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志願者心得體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8.58K

寫心得體會的時候我們需要保持內心冷靜,心得體會是一種把我們腦海裏的念頭用文字形容出來的感受性文字,。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扶貧志願者心得體會8篇,供大家參考。

扶貧志願者心得體會8篇

扶貧志願者心得體會1

“小人物”也有“大故事”

你唏噓我灰頭土臉,甘願活在羣山深處;我憐憫你外表風光,卻在人羣獨自彷徨。他們用盡全力建設鄉村,用自己的一生來詮釋“擇一事,終一生”的牢固信仰。

小人物,也能影響這個時代;小人物,也有大故事。

他是一名審計專員,是一直默默堅守在脱貧攻堅一線的駐村第一書記,他説“叫什麼不重要,帶領大家脱貧奔小康才最重要。”

他是親人——一枝一葉總關情。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在他眼裏,從來沒有個人的事,全心全意都是為了羣眾。他所幫扶的內蒙古額很烏蘇村位於朱日和鎮南部60公里,全村户籍人口669户1698人(其中:常住户97户171人),村民居住地分散,而且居住人員大部分是老人行動不便。於是,聯合鎮包片領導、駐村工作隊、村“兩委”成員對在村人口逐户逐人進行了信息採集比對,準確掌握第一手資料數據,精準瞭解百姓需求。為解貧困户就醫就業和上學的燃眉之急,他忙前跑後幫助7名貧困户得到住院治療,通過健康扶貧減免醫療費用2萬餘元;親自為5户建檔立卡貧困户將子女信息上報至旗教科局,申請落實教育補助;協調聯繫旗裏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户吸納6名貧困户務工,並申請落實就業補貼3萬餘元;連續兩年在“七一”期間組織慰問70歲以上在村老黨員,讓老黨員感受到黨的關懷與温暖,協調幫扶單位為一户貧困户繳納養老金3000元。這樣的故事,兩年來幾乎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而每當村民拉他去家裏吃頓家常便飯時,他總是笑着説:“咱都是親人,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他是能人——上下求索敢擔當。“幫助村民解決錢財物,不如給他們留一條可持續發展路子,只有把村裏的內生動力盤活了,大家才算真正意義上脱貧”。在他的民情日記本上,工工整整地寫着這麼幾句話,這便是他不變的初心。長久以來,額很烏蘇村地處偏僻,勞動力流失嚴重,集體經濟底子非常薄弱,已然成為了一個制約村經濟發展、羣眾致富的障礙。於是他沒日沒夜地考察、調研,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分析研判後,申請資金4萬元購買“大金杏”樹苗進行實驗性種植,在前期實驗性種植取得良好的效果後,他果斷申報《2018年朱日和鎮額很烏蘇村擴建杏樹種植基地實施方案》,投入項目資金23.8萬元,完成了640株杏樹種植,安裝節水灌溉系統35畝,產生的示範帶動效益使該村及村民長遠受益。在產業扶貧如火如荼開展的同時,他清醒地認識到,精準脱貧“關鍵在做、核心在人”,他把目光投向了“扶智”,他以“三會一課”為抓手,經常“呼”同事“喚”羣眾進行集中研討,學習黨的路線理論方針和各項惠民政策,一步步助力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

他是好人——一塵不染香到骨。“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他一直很喜歡文天祥的《正氣歌》,也以此為標準時刻要求自己。他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對駐村工作隊成員作風建設要求也高、管理也嚴、抓得也緊,帶出了一支響噹噹的幫扶隊伍。每次提到他,不管是是領導、同事,還是老百姓,總是異口同聲,“小夥!行,沒問題,我們相信他。”因為長期奔波忙碌,身體超負荷運轉,2018年9月,連日的發燒、腹瀉、便血,他的身體機能急速下降,即使是這樣,他仍舊在養雞產業的集體經濟項目落地後,才去呼市看病。被確診為直腸癌後,不顧家人的擔心,他沒有第一時間進行手術,而是親自回到村裏當面把工作安排到位,才到北京進行手術。住院治療期間,他最牽掛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每天電話微信詢問村裏工作進行得怎麼樣了,村民最近在生活上有什麼困難,冬天了村裏的老人家裏熱不熱……出院後,他婉拒了旗裏第一書記的建議,笑着説:“我的身體我知道,村裏的情況我最熟,幾個項目又是關鍵時期,就不要換了”。就這樣,他忙碌的身影又出現在了村裏的杏樹林中。

他仍舊是那個老百姓口中“個子不高,黑瘦黑瘦的後生”;仍舊穿行在扶貧一線,簡單、純粹,用一個小人物的初心使命書寫着這個時代的“大故事”。

扶貧志願者心得體會2

扶貧“路”的蜕變

時光飛逝,與税大哥解除幫扶結對關係已一年又一個月,但依然時常在電話裏聯繫,得知他近來安好,我便也放心了。回想我與他的幫扶故事,通往他家的路見證了全部。

扶貧初上路,在泥濘艱辛中明確方向

初到單位,我被安排結對幫扶村裏最遠的困難户之一。在社長的帶領下,從村委會出發,驅車15分鐘後停在一條土路前,“這條路是通往十社的主路,雨天泥濘難行,晴天灰塵漫天,羣眾出行十分不便,嚴重阻礙本社羣眾發展致富。”社長語重心長地對我説。踏上土路,兩旁農田荒廢不少,寂靜無聲,連鳥兒也失去了鳴叫的興趣,兩條深深的溝壑橫亙在土路中間,是貨車碾壓而成。經過40分鐘的深一腳、淺一腳的跋涉,終於來到税大哥家。

遠遠的一聲招呼,精瘦的農家漢字臉上馬上掛起待客的微笑,簡單的介紹後就是我“問長問短”,與税大哥閒話家常瞭解情況。“我從小在這裏長大,前些年得了病,花了不少錢,現在家裏比較困難。但我在家養豬、羊、雞等,種點玉米、紅薯,閒下來就去砍料杆兒(竹子),也能掙不少,絕不給政府多添負擔。只希望政府快點把公路整好......”看着税大哥黝黑的臉龐,聽着他樸實的言語,我在心中默默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助他把路硬化、脱貧奔康。

土路換新顏,在紮實幫扶中昇華情感

村裏經過半年的努力,終於為土路爭取來硬化項目。土路已嵌入厚重的石塊,經過平整和壓緊,兩條深深的溝壑已不見蹤影;林中的鳥兒不理會施工現場人羣的吆喝和機器的轟隆聲,放聲歌唱;路旁的野菊、不知名小花也競相綻放。經過25分鐘的行程,我見到税大哥。

“税大哥,上次送來的化肥好用不?”“很好用啊,你來看這些果子,長得多好的。”“年初規劃的產業發展咋樣了?”“養豬1頭,過年殺;羊2只,留着下崽;雞鴨邊養邊吃;魚苗放了500尾明年才能賣......等公路修好了,我砍料杆兒還能多掙些錢,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最近身體咋樣?”“能吃能睡,幹活兒沒問題”......經過半年多的幫扶,沉默的漢子話也多了起來,和我一起聊家常、侃大山,彷彿農家兄弟一般,我感覺自己真正的融入了這個家庭

成就致富路,在依依不捨中揮手告別

土路終於硬化好了,直通税大哥家門口,我也再次因為動態調整,即將結對幫扶本村的其他困難羣眾。最後一次以幫扶幹部的身份坐車前往税大哥家中,靜靜欣賞着兩旁的樹木與花草飛快地後退着。天氣雖冷,依然有鳥鳴聲,太陽藏在雲中,竹木花草仍然茂密。

“税大哥,我們來算一下半年的收入哇。”“公益性崗位每月600元,兒子在外務工每月1800元以上,砍料杆兒賣料杆兒大概3000元,過年殺的大肥豬300餘斤,魚塘的魚今年就能賣了……”税大哥將半年收入娓娓道來,早已超出脱貧標準。當我告訴他要調整幫扶人的時候,他滿臉失落“好好的,咋又調整呢?”“村上安排的,調整到隔壁社幫扶,如果你有事情仍然可以打電話給我”“那你以後也要常來耍哈”......在依依不捨中告別了税大哥,人已經看不到了,仍然聽見高喊聲:“小鄭啊,記得經常來耍啊。”

一年來,每次與税大哥通電話,他總是熱情的邀請我:“小鄭啊,啥時候過來耍?”樸實的言語令我感動不已。結對幫扶的日子可能很短暫,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卻可以維繫一生。通過結對幫扶,我發現:從只顧單位工作的小“路”拓展到深入羣眾的“扶貧路”,再到立足崗位、服務更多人民羣眾的康莊大道,我的“路”正在越走越寬敞。

扶貧志願者心得體會3

記錄幫扶劉老頭住進新房的點滴故事

2020年是決戰脱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之年,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黨中央制定了全國脱貧攻堅的戰略部署,在脱貧攻堅期間,我作為一名基層幹部,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用情、用心、用力幫助劉老頭一家人,在脱貧攻堅路上留下了我與劉老頭一家的點滴故事。

房屋破舊貧窮是第一印象。2019年5月,貴州省開陽縣縣委脱貧攻堅“清零行動”工作開展,我接到的任務是幫扶本縣南龍鄉中橋村劉老頭户,5月29日的第一次走訪中,我先來到村委,村委幹部向我介紹説,“劉老頭户是全鄉最窮的一户,他家住得太遠,他家不通車,就連摩托車也不通,他家住在半山上,山上就只有他一户居住,從山腳上去至少走半個小時。”聽了村委幹部的介紹,我説去他家實地走訪一下,村委幹部以為我聽了他們的介紹,又是一個女子,會害怕山路難走就地返回。但我堅持要去,就和同事小余一道從山腳爬過一節羊腸小道、穿過一片小樹林、爬過一道陡坡、再穿過一片土地,來到了劉老頭的家。我首先看了他家的甄子,他家用木甄子煮飯,吃的全是包穀飯,米缸沒有一粒米,睡的牀髒亂,住的木房陳舊、院壩雜草叢生。

思想動員挪地建房。經過我第一次的入户走訪,我與劉老頭一家人結下了幫扶之緣,我實感肩上重任,決心一定要幫助這家人。一次走訪後,將瞭解情況及時地向村委、鄉領導彙報,特別是吃飯的問題,在得知情況後,村委第二天就為劉老頭送去了大米。看到劉老頭的貧窮處境,我思想動員其異地扶貧搬遷,但劉老頭不願意,因其生在山上、長在山上,不願搬離本村,經過我們幫扶幹部聯合做思想工作,想出了滿足老人意願的辦法,即在本村街上由鄉政府協調另選交通便利的地方為其扶貧建房。扶貧建房中修建地基差錢是大難題,因為扶貧建房專項資金中不包含地基修建費。老劉一家建房差地基錢一事我向局領導彙報了,局領導高度重視,對於脱貧攻堅工作從不含糊,迅速組織全局幹部職工、全縣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為其捐款。正當鄉政府扶貧部門為老劉一家修建地基所需1萬元費用發愁時,我單位雪中送炭,將捐款1萬元送到了負責扶貧項目建設村委。

搬進新家奏響幸福曲。2019年9月初,正值秋收時節,劉老頭一家臉上堆滿了笑臉,收拾老房子準備搬新家,在他搬家當天,我幫他從山上搬東西到新屋,看着一家人住進了嶄新的屋子,我內心湧出了喜悦,送去了一個電飯鍋、一牀新被子作為搬家賀禮,老劉接過禮物,很是感動,連連説到:感謝感謝、太感謝了,感謝黨的關心、感謝司法局。在近幾個月的走訪中,我每次都實在入户,不管天氣有多熱、太陽有多大,不管老劉家是居住在半山腰上,還是現在的新房,我把老劉一家作為親人一樣看待。去年中秋節,局黨組為其送去了愛心月餅,國慶前後還送去了牀上四件套,平時走訪時我會看看他家缺什麼就補給一些,有時送去一些水果、一些自制餃子、被子等所需物品。老劉是個實誠人,也是一個懂感恩的人,在一次的走訪中,老劉就説道:“你一個女孩,自己也有家,你要顧及你的小家,不要再給我送東西了,這樣我心裏也不好過。”當時我回答道:“我做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能表心意,只要您一家能過上好日子,我做這些事就沒白費力氣,您最應該慶幸的是生活在這個時代,生活在當前優越的制度體系下,您最應該感激的是黨。”

當地的村委幹部劉支書幾次見我爬山走訪,他為我豎起了大拇指,讚揚我是最美扶貧幹部,將扶貧工作做到最實處。正是因為我的踏實走訪,老劉一家第二天吃上了大米,解決了地基修建問題,住進了新家。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在脱貧攻堅路上,與老劉一家譜寫了幫扶過程中的點滴故事,扶貧工作給我的最大感悟是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多跑跑腿,把工作做實一點、細一點、真扶貧、真幹事。

脱貧攻堅是時代賦予每一個扶貧工作者的時代任務和光榮使命。共產黨員作為先鋒隊要識時局,順時勢,不辱使命,勇於擔當,加快脱貧進程。

扶貧志願者心得體會4

黨員幹部要爭做脱貧路上的“帶頭羊”,要充分認識當前脱貧攻堅的任務,向脱貧攻堅路上的模範學習;要發揚先鋒模範作用,帶頭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把脱貧攻堅工作抓好抓實,切實做到“兩手抓、兩不誤”,為脱貧攻堅獻計獻策、出力出汗。

黨員幹部要把握“四個意識”,把脱貧攻堅當成的政治考驗來抓。脱貧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政治任務、發展任務、民生任務,也是重大發展機遇。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我們要認真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用理論武裝頭腦,提高政治站位。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把“三嚴三實”作為一種作風、一種精神,作為一個標準、一個境界。始終把黨和國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擔責不誤、臨難不卻、履險不懼、受屈不計,在脱貧攻堅戰鬥中彰顯黨性,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脱貧攻堅有利於實現鄉村振興,帶領羣眾致富奔小康。

完善村級基礎設施。一是完善村級基礎設施。有句老話説的好,要致富先修路。完善好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才能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礎。打造強有力的村兩委。脱貧的關鍵還是要靠本村穩定有力的班子,只有把“腦洞開、點子多、有原則、有責任、會致富”的黨員羣眾納入到兩委班子,提升班子戰鬥力、影響力、號召力,才能為脱貧工作提供最直接的幫助。切實轉變工作作風。鄉鎮幹部必須要下鄉駐村,不要走馬觀花看風景,要“沉下身子”實實在在的進村到户開展扶貧工作。不斷加強對扶貧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一方面是要加強扶貧工作人員和村兩委班子的扶貧業務培訓,提升脱貧攻堅能力,研究討論符合當地羣眾脱貧致富的可行途徑,努力幫助貧困户找對致富門路;另一方面要對貧困户的進行思想引導,集中學習和個別座談結合宣傳政策法規,引導貧困户轉變思想,激發主觀能動性,消除等靠思想,引導羣眾積極主動發展。

我們廣大工作人員要實實在在接地氣,少喊口號,多辦實事,才能塑造良好形象,才能取信於民,堅定羣眾脱貧致富的信心,增強幫扶脱貧工作的助力。

扶貧志願者心得體會5

基層黨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鬥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在各項工作中一直都發揮着重要作用。同樣,在扶貧攻堅中也離不開基層黨組織的積極響應,不斷髮揮其應有的作用。比如,湖南省宜章縣坦山村是一個貧困村,在全村1700多口人中,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的貧困人口還有217人。為了幫助貧困户脱貧,村支部書記肖聖雲請來了當地養鵝能人黃建軍,向他請教村裏正在建設的養鵝合作社場地建設問題。村幹部們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召開動員會、上門勸説,並帶着村民們到委託幫扶的企業去參觀,終於打消了村裏69户貧困户的疑慮,辦理了小額貸款,一共70多萬元的扶貧資金注入到了坦山村種養專業合作社發展養鵝。

精準扶貧,精準脱貧,關乎羣眾的根本利益。基層黨組織是我們黨的執政根基,部署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必須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必須密切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必須組織建成一支具有堅強戰鬥堡壘作用的隊伍。因此,要把扶貧開發工作與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在扶貧開發中更好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

一是要發揮表率作用,帶領羣眾致富。農村黨員幹部要在發展種養項目上下功夫,學用科技上做文章,成為致富帶頭人。通過先富的實踐,教育引導貧困羣眾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發困難羣眾的致富願望,增強他們加快發展的信心;通過項目帶動、生產幫助、資金扶持等方式,幫助和支持困難羣眾發展生產,增加收入。

二是要發揮引導作用,尋找發展門路。當前,一些農村地方,千條路,萬條路,苦於沒有致富新路。基層黨組織要集中黨員幹部的智慧和資源優勢,利用“致富帶頭人”的影響力積極向羣眾宣傳其致富經驗,逐步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扶貧開發工作中的新方法、新途徑,提出解決問題的新對策,引導羣眾走上富裕之路。

三是要發揮協調作用,促進共同富裕。現階段是改革的深水區,也是扶貧攻堅的關鍵期,但在基層依然面臨各種問題和矛盾,比如有的羣眾目光短淺、斤斤計較,在集體佔用自己的土地時不顧大局,漫天要價;有的羣眾有“紅眼病”,見不得別人好,工作不配合,等等。基層黨組織要敢於直面問題,及時協調和處理好各種矛盾、糾紛,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來推動發展。

四是要發揮陣地作用,樹立先進典型。基層黨組織要利用好黨組織活動場所對黨員和羣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切實解決思想和觀念上存在的問題,利用遠程教育平台和綜合服務平台等,傳授技術知識,宣講致富能手的好經驗、好做法,讓大家受益。同時,要把農村中創業致富、積極扶持貧困户的黨員作為帶富典型進行宣傳,使之成為黨員學習的榜樣;也要把積極轉變觀念、依靠一技之長增加收入的貧困户作為致富典型進行宣傳,使之成為羣眾學習的榜樣。

扶貧志願者心得體會6

一個地區、一個家庭的貧困,必然有其形成的長期原因。除了歷史的、區域的等客觀原因外,主要的還是主觀上的原因。如經濟薄弱村主要的還是村支兩委的軟弱渙散,貧困家庭主要還是沒有勤勞致富的吃苦精神。要解決這些問題,也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藉助外力的幫扶是必須的,但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很多地方戴上扶貧的帽子就不想脱,扶貧的項目上了不少,但資金使用績效不高,老百姓不滿意。歸根到底,還是脱貧致富主體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內因沒有很好的發揮作用。

所以精準扶貧很重要,在工作中一定要精確劃分扶貧對象的類型,採取按户分策的幫扶措施。對有勞動能力的,主要通過幫助其安排就業或新上農業生產項目等產業扶貧辦法;對沒有勞動能力的,主要還是要通過社會救助和社會保障解決。

開展扶貧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

結合我們掛鈎幫扶的薄弱村來説,要解決集體經濟收入和貧困户收入兩大問題,首先是要解決好村集體經濟發展問題。只有村集體經濟發展了,集體有錢了,村幹部才能為村民做事,才能取得村民信任;有了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才能解決村民的就業,才能解決村民的困難。

所以我們在制定掛村幫扶工作方案時,一定要將發展村集體經濟放在首位。要解決村集體經濟發展,村支兩委和村組幹部的思想認識和幹事創業的精神狀態非常重要。所以在幫扶方案的制定、項目的選擇、方案的實施等具體工作過程中,我們都必須緊緊團結和依靠村支兩委和村組幹部,堅持做到“引導不強迫、支持不包辦”。

在考慮村體經濟發展時,還要堅持做到規劃引領,凡事都要在鎮村發展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的的框架下實施。發展項目選擇注重村內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三個方面統籌兼顧,協調發展。

由於脱貧攻堅任務的時限性,我們還要充分考慮項目建設的收益時間。除了上一些打基礎、長遠發展的項目外,還要注重選擇一些投資少、見效快、收益穩的短頻快項目,確保能按時完成脱貧攻堅任務。

扶貧志願者心得體會7

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地處黃河灘區,全縣有 貧困村129個,村裏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剩 下大量留守兒童、婦女和老人。當地羣眾一直有從事發製品、條柳編、紡線等手工業加工的傳統。前幾年,有些廠家為降低生產成本,將一些對技 能要求不高的勞動密集型工序轉移到村裏,搭起“小窩棚”招攬羣眾務工。2015年起,菏澤市因 勢利導,對這種“小窩棚”進行改造提升,將其 建成“扶貧車間”。截至去年12月,全市共建成 “扶貧車間”1803個,有383家企業入駐,直 接安置和帶動191341名羣眾在家門口就業,使 57685名羣眾脱貧,其中婦女49724人、殘疾人519人、60歲以上老人8653人(含80歲以上 的69人)。

鄄城縣“扶貧車間”的主要做法。一是領導 力推,多方援建。鄄城縣通過縣財政扶持、第一 書記和縣直部門援建、重點企業捐建等方式,利用閒置民房、國小舊址、村級活動場所舊址等, 在每個行政村都新建或改建了 1個300平方米左 右的“扶貧車間”。二是明確四項要求。即:“扶貧車間”內貧困人口用工佔比不低於30% ;車間 離村公路不超過200米;靠近村幼兒園、國小、衞生室等公共場所;實行彈性工作制,務工貧困羣眾送完孩子、伺候完老人、幹完農活後,再去 車間打工掙錢。三是對經營“扶貧車間”吸納安 置貧困人口較多的企業,給予用電、租金等方面的優惠,給予一定的崗位補貼和培訓補貼,並由 金融機構對其量身定做貸款支持方案。

鄄城發展“扶貧車間”,羣眾在村裏接單搞 加工,既能掙錢,又能照顧老小,還緩解了企 業“招工難、用工貴”困難,探索出一條貧困羣眾在家門口就業脱貧的新路子。一是消除了貧困 羣眾“等靠要”依賴心理,增強了靠勤勞雙手創 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志氣。二是留守婦女有了工作,專心生產、增加收入的多了,串門聊天、玩 撲克打麻將的少了。三是“扶貧車間”成為村民 交流重要場所,拓寬了社情民意瞭解渠道。四是為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節約了建設成本,降低了 用工成本,實現了羣眾就業增收和企業持續發展 的雙贏。

下一步,國務院扶貧辦將發揮東西扶貧協 作制度優勢,引導一批東部地區的勞動密集型 企業轉移到西部貧困地區,在交通便利、有獨特資源稟賦的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革命老區 建設分佈式扶貧就業車間,更多地帶動貧困人 口增收脱貧。

扶貧志願者心得體會8

10月17日也是國際消除貧困日。1992年12月22日,聯合國通過了將10月17日設為國際消除貧困日的決議,旨在促進全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減貧意識。鄭文凱表示,我國設立“扶貧日”是響應聯合國決議的具體行動,主要目的是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核心內容是學習身邊榜樣,宣傳凡人善舉,動員廣泛參與,培育良好風尚。

據瞭解,今年“扶貧日”期間的活動包括召開社會扶貧電視電話會議和社會扶貧座談會、舉辦“10·17”減貧論壇等,國務院扶貧辦等有部門將積極發動中央和國家機關、軍隊和武警部隊、大中國小校、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單位和個人,特別是動員能源、旅遊和電子商務等有關行業投身社會扶貧,營造全社會參與扶貧開發的良好氛圍。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現了6億多人口的.脱貧,為人類減貧事業做出重大貢獻。但是,受歷史、自然、社會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貧困狀況依然十分嚴峻。據鄭文凱介紹,按照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相當於每天1美元)的扶貧標準,到2013年底,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有8249萬人;按世界銀行每天生活費1.25美元的標準,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大約還有2億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