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扶貧心得體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2W

常寫心得體會的人一定對生活有着深刻的思考,寫心得體會一定要寫最真實的自己和感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村扶貧心得體會8篇,感謝您的參閲。

村扶貧心得體會8篇

村扶貧心得體會篇1

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脱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也是一場必須真槍實彈、攻堅不止的硬仗。要打贏打好這場硬仗,就必須乾淨、徹底,堅決兑現“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的莊嚴承諾,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貧困縣摘帽,只是消除了絕對貧困,是脱貧攻堅的重要戰略目標,是整村、整縣脱貧的一個顯著標志,是脱貧攻堅取得的階段性成績,並不是脱貧工作的終點,而是再出發的新起點。

氣可鼓、不可泄。貧困縣摘帽後,“兩不愁、三保障”的基本問題解決了,鞏固發展脱貧成果,建立長效脱貧機制,加大對剩餘貧困人口的幫扶力度,確保全面完成攻堅任務,仍然需要做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貧困縣摘帽後,也不能馬上撤攤子、甩包袱、歇歇腳,要繼續完成剩餘貧困人口脱貧問題,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甘肅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的要求和叮囑。

扶貧工作務實、脱貧過程紮實、脱貧結果真實的關鍵,是脱真貧、真脱貧、不返貧。時下,促脱貧,防返貧,仍要爬坡闖關,貧困縣摘帽不摘責任,就是脱貧攻堅的“防滑鏈”,就是向脱真貧、真脱貧、不返貧的目標邁進。針對當前少數貧困縣在落實約束機制方面存在的標準不高、落實不力、執行不嚴等突出問題,國務院扶貧辦印發的通知,明確在脱貧攻堅期內,所有貧困縣(含已脱貧摘帽縣)必須保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頻道不換。這既是一種強化落實,更是一種嚴令落實,再次宣示了“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和信心。

當前,脱貧攻堅已全面進入衝刺階段,任務艱鉅,時不我待。脱貧攻堅每一條戰線上的黨員幹部,都要有身先士卒的勇氣、向我看齊的鋭氣、走在前列的正氣、以上率下的底氣,做好“摘帽不摘責任”的各項工作,用共產黨人強烈的使命擔當扛起“扶上馬、送全程”的責任,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貫穿於打贏打好脱貧攻堅的全過程,讓“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體現在“摘帽不摘責任”的落實中,使脱貧攻堅的“防滑鏈”更精細、更精準,不斷滿足脱貧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把“摘帽不摘責任”的“軍令”變成羣眾手中看得見、摸得着的“戰報”。

村扶貧心得體會篇2

扶貧工作是一項解決民生實際的習題,聯繫羣眾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2013年11月習總書記到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做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在於貧困的老鄉能不能脱貧”。讓農村人口如期脱貧是最終判斷我國是否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誌。

按照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總體戰略部署,到2020年我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這一宏偉的目標大約還有2年的時間,目前已處於決勝階段。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其中農村還有幾千萬的貧困人則是最突出的短板,必須合理安排公共資源配製,動員全黨全社會齊心協力打贏這場脱貧攻堅戰。

實現扶貧不是一天一夜的事情,實現貧困人民的小康夢想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從頭腦中紮根,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我們,我們不應該喊出扶貧口號,也不應該設定好高騖遠的目標。我們必須腳踏實地,從層次從小事做起。

長期以來,扶貧亂象時有發生,扶貧對象常由基層幹部推估、扶貧資金天女散花、貧困縣捨不得脱貧摘帽、人情扶貧、關係扶貧,造成應扶未扶、扶富不扶窮等現象的存在嚴重導致社會不公甚至滋生腐敗。這不僅反映的是幹部的羣眾觀念和執政理念的大問題,更是扶貧工作沒有走心的惡果,不可小覷。

精準扶貧要用真心從實抓。以調研走訪的實際數據定位哪兒最貧困,為什麼貧困?實打實的派駐工作組,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項目等發展當地經濟;上級部門也應撥付資金、實行一幫一的政策,點對點扶貧幫困。

精準扶貧要清心從嚴管。扶貧資金和項目要從嚴管,防止進入小腰包,要實實在在的用在基礎設施修建或貧困老百姓身上;資料整理和彙報要從嚴核,防止為了驗收檢查而作假,杜絕書面彙報漂亮、羣眾口碑差的以彙報奪政績觀;定貧脱貧要從嚴審,嚴厲打擊為了扶貧資金而定貧困村、為了脱帽而做形象工程的現象。

心繫於民,冷暖在心是動力。扶貧幹部應深入貧困,體會疾苦,讓心得以洗禮,發自內心的來打好打贏這場扶貧脱貧攻堅戰,要有一種歷史使命感、責任感、光榮感。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脱貧攻堅目標。

村扶貧心得體會篇3

參加扶貧攻堅“掛包幫”和“轉走訪”工作,每到一處,總能看到再窮的地方也有富裕的人家。在走訪調查的具體工作中,要登記人口和聯繫電話,總會遇到兩種情況:一種是拿出一個很舊的户口本或身份證和一張用煙殼紙記錄下的電話號碼,字總是寫得歪歪扭扭的。這種家庭大多家裏擺放凌亂,衞生狀況不好,有的人家是髒亂差,家境貧寒。另一種情況是:拿出來的户口本或身份證保管得好,比較乾淨,至於電話號碼隨口就説得出來。遇到這種情況,村幹部有時會説一句,這家問題不大。這種人家的家裏東西擺放有序,乾淨整潔,家庭條件就好得多。詳細瞭解,這種人家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要麼有人在單位上、要麼有人在打工、要麼有人在做生意。同一個村民小組,有的甚至房舍相連,土地、水源、林地、用電、交通都一樣,為什麼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呢?仔細分析,才發現貧困人家的根本原因是沒文化。

沒有文化知識,導致思維有限,點子不多,方法單一,不懂經營。長年累月只會守着那點包產地,種點包穀、麥子、蕎子、豆子以及一些瓜瓜菜菜之類的東西,養幾隻雞鴨鵝,喂幾頭豬。一家人的年收入不過萬,一年的人親往來和看病都成困難。

缺乏文化知識,接受新事物困難,不懂技術,缺乏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本領。普遍不會水泥工,鋼筋工,更不會駕駛技術或開挖掘機。出外打工只有乾重活、髒活、又苦又累還拿錢不多的活,而且在社會還多遭人冷眼。安全不保,報酬不高,有時還被坑或被騙,打工成了畏途。

這些地方文化落後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於教育。現在教育普及了,但是這些地方的學校可以修得像城裏的一樣漂亮,然而這些地方的教師卻是最差的。有的學校無法有公辦教師,就請代課教師,知識不具備,專業不熟,課程開不齊,上課隨意,教育質量自然不好,讀書自然不熱。教育界有個不成文的規矩,能力最差的教師到最邊遠的地方去教,讓這些地方的教育雪上加霜,長年無望。

一個三十多歲年輕力壯的男人成了那個村民小組的最貧困户。房屋低矮而破破爛爛,鍋碗瓢盆一地,滿地狼藉。政府給他解決的一小間地震安居房,無法蓋頂,只好用石棉瓦隨便蓋上,也沒有搬進去住。為啥如此?就是懶惰不想動,隨時還喝點小酒,僅靠低保維持生活。這樣的人家,能脱貧嗎?

精準扶貧如果不注重教育和人的思想扶貧,要整體脱貧比較困難

村扶貧心得體會篇4

貧困,是一個國際性問題,更是我國必須面對的問題。目前,全世界仍有8.54億人長期遭受貧困和營養不良之苦;有超過10億的極端貧困人口每天生活費不足1美元;每年有560萬兒童死於與貧困有關的疾病。每年約有2000萬人餓死,每天約有4萬兒童因食品匱乏和得不到治療而死亡。正因如此,1992年12月22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把每年的10月17日確定為國際消除貧困日。

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是全中國人民共同的理想和願望。經國務院批准,自2014年起,每年10月17日為全國“扶貧日”。黨的十八大莊嚴地向世界承諾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百年奮鬥目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脱貧攻堅的決心和信心,脱貧攻堅既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歷史傳承,也是新時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實際行動。

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縣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扶貧日”宣傳活動,要求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開展好系列宣傳活動。推動扶貧開發事業再上新台階。為弘揚“扶貧濟困,奉獻愛心”的傳統美德,營造人人關心扶貧、人人支持扶貧、人人蔘與扶貧的社會氛圍。我們懷着最真摯、最恭敬的心發出呼籲:伸出您的援手,積極參與“10.17,邀您一起來扶貧”活動,儘自己所能捐贈扶貧善款,為幫助貧困學生儘自己的一份力,絕不讓任何人因貧失學。

貧窮並不可怕,只要全社會人人相互幫助,貧困是能夠被徹底消滅,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時小康目標一定能實現。在今天的“10.17”扶貧日,那麼作為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希望能將“10.17”的扶貧理念傳遞給越來越多的人,讓更多的人瞭解“10.17”,參與“10.17”。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從身邊做起,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關心、幫助家庭困難的同學,為他們創造更好的學習、生活條件。用我們的愛心匯聚到一處,發出更大的光芒,温暖每一顆需要關懷的心,以期達到精準扶貧,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10.17”,邀你一起。為了因貧困而不能上學、因殘疾而不能上學的孩子能早日重返校園,做好落實好“入户、送教、勸學”工作,為了創建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校園,為了建設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們堅信,發自您內心深處的關愛和善舉,讓貧困者不再無助,讓扶貧濟困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蔚然成風,讓友善互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人心,讓貧困羣眾與您一起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過上幸福快樂的美好日子!

村扶貧心得體會篇5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還是消除農村的貧困。讓貧困地區羣眾脱貧致富,路在何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精準扶貧就是解決問題的良方,要將精確扶貧進行到底。

精準扶貧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目前扶貧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而對扶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打好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的根本方法和指導方針,對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新時期的扶貧攻堅的工作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筆者認為,要將精確扶貧進行到底,關鍵是要牢牢把握住“精準”二字。

精準識別是前提。過去一段時間,由於貧困居民數據來自抽樣調查,導致貧困對象不準確,扶貧項目針對性不強,更多的是在“扶農”而不是“扶貧”。下一步,我們應該在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下,按照“户有卡、村有冊、鄉鎮有簿、縣有檔、市有平台”的標準,按時按質全面精準完成貧困對象識別確認和建檔立卡工作,並實行動態管理。

精準幫扶是基礎。在精準識別扶貧對象的前提下,就要真正走進農户家中,進一步瞭解貧困農户致貧的原因是什麼,是自然條件太惡劣,還是發展產業條件不夠?是缺生產技術,還是勞動力不足?只有摸清了每家每户的貧困情況,找準了各家各户的貧困根源,確定好貧困户的貧困類型,才好因户施策,確定具體的幫扶責任人和幫扶措施,做到幫扶精準。

精準管理是保證。精準管理是一種意識,一種觀念,一種態度,更是一種保證。一是要做好扶貧資源的精準管理,確保扶貧資源真正用在貧困農户身上、真正用在貧困地區,不跑冒滴漏。二是要做好扶貧責任人的精準管理,做到一村有一支精準扶貧工作隊,一户有一名脱貧致富責任人,並落實嚴格的責任制,不脱貧不脱鈎。三是要做好扶貧對象的精準管理,年終根據扶貧對象發展實際,對扶貧對象進行調整,使穩定脱貧的村與户及時退出,使應該扶持的扶貧對象及時納入,實現扶貧對象有進有出,做到精準管理。

精準扶貧是根本。對精準扶貧工作,習總書記有三點要求:一是發展生產要實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因此要落實精準扶貧,僅僅靠幫扶,靠輸血,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通過進一步加強水、電、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從根本上改善羣眾生產生活.條件;通過進一步加大對教育培訓的投入力度,發展好下一代教育。只有不斷增強貧困地區、貧困人羣的“造血”能力,才能夠從根本上幫助貧困地區發展,讓貧困不再滋生,將精確扶貧進行到底。

村扶貧心得體會篇6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在陝西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

“精準扶貧”是當下擺在廣大黨員幹部面前的一道必須攻克的難題。前三十年的社會主義改造建設、後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使數億中國人甩掉了貧困帽子,但中國的扶貧任務仍然非常艱鉅。經過多年的減貧工作,現在剩下的都是“硬骨頭”、“大難題”、“深水區”。加快貧困地區、貧困人口脱貧致富奔小康,不僅是政治問題、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的社會問題、民生問題,事關戰略全局。精準扶貧,是削減貧困,實現城鄉一體化、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也是中國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建設的一場必須打贏的攻堅戰役。

“精準扶貧”結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廣大黨員幹部的作風和實幹。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貧是“精準扶貧”的硬性目標,而這一目標的實現,無疑離不開廣大黨員幹部作為“排頭兵”和“領頭羊”的責任、創新、奉獻和實幹。換句話説,新形勢下的“精準扶貧”工作,在某種程度上來説,實質上不僅僅考驗的是廣大黨員幹部的務實作風,更是對黨員幹部實幹精神的挑戰和檢驗。若廣大黨員幹部在作風建設上沒有實質性的提升,包括“精準扶貧”在內的各項民生工作的開展也很難説能達到百姓期望或者是滿意的高度。

以“兩學一做”的成效助力“精準扶貧”的推進。新形勢下加強廣大黨員幹部的作風建設有着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常説,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作風是思想的外化。只有認識到位、作風端正,才能有正確的決策和到位的執行。近年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經過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2016年伊始,為了加強黨員幹部的作風建設,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我黨面向全體黨員開展了“兩學一做”活動,這無疑會引導“精準扶貧”向務實脱貧的方向深入推進。

以“精準扶貧”的成果檢驗“兩學一做”的成色。近期在全黨鋪開的、在基層一線廣大黨員幹部中間開展得如火如荼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有望讓廣大黨員幹部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政治良心”的自覺。對於廣大廣元幹部來説,“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可謂是一次返璞歸真、脱胎換骨的教育;對於基層一線的老百姓來説,可謂是特別值得一期。初衷雖好,“兩學一做”還是要回到“做”實“做”好的落腳點上。“兩學一做”到底有無做實、有無成效,正好可以以“精準扶貧”為機,通過切身感受,讓百姓來評價。

村扶貧心得體會篇7

黨和國家給我們的村子帶來了成千上萬的好處,他們給村子換了新衣,他們給了我們更好的生活,他們還讓村裏的男女老少懂得了許多知識。

我身在振太鎮介牌村習兔河小組,幾年前,柏油路鋪到了村裏,趕牛的老大爺呟喝着説:“這下,我放牛,就不怕被黃沙追捕啦!呵——呵——呵——”含着棒棒糖的小妹妹瞪着亮晶晶的小眼睛説:“這個糖好吃極了!是不是以後坐車就不用疼屁股了呀?”在場的人們都張開大嘴巴開懷大笑……

記憶難卻的是今年的一個下雨天,為脱貧攻堅“站崗”的羅支書、夏阿姨……淋着冰涼的大雨來到了我家,我急忙請他們坐下,給他們洗水果、倒水……

爸爸對他們説:“這麼大的雨,還這麼冷,辛苦你們了。”

他們一陣談笑後就是談一些家庭瞭解,我坐在一旁,也不敢出聲,屏息傾聽着,爸爸不慌不忙地跟他們談起我們家茶樹的問題……

提起茶樹,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我小時候和媽媽一起去採茶時,從茶樹上掉下的那一回,我為我那時的笨拙而想笑,又為我那個很久才能消失的傷痕而想哭。那棵古老的茶樹在我的腦海裏留下了無窮無盡的慈祥。但那時,有的人毫無條件地説,那棵茶樹不作文是我家的了,媽媽知道後火氣沖天……我什麼也不説,嘟着嘴巴,一到傷心的時候就去摸摸那棵老茶樹健壯而青綠的枝幹,扶着她傾訴衷腸,用她的慈祥為我解愁。

一個星期五,羅支書們想盡了一切辦法,抽出時間來小組解決了我家“剪不斷,理還亂”的事情。當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回到家的時候,媽媽説出茶樹物歸原主時,我的心情像“錦上添花”一般。不過那時他們已經走了,我那顆熾熱的心又被潑了一盆“冰水”,我還沒有來得及對他們説一聲謝謝。

此事過了許多天,我又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去上學,路上,我又看到了他們為解決村民的一些問題而奔波的身影,我抽動了嘴角,笑了。是他們給了村裏“和平”,是他們讓我的心不再淒涼,是他們一直在默默關心着村子裏的每家每户。

我想對他們説:“羅支書、夏阿姨……您們啊多像路邊的那幾盞燈啊!在路邊不論春夏,不論風雨,不論寒熱,不論晝夜,一直在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為別人做出貢獻,我真為您們感到驕傲。”

羅叔叔、夏阿姨,您們犧牲了自己應當得到的休息時間,無數個日日夜夜,風雨無阻。哪裏黑暗,您們就照亮到哪裏,您們就是我們村裏最亮的那盞燈!

村扶貧心得體會篇8

陽春三月,春光融融,習總書記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如這三月的春光,暖風拂面,温暖着中華大地千千萬萬貧困户的心。當前正是脱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始終心繫貧困地區、牽掛貧困羣眾,始終堅持以發展的觀點打贏脱貧攻堅戰,堅持在奔小康的路上不落下一家一户一人,號召全國人民在這場脱貧攻堅戰中不拋棄不放棄,攜手共進如期擺脱貧困。以下是個人的一點:

一、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習總書記説:治貧先治愚,要緊緊圍繞教育脱貧的根本之策,堅持發展教育,特別是貧困地區的教育,用知識的力量改變落後的思想,提高文化素質,為青壯年就業培訓打下堅實基礎,為脱貧注入文化的力量。當前正是脱貧攻堅的關鍵時期,要嚴格落實上級關於貧困地區的教育政策、經費落實情況,着力解決貧困家庭子女的教育問題,不讓貧困子女輸在教育的起跑線上,確保教育資源公正公開。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保障青少年兒童的教育權利,確保未來一代是富於思想文化、身懷科學技術的一代,才能在奔向貧困致富的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二、精準扶貧,改善基礎設施。當前我區的道路基礎設施已經得到極大改善,但仍有部分偏遠山區的村屯之間存在道路不通、通信不暢等問題。近幾次下鄉到山區農村發現,道路不通、通信不暢嚴重加劇了貧困的程度,偏遠山區的羣眾當前迫切希望道路通村、信號全覆蓋,讓本地特色產業產品運出去,讓外面的新興科技進得來,雙向融合促進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同時便捷的交通條件和暢通的通信技術也更能留得住有志創業的回鄉青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作為土生土生的原著居民,對當地的實際情況更為熟悉瞭解,如何發展產業脱貧致富,他們更應積極參與建言獻策,着力解決貧困。

三、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脱貧攻堅不是一招一式就能解決,要創新脱貧新思路新方法,立足當地人文旅遊、特色產業、特定環境資源等各種因素,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強化產業和就業扶貧,讓羣眾既能在家門口就業又可兼顧家庭照看老人兒童,既穩定了家庭又保證了收入,有效調動就業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政策兜底,精準脱貧。要保證人人脱貧,還需關注老弱病殘等特殊羣眾的貧困,這些羣體的脱貧需要政策來保障,當前着力構建的低保、住房、醫療、教育等保障體系,保證了特殊羣體的基本生活需求,確保脱貧路上人人有保障。

又是一年春正濃,在脱貧攻堅的關鍵階段,作為黨員幹部要時刻牢記“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聚焦貧困地區、貧困人口,注重發揮貧困羣眾主體作用,增強脱貧內生動力,有信心有實力打贏脱貧攻堅戰,早日實現小康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