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奇蹟讀後感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8W

很多人都清楚的知道我們在讀書之後都是需要寫讀後感的,編寫一篇讀後感有助於深化大家對名著情感的領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有奇蹟讀後感6篇,供大家參考。

有奇蹟讀後感6篇

有奇蹟讀後感篇1

為了完成學校任務,帶着一絲不情願,我翻開了《奇蹟男孩》這本書,看完感觸良多,這是一本值得每個孩子,每個家長,每個教育者都來讀一讀的書。

現下的教育制度,讓學生、家長、教師都成了唯分數主義者,老師們都會發現一個現象,現在的家長平時對孩子的表現不聞不問,到考試了扎堆來問分數、名次,我們老師其實內心裏也會更傾向於考試成績優異的同學,家長和老師的這種心理直接導致學生也將考試分數視作唯一的追求。這種惡性循環使得現下的學校乃至家庭的氛圍都變得急躁,讓人喘不過氣,這無疑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弊端。看了《奇蹟男孩》,被裏面家庭、學校的温和所感染,主人公“奧吉”之所以能成為“奇蹟男孩”,能被贊是“以自身的魅力激勵最多心靈”的人,絕不是取決於他自身的力量,而是來自於他身邊每一個温和、善良的人。

奧吉生下來便是四百萬分之一的疾病攜帶者,醜陋的容貌讓他註定無法擁有一個普通的人生。幸運的是,他有一個温馨而充滿愛意的家庭,幽默的父親,細膩的母親,寬容的姐姐,給予他鼓勵,做他柔軟而堅強的後盾,讓他有力量去面對這個並不友好的世界,成就自我的奇蹟。書中的爸爸媽媽一直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去與奧吉交流問題,任何事情都會徵求他的意見,不強迫不強制,比如去不去學校,是否要繼續去學校等問題,都會心平氣和地和他談,告訴他這樣做會有哪些好處,讓他自願去嘗試,尊重他的意願。在這種氛圍的薰陶下,奧吉也就會以平等温和的眼光去對待人事。反觀我們現在的家長,更對的對孩子是命令式的。記得有一次,班級羣裏一個家長上傳一個孩子哭的視頻,下面配文:字不好看,作業被我撕了,讓他重寫就犟嘴,只能打了,以後老師多佈置點作業給他。不可否認,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這種方式似乎太不合適,就算孩子真的重做了作業,但是他內心是抵抗的,非自願的,很可能導致他對學習,對作業的叛逆心理。書中母親瞞着奧吉帶他做測試,在奧吉知道後,她跟奧吉道歉:“一個善意的謊言,但還是謊言,對不起。”勇於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現在有多少家長可以做到呢?

校長圖什曼先生是我們每一位教育者的榜樣,公私分明,寬容對待每一個學生,當遇到校董為一己私慾提出無理要求時,他嚴詞表明態度,堅決不屈從;當學生犯了這樣那樣的錯誤時,他不一棍子打死,也不區別對待,給每一個孩子機會去自省改變;為了讓奧吉儘快適應校園生活,提前安排孩子去陪伴他照顧他。有了他的引領,孩子們得以在困惑時能往正確的方向走。

書中還有很多人,不論受了多少委屈都不向父母哭訴默默忍受,不計較弟弟擁有父母更多的關心的維婭姐姐;不人云亦云,堅持己見,充滿同情心的薩默爾;勇於承認錯誤,迷途知返的傑米……這些人都在奧吉的成長中給予他愛和鼓勵,讓他有力量去面對每一次的挫折。這本書從不同視角切入,深入每個人的內心,讀者可以從書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如譯者所言,我們每個人其實都能成為奧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書與現實畢竟還是存在距離的,現實中的奧吉很難成為奇蹟男孩,我們真正從書中學到的應該是善意,父母和教師作榜樣,薰陶教育孩子選擇善良對待每一個人,教他們“先做人,然後做藝術家,最後再做鋼琴家。”

有奇蹟讀後感篇2

?如果遠方有奇蹟》是一本我在暑假裏看的書。這本書不僅內容富有教育意義,還很吸引人讀。

主人公裴心瑜原本是一個內心混亂而孤獨的小姑娘,她的脾氣還挺暴躁。放寒假了,她決定去找遠方的表姐。於是,她從寒冷的北方來到温暖的深圳,在這裏,有一些身邊的人影響了她,讓她變成了一個和以前不一樣的她。現在,她有朋友了,不發脾氣了,不斤斤計較了,還願意幫助別人了。也就是説,這裏的人改變了她,讓她找回了自己。

其實,我也是一個動不動就愛發脾氣的小女孩。每次發完脾氣,心中的怒火也不能消失。特別是當外婆和爸爸媽媽批評我時,我就很不服氣:憑什麼要批評我!然後我就想方設法報復,結果換回來的自然是一頓暴打。我更覺得委屈。看完這本書,我想:既然裴心瑜都能“變”,我為什麼不能學着不發脾氣呢?這樣對雙方都有好處,大人不用生氣,我也不用受皮肉之苦了。在這樣的思想支配下,我變得乖巧多啦!儘量控制住自己不去發脾氣,不用與大人頂嘴。這樣,我的心情好多了,大人也高興了,他們一高興,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朝我這裏來就更多了。這樣一來,雙方都收益,不想以前那樣,雙方都受傷。

同時我還認為:我們平日裏已經夠辛苦的了,所以要儘量讓生活變得輕鬆愉快些。要輕鬆愉快些,首先心情就要好,心情好就不能吵架,只要一吵架心情就會變得很糟糕,吵架更沒有必要吵個你輸我贏,吵架吵贏了,其實感情就輸了。

我還明白了在觀察他人時,別總看別人的缺點,要多看看人家的優點;更不要用惡毒的語言去攻擊別人,説話時要注意運用甜美的語句,這樣才能和他人友好相處,也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朋友多了,自然也不會那麼孤獨了,心情自然也會好起來,脾氣也就會越變越好!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我今後一定要多讀有教育意義的書,這對我來説幫助是很大的!

有奇蹟讀後感篇3

書中介紹了置身於豪華而孤獨的大房間的裴心瑜,每天對着沒有共同語言的保姆和來來往往的車輛,她感到無比孤獨。於是她逃離了眼前的一切——來到温暖的深圳。這裏旖旎的風光和淳樸的人情,讓她找到了美麗的自己,自信地踏上歸程。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堅強自信的人。在名人中,也有很多意志堅強的人。如:殘疾的巴雷尼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學會堅強,最後登上諾貝爾的領獎台;截癱的張海迪在死神的威脅下意識到自己的生命不會長久了,於是學了醫術等本領,無私地為人們奉獻……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海倫凱勒,她身殘志不殘,她以堅強的心和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在逆境中崛起,在黑暗中找到人生的光明。

同學們,遇到困難勇往直前吧。不過對親情還是友情都坦誠相待吧。讓我們對所有的苦難心存感激,因為它們讓我們在困難中學會堅強!

俗話説:“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那知識從何而來?當然是書中。我們需要讀書去探索知深的海洋,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陶治我們的情操。《如果遠方有奇蹟》就是賦予我堅韌力量,並讓我充滿鬥志與自信的一本好書。

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遇到挫折與困難,誰又不曾想過放棄呢?但是冷靜下來想一想,所有的困頓、挫折都是生活中的家常便飯,我們不如用新的眼光去審視它們,把他們看成是磨礪自己的機會,因為意志總會在無情和殘酷中堅強。

與巴雷尼、張海迪、海倫凱勒相比,也許我們遇到的`困難根本不算什麼。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經得過千辛萬險,吃得了千辛萬苦,才會成為受人敬重的人。當我陶醉於《如果遠方有奇蹟》時,我感覺被不屈不撓的精神與友情的力量緊緊包圍。説到友情,令我想起當我做錯事朋友包容我的身影,當我孤獨時朋友陪伴我的身影,當我沒信心時朋友鼓勵我的身影,都如電影般展現在我眼前。書中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十分深刻,佛説: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可想而知,緣分是多麼珍貴,所以,去維持、守護每一段珍貴的友情吧。

有奇蹟讀後感篇4

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名字叫《假如遠方有奇蹟》的書,我收穫了非常多知識,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深深體會。

本書主要講述一個來自北方的漂亮女生裴心瑜感覺自己的生活好像陷入到一團亂麻當中,自我感覺非常不好——期會考試成績差得沒臉見人,爸爸和媽媽都無法進行溝通,好朋友看起來好像都靠不住……置身於非常豪華的大房子裏,裴心瑜決定逃離眼前可怕的一切。

裴心瑜從寒冷的北方的家坐飛機來到了南方表姐的家。亞熱帶的城市綺麗風光和淳樸人情,使內心感覺混亂又孤獨的裴心瑜的心情慢慢的平靜下來了,開始重新面對生活和找回原來本就美麗的自己。

一些系列新鮮刺激的生活經歷使裴心瑜豁然開朗:生活就是一面鏡子,它忠實的反映着裴心瑜的精神。困難、艱難和挫折,這些生活中的家常便飯,與其抱怨與對抗,不如換一副達觀而智慧的眼光打量,裴心瑜驚奇地發現,它居然還會給你一副自信又快樂的表情。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人也是這樣,他們看起來讓人十分之羨慕,但其實他們自己的內心卻是十分孤單的。也許,看上去他們的父母努力賺錢,沒有時間陪孩子;又或者,他們漂泊在外為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所以父母雖然沒有時間陪我們,可他們也是為了我們好呀!也許我們是可以不用依靠他們,任何事情自己去做的。我們孤單,可以去尋找快樂啊,我們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不再孤單啊。有錢人看起來富裕,令人羨慕,可實際上,富裕的人也有自己的苦衷。

裴心瑜在美麗又温暖的深圳找回了原來本就美麗的自己,自信又開心地踏上了回家的歸程之路。

這本書使我深深體會到:不要為一時的挫折而感到傷心,與其抱怨,不如積極面對,尋找更多的解決方法,向着成功不斷前進。

有奇蹟讀後感篇5

暑假裏,我有幸讀了《如果遠方有奇蹟》這本書,感觸很深,深深體會到: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免不了有磕磕碰碰,要經歷的事很多很多。可是,不要太悲觀,只要肯面對,肯努力,,就一定會有奇蹟出現。

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小女孩,叫裴心瑜,家裏很富裕,住在大豪宅裏,又有保姆伺候。可是在別人眼裏的大豪宅,在裴心瑜眼裏卻成了大牢籠。沒有共同語言跟保姆溝通,總是一個人發呆。爸爸媽媽一直忙着工作賺錢,沒有過問她的學習,沒有時間到學校參加家長會。她的期末考試成績很糟糕,被班主任數落了一番。一氣之下,她從寒冷的北方來到表姐工作的大城市——深圳。深圳的環境,深圳的人和事,完全改變了裴心瑜。

之前,裴心瑜性格很暴躁,動不動就跟同學鬧不愉快,甚至大發雷霆,還經常自作主張。漸漸地,很多同學都不喜歡她,疏遠她。她不理解父母,總怪媽媽只管賺錢,沒有時間好好陪她,好好地跟她説説話……可是她來到深圳後,認識了週一、房東陳阿姨,週一的奶奶等。週一待人寬容,有積極向上的性格,加上週一的奶奶、房東陳阿姨的待人之道,深深地感化了她,這就是人們常説的:環境可以改變人,造就人。古代有“孟母三遷”,現在有“心瑜南遷”。假期結束時,裴心瑜變得快樂,開朗起來。她終於在深圳找回本來就聰明美麗的自己。

讀着讀着,我思緒萬千。其實,我們身邊還有千千萬萬個裴心瑜,那是因為我們這一代人生活的環境太特殊了。父母為了維持生計,都到外地打工賺錢了,把孩子丟給爺爺、奶奶照顧,這些孩子都變成了留守兒童,他們不僅缺少父母暖暖的愛,還缺少父母的言傳身教,身邊缺少了榜樣的作用。他們總是隨心所欲,不會有太多約束,不會為別人着想,脾氣越來越壞。我們不能忽視他們,要用行動去感化他們,讓他們體會到愛的存在。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特殊人羣,只要敢於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艱難,敢於戰勝自己,肯付出努力,你離成功就會越來越近的!

有奇蹟讀後感篇6

第五十六號教室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它培育了太多太多的人才。然而,它的確是一個奇蹟,但是,不是那間漏水而又破舊的教室的奇蹟。奇蹟,就發生在老師以及孩子們的心靈上。

曾經有人這樣比喻説: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是一塊玉石。的確,教師的義務就是對他們進行雕琢。教育的祕訣,不是讓孩子去怕你,因為怕挨你的罵而做作業,認真地看書。或者討你的歡喜,在你提問時,説不符合自己內心的話。有的時候,要做某一樣東西時,你表面上、嘴上説好,其實心裏卻不屑一顧。這是一個親身經歷:

在學校裏的日子,有些時候,最怕老師問的問題就是:今天的作業多不多?有些時候,因為這個問題,會左右為難很久很久。有些時候,明明可能要做到九點鐘的作業,卻説不多。我也會想,我為什麼要這麼説,是為了討好老師嗎?真的,太多時候是口是心非的。不是怕老師罵,而是已經成為一種條件反射了,一種習慣——跟着老師的喜好走。

曾經的理想是老師,我當時的想法是:一心一意愛着學生,和孩子們變成哥們姐們的關係。但是,現在來看,這種方法並不行得通,因為如果你善待他們,他們也不會善待你,就像猴子耍把戲,很聽你的話,依着主人,但依然是要被人耍的。

做一個老師還是很有威風的,可是,做老師的苦與累,是隻有真正做才能感受得到的。教育的祕訣,是真愛,是讓學生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善待他們。

好吧,現在回到“奇蹟”這一個話題。

值得欣喜的是,教室和教師讀的音差不多,正是這個諧音字,解開了整個教室的核心:第五十六號教師的奇蹟,這樣的一切,是教師創造出來的。

那是奇蹟,又不是奇蹟,很多人説愛可以創造出奇蹟,很多人説愛可以誕生奇蹟,一個教師需要用愛來創造奇蹟,老師是為國家奉獻的,無論他願意不願意,總是要愛。奇蹟會在那一刻降臨。

雷夫,一個普普通通的國小老師,他20多年如一日,堅守在第56號教室辛勤耕耘,用自己那顆赤熱的心全力教育他的孩子們。他的敬業與愛心,在我們身邊,有很多老師並不遜於他,可以説,我們的老師也跟他一樣,誠懇的對待每一個孩子,然而,不一樣的是,他收穫了成功,他創造了奇蹟。那是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也是五十六號教師的奇蹟。因此,雷夫老師不再平凡,不再普通,然而他的偉大,卻也是平凡。

那種平凡,是偉大。他平凡地工作,平凡地播種與收穫,播種平凡,收穫奇蹟,他不是用嘴與手,而是用自己的心與愛教學。像每一個母親都是偉大的一樣,每一個教師都是偉大的,平凡的偉大,只要付出了汗水,就是偉大的。

平凡的偉大,偉大的平凡,這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職業:教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