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讀後感範文最新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5W

自信是我們賦予生活的最美的意義,但是不可忽略的是自卑也是我們存在的一個缺點,你有看過《自卑與超越》這本書嗎?記得寫相關的讀後感哦,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自卑與超越》讀後感範文最新三篇,一起來看看吧。

《自卑與超越》讀後感範文最新三篇
《自卑與超越》讀後感1

最近看到了《自卑與超越》的中間部分,是講關於自卑者的心理以及如何援助,反觀現在遇到的幾個特殊兒童以及自卑兒童的現狀,我發現非常具有指導意義。

在身體器官或者智力有缺陷的兒童中,我們往往會陷入教育難題,怎麼去幫助這些兒童克服其先天缺陷帶來的心理障礙,走向不一樣的狀態?

在與這樣有較為嚴重的自卑情緒的兒童接觸中我們會發現他們會有以下幾個特點:

1、社會感覺能力較低。常常不能很好的感覺到別人想表達的意思,比如聽講困難,注意力不集中,遲鈍等。

2、合作能力較低。在羣體中與同伴合作會出現問題。比如,很少融入同伴合作,或者在小組合作任務中不知道該如何完成,甚至會走神,很容易遊離於小組與任務之外。

3、常常對他人的行為非常敏感。

我們往往很想把他們從對先天缺陷的陰霾裏撈出來,想用學習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想給他們補課,但是我們發現,補課無用。他們根本不把注意力放在這裏。有時候,我們嚇嚇他們,他們便動一動,不管他們便不動,我們很奇怪他們的注意力與精力都放在哪裏,去吃喝玩樂?可是哪一個方面他們可能都不是班裏最突出的學生。

《自卑與超越》讀後感2

每個人其實都會自卑,因為每個人都對自己不滿,而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的原因就是,自卑之後,你是否會努力去改變現狀提升自己的滿意度,還是為了避免受挫折的感覺拒絕嘗試任何改變呢?通過閲讀《自卑與超越》,我們可以發現自身的價值與意義。

《自卑與超越》是個體心理學先驅阿德勒的代表作。書中作者他告訴我們,理解一個人,就要從他的過去入手,而一個人的生活風格,則是與他對於過去經驗的認識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並不可怕,關鍵在於怎樣認識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難,超越自我。作者從每個人的童年不同的經歷和成長環境去分析個體心理的變化以及對生活的看法。

人人生而自卑。那麼,為何人與人之間仍然存在如此巨大的才能差異呢?原因在於,每個人利用自卑心理的方式、方向與利用率不同。阿德勒在此提出關於有關自卑的“補償性”觀點:我們都向往優越,而自卑所引發的壓力感將驅使我們向優越的方向產生“補償性行為”。在這個岔路口,如果你選擇不斷挑戰自我,嘗試繼續解決問題,那麼你將會完成自我的超越;而若是被自卑情緒牽着鼻子走,任由它的擺弄,獲得優越感的行為將會“奔向沒有生命意義的側面,真正的問題被無視和排除”。你將在無形中為自己設限,“退縮、停滯,一心避免失敗,而不是爭取成功”。

其實每個人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會有自己的不足和弱點,與他人的優點進行比較時自然就會有自卑的情緒。但是自卑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自卑給人帶來影響也是根據個人的認知來決定。對於心態樂觀的人來説,自卑會讓他認清自己的缺點,從而激勵他去克服自己的短板挖掘自己的潛能。對於消極的人來説,會在意識形態上造成打擊,讓其失去對個人和家庭的希望,不利於發展。

我們的靈魂深處有着永遠無法被填滿的不滿足感。自卑正是來源於此,滲透了我們在成長和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階段。任何心理問題,都不是簡簡單單的暗示與説教就可以解決的,個體之間差異的複雜性與生活的多元性,都令心結的打開格外艱難。

書中還有重要的一個觀點就是奉獻。阿德勒告訴我們:生活的意義在於奉獻,在於與他人的團隊合作之中獲得滿足。人只有融入集體之中,融入社會之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意義,實現自我價值。

《自卑與超越》這本書幫助我們對身體接收的印象產生積極地、有利於發展的觀念。思想與行動一直是捆綁在一起的,想要拋開現實進行人格上的加強是絕對無法實現的。對此,阿德勒在其理論體系的哲學基礎上,提出了貫穿全書的行動方案——答案很簡單,只有兩個字,希望大家可以在閲讀的過程中尋找到它,理解、認同並踐行它。最後,祝願大家在閲讀的過程中,能夠獲得全新的、超越的自己。

《自卑與超越》讀後感3

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心理學類的書籍。讀起來有很多的道理。從生命的意義到心靈與身體,又或是自卑與優越。而需要了解一個人,一定要去了解他的早期記憶。夢境於我們而言也許並不像弗洛伊德那樣的與現實相反或相關。

人類的各種行為會受到家庭、學校、青春期、工作、個體與社會、愛情與婚姻等多方面的影響。在作者的觀點裏,被寵壞的孩子總是更容易犯錯或性格難以同別人合作。又或是那些從小沒有被培養如何同他人協作的人,更難以適應社會生活。這兩類人更容易抑鬱或犯罪,心裏的承受能力特別的弱。但我以為內向與外向是很早以前就決定在基因當中了的,作者告訴我們,在家中的排位也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性格也會完全不一樣,兩個孩子的年齡差也是會有影響的,最好的狀況是3歲的差距,既不會因為第二個孩子的出生感到失去寵愛,也不會過於獨立不懂得與別人合作。

當看了這本書以後,感覺更加喜歡心理學了。我想以後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但又不想成為一個銷售,是真的很想治癒人們的內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