。

標定為民服務方向。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黨員幹部要從中國共產黨為民的奮鬥征程中,找準為民服務的方向,把羣眾幸不幸福、快不快樂、滿不滿意作為工作是否有成效的標準,在推動民生上下功夫,夯實羣眾的幸福之基。黨員幹部在工作崗位上,要強化為羣眾謀福祉的決心和導向,堅持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羣眾路線,主動和羣眾談心聊天,從羣眾吐露的心聲裏收集民情民意、民智民盼,工作上更有方向、思路和計劃,從初心中找力量,從使命中找方向,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標定工作發展方向。共產黨人在工作上講求規律和方法,善於運用發展規律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問題,有效化解風險,為發展凝聚力量。黨員幹部在面對工作中的難題時,要運用系統思維,緊抓問題關鍵、注重統籌兼顧,以創新舉措、實招硬招化解鄰里矛盾,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及時梳理、研究、總結實踐中的突出問題;同時要清醒認識、高度重視並着力改進工作中的短板,在大戰大考中彰顯英雄本色,在駕馭複雜局面、對戰前路風浪時奪取亮眼成績單,創造良好的發展態勢。

標定個人建設方向。共產黨人特別注重個人建設,無論是作風建設還是能力水平的提高,他們在學思踐悟中增強信仰、堅定信念,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觀點和方法不斷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在學習中明大勢、知大任,在實踐中練筋骨、淬鐵肩,在自我革新中推動自我發展和成長。黨員幹部也要善於學習,在理論學習中提煉理論成果,在實踐鍛鍊中提取實踐經驗,放下架子拜人民為師,多講土話、多言農事、多談生活,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從各個方面提高自己幹事的能力水平,能夠辨清善惡是非,在紛繁的表象中抓住事物本質,提高解決問題的硬本領。

讀兵團精神心得體會篇3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着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鬥、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新時代、新徵程,新作為、新擔當,我們該如何進一步弘揚和踐行兵團精神?如何落實“十四五”規劃推動高質量發展?如何傳承好紅色基因,更好履行“三大功能”、發揮“四大作用”?

理論來源於實踐,又高於實踐指導實踐,為更好弘揚兵團精神,更好履行職責使命,《兵團日報》編輯部即日起舉辦主題徵文活動,深入研討兵團精神的科學內涵和當代價值,助力兵團精神在新時代持續發揮滋養初心、錘鍊黨性、凝聚力量的作用,凝聚起推動新時代兵團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來稿將在理論版刊發,並在新媒體推送,熱忱歡迎廣大理論工作者、黨員幹部和理論愛好者踴躍參與,積極撰稿支持。

徵文主題

“新時代如何傳承弘揚兵團精神”

徵文時間

即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

獎項設置

徵文要求

1、應徵文章請自行確定研究方向及題目,要求原創、未經公開發表。文章要具有較強的政治性、思想性、學術性、創新性和實踐指導意義,主題突出、觀點鮮明、論據充分。

投稿方式

投稿郵箱:

來源:兵團日報

編輯:馬夢

責任編輯:夏振忠 丁夢飛

讀兵團精神心得體會篇4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原標題:兵團精神在時代變遷中推陳出新,推動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引題)

榮光不減 創新不止(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吳鐸思 通訊員 馬安妮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聽着講解員講述老一輩兵團人的堅守,來自北京的遊客劉仰深受感動。展覽館內,一幅幅歷史照片、一件件刻着歲月痕跡的實物、一段段珍貴的視頻,詮釋了兵團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

開拓戈壁,紮根邊疆,建設城市……兵團人用雙手引領着發展變遷,兵團精神也隨着時代不斷髮展。

戈壁上築夢

1949年10月1日,三五九旅的戰士們翻過冰大阪,穿過星星峽,向着荒涼的戈壁,徒步進南疆,紮根邊陲。

沒有房子,就住地窩子;沒有耕地,就開墾荒漠。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中有“戈壁三寶”,是當時人們為了應對惡劣氣候所必備的3件生產生活工具,即坎土曼、氈筒靴和皮襖。

“‘坎土曼甩出千方土,柳條筐擔出萬畝田’,這種生產工具最早是當地維吾爾族人民使用的,戰士們早期使用的蘇式鋤頭並不適合當地的土質,而後才轉而使用這種合二為一的生產工具。”紀念館講解員説道。

1954年10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此後,來自全國各地的知識分子、優秀青年、科技人員等加入兵團,他們紮根西北,在戈壁上築夢。

幾代兵團人在新疆的萬古荒原上節衣縮食,住在地窩子,餓了吃野菜,渴了喝鹽水,白手起家建立現代化農業、工業和城鎮。

忠於黨、忠於祖國、無私奉獻、甘於犧牲,是兵團人最真摯的情感,在北疆種棉花、開發設計農業機械、在荒漠中建起美麗城鎮……紮根新疆以來,兵團人始終本着“不與民爭利”的原則,將綠色和希望的種子播撒到每一寸荒涼的土地上,建設了一大批現代化團場和軍墾新城,在紮根邊疆邊界守護西北寸土的基礎上,推動了新疆經濟和社會發展進步。

化身幸福家園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位於南疆的阿拉爾市胡楊河濱水公園顯得格外熱鬧,人們三三兩兩地在河邊散步、納涼,稚童則奔跑於燈影之間,充滿活力的廣場舞、節奏動感的音樂,與燈光一起,點亮了公園的夜。

“這以前沒有湖,是後來建造的,現在每天吃完飯和家人在這裏散散步,感覺很舒服。”市民馬曉佳説。

兵團成立初期,為了迅速改變新疆的面貌,兵團從河流入手,對南疆塔里木河流域、北疆瑪納斯河流域及邊遠墾區進行大規模開發。

“當時提出‘戈壁灘上建花園’,這是多麼美好的願望。”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軍墾老戰士畢淑媛激動地説,“經過艱苦奮鬥,今天我們實現了這個願望,是值得的。”

原本被稱為“朵爾布爾津”(蒙古語“荒涼”)的荒原,1958年被命名為“北屯”即“最北面的屯墾大軍”,在一代代兵團人的建設中,如今的北屯蜕變成為一座美麗的新城,不禁讓人感歎“喚起千年沉睡夢,大地茫茫一手翻”。

守住綠水青山,打造美麗家園。

如今,新疆建設兵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三師圖木舒克市實施“封湖保濕”工程,通過保護野生胡楊林,打造獨特景區,吸引了不少候鳥在濕地棲息;第五師雙河市打造街頭綠地,使中心城區綠地率達45.2%,形成了“城在田中、園在城中、路在林中、人在畫中”的新景;第十二師全面改善頭屯河沿岸生態環境,讓往日臭氣熏天的“頭疼河”變身成為人們度假、休閒的美麗河谷……

永不移動的界碑

廣大兵團職工羣眾履行維穩戍邊的職責使命,是兵團精神的生動體現。“我家住在路盡頭,界碑就在屋後頭,邊境帶上種莊稼,界河邊上牧牛羊,別人離邊我不走,世世代代把邊守。”這是守邊兵團人的《守邊謠》,也是他們守邊的真實寫照。

在新疆邊境線上,兵團人生活在這裏,工作在這裏,家人也在這裏,一代又一代人,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全年無休保衞邊境安全,用實際行動鑄成了邊境線上“永不移動的生命界碑”。

在大漠的邊緣,塔里木大學是兵團人建設新疆的見證,更是傳承發展新疆的“孵化器”。塔里木大學隨着屯墾戍邊而生,在西部開發、絲綢之路經濟帶、兵團向南發展的過程中興起,校園裏留存着兵團建設發展的印記,也展現着兵團精神在時代中發展的過程。如今的塔里木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以“農”為優勢,以生命科學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成為培養高質量人才的搖籃。

兵團精神在時代變遷和實踐中不斷推陳出新,融入了許多新的元素,如以人為本、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積極競爭、搶抓機遇、開放搞活、注重和諧、求真務實、把握大局……兵團精神整體內涵的豐富完善,成為推動兵團事業前進的強大力量。

責任編輯:肖天

讀兵團精神心得體會篇5

兵團精神所彰顯的愛國主義情感、無私奉獻品質、艱苦創業作風、開拓進取意識,所展現的政治情感、道德積澱、實踐取向、行為追求,內涵十分豐富,意義極其深刻,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講話中強調“要踐行胡楊精神和兵團精神,激勵各級幹部在新時代紮根邊疆、奉獻邊疆”。高校承擔着立德樹人的職責使命,我們必須結合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要求,深入認識兵團精神的育人意義,充分發揮兵團精神的育人價值,不斷拓展兵團精神的育人途徑,努力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深入認識兵團精神的育人意義

兵團精神既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的實踐問題。兵團精神所彰顯的愛國主義情感、無私奉獻品質、艱苦創業作風、開拓進取意識,所展現的政治情感、道德積澱、實踐取向、行為追求,內涵十分豐富,意義極其深刻,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兵團精神的萌芽、形成與發展是伴隨着兵團屯墾戍邊事業的偉大實踐而不斷髮展的,更是對井岡山精神和南泥灣精神的傳承與發展,為加強大學生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提供了豐厚的精神滋養,對於大學生了解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產生的精神成果及其普遍規律具有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説,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兵團精神的形成史,是兵團事業的成長史,也是一部新中國屯墾戍邊事業的實踐史。兵團精神的豐富內涵、屯墾戍邊的價值追求、兵團人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先進事蹟,為堅定大學生崇高理想、增強大學生實踐能力提供了豐富的教育素材和精神資源。

二、充分發揮兵團精神的育人價值

兵團精神是我們黨在探索社會主義事業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精神財富,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精神的價值追求,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和要求。在高校開展兵團精神教育,有助於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助於大學生形成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兵團精神具有凝聚愛國主義情感的價值。愛國主義始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本質,也是兵團精神的靈魂。這種對祖國、對民族的深厚情感是兵團人立身、處世、幹事的精神支柱。從這個角度講,兵團事業的發展史也是一部兵團人的愛國主義光輝史。青年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大力弘揚兵團精神,教育引導大學生學習兵團人“國土在我心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凌雲壯志,學習兵團人“為祖國站崗放哨”“當祖國需要時挺身而出”的精神風貌,不斷增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意識。

兵團精神具有塑造無私奉獻情懷的價值。奉獻精神是人類獨特的精神品質,是人們為集體成就一番事業的內在動力。無私奉獻本是對先進分子的一種崇高道德境界要求,卻成為兵團人普遍化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成了兵團精神的本色。新中國的屯墾戍邊史,同樣是一部無私奉獻的歷史。兵團人用自己一生的奉獻和奮鬥,書寫了兵團人無私奉獻的壯麗詩篇。弘揚兵團精神,教育引導大學生學習兵團人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公共利益擺在首位的大局意識,學習兵團人始終堅持“為新疆各族人民多辦好事”“讓利於新疆各族人民”的奉獻精神,學習兵團人“勇於為國犧牲、為國奉獻”“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無私奉獻精神,不斷塑造大學生的無私奉獻情懷和道德取向。

兵團精神具有錘鍊艱苦奮鬥意志的價值。一個人在生活和成長的過程中,必定會遇到各種問題與挫折,挫折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避免的。兵團事業發展歷程,就是一部兵團人白手起家創偉業的光輝篇章,融入了兵團人艱苦奮鬥的不懈追求,譜寫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創業歷史,凝聚形成了激勵後人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實踐取向。開展挫折教育,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挫折、正視挫折、克服挫折,增強對挫折的承受力、抗挫折能力,錘鍊迎難而上的意志品質,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大力弘揚兵團精神,教育引導大學生學習兵團人“面對艱苦的實踐條件時以艱苦為榮”的態度,學習兵團人“用雙手開創未來”“樂觀對待艱苦生活”的鋼鐵意志,學習兵團人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執着追求,不斷錘鍊大學生迎難而上的意志品質和在挫折中成長的抗挫折能力。

兵團精神具有養成開拓進取品質的價值。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本質就是要以創新的精神和科學的態度去認識、把握和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兵團各項事業發展,展現和凝聚了兵團人開拓進取的強烈意識和不懈追求。兵團精神是伴隨着兵團事業長期積累、延續和發展起來的精神財富,是兵團人在適應社會形勢變化中展示出來的精神狀態,具有與時俱進的品質。我們要大力弘揚兵團精神中開拓進取的品質,教育引導大學生學習兵團人不斷開拓兵團事業新輝煌的追求,學習兵團人順應不斷變化的時代條件、客觀環境開拓進取的品質,不斷增強大學生的開拓意識和與時俱進品質。

三、不斷拓展兵團精神的育人途徑

兵團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其所彰顯的育人內涵、育人意義、育人價值,對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要結合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特點與要求,深入拓展兵團精神的育人途徑,開展兵團精神育人實踐活動,促進大學生立志紮根邊疆、建設邊疆,不斷提高邊疆高校的人才質量和服務區域社會發展能力。

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開展兵團精神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説服力的教科書。”兵團精神的形成與發展史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屯墾戍邊、保家衞國史,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牢記初心使命創業奮鬥的生動寫照。通過利用兵團紅色文化資源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既是完整準確貫徹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需要,又可以引導廣大師生深入貫徹落實踐行兵團精神。如,組織師生參觀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周恩來總理紀念碑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觀看跨界舞台劇《當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話劇《萬方樂奏》、雜技劇《唐古百戲》、秦劇《在綠色原野上》等兵團創編文化作品,通過體驗式教學、滲透式教學的方式厚植愛黨、愛國、愛新疆、愛兵團的情感,幫助廣大青年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讓紅色基因、兵團精神代代傳承。

將兵團精神融入思政課理論教學,充分發揮課程育人作用。兵團精神同中國共產黨的其他精神一樣,都是我們黨和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資源。我們要充分利用兵團屯墾戍邊偉大事業中的歷史事件、人物故事,結合新疆高校校本課程開發,編寫兵團精神輔助教材和讀物;同時,開展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將兵團精神所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過程中接受兵團精神教育,充分發揮課程育人作用,實現專業知識教育和價值引領的同向同行。

將兵團精神融入社會實踐,充分發揮實踐育人作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於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瞭解國情,增長才幹、奉獻社會,鍛鍊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要充分利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志願服務活動等形式,讓大學生在瞭解兵團的過程中感悟兵團精神的深刻內涵、內在邏輯及其價值意義。例如:開展“尋訪兵團故事”暑期專項社會實踐活動,打造“紅色之旅”兵團精神實踐教育品牌,實現了兵團精神教育與專業實踐教育的有機融合,有助於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無私奉獻精神。

將兵團精神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文化育人作用。馬克思指出,“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校園文化作為文化因素、環境因素的存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具有直接影響。因此,一方面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兵團精神所依託的紅色文化為主題,開展主題演講、徵文、話劇展演、讀書報告會、紅歌會等多種形式革命文化教育活動,打造具有兵團紅色基因的品牌活動,讓大學生在集時代性、趣味性、教育性和思想性於一體的活動中弘揚和傳承兵團精神;另一方面要把兵團精神形成過程中的人物故事、文化作品作為校園文化標識建設的重要素材,使承載兵團精神的紅色文化標識在校園中隨處可見、可感、可學,依託固化的物質文化承載方式,營造良好的兵團精神文化氛圍,使兵團精神在潛移默化中滋養大學生的思想、心靈、品行。

作者:孫 鬆

來源:兵團日報

編輯:李晶晶

編審:卿 濤 周小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