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財富》講座心得體會範文精選

來源:巧巧簡歷站 5.93K

在我們大家眼中,認為財富象徵成功,而受挫則象徵着失敗,甚至使人一蹶不振,怎麼能説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呢?我們一時不能理解。之所以説它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是因為挫折能給人的成長,成功以好處,使人終生受益。下面就是本站小編帶來的周正《財富》講座心得體會,希望能幫助大家!

周正《財富》講座心得體會範文精選

周正《財富》講座心得體會

1.調整心態很重要。海洋教練在課堂中分享到我們要學會轉念。那我的理解就是從那種負面的情緒調整到積極向上的心,因為負面情緒就像一味毒藥,它會摧毀你的意志。

如果你整天無精打采,愁眉不展,滿身負能量,那我們就吸引不到金錢,也對我們翻轉負債不利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調整自己狀態,要積極樂觀的面對一切人、事、物。把自己的能量調整到最好的狀態。

2.一個人的財富承載力取決於自己跟父母之間的關係是否融洽也有關。我也反思過往人生中對父母沒有感恩的心態來對待他們。

總是認為他們對我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現在覺得這個就是我要消除的一個財富卡點。

3.讓我再次真切感受到,你是誰真的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誰在一起。靠近成功你就會成功,靠近優秀你就能優秀。假如我們早一點認識和靠近海洋教練,我們大家也不會負債那麼多,家庭事業也會更加的飛黃騰達!

總之,我要通過海洋老師的這次課程,把自己存在的各種負面情緒通通清理掉,讓自己活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加油!

周正《財富》講座心得體會

第一天的課程,山長從我們的課前作業切入,對我的大腦進行了一番深刻的洗禮。

第一,我們賺哪兩種錢。我從來沒有考慮過的問題,好像我們理所當然的就想去賺錢,但是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錢來自哪裏,財富的來源是哪裏。山長教給我的答案是,一個是企業的成長的錢,一個是波動交易的錢,低買高賣。

怎樣去收穫第一種錢?①成為行業的專家。要比多數的人更瞭解這個行業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行業中各個公司企業的戰略方向、目標、盈利、市場地位等等,都是我們選擇標的的很重要的因素,然後才能從中選擇出具有前景的標的。②成為跨行業的專家。我的理解是跨行業的知識儲備,才能橫向瞭解這個行業的發展潛力,是否在整個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並持續的發展和增長。而且,投資應該不是集中在一個標的、一個產業上,應該有多個方向的選擇,“不在一顆樹上吊死”。③未來行業的專家。能夠前瞻到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比如,汽車行業,傳統的汽車製造企業必定會被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汽車廠商是不是就會成為新能源企業的一個代工廠,而成為這個產業鏈條中的最底層的環節,而不再具備長期投資的價值。

收穫第二種錢,山長對我們的教導是——比其他人更有素質、心裏素質更好,不恐懼、不貪婪。知易行難,我們都會説“低吸高拋”,也讀過巴菲特的“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憑什麼能做到這一點,應該是沒幾個人吧,要不然也不會有炒股者中的七虧二平一贏了。怎樣做到這一點,就是不斷的修行(修心),修無畏之心、富足之心。修佛來修富足之心,因為戒貪是佛家三戒之一,通過修佛,來提升我們對無限膨脹慾望的剋制。修武來修無畏之心,克服我們的對人、對事的恐懼。山長同時還提到了分享,也是修心的一部分。對同學提出來的看股票的K線圖,重要不重要?重要,但是看K線圖不是看以前的老路,“看後視鏡開車”是不行的,山長也看K線圖,看的是K線圖背後的隱祕,比如持股人的心態、莊家的操作是洗牌還是跑路等等,當然我是做不到的。

第二,不要總覺的別人比你傻。這是教導我們要克服人性的弱點——高估自己。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認知,才能在自己知識能力之內獲取到財富。財富是向知識傾斜的,而我們現在接觸獲取到的很多信息都是瀏覽網頁、微信、朋友圈等等零散破碎的信息,似是而非,甚至是垃圾信息。對我們的成長帶不來多少的益處。山長教導我們要培養自己的閲讀習慣,通過大量的閲讀提升,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能力和境界,才能獲取到更多的財富。山長每年都能讀300本書,為什麼我們不行呢。

第三個問題,山長講到了德不配位的問題。不是公主,就不要奢望有白馬王子。我的理解是要有相應能力才能匹配相應的財富。否則就如山長講的,就算是想找到一直好的標的股票,是不是有能力找到,就算找到是不是有能力堅守住。

第四個問題講解,山長講農業時代的財富源泉是土地和勞動力,工業時代的是機械、知識、技術,智能時代是個性化。山長的講解遠遠超出了我自己的解答,比如我對農業時代的財富源泉答案是土地,而忽視了“人”這個土地財富產生的重要因素。窺斑見豹,這就是我在知識、素養上與和山長一樣的高人的巨大差距,在全面性、深度性上還遠遠不夠。對未來時代的財富源泉,山長的講解是對生命的認知。我們的前輩先賢孔子、老子給我留下了巨大的寶藏,有很知識是多對生命的認知和探索。思想是唯一能穿越時代的東西。我們都在追逐着財富,而不知道財富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改變。不是簡單的吃穿住用行。知識的傳承、思想的傳承永遠比揮霍金銀打造花花轎子影響更深遠。我們很多國人擁有巨大的財富,卻把財富用來自己享受、送孩子出國留學,從沒有想過如何我們國人自己的文化思想傳承下去,

今天第一天的課程就對我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很多內容都像聽懂了,但是回頭反思,卻又似懂非懂。我對今天的課程理解,首先要從幾個方面改變自己:①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多看、多讀。②修身養性,現在做不到“不貪不懼”,但是要從提升自己的心性開始一點點的改變。③轉變自己的財富觀念,山長今天講到很多的內容,不僅僅是教我們獲取金錢,在生活中一樣的適用。追逐財富的富足,也要追逐精神的富足、生活的富足。

周正《財富》講座心得體會

我對物質財富一直有些迴避,也因此產生了源源不斷的煩惱。家裏經常吵吵的就是錢。一次偶然,我發現妻子名下有多張信用卡,而且大多逾期,不僅每月工資全部花完,而且負債累累。那次我們吵得很厲害。最後她憤怒地説:“你好意思説我,還不是你沒本事,你要是每月能掙個好幾萬,我至於嘛”我被這句話深深地傷害了,感覺面前的妻子是那麼陌生,物慾何時膨脹到這種地步,財富真的就像毒蛇一樣。

在那種絕望中,我走進了佛門,接觸了禪修,回來後我不再理她。“但觀此心,莫向外求”。財富更是身外之物,我依舊每個月把工資全部上交,以圖清靜。但人生總是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地發生,家人依舊口角不斷,父母也開始嫌我掙錢太少,“你看看人家誰誰誰家”。我也陷入了更深的煩惱之中,我開始搞不清楚,我是看重錢還是不看重錢,我的行為好像不看重錢,那為什麼還為錢的事煩惱呢?

在師兄們的開導中,我開始發覺,這種煩惱似乎產生於家人對我的期待與現實的差距,那家人對我的期待到底是什麼?僅僅是物質上的嗎,如果按照家人的要求每月給如數的錢,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嗎?我不以為然。

想當初我和妻子剛來時,幾乎每個星期都出去玩,那時的日子充滿歡笑。但漸漸地我不太願意出去玩了,而且我不僅不願陪她出去,還經常批駁她的奢侈,出去吃這吃那,買這買那。曾幾何時,她一回家就會眉飛色舞地向我描述今天她看見了什麼,買了什麼好東西,但往往被我一盆冷水潑下。漸漸地,她不再和我説她買了什麼,有時她寧願自己帶着兩個孩子出去,也不願意叫我一起。我當時還慶幸落得清淨,不知其中問題所在。

再説我的父母,看電視是他們最大的愛好。原先他們會唾沫橫飛地和我大談電視劇中的情節,而我最多是冷淡地“哦”一聲,大多時候都是勸他們少看電視,找點別的愛好,漸漸地他們也不再和我説了。我想更令他們不高興的是我學佛之後。父母是很喜歡熱鬧的,吃飯時開着電視,大家聊着天,其樂融融的樣子。但學佛後我學到“吃飯就是吃飯”。這下好了,回來後,吃飯時電視也不讓看了,而且話也最好別説,吃飯就是吃飯嘛。我現在想想,以前父母在老家説沒有時間陪伴,現在在身邊又怎樣呢?早上匆匆忙忙地走了,一天大部分時間在工作,晚上多半是陪孩子或自己看書,就這唯一的晚飯時間,大家可以坐在一起,嘮嘮家常的機會也被我所謂的“佛法”抹殺了,他們可能接受佛法嗎?而我還常常感歎他們佛緣太淺,我跟他們根本沒法談佛法。

其實他們又能跟我談什麼呢?談電視劇,談逛街購物,還是談佛法?這些話題不是令我反感,就是令他們反感。這樣看來,家人和我之間能建立的溝通就只能是談錢了,而溝通的方式也只能是相互批駁,我批駁他們,他們就要批駁我,這就是因果。我説我把全部的錢都給你了,你還不知足,你的貪心怎麼這麼大?但憑心而論我給的這點算什麼呢?家人失去的陪伴和理解,又是多少錢可以買回來的呢?妻子用透支的金錢告訴我,沒有陪伴的代價,父母用事無俱細的抱怨告訴我,沒有關心的生活是多少糟糕。而我沒有理解他們的用心,還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糾結於他們對錢的渴望,其實從我們當初的快樂日子完全可以看出,他們要的是多麼簡單,是我沒有給出正確的引導,只知道一味地否定,他們才不得以地要用更多的物質財富來彌補這種精神空虛。

是我對家人生活中的冷漠,才導制了今天這種局面。誰人沒有貪嗔痴,而金錢的濫用就是引發貪嗔痴的導火索。我一心追求佛法,卻把導火索留給了家人。讓他們倍受煎熬,卻還抱怨他們的貪婪。其實我就連在他們身邊坐一坐都非常吝嗇,這種精神上的缺失,又是多少錢可以換來的呢?

學了本課,開始明白財富應該怎樣使用,佛陀將其分為四份①家庭日用②投資增值③儲蓄④慈善事業。多好的分法啊,我都迫不及待地要與他們分享,和他們討論,重建我們家的物質基礎。可事到如今,誰又聽得進去呢?

以前想到這些我都是黯然神傷,心想那只有成道以後再來度他們了。但此刻想到這些,我卻忽然輕鬆了,因為我已經知道問題在哪裏了,“九層之台,起於累土”,還是不要急着去談什麼高大上的佛法,不如先從陪他們看看電視,逛逛街開始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