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孔繁森心得體會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7W

優秀的心得是會給人帶去深刻的思考的,平日裏相信大家一定經常使用到心得,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赴孔繁森心得體會6篇,感謝您的參閲。

赴孔繁森心得體會6篇

赴孔繁森心得體會篇1

看完電影《孔繁森》,感觸很大,這部影片真實的再現了孔繁森在西藏的感人事蹟,塑造了新的歷史時期的人民英雄形象,完美詮釋了我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的這種精神概括起來就一個字:愛。他愛他的家庭;他更愛祖國,愛他所為之服務的藏族人民。

在阿里,我忘不了他給曲珍老人捂腳時的滴滴淚水;忘不了他和妻子母親通話時的聲聲喊叫;忘不了他和同事被困風雪時説出的句句話語......這些都重重的撞動着我的心。他不是神,他是一個平凡的人。我們可以看到他有“我實在走不開的”無奈,可以看到他有“小孩説話不頂指標”的趣味,可以看到“我最大的遺憾就是娶了媳婦沒讓過上好日子”的愧疚,面對曲珍老人留下的轉經筒,他也會抽搐哭泣;接完中央的電話,他也會激動得淚流滿面......拉薩機場,妻子對他説“我們回家了,把你一個人留在了路上”,是這樣的嗎?他真的沒有回家嗎?真的沒有“壽終正寢”嗎?他想到了自己會有和老賈類似的結局嗎?他想到自己也會把墓碑立在這兒嗎?我想,他是想到了的。只是他不會去計較,這些並不是他真正的在乎的東西,他在乎的責任,是藏區人民的生活,藏區人民的幸福。只是在阿里即將開始走上幸福的道路的時候,在他可以暫時離開到新疆考察的時候,在他終於穿上藏袍的時候。死亡到來了,它來的是那樣的突然,是那樣的不合適宜。

一個個感人的情景,使孔繁森的英雄形象立體地出現在我們面前。在那幽藍欲滴的天空下,在那如明鏡般清澈的湖水邊,在那蒼涼起伏的羣山中,那座哈達舞動下的墓碑,墓碑,是他生存過的憑證,是他死亡的見證,更是附有他靈魂的靈物,守望着阿里,這片聖潔的土地。永遠的守望,他不會被遺忘……

孔繁森常説“我們共產黨人就是要帶領羣眾,幹出一個今生今世的幸福來。”羣眾是一杆秤,哪個好,哪個壞,百姓心裏明明白白。孔繁森説:“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正是因為這種愛,他不惜離別年邁的老母、三個未成年的孩子及動過幾次大手術的妻子,也不顧自己在西藏幾近死過一次的經歷;他毅然再次進藏,在高寒缺氧,氣候惡劣的阿里地區,為藏族人民脱貧致富而忘我工作。

作為一個共產黨人,必須牢牢依託人民,牢記並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良好作風把人民牢牢凝聚在一起,為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目標任務而努力奮鬥。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奮鬥。

作為一名教師黨員,更應該做到如下方面:

一是服務意識還有待於進一步增強。還沒有自覺地把學生和家長對我們的滿意程度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最高標準,有些工作做的還不是那麼令人滿意,小成即滿,今後還要繼續把工作做深做細,因為教育是永無止境的,學生和家長對我們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不進一步提高教學意識就有可能達不到學生和家長的根

本要求。

二是精神狀態還不能很好的適應形勢的要求。工作熱情還有待提高,還需要進一步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

三是有時還不能以平和的心態做循循善誘的工作,有時態度生硬。

四是堅持學習還不夠自覺。在理論學習上還不夠用心,與本職業務有關的就學一點,與本職業務聯繫不緊的就不去學或者很少涉獵。

五是工作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更新觀念,大膽工作的思想樹立得不牢固。

總而言之,作為黨員教師,通過學習,要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的信念,明確努力學習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時代和社會賦予我們的重任。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圍繞學校中心工作,以實施素質教育為宗旨,以推進課程改革為載體,以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為契機,端正教育思想,豐富專業知識,認真領會上級教育部門關於《振興教育教學質量》的文件精神,平時多加強業務學習,努力提高教學技能,做到教好書,育好人。

赴孔繁森心得體會篇2

今天我觀看了《孔繁森》這部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讓我們對黨性有了一個更全面的認識,對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有了一個更加徹底的領悟。

家在山東的孔繁森同志要去上任的地方是環境極為艱苦的阿里。那裏海拔很高,地廣人稀,艱苦的條件令許多人都望而生畏。但是孔繁森卻沒有退縮,他牢記自己的使命,兩次赴藏,為阿里的百姓們帶了了温暖,也對阿里的發展做出了極大地貢獻。到任後,發現阿里缺電,缺少一切舒適的東西,很多幹部紛紛想調走。孔繁森以身作則,帶着教委主任孟志華去看望山村國小的師生。給孤寡老人治病、送温暖。在兵站,他與戰士們一起唱《説句心裏話》。雪災嚴重,孔繁森全身心投入救災活動,差點犧牲。他的親人從山東趕來看他,妻子王慶芝吐血住進拉薩醫院,孔一直等阿里的災情得到控制才滿身疲憊地去醫院看她。妻女走後,他和倪德昌、加措去北京向中央申請救災款。經過他的奔波,款項終於下來了,孔繁森表現出的激動時前所未有的,那是因希望而燃燒起的火焰。回到阿里,孔繁森和其它幹部一起規劃阿里的前景圖。羣眾和幹部在他的鼓舞下對阿里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在赴新疆的考察途中,共產黨的優秀兒子孔繁森以身殉職。

電影中基本再現了孔繁森同志的生平。他是一名普通的在黨的培養教育下成長起來的黨員幹部,他的工作和生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人民羣眾的利益,他始終站在廣大人民羣眾的立場上,為西藏經濟發1

展、政治穩定、文化繁榮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在孔繁森同志工作過的地方,人民羣眾深切地懷念着他,而他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也將作為普通中國共產黨黨員的代表,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他所做的一切都可以堪稱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幹部的楷模,也是眾多黨員以及向黨靠攏的同志所要學習的榜樣。

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無私奉獻的精神。放棄了舒適的生活,不遠萬里來到西藏的孔繁森,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了西藏的建設中去。想想看,我們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呢?身為一名黨員,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了黨的根本性質。他深切的明白西藏是我們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的人民更是迫切的需要我們的援助。從孔繁森這一名黨員幹部的身上,折射出了黨的無私奉獻精神,這也正是我們提高自身修養,作為一名合格的黨員所必須學習的。永遠以大局為重,國家和集體的利益高於一切。現在我們的努力學習和工作,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勝任自己肩負的各項工作任務。

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的艱苦奮鬥的精神。孔繁森同志在工作中開拓進取,求真務實,不管身處何處,擔任何職,他對自己的標準都沒有降低過。對於每一項工作他都會講求實幹,在擔任阿里地委書記後他不畏艱苦,親自去各地考察,走訪藏族羣眾,為建設阿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他的帶領下,阿里地區的情況有了顯著的改善。作為新一代的我們,沒有經歷過父輩們艱苦的奮鬥時代,一直是在黨的呵護下健康成長。但這並不代表着我們可以忘記,可以捨棄這樣的艱苦奮鬥精神。中國仍是處於發展中的國家,還有許多事業沒有完成,國

家的建設與發展仍需要我們這一代投入更多的力量。唯有秉着這種艱苦奮鬥的精神,我們才有可能取得持續的進一步的發展。國家的建設,黨的建設需要我們,因而我們要去體會並感悟孔繁森同志身上所擁有的那種堅忍不拔的奮鬥精神,為黨,為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以人民羣眾的利益為出發點的精神。作為一名黨員,孔繁森同志一直抱着“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信念。他把藏族人民的疾苦看作是自己的疾苦,把藏族人民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幸福。他去山頂的學校,瞭解到老師已經很久沒有發工資了,便毫不猶豫的拿出自己的錢來;看到生病的老人,他含着淚水為老人暖腳,給老人帶去了無以言喻的温暖;他還為了藏族同胞們不惜獻出自己的鮮血乃至生命。這所謂是“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孔繁森同志對藏族同胞的無私的愛也打動了那裏的人民。作為一個政黨,人心向背是十分重要的。中國共產黨抗戰的勝利以及在今後不斷的發展,都離不開廣大的人民羣眾。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然而然,民心也會傾向於黨。要提高自己的修養,為加入中國共產黨做準備,就要真切的明白這一道理。黨和羣眾就如魚和水,彼此都不能缺少。作為一名黨員,並不能高高在上,而是要和羣眾們打成一片,用人民的利益標準來衡量我們的一言一行。

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堅強黨性。孔繁森同志生在山東,長在山東,家在山東,他深深的愛自己的家鄉,愛自己的親人。但是他懂得,西藏是偉大祖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內地幹部和各方面人才的支援。所以,當黨組

織需要他到西藏工作時,他便毫不猶豫的奔赴西藏。為了完成黨和人民的重託,他捨棄了家庭的温暖,捨棄了比較舒適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捨棄了很多本來可以享受的東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獻給了加快西藏建設、增強民族團結和維護祖國統一的偉大事業,為西藏人民奉獻出了全部心血。

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熱愛人民、服務人民的滿腔熱忱。孔繁森同志牢記我們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神聖宗旨,把為民解憂、為民造福當作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他看來,“一個共產黨員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他把藏族人民的疾苦看成是自己的疾苦,他把藏族人民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幸福。為了藏族同胞,他奉獻出金錢,獻出鮮血,獻出健康乃至生命。在他的身上體現了對家人的愛與對人民的愛的高度統一,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黨的神聖宗旨的高度同意。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艱苦奮鬥、廉潔奉公的高尚品德。西藏雪域,高寒缺氧,交通不便,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差,工作、生活條件都十分艱苦。阿里地區又是西藏最艱苦、最貧窮的地區。在山東工作、生活慣了的孔繁森要在西藏持續十年的工作、生活,那需要多麼頑強的意志,需要承受多麼巨大的困難啊!可是,他想的是黨的事業,想的是儘快幫助阿里的人民脱貧致富,再苦再累他也無所畏懼。他清正廉潔,嚴以律己,把手中的權利看成是為人民謀取幸福的重大責任。他用自己的工資收入長期收養藏族孤兒,常常為藏胞送醫送藥,為有困難的藏胞慷慨解囊,是勤政廉政的光輝典範。

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孔繁森

同志有理想有抱負,他不管在哪個地方工作,不管擔任什麼職務,都對自己的工作確定很高的標準,都力求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他不空談,講求實幹,注重工作效果,在擔任阿里地委書記後,他跨高山,涉深谷,過草原,訪藏胞,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全地區106個鄉他就跑遍了98個,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為制定建設新阿里的藍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團結和帶領當地幹部和羣眾,為改變貧窮落後面貌進行了一系列紮紮實實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受到藏族同胞的愛戴和尊敬。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把黨和全國人民的關懷帶給了西藏人民,使藏族同胞看到了光明的發展前景。

電影中所反映的孔繁森同志的事蹟看起來都是平凡的點滴小事,但正是這一點一滴凝聚出了他偉大的人格。一個人的生命不可以永久的延續,但是他的精神卻可以鼓舞着歷代的人民。毛澤東曾經説過“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孔繁森同志的死便是重於泰山,因為他這一生都嚴格以一名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是無私奉獻的一生,是艱苦奮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作為一名努農機局的黨員幹部,我被他的這種精神所震撼了,也領悟了許多。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就要孔繁森同志那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打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基礎。努力學習,為黨和國家的建設發揮出自己應有的作用。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更加需要繼承和發揚孔繁森同志的奉獻精神、犧牲精神和艱苦奮鬥的精神,這是實現現代化宏偉目標的需要。讓我們緊急行動起來,以孔繁森為榜樣,努力學習,加倍工作,嚴格管理,用我們的雙手創造出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赴孔繁森心得體會篇3

參觀孔繁森博物館心得體會

孔繁森同志1944年出生在山東聊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在黨的培養教育下,他參軍、入黨,後來轉業到地方工作。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幹部到西藏工作,當時擔任中共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欣然赴藏。西藏地區自然環境惡劣,生活艱苦,然而他卻十年如一日,一腔熱血灑高原,做人民羣眾的好兒子。他家有高齡老母、多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卻堅決服從組織的決定;他囊中羞澀,在藏工作10年間幾乎沒給家裏寄過錢,卻對藏胞十分慷慨大方,用自己的工資為藏胞買藥、為扶養藏族孤兒竟多次賣血換錢。他始終在努力踐行自己最喜愛的那句名言:“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然而,令人痛惜的意外事情發生了。1994年11月29日,在去新疆塔城考察邊貿的途中,孔繁森同志於一場車禍中不幸殉職,時年50歲。

聽着這一樁樁感人的事蹟,望着那一件件實物和一幅幅珍貴的照片,淚水多次潤濕了我的雙眼。我為孔繁森同志的精神境界所震撼,為孔繁森同志偉大的人格魅力和堅定的黨性信念所感動,同時也為這樣的好乾部過早的離去而深感惋惜。

孔繁森同志一生以黨的事業為重,以加強民族團結為己任,兩度奔赴雪域高原,不畏嚴酷的自然環境,為藏族同胞嘔心瀝血謀福祉,一腔熱血都傾注在阿里高原上。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當代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塑造了新時期黨的領導幹部的崇高形象,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具有時代精神的奮鬥之歌、創業之歌、奉獻之歌。

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感人至深,催人奮進。他對黨和人民赤膽忠心,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同志滿腔熱情,對自己嚴格要求,這一切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近這位一塵不染兩袖清風的人民公僕,我感覺自己又一次經歷了靈魂上的洗禮。

孔繁森同志走了,可他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將鼓舞人們的鬥志,淨化人們的心靈,鼓勵全黨同志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奮鬥不息。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要向孔繁森同志學習,學習他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學習他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習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讓自己也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我認為,孔繁森精神集中體現在他的權力觀和金錢觀上。孔繁森的權力觀。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對如何對待和使用權力,孔繁森始終有着清醒的、正確的認識。孔繁森認為,權力是人民給的,不論職務高低,都是人民的公僕、勤務員,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對自己負責,絕不把職務當成撈取個人私利的工具。孔繁森始終堅持個人服從組織,在組織安排面前,首先考慮的是工作大局需要,不計較個人得失。1975年,聊城地委任命他為宣傳部副部長。他找到組織説,他當不了,不合格,要辭掉去做團的工作。他想的是事業。連續12年的副縣級,兩次援藏,期滿後又服從組織分配,到條件更差的阿里地區工作。無論到哪裏,他完全服從組織分配;無論到哪裏,他都有着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為官要有高尚的人格。作為一名領導幹部,影響力有兩種:一是任命職務賦予權力的影響,二是非權力性人格力量的影響。孔繁森的權力觀,實質就是既有權力,又有人格,是這兩種因素的綜合。他殉職後,阿里地委祕書長柴騰虎構思了一副對聯,就是代表廣大幹部羣眾對他人格的總結——上聯: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視名利安危淡似獅泉河水,下聯:二離桑梓獨戀雪域置民族事業重如岡底斯山。這是對他10年西藏工作的精準概括,也是對他人生價值觀恰如其分的高度評價。“上能與達官貴人同飲,下能與平民百姓共眠。”“他像一團火,對工作、對人民、對同志有一顆火熱的心,他像一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些都是廣大幹部羣眾在他殉職後給他的評價。這是孔繁森同志高尚的人格力量的集中體現。

孔繁森同志的金錢觀。關於孔繁森如何看待錢、得到錢、使用錢,在他殉職後,聊城的老幹部概括了兩句話:孔繁森是把自己兜裏的錢往外掏,掏給有苦有難的藏族人民,一掏就光,沒有了和家裏要,甚至去賣血;而有的人,把公家的錢、受賄的錢往自己兜裏裝,還總裝不滿,對人民羣眾是吸血。這句話體現了孔繁森金錢觀的實質。

孔繁森的經濟來源,只有工資。他對金錢的看法、使用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為了幫助別人,把錢看得很輕,慷慨解囊。他殉職後,清理遺物時,只有8.6元和幾件舊衣、幾牀舊棉被。二是他對自己花錢處處節約,甚至是吝嗇,不捨得買件像樣的衣服,卻給上學的通訊員買了身西服,還給零花錢。就是公家的錢,也處處節約,出差三人住一間兩牀位的房間,他睡在地板上,省一個人的錢。為尋找阿里發展優勢,在高原跑 2 縣、到鄉,餓了吃方便麪,喝融化了的雪水;第一次從西藏回來,給家裏帶來一個不值10元錢的木菜墩。三是對不義之財棄而遠之。他認為,不義之財不可取,它會腐蝕一個人的心靈,讓人一步步陷入深淵。在阿里任地委書記時,內地一個包工頭拿2000元錢見面禮,想承擔阿里一項建築工程。孔繁森説,“這些錢在你身上不算多,在我身上不算少。實際你這些行賄的錢,還是我們的建設費。我們有些幹部就是被你們腐蝕壞了。你有建築能力去招標”。他把包工頭趕了出去。他還説,“你把錢塞到任何人手裏,你別想在阿里砌一塊磚”。他日記中有許多詩,“家貧命窮志不短,不可因財昧良心。”由此可見,孔繁森真正把金錢和財產視為身外之物。孔繁森的權力觀和金錢觀,是他人生觀的集中體現,更是孔繁森精神的核心所在,充分彰顯了一名黨員領導幹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孔繁森精神以其崇高的境界,為各級黨員領導幹部樹立了一個做人為官的標杆。

學習孔繁森精神,就要學習他堅強的黨性觀念和高度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孔繁森有着堅強的黨性和高度的組織紀律觀念,在組織與人民羣眾的利益面前,始終堅持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個人問題乃至個人生死安危擺在服從的位置。他響應黨的號召,服從組織決定,兩次進藏,歷時十載。他工作崗位幾經變動,哪裏需要到哪裏去,從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

學習孔繁森精神,就要學習他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的作風。孔繁森同志能夠正確對待權力和金錢,淡泊名利,廉潔自律。他從不把權力作為撈取個人好處的資本,從不以權謀私。他從不計較權力的大小,從不向組織伸手要權要官,自覺服從組織安排。無論在什麼崗位,擔任什麼職務,他都勤勤懇懇為黨工作。對待金錢,他看得很輕、很淡。他身為地委書記,生活上要求很低,從不追求奢華,一直保持着儉樸的優良作風。他的工資雖然不高,卻經常慷慨解囊,救濟貧困藏民和有困難的幹部。我們一定要以孔繁森同志為鏡,經常檢查對照自己,加強黨性鍛鍊,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

學習孔繁森精神,就要學習他真抓實幹、攻堅克難的擔當精神。面對阿里地區的貧窮落後面貌,孔繁森説,“阿里的貧窮,是我們的恥辱;率領羣眾致富,是 3 我們的天職”。為了尋找阿里地區的發展優勢,為了尋找羣眾脱貧致富的路子,他深入調查研究,在阿里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就跑遍了全區106個鄉中的98個,行程8萬多千米。

孔繁森的一生是無私奉獻的一生,是艱苦奮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我們要以孔繁森為榜樣,努力學習,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赴孔繁森心得體會篇4

孔繁森,不該被遺忘,他將一腔熱血灑向高原,一生是清貧的,也是富有的;他領養了3名藏族孤兒,3次以“洛珠”的名義獻血900毫升;他幾次爬到海拔近6000米的山頂採集水樣,幫羣眾解決飲水問題;他擔任阿里地委書記後,跑遍了98個鄉,行程達8萬多公里。1994年的今天,孔繁森不幸殉職,時年50歲。致敬!

有網友這樣評論孔繁森:你是公僕,身上凝聚着民族魂。你是大樹,身後偎依着大森林。孔繁森啊孔繁森,你是一團不熄的火啊,光明照後人!雖然評論不高,但是很貼切。對於孔繁森的瞭解,大家是否全都知道呢?小編今天也跟大家説説吧!

孔繁森是新時期共產黨員的楷模,更是一位一塵不染、兩袖清風的好乾部。這位模範幹部收留了三個震災中認識的孤兒,父母被震災奪走了生命。他將這3個孤兒接到家裏,擔負起養育責任。各位讀者朋友們,對孔繁森熟悉的都知道,他是藏族兒女的家人,也是與藏族友好的紐帶。

相信各位粉絲讀者在小時候就讀到過他的課文,敬佩。現在再讀他,除了敬佩,多了些感動,孔繁森作為建國以來重大典型,被譽為“九十年代的雷鋒”“新時期的焦裕祿”“領導幹部的楷模”“民族團結的典範”。

在孔繁森的葬禮上,懸掛着一幅輓聯,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對他的懷念:上聯:一塵不染兩袖清風,視名利安危淡似獅泉河水。下聯:二離桑梓獨戀雪域,置民族團結重如岡底斯山。這兩句話大家一定都熟悉,也希望大家每次聽到這兩句,就能想起他,孔繁森!

赴孔繁森心得體會篇5

古往今來,有多少清正廉潔、務實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與愛戴,他們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們的故事久久傳頌。在西藏高原,在齊魯大地,在全國各地,一個響亮的名字傳遍城鄉。這個名字就是孔繁森。孔繁森同志一生以黨的事業為重,以加強民族團結為己任,兩度奔赴雪域高原,不畏嚴酷的自然環境,為藏族同胞嘔心瀝血謀福祉,一腔熱血都傾注在阿里高原上。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當代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塑造了新時期黨的領導幹部的崇高形象,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具有時代精神的奮鬥之歌、創業之歌、奉獻之歌。孔繁森同志的事蹟是平凡的,但平凡中藴含着偉大的人生哲理;孔繁森同志的作風是樸實的 ,但樸實中映射出奪目的光彩;孔繁森同志在物質上是清貧的,但在精神上卻是富有的。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感人至深,催人奮進。他對黨和人民赤膽忠心,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同志滿腔熱情,對自己嚴格要求,這一切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們又一次經歷了靈魂上的洗禮。

家在山東的孔繁森同志要去上任的地方是環境極為艱苦的阿里。那裏海拔很高,地廣人稀,艱苦的條件令許多人都望而生畏。但是孔繁森卻沒有退縮,他牢記自己的使命,兩次赴藏,為阿里的百姓們帶了了温暖,也對阿里的發展做出了極大地貢獻。到任後,發現阿里缺電,缺少一切舒適的東西,很多幹部紛紛想調走。孔繁森以身作則,帶着教委主任孟志華去看望山村國小的師生。給孤寡老人治 病、送温暖。

孔繁森同志是新時期黨員幹部的模範,是阿里人民的好書記。在阿里期間,孔繁森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為加快阿里的經濟發展,加強民族團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殫精竭慮,忘我工作。

學習孔繁森同志的事蹟,就要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就要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無條件地服從黨的利益;就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個共產黨人的本質要求;就要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就要心理時刻裝着羣眾,努力為羣眾謀利益;就要發奮學習科學文化和經濟、法律、歷史等專業知識,當好人民的公僕,努力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切為人民服務。

赴孔繁森心得體會篇6

電影《孔繁森》觀後感

我看了《孔繁森》這部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對黨性有了一個更全面的認識,對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領悟。

電影中再現了孔繁森同志的生平。他是一名普通的在黨的培養教育下成長起來的黨員幹部,他的工作和生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人民羣眾的利益,他始終站在大人民羣眾的立場上,為西藏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文化繁榮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在孔繁森同志工作過的地方,人民羣眾深切地懷念着他,而他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也將作為普通中國共產黨黨員的代表,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他所做的一切都可以堪稱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幹部的楷模,也是眾多黨員以及向黨靠攏的同志所要學習的榜樣。

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無私奉獻的精神。從孔繁森這一名黨員幹部的身上,折射出了黨的無私奉獻精神,這也正是我們提高自身修養,為入黨做準備所必須學習的。永遠以大局為重,國家和集體的利益高於一切。現今我們的努力學習,是為了將來更好的無私奉獻。

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以人民羣眾的利益為出發點的精神。作為一名黨員,孔繁森同志一直抱着“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信念。黨和羣眾就如魚和水,彼此都不能缺少。作為一名黨員,並不能高高在上,而是要和羣眾們打成一片,用人民的利益標準來衡量我們的一言一行。

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的艱苦奮鬥的精神。孔繁森同志在工作中開拓進取,求真務實,不管身處何處,擔任何職,他對自己的標準都沒有降低過。國家的建設,黨的建設需要我們,因而我們要去體會並感悟孔繁森同志身上所擁有的那種堅忍不拔的奮鬥精神,為黨,為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我們要學習孔繁森同志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孔繁森同志有理想有抱負,他不管在哪個地方工作,不管擔任什麼職務,都對自己的工作確定很高的標準,都力求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他不空談,講求實幹,注重工作效果。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把黨和全國人民的關懷帶給了西藏人民,使藏族同胞看到了光明的發展前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