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讀後感精選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8.51K

存放書的時候要謹慎,閲讀書的時候要仔細,讀書,使人思想插上翅膀。那麼關於相關的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讀後感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春》讀後感精選三篇
《春》讀後感1


今天,在綿綿春雨中,我讀了現代文學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朱自清的散文被譽為“白話美文的模範”,清新的文字、淡雅的風格,讓我深深陶醉。閲讀他的散文,不僅僅是眼看口讀,更要用心去品味。

《春》裏的春天是四季之首,繁花爛漫。山醒了,水醒了,小草醒了,花兒醒了,還有和風、細雨和城裏鄉下的老老少少,組成一幅美妙的春景。斑斕的色彩,芬芳的氣息,宛轉的曲子、笛聲,強烈刺激着我的感官。靜的是物,動的是人;靜的球開始滾動,動的風箏在飄蕩;春天裏的一切都彷彿有了生命。晴天也好,雨天也罷,風雨陰晴總相宜。比喻、擬人、排比和引用等修辭手法,駕輕就熟,信手拈來,不着痕跡,朱自清為我們勾勒出一季如畫的春天。文中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草偷偷的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這裏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小草的生長神態描寫得栩栩如生,也向我們暗示,嫩綠的春天已在不知不覺中來到我們的身邊。

《春》裏春天象徵着生機勃勃,寓意着美好的開端。只有春天的萌動,才有夏天的繁華,才有秋天的收穫。“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被人們賦予了太多的期望。春天不再單純是一個季節,而是變成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追求。“像剛落地的娃娃,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像健壯的青年,”還要“安靜和平”,人、動物和自然和諧相處,朱自清的春天,就是一種幸福生活的象徵。

朱自清不僅是一個散文家、學者,更是一個有骨氣的愛國人士。他生活在舊中國,生活在戰爭和飢餓中。今天我們品讀這些清秀精到、雅俗共賞的文章時,難道你僅僅認為很“優美”嗎?而我卻覺得還有一點“憂美”,隱隱的“憂鬱憂患之美”。這麼絕妙的天地人和諧的春天,對於生活那個時代的人來説,簡直就是一種奢望、一種夢想,只能“盼望着,盼望着”。

現在的人們養尊處優,已習慣了慵懶,對於美好的東西,經常是熟視無睹,而且常常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春天和未來,我們只有好好學習、茁壯成長,才有祖國的的繁華和收穫。我們要珍惜美好的時光,不能愧對“祖國春天”的稱號,要讓花開更紅更香,要讓草長更綠更廣,為真正實現朱自清夢中的春天,添上濃重的一筆。

《春》讀後感2

讀完《春》這篇文章,我深有感觸,春天就是一個起點,只要你起跑很完美,未來就無限美好。“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着我們上前去”。多麼有詩意的一篇散文啊!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春天是草長鶯飛、百花盛開的季節,春天是生機勃勃的季節。

讀完這篇文章,我不禁被作者出神入化的寫作手法所迷住,好像被帶到了世外桃源一樣。嫩嫩的、綠綠的的小草佈滿了田野裏,孩子們在無憂無慮地玩耍着。桃樹、杏樹、梨樹都開滿了花趕趟兒。千姿百態的花兒散落在草地上,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楊柳風”,風像母親一樣撫摸你,還夾雜着泥土、青草、花兒的氣息。雨是春天最尋常的,像牛毛、像花針,喚醒萬物……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可以使人精神煥發。春天是一個開始,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笑着,走着,抓住春天這一時機,繼續向新一階段前進,只要肯努力,成功就是你的!以前的挫敗和失落都被春風吹走,向你迎面走來的是新的開始,以前的一切早已成為歷史。春天就是一條起跑線,努努力,加加油,你的起跑一定會很完美!我們的祖國也要像春天一樣,猶如東方一條盤旋的巨龍,總有一天會“振翅高飛”!

讀完這篇文章,我深深地體會到:春天就像未開墾的處女地,只要你在春天辛勤耕耘,就一定能收穫碩果累累的金秋!

朱自清春讀後感分享給我們的同學們,大家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多多的思考,有時間也可以寫寫讀後感哦。

《春》讀後感3


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意象單純,主題明朗,語言優美,人們往往把它解讀為一篇"春的讚歌"。其實這是錯誤。《春》與朱自清眾多的`寫景抒情散文一樣,看似晶瑩剔透,一目瞭然,但它卻像一杯醇酒一般,藴涵了綿長而清洌的韻味與芳香,要真正品嚐出它的滋味並非易事。

《春》一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在朱自清的筆下,春草是如此的天真爛漫、活潑可愛。"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着,躺着,打兩個滾兒,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如果作者沒有發自內心的由衷的喜愛之情,怎能寫出這等精彩之筆!在朱自清筆下,春風、春雨都顯得那麼美。風中的柳枝是多麼温柔,風中的樂聲是多麼動聽,風中的氣息是多麼令人心曠神怡!還有,那綿綿的春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像薄煙,表現了飄渺朦朧之美。我讀着讀着,彷彿正在春風中盡情地欣賞一部春天的樂章,一幅春天的寫意畫。作者對春天真摯的讚美之情,已不留痕跡地融入了景物描寫之中,讓我讀來回味無窮。

《春》一文景中寓理。文章先描繪春天美景,再寫春天裏的人們。我們在春天裏的人身上,感受到一種積極向上的氣息。這氣息,能讓消沉的人振作精神,讓懶惰的人勤奮工作,讓失望的人充滿希望。

讀着讀着,我腦子裏浮現出一副美麗的景象,一副春天特有的景象:桃樹,梨樹,杏樹上都開滿了一朵朵嬌豔的花,有的紅的像熊熊烈火,有的粉紅粉紅的,像天上的朝霞,有的潔白的像雪花,花兒散發着迷人的香味,閉上眼睛,樹上彷彿結滿了桃子,杏子,梨子!蝴蝶,蜜蜂圍着花兒翩翩起舞,野花數不勝數:雜樣兒,有名字的,無名字,都像趕集似的聚在草叢裏,像一隻只彩色的眼睛,像一棵棵閃爍的星星,一閃一閃的調皮地眨着眼睛

在這篇"貯滿詩意"的"春的讚歌"中,事實上飽含了作家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對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現了作家骨子裏的傳統文化積澱和他對自由境界的嚮往。《春》確實描寫、謳歌了一個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靈世界的一種逼真寫照。

細讀朱自清的《春》,我不由地有這樣一種感覺:這是一個大病初癒的文化人,面對春意盎然的原野,他又重新找回了一種自信和自尊,編織着自己的理想之夢。這是一個經歷了"心靈煉獄"的知識分子,在大自然温暖的懷抱中,他沉醉其間,詩情聯翩,感受到了一種"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心靈衝動。他從時代的"十字街頭"撤退下來,又在這裏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我總覺得,朱自清筆下的"春景圖",不是他故鄉江浙一帶的那種温暖潮濕的春景,也不是北方城郊的那種壯闊而盎然的春景,更不是畫家筆下那種如實臨摹的寫生畫,而是作家在大自然的啟迪和感召下,由他的心靈釀造出來的一幅藝術圖畫。

讓我們一起用心去感受這幅圖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