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7.91K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想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心得體會其實就是我們平時生活中寫出的感受性文字,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8篇,供大家參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8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1

新課改在全國各地進行得轟轟烈烈,值此新課改全面推進之際,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新時代的老師,我要怎樣才能與新課改同行,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學習掌握新的專業知識、技能,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積累、更新,促進自我的發展呢?首當其衝的,我認為還是讀書。博覽羣書,應該是我們老師生存的必須之一。只有博覽羣書,不斷的學習,不斷積累,才能與時俱進,使我能夠及時地汲取當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更新了自己的教學理念,真是受益匪淺,給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起了很好的指導作用,使我的教育教學從幼稚走向成熟。

陶行知先生早就説過:“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只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天天學習,天天讀書,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讓自己站在知識的前沿;把學習作為自身發展、勝任教學的需要。“採得百花好釀蜜”,讀書讓我不斷進步,如同手中握着一筆最寶貴的財富,不斷學習新知讓我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對我的工作我的教育未來充滿了希望和信心。

幼兒社會教育是指以發展幼兒的社會性為目標,以增進幼兒的社會認知,激發幼兒的社會情感,引導幼兒的社會行為為主要內容的教育。社會教育是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幼兒進行社會教育研究的過程中,我們認識到社會教育的整個過程都離不開一定的社會環境。因此這就要求我們不脱離我們所處的時代和社會,變封閉式教育為開放式教育。

教育部2001年9月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總則和組織實施中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國小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幼兒園、家庭、社區是幼兒發展中影響最大、最直接的微觀環境,作為幼兒最早接觸的社會文化環境,它對幼兒發展所起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擬的。因此,我們積極嘗試開發並整合園內外的教育資源,開展幼兒社會教育,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綱要》在目標表述上突出了情感、興趣、態度、個性等方面的價值取向,着眼於培養終身學習的基本和動力。我們在整合園內外教育資源,對幼兒進行社會教育的時候,特別關注幼兒的興趣所在和發展需要,選擇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題材來共同設計主題活動,開展精彩且有意義的教育教學活動,讓幼兒擁有現實的快樂生活。那麼如何才能建立新型、有效的家園合作關係,我們老師在工作可以這樣做:

以“共同的情感、目的”為基礎

現在大多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家長十分關注孩子的一切,對孩子有獨特的情感。那作為我們老師,與孩子朝夕相處,和孩子們一起生活、遊戲,和他們之間也有着特殊的情感。所以我們要首先明確地帶給家長這樣的信息:我們的情感是一致的,我們的目的也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哪一個家長不愛自己的孩子,同樣作為孩子的老師,哪一個孩子不是我們老師的愛呢?我們要讓他們知道我們作為一名老師,面對的是一羣可愛的孩子,他們帶給我們無數的歡樂,我們對孩子同他們一樣也存在着特殊的情感,孩子的進步是我們工作的最大收穫。具體我們是這樣做的:

1、微笑面對,真誠交談。人際間的溝通,只有10%通過語言,其他的信息是通過非語言信息傳達的。微笑能帶給家長平易近人的感覺,首先在情感上拉近了和家長的距離。我們每次家長送孩子來園,下午孩子放學,我們總能保證老師在門口熱情迎接,以微笑面對每個家長,每位孩子,讓他們覺得,老師是温暖、親近的,是很容易接近和交流的,讓家長覺得老師是全心投入自己的工作的,是愛護、關心他們的孩子的。而與家長交談時,我們總是本着以孩子的進步、快樂為主線出發的原則,真誠地讓家長感受到無論老師説孩子的好或是不足的地方,都是因為愛孩子的緣故。

2、關心孩子,增進情感。因為孩子,我們和家長成為了朋友,孩子是我們家園合作情感的增長點,我們應用心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因為事實勝於美好的説辭。相信,孩子的進步和快樂家長能一絲一毫地感受到。例如:當家長看見來幼兒園接孩子的時候,她的衣服穿得很整齊,頭髮梳得很整齊,他們一定很高興,認為老師是在乎自己的孩子的;當孩子回去對爸爸媽媽説,今天上課我手工不會做,後來老師來教我,我現在會了,你看我做的多好!家長聽了就感覺老師是和他們一樣關心孩子的。

3、細心觀察,積極反饋。和家長交流,你要有素材,其中細心的觀察很重要,如果你和家長交流時,家長問你孩子的表現,如果你每次的回答都是一樣的:“不錯”、“還好”。家長就會覺得你一點也沒在意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們在平時就多生日祝福做細心人,“今天妞妞睡覺可乖了,早早就睡着了!”“今天做遊戲時,恆恆做小廚師,可神氣了,小朋友都誇獎他。”等等,這樣簡單事例的舉例,讓家長會覺得老師是實實在在關心孩子的。同時我們也能定時向家長主動地反映孩子的一些情況,達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新《綱要》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我們可以從中看出:現代意義上的“家園合作”即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家長工作”,也不是單方為主“配合”,所以家園之間彼此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十分重要的。

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像一車兩輪,在發展方向上同步,在發展目標上同步,在教育原則上同步,在不同的場所、不同的教育內容和方法上,共同承擔起培養合格的社會人的重任。讓我們更加有效地提高家園合作,進一步促進幼兒的健康、和諧的發展。

對教師來説,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通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脱“已成的我”,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温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

有人説,教師是春蠶,是蠟燭,是航標燈,是導航員。而我要説,教師就象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營養:有科學的教育思想,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時代特點的教育言論,有廣博的學識,有令人佩服的教學藝術,有較強的人格魅力,有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在不斷的學習,也在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探索,從教材、教參、課程標準中去觸摸新課改的靈魂,準確把握教學的尺度。研究會考題體會其中藴涵着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在同行身上學到的好方法也及時去應用。我和學生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我想,所謂的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吧!

我希望自己成為能夠歷經風雨的參天大樹,在課改這片肥沃的大地上茁壯成長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2

通過本次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學習,我更深刻地感覺到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肩上的重任,使自己在認識上更上一層樓。《綱要》的理論知識是我們平時教育活動目標制定,內容選擇的支撐點。認真學習《綱要》知識,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數,不再迷茫,對於教育所遵循的發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標,都有據可依。可以根據《綱要》要求——“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發展。”所以,學習《綱要》,為我們的工作指引了方向。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一下幾點:

一、要樹立終身教育的思想:

作為我們教師要不斷的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從幼兒的根本上促進幼兒的發展,要知道教育不僅僅是指單單的年輕時的教育更應該是一生的教育,要為幼兒的一生的發展打下基礎,去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這一理念。

二、幼兒園教育的外部連接的重要性

《綱要》特別強調了環境教育,強調了環境在促進幼兒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説明:兒童是社會生態環境中的一份子,愛主動探索周圍環境,而非被動的學習者。周邊的社會生態環境為兒童提供了潛在的發展機會,並對其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同時幼兒的反應行為與習慣亦會影響到與其直接相關的家庭、幼兒園、社區。當前,我國實施獨生子女政策,由於家庭的過度呵護,電視電腦的普及,以及城鎮化的不斷擴大帶來的不利於親近自然和社會交往的居住環境等,使幼兒的生活空間越來越狹窄,越來越虛擬化,通過環境相互作用獲得經驗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越來越少,使幼兒變得依賴和被動。因此,《綱要》大力提倡幼兒環境教育,是非常具有現實針對性和長遠發展意義的。我們的幼兒教育不僅要關注那些有目的性的學科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為其提供優質的物質和精神環境,並協助兒童主動地觀察或管理其周圍的活動環境,推動幼兒素質教育。由此,要求我們要充分挖掘各種資源環境,並創設和利用好這些重要的資源。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家庭、社區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資源的一部分,我們要積極爭取家長對幼兒教育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我們也應該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我們還要與社區密切合作,爭取社區對我們幼兒教育的支持,創設利用好周邊的環境,擴大幼兒活動的範圍,使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產生積極的交互作用。通過以上綜合利用各種資源,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更好地做好幼兒教育工作。

三、關愛、尊重幼兒,促進幼兒的成長

我們老師必須應尊重每一個的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我們作為幼兒教師,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堅持對幼兒進行教育和保育相結合的原則,做到幼兒教育和保育並重,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方式,努力做到:增進幼兒體質,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發展幼兒智力,培養興趣和求知慾,以及初步的動手能力;萌發愛國、愛集體的情感,培養幼兒感受和表現的情趣和能力。幼兒園的教育應該是全面的、啟蒙性的,相對地説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這五個領域的內容是相互滲透的,要求我們在開展幼兒教育工作中,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通過五個領域的教育內容,從不同的角度,努力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四、“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感受到了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在對幼兒的教育過程中要善於順應幼兒的性情,走進幼兒的情感世界,要學會接納他們的個性差異,在教學中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積極的氣氛和情境,將每一個教學過程當成師、幼雙方一次心靈的對話,敞開心扉,讓幼兒在遊戲中無拘無束地交流,讓幼兒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讓幼兒在愉快的學習中求得發。所以,我們應結合工作實際,努力實現教育方式的轉變,儘可能把期望幼兒學習的內容,轉化為幼兒自身學習的興趣和需要。充分調動每一個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自由地、愉快地展現自己,讓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以上是我學習《綱要》後的一點心得。在今後的工作實際中,我要以《綱要》為指導,把《綱要》的精髓落實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3

新《綱要》遵循《規程》的精神,從幼兒園教育的基本理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出發,具體地規定了我國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內容範疇、目標以及基本的實踐規範和要求。我園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和培訓,認真組織全園教職員工學習和理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通過此次的活動,我逐漸感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以下是我一個階段學習綱要,領會綱要中的意義,並用綱要指導着我的工作。

幼兒的發展應該是多樣性的,不拘一格,有個性的,幼兒是以主體的身份在與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活動中發展的,幼兒的認識,理解,想法,感受以及活動的方式等主體性表面需要受到尊重。幼兒教育要創設有利於幼兒發展體現其主體性的機會與條件,通過幼兒自主,創設性的活動,促進其發展。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性的,啟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發展。在教學活動設計時候,我運用綱要中的理論、用綱要中的精髓去指導自己設計思路。如在設計活動中,我努力把握以開放式的提問去引導幼兒,充分調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並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教育活動的內容考慮到了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讓幼兒喜歡學習,喜歡探索。改變了以往我過多的強調認識、強調幼兒學會什麼、掌握了什麼,而不顧幼兒實際能力和需要。同時在設計課程時我會考慮到個領域相互滲透、相互結合,選擇的教材要貼近幼兒的生活,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視野,又重視幼兒的興趣上和能力上的差異。

教師要注重兒童的發展潛能,注重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現在的教師對兒童發展的評價,要拋棄陳舊的兒童觀和偏見。我們必須要以幼兒為中心採用多元化的標準為手段,從多種角度觀察,分析兒童的行為和情緒。尤其要透過表面的現象,深入兒童的內心,理解其行為和情緒變化的意義。而不是根據一種標準對兒童的外在行為下簡單的判斷。對孩子評價的視點應是孩子的長處、個性特點、潛在發展的可能性,而不是他的缺點和弱處。

如果教師只看到孩子身上的不足,在態度、表情、語言上向他暗示,會疏遠教師於孩子的關係,使孩子產生自卑,失去自信心。所以,我們教師應多看到孩子的長處,發展潛能,投以讚許、肯定的目光,使孩子樹立自信心,利用他的優點,展開活動,只有這樣,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教師要尊重幼兒,以關懷、接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教師要成為孩子的朋友,和孩子有心靈上的溝通,摘下“師道尊嚴”的面具,不吝惜讚美。其次,要成為孩子的引導者,教師的教育機智是非常重要的。而教育機智又體現在教師的知識底藴及綜合素質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善於研究、多學習。利用業餘時間不斷充電、洗腦、思考、反思,在對自己的否定與批判中發展自我。所以我們要及時反思、定期反思。只有我們自己完善了,孩子們才能從中獲得有益的經驗。

教書育人得逞關鍵是教師的素質,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具有現代化的幼兒教育觀,所以,我將一如既往的學習下去,以便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通過各種教育活動的觀摩,評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行為,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4

通過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我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體會到我國對學前教育的重視,也感覺到我們作為幼兒教師身上的擔子很重,我們應該踏踏實實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用自己的熱心去培育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棟樑,我們要為他們的一生打好基礎。

在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之後,使我感覺到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着每個幼兒,所以我們要為幼兒創設一個寬鬆、自由的、安全的環境,讓幼兒自由自在地在這環境中生活、遊戲、學習。老師與孩子相處應是和諧的,我們應該尊重每個幼兒的人格,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我們要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結合本班的發展水平,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語言方面的發展,還有包括每個幼兒的作品。

記得在一次區域活動中,我不小心弄壞了一個小朋友在區域中完成的粘貼畫,當時我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這種行為就足夠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對孩子造成不尊重,嚴重的話,説不定還會給孩子產生消極的影響。我無意中聽到一個幼兒在説:“老師都不珍惜,不重視我的作品,我幹嘛還要粘貼作品呀?”足以證明孩子跟成人也是一樣的,他們也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別人的讚美,作為幼兒園老師,就得具備與孩子一樣的心跟孩子相處,就像與自己的朋友相處一樣,用動聽的語言,不能用命令式的語言。

我認為教書育人的關鍵是教師本身的素質問題,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現代化的教育,所以在今後我更應該提高自己的業務教育水平,多通過各種教育活動的觀摩,互相交流,取長補短,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發展。

作為教師應平等對待每一個幼兒,尊重和關心幼兒。教師應從領導者的位置上走下來,蹲下身,帶着一顆充滿好奇的童心與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觀察孩子,瞭解孩子的所想。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把教師視為他們中的一份子,他們才願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告訴老師,師幼之間才能建立良好的關係。幼兒都具有好動,好奇,好問的特點,他們對一切都充滿好奇,成天總是問東問西,摸摸這兒,碰碰那兒,一不小心,就會犯錯誤。教師應以理解、寬容的心態對待幼兒的錯誤,心平氣和地幫助幼兒分析錯誤的原因,幼兒也就能心悦誠服地接受教師的批評。

這是我學習《綱要》後的一點體會,在以後的工作實踐中,我將不斷的更深入的學習,把《綱要》精神逐步落實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5

新《綱要》遵循《規程》的精神,從幼兒園教育的基本理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出發,具體地規定了我國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內容範疇、目標以及基本的實踐規範和要求。我園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和培訓,認真組織全園教職員工學習和理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通過此次的活動,我逐漸感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以下是我一個階段學習綱要,領會綱要中的意義,並用綱要指導着我的工作。

幼兒的發展應該是多樣性的,不拘一格,有個性的,幼兒是以主體的身份在與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活動中發展的,幼兒的認識,理解,想法,感受以及活動的方式等主體性表面需要受到尊重。幼兒教育要創設有利於幼兒發展體現其主體性的機會與條件,通過幼兒自主,創設性的活動,促進其發展。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性的,啟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發展。在教學活動設計時候,我運用綱要中的理論、用綱要中的精髓去指導自己設計思路。如在設計活動中,我努力把握以開放式的提問去引導幼兒,充分調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並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教育活動的內容考慮到了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讓幼兒喜歡學習,喜歡探索。改變了以往我過多的強調認識、強調幼兒學會什麼、掌握了什麼,而不顧幼兒實際能力和需要。同時在設計課程時我會考慮到個領域相互滲透、相互結合,選擇的教材要貼近幼兒的生活,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視野,又重視幼兒的興趣上和能力上的差異。

教師要注重兒童的發展潛能,注重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現在的教師對兒童發展的評價,要拋棄陳舊的兒童觀和偏見。我們必須要以幼兒為中心採用多元化的標準為手段,從多種角度觀察,分析兒童的行為和情緒。尤其要透過表面的現象,深入兒童的內心,理解其行為和情緒變化的意義。而不是根據一種標準對兒童的外在行為下簡單的判斷。對孩子評價的視點應是孩子的長處、個性特點、潛在發展的可能性,而不是他的缺點和弱處。如果教師只看到孩子身上的不足,在態度、表情、語言上向他暗示,會疏遠教師於孩子的關係,使孩子產生自卑,失去自信心。所以,我們教師應多看到孩子的長處,發展潛能,投以讚許、肯定的目光,使孩子樹立自信心,利用他的優點,展開活動,只有這樣,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教師要尊重幼兒,以關懷、接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教師要成為孩子的朋友,和孩子有心靈上的溝通,摘下“師道尊嚴”的面具,不吝惜讚美。其次,要成為孩子的引導者,教師的教育機智是非常重要的。而教育機智又體現在教師的知識底藴及綜合素質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善於研究、多學習。利用業餘時間不斷充電、洗腦、思考、反思,在對自己的否定與批判中發展自我。所以我們要及時反思、定期反思。只有我們自己完善了,孩子們才能從中獲得有益的經驗。

教書育人得逞關鍵是教師的素質,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具有現代化的幼兒教育觀,所以,我將一如既往的學習下去,以便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通過各種教育活動的觀摩,評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行為,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6

最近幼兒園組織學習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這讓我更深刻的理解了,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主要的心得體會如下:

對各領域的目標,重點追求什麼,其主要的價值取向有了更深的理解。各領域的內容與要求:教師應該做什麼,怎樣做;與此同時該領域教育的內容自然的負載其中的瞭解。各領域的指導要點:點明該領域知識的主要特點,其教和學的主要特點;點明該領域特別應該注意的有普遍性的問題的認識。

幼兒的發展應該是多樣性的,不拘一格,有個性的,幼兒是以主體的身份在與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活動中發展的,幼兒的認識,理解,想法,感受以及活動的方式等主體性表面需要受到尊重。幼兒教育要創設有利於幼兒發展體現其主體性的機會與條件,通過幼兒自主,創設性的活動,促進其發展。在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有集體,小組及個別活動。因此,我們應該在各方面給他們以發揮與施展的空間,創造各種條件與環境,為幼兒的培養與教育做好前期工作,力求在孩子的啟蒙階段為他們做好鋪墊,充分發掘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讓他們在起跑階段就能打好基礎,為今後求學,發展,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性的,啟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發展。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並靈活地執行。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21世紀的我國,市場經濟將更發達,社會將進一步表現出競爭性,開放性,創造性,變化性等特徵。為了更好的適應這樣的社會,從現在起就要在幼兒教育目標中體現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做好幼兒的啟蒙教師,重視開發幼兒的創造力,讓幼兒認識變化,適應變化,促進變化,形成萬事萬物都在變化的認知模式。重視培養幼兒大膽探索,不怕吃苦,勇敢追求和冒險的品格。

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我深深的體會到,依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教育規律,堅持保教結合和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與家庭和社區密切配合,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保護和啟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

教書育人關鍵的是教師的素質,幼兒教育工作者指導思想必須具有時代性、先進性、科學性、指導性。作為幼兒教師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通過各種教育活動的觀摩,評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行為,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7

教育部於XX年指定並出台新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雖然一直在實踐與研究,但是不是很深,通過再次仔細閲讀,深有感觸。。他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定階段,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該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國小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條件。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幼兒園應該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的個別發展。

關於幼兒園教育目標價值取向的問題,我認為,在幼兒階段動作技能的教育主要是對大小肌肉的鍛鍊和使其良好的發展,至於掌握比較複雜的動作技能對幼兒來説其實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在動作技能方面的學習上,教師應儘量簡單和清楚化,以便幼兒學習。情感教育,應該加入適當的挫折教育,鍛鍊幼兒的承受能力,和幫助幼兒心理素質的提高。而關於行為教育,筆者認為行為其實只是教育的具體表現形式,所以我比較傾向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法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動作技能領域。只是教育理念應該與社會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將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良好的運用到現代幼兒的教育中。而且將其具體和簡單化,使家長可以理解的更透徹。更好的體現家長的價值取向。

家長的職業也是決定價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本身是教師的幼兒家長,由於長期與孩子,與教育打交道,所以他們的價值取向應該有所不同。而作為農民的幼兒家長,由於周圍環境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他們的價值取向也應有所不同。居住地是對周圍環境的重要詮釋,而文化程度本身就顯示了人的社會閲歷。同時,家長的收入應該對教育目標的價值取向也有一定的影響,收入越多,往往在孩子身上花的錢也相應會多。除此之外,應該説越年輕的家長越追求進步,越懂得怎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筆者瞭解到對於此項研究,我國學者只對西北農村做了相關研究,但是幼兒教育不僅僅是存在農村與城市的差別。各類教育機構,各種周邊環境都影響着幼兒教育以及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家長本身的價值取向也是決定幼兒教育發展與否的重要因素。大多數家長還是認為學前教育是孩子成才的重要階段。而對幼兒園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孩子的未來。而教育目標的確定已經基本上確定了幼兒園的教育模式和發展方向。家長對幼兒園的選擇也可以體現家長的價值取向。

事實上,綱要與其他有關幼教的行政法規一起構成一個受共同原則指導的,具有內在協調一致的層次不同的幼教法規體系,共同推動我國幼教的法制化科學化和人性化進程,促進幼教朝更加健康正確的方向前進。綱要鮮明的體現着國家的意志。

幼兒園教育目標是促進幼兒素質全面、和諧發展的目標。“全面”,指體、智、德、美髮展的整體性,缺一不可;“和諧”,指體、智、德、美的有機性,不可分割。説明在實施幼兒教育目標的教育過程中,“四育”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又相互融合的有機結合體。單從幼兒心理髮展講,例如強調知、情、意、行與個性、能力的培養,也是一個諸要素有機結合體;只有把素質培養融於體、智、德、美的全面教育過程中,才能使幼兒獲得卓有成效的和諧發展。總之,“全面和諧發展”是幼兒園教育目標的核心要求,既是出發點,也是歸宿。教育目標對幼兒園來説,是實施教育活動的工作目標;對幼兒來説,是成長過程的發展目標。“面向全體幼兒”,是實施教育目標的立足點,也是我國幼兒教育的優良傳統。有些教師把它與強調“因材施教”對立起來,是片面的。其實,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面向全體”是強調共性要求,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發展;“因材施教”則是強調關注個性特點,讓每個個體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發展。因為每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其身心發展因先天基質、原有基礎、發展速度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差異,呈現着個體發展特點;集體中的每個幼兒又都在不斷髮展着,共性與個性總是處在對立統一之中。由此,要求教師在實施教育活動中,既要“面向全體幼兒”,又要“因材施教”,注重每個幼兒的“個性發展”。只有面向全體,才能保證每個幼兒的發展;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進幼兒個性發展。也只有二者統一,才能培養出多樣性人才,適應社會的不同需求。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8

《幼兒園教育指導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是在基礎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產生的,其依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保護和啟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現在來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進行總體解讀。

總則中一共有5條。它具體説明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總的目標要求。這裏我們可以找出幾個關鍵詞:

“終身教育”

終身教育是產生在20世紀60年代,在20世紀80年代後在各國教育改革與發展中付諸實踐的一種現代教育思潮。是指為個人提供一生有組織的學習機會,使其不斷學習,提高素質,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的一種教育理念。終身教育理論認為,教育不是一個局部問題或過度環節,不能只限於人生的某一時期,而應該貫穿人的整個一生。教育應該包括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非正式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終身教育體系是一個從幼兒到老年,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到社會教育的一體化教育體系。這裏的終身教育不僅是對幼兒而言,當然也是對我們教育者所要求的。

“教育資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特別強調幼兒園應該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 ,與國小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教育資源是指對幼兒教育和幼兒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的物質和精神資源。在自然中,在社會中,在幼兒園裏,幼兒教育的資源是豐富多樣、源源不斷的。現在的問題是當今幼兒教育缺少的不是教育資源,而是對豐富多樣的教育資源敏鋭的識別、選擇,及時的加工、轉化、開發以及充分的利用。幼兒教育階段可以拓展利用的資源很多,除幼兒園內部的教育資源,還包括廣泛的自然資源,豐富的社區資源、家庭資源等各種園外教育資源。

先講講自然資源。“讓教育迴歸真實的`生活,讓幼兒迴歸自然的環境”,這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所藴含的新理念。大自然是一部真實、豐富的百科全書,藴藏着巨大的教育財富,它向兒童展示了具體、形象、生動的學習內容,為幼兒獲得對世界的感性認識提供了天然的場所。走出幼兒園,走向大自然,是教育資源開發利用的一大舉措。我們教育者要注意隨着季節的變化,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帶孩子去感受鄉村的風土人情,感知家鄉千姿百態的景象。如春天帶孩子觀賞油菜花、桃花、梨花,感受春的氣息;夏天帶孩子戲水玩耍,感受夏的樂趣;秋天組織孩子撿稻穗、挖山芋、摘果子等感受秋的收穫;冬天帶孩子堆雪人打雪仗,感受冬的詩意。兒童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大自然、大社會中的一切使他們感到新奇,當幼兒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接觸自然時,他們睜大求知的眼睛,給觀察到的物體賦予生命。他們能看着藍天白雲講着自己的故事,能夠和花草、昆蟲交談,並幻想上天和月亮姐姐握握手……大自然不僅能開闊幼兒的眼界,也能開闊幼兒的思想和心靈,在使他們認識和適應自然的同時,也陶冶其情操,培養其美感,豐富其想像,使幼兒萌生出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講家庭資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幼兒園的家長來自各行各業,家長的職業、閲歷與專長等是幼兒園寶貴的教育資源。我們可以經常有計劃、有組織地邀請有特長的家長來參加幼兒園的活動,請他們進班級當“老師”,展示其各自的特長和風采,使幼兒獲得更直接的經驗。例如,“三八婦女節到了,我們請來媽媽給孩子們講好聽的故事;當警察的爸爸給孩子們講解交通安全知識;當醫生的奶奶給孩子們上課,讓孩子們知道受傷後怎樣保護自己……媽媽、奶奶的本領真大,小朋友更喜歡更敬重自己的媽媽了。家庭是兒童成長髮展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家庭教育是終生的,它對於幼兒的影響是幼教機構不可替代的,同時對幼教機構的教養質量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影響因素。因此,挖掘和利用家長教育資源,將為幼兒的成長提供更好的條件。

總之,只有將幼兒園資源、家長資源與社會資源等教育資源結合起來運用,使之形成合力,才能提高幼兒園的教育質量。

“遊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關於遊戲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精神。

幼兒園教育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就是幼兒園所開展的活動本質上應該具有遊戲的性質。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看,幼兒園絕大部分時間要以遊戲性活動為主,幼兒從晨間遊戲開始,上下午有專門的遊戲時間開展區域遊戲、體育遊戲、户外遊戲等。從方法和手段的角度來看,遊戲作為一種方法和手段融入幼兒園教育的一日活動之中。比如在教育教學中我們常以遊戲手段開展,象色彩遊戲“顏色變變變”、科學遊戲“一切都在變”、數學遊戲“誰排第一”、語言遊戲、手指遊戲等等,以各種方法手段豐富教學,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從內容和形式的角度來看,遊戲作為一種內容和形式融入幼兒園教育,遊戲不應該是孤立的、分割的,他應該以反映幼兒完整的經驗為活動目的。安排遊戲的目的不是為遊戲而遊戲,而是為了藉助遊戲這種幼兒最有效的學習方式來促進幼兒的發展。因為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他們在參加遊戲活動中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當然可想而知。對於遊戲,相信在座的大家都知道他的重要性。現在我們肯定也能在平時教育教學中有意識地組織各種遊戲,以達到最佳教育效果。

“尊重”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總則第5條極力強調對幼兒的人文主義教育,強調以幼兒為“主體”,尊重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及創造和發展的需要;尊重他們的人格,相信他們的力量,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並以深厚的感情來對待和教育他們。毋庸置疑,兒童也是一個社會的人,他生來就具有人的尊嚴和價值,不是成人的附屬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形成一種使人感到温馨、親切、和諧的氛圍,讓幼兒對進入幼兒園學習、生活有一份歸宿感,這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一直追求的目標,也是我們實施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根本。我們認為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保證幼兒擁有自己的尊嚴、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獨立意志和獨立追求,是當今教育者的責任,我們要從幼兒的生活活動、教學活動和遊戲活動入手,實施平等教育,把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放在首位,把平等與尊重精神滲透到各種活動中,達到傳統教育模式所達不到的效果。

不過,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雖然頒發了幾年,但是我們有些老師的言行舉止還是讓我們感到有些遺憾。比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教師對待幼兒猶如製造盆景一樣,扭扭這枝,彎彎那葉,按照自己的設計來“改造”孩子,幼兒稍一越軌她們即認為“太調皮”、 “不聽話”;經常把“你住嘴”、“靠邊去”、“站在那裏不許動”、“再抓人剪掉你的手指頭”等厭煩、恐嚇的話語掛在嘴邊;有幼兒幾次呼喊“老師,我穿不上鞋子,”教師既不彎腰相幫也不授之以漁,就是不告訴孩子繫鞋帶的方法,置若罔聞,這都是不尊重幼兒的表現。所以我們一定要儘快更新觀念,以新的行為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我有幾個建議:

提倡“蹲下來跟孩子説話”

“蹲下來跟孩子説話”這不僅是教師體位的改變,也不只是為了表示大人對孩子的“親密接觸,”更重要的是為了表示大人對孩子的尊重。蹲下來跟孩子説話,既在有形之中縮短了大人與孩子之間的形體距離,使孩子沒有壓抑和恐懼感,又在無形中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同大人一樣是平等的,有利於培養孩子自尊、自信的人格。説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因為要讓自己下意識的蹲下和孩子説話,需要教師長時間的歷練才能將有意識行為轉化為自覺的無意識行為。

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捕捉孩子的內心活動

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反映了他們的內心活動。作為教師就要勤於觀察,善於捕捉並分析這些信息,做出相應的反應。比如:吃飯時有個孩子在偷偷的看你,這是為什麼?原來他想扔掉不願意吃的蔬菜,這時候,你不要看他的眼睛,而是要看他的手,他就會停止動作,如果扔掉了,我們再去批評他,那就晚了。教師只有善於把握最佳教育時機,走進童心世界,方能讀懂兒童這本書。

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發現孩子的優點

儘管每一個孩子性格不同,出身環境不同,所受家庭教育不同,但他們卻各自有着不同的優點。作為教師就要用發現的眼睛、欣賞的目光去探求每一個孩子的特點,尊重他們的個性,平等地善待每一個孩子,切忌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告訴孩子即使你尿牀了或者打壞東西了老師照樣喜歡你。教師要承認每一個孩子都是沒經雕鑿的好孩子,“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得當的教育。”我們不能用同樣的尺度要求於所有的孩子,要因人施教。

教師公平、民主的對待每個幼兒,才能使每個幼兒對自己與教師的關係充滿信心。這樣孩子的心情得到放鬆,自尊心得到加強,有利於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生活中,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我們有的教師在組織遊戲時,生怕幼兒放開了,收不住,因而叮囑了再叮囑,規矩了再規矩,更不用説開展體育活動了,能減的步驟儘量減,能縮小的範圍儘量縮小,給每個孩子都套上一個緊箍咒,“誰玩不好,下次不能玩,”使幼兒在遊戲中畏首畏尾,瞻前顧後,小心謹慎,不敢大膽嘗試新的玩法,不敢超越老師規定的活動範圍。幼兒一旦離開自己的位置,即被教師視為不遵守紀律,罰出場地——儘管遊戲規則中,從來沒有這一條!幼兒想獲得當“角色”的機會,即被視為不安分、想出風頭。長此以往,幼兒失去遊戲的興趣,缺少遊戲投入的熱情,有的老師問“為什麼有的孩子不愛玩遊戲?”原因就在我們老師的身上,教師只有自然而真實的瞭解幼兒的興趣、需要,才能滿足幼兒的遊戲慾望,不至於鎖住幼兒的手腳,限制幼兒的創造。教師要“站在下一個路口等孩子,”給孩子一個單獨的空間,一個獨立嘗試機會。

再比如區域活動時,本來是孩子們自由選擇的時間,但有的教師以這個活動區域人數已滿為由,將其調整到幼兒不願玩的安靜區域,讓其“靜坐。”有時教師為了便於管理,好多室外區域只選擇聽話、不惹事的孩子的去玩,而許多天生活潑好動、富有創造性孩子卻失去了玩室外遊戲的機會,只有等到父母來接時,才能去室外過上一把癮,在父母急切的催促下,把玩具櫃弄得一塌糊塗,也來不及收拾,久之,形成亂拿亂扔的習慣,難以改掉。

我們應該明確,幼兒教育中要儘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儘可能的尊重一個人。當對一個人提出更多要求時,在這種要求裏也包含着對這個人的尊重。這就是我們所提倡的“平等教育”、“尊重原則。”留美博士黃全愈曾説過孩子應該有六種權利,我們可以借鑑一下:發問的權利和了解的權利;説‘不’的權利;不同於他人的權利;保留不同觀點的權利;保有個人祕密的權利;發展自己個性和興趣的權利。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應該保護孩子的這些權利,尤其是孩子學習的主動權,尊重他們的人格,與孩子之間進行高層次的互動式的教學活動。

具有良好素質的教師,對教育教學工作充滿熱情,對孩子充滿愛心,她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能夠發揮巨大的潛能,創設出良好的學習情境吸引幼兒進入主動、自願的學習狀態,而不是僅做出一般的、形式上的姿態而已——“我是教師,一切聽從我的安排,我説了算”,這就形成了“有教無學”的局面。我們應該積極倡導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因為這種教學方式本身就是互動式的,是建立在尊重孩子學習鑽研具有主動性基礎上的。幼兒教育的目的性是開啟智力,誘發興趣,不能為追求“熱室效應”而進行拔苗助長式的教學,不能強迫或力促幼兒忙着踏入下一個階段學習,而是根據幼兒的愛好進行正確引導。新入園的幼兒,沒有繪畫基礎,用彩筆作畫比較困難,有的幼兒説“老師,我不會畫,”明智的教師會給他端來顏料,讓他用手指蘸着顏料代替彩筆來畫,孩子很感興趣;而有的老師一句“你真笨,”打擊了他的積極性,挫傷他了的自尊心,使他對繪畫失去了興趣,對學習失去了信心,更不用説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了。

人與人相互影響的方式有很多種,温和的、嚴厲的、舒緩的、激烈的,可是無論哪一種方式,我們都希望留在幼兒心中的是快樂而不是陰影。用温和取代嚴厲,用舒緩取代激烈,用獎勵取代懲罰,這便是我們在幼兒生活活動、遊戲活動和教學活動中遵循的平等與尊重的原則。每個幼教工作者,都應深入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積極探索最佳教育手段,密切關注幼兒日常言行,尊重幼兒學習主動權,開展互動式教學活動,讓我們的孩子長大以後,能昂首傲視於國際社會中,成為一個有自信、有能力的成功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