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精選讀後感示例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8W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這本書不僅僅是對孩子的教育,更是教育者自身的提升,同樣具有深遠的意義,寫一寫相關的讀後感吧,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精選讀後感示例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精選讀後感示例三篇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1

李躍兒這個人一開始我並不熟悉,認識她來自於她的這本書《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翻開書的第一頁,我就被裏面生活、真摯的言語所吸引,她的字裏行間流露出淡淡的温馨,沒有華麗文藻,沒有專業的術語。她站在一個敍事者的角度,詳盡卻不繁複的講述一個一個她所遇到、看到、聽到的故事。不講為什麼,應該怎樣去做。她用一條條平凡的字句,領導你不由自主得去領悟、去思考,讓人慾罷不能,越讀越深入,完全地沉浸其中……

在李老師的書中有對孩子至高的愛,就算一個殺人犯、惡魔,她也未置一句惡語。在她的心中,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純淨的種子,種子如何發芽、如何成長來源於澆灌者。所以,孩子犯得一切錯誤都是父母無知、不重視而造成的。首先應受到教育的應該是父母,只有父母擁有了健康、科學的教育觀,幼兒的教育質量才能提高。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記憶猶新:孩子是通過自己生活的經歷來建構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當他發現他身邊所有的人都愛他時,講來他就會認為自己是被歡迎被接納的;當他發現他的父母不愛他時,他就會認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會輕易愛他,也不會接納他。

我很認同這段話,在現今這個高速發咋還能的社會,我們更多關注、追求的是如何更高效、迅捷的方法。教育者被要求高學歷、高素質,各種技能的比賽、書面的文章……而我們似乎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教育者被評定能不能勝任幼兒教育這一職業時,是不是要再次評定他是否懷有一顆有愛的心?幼兒工作之瑣碎、繁複不同於其他教育工作者,在保育與教育兩者間,我們更趨向於保育。剛剛脱離父母的孩子有着獨自面對社會的恐懼,用蹣跚的小腿走向遠方,離開他們的小世界迎接陌生。在這種環境下,我想再強大的技能知識都是無力的,如果這時的教育者沒有一顆愛的心,面對孩子的哭鬧,他煩了;面對孩子的調皮,他惱了;面對孩子的彷徨與無知,他厭了。那他就算天下第一又如何呢?如果我們心中都有愛,是不是就不會出現許多幼兒園教育者虐傷孩子的事件了呢?

李老師的書中貫穿全文的就是一個愛字,父母的愛、老師的愛、同伴的愛,缺一不可!教育者的愛尤為重要,他引導孩子幼小的心,讓他們鍛鍊敢於面對困難的意志;他呵護孩子受傷的心,以愛撫平破碎使其強韌;他保護孩子懵懂的心,使他們有一個温暖的臂彎……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也許我們都要反思,看完全書我才覺得這句話是如何的刺目,如何的驚心。沒有幸福的孩子,如同失去寶劍的騎士,這樣的他將如何面對在以後道路上所遇到的荊棘?他的人生還能完整嗎?請還給孩子幸福之劍,請守護孩子美好童年!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2

曾經,我對聽報告有一種逆反應,報告精英們據典引證,滔滔不絕,而我卻哈欠連天,為了尊重老師的辛苦成果,為每次都強迫自己,勤記筆記,哪怕一言半辭我都不放棄。但是,今天我卻例外,我深深地被李躍兒的文章感動,與其説文奪其心,而不如説,小巫和蓮子的兩篇序言的解説更聲勢奪人,扣人心絃,我摒棄雜音,致知閲讀之。

李躍兒的思想超越前衞,她把用靈魂感受孩子的靈魂,作為自己的開場白,大氣,母愛共存。而把愛和智慧喚醒孩子懵懂的世界,用天使之愛引領感化孩子作為自己思想的先導,把棍捧教育視為一種殘暴的開始,一種內心不調和的見證,嚴教是家長沒有智慧,思想單純的顯現。把貌似愛深的母愛,做了一個剖開分析,這樣,把家庭教育的誤處直抵每一個母親的心底的隱私區,讓家長們無以逃遁自己教育失敗的殘酷現實。

作者從孩子的角度慢慢地深化,把心中的千千愛付諸真摯的家庭教育引導,她從為愛搭起平台,引領孩子發現愛,讓孩子感悟愛三個方面出發,以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讓家長細細的回味箇中的寓意,從而反思自己的行動準則,理解孩子,愛護孩子,教育孩子,讓孩子成為理想中的人。

李躍兒的第二部分,她就單刀直入於我們培養孩子的目的上,先提出了我們教育孩子的價值觀,是人才重要,還是為人重要。孩子的好時光在哪裏,為什麼中國孩子現在面臨的是四面楚歌。我們的道德教育是否形式化。反思教育讓我們體會到了什麼?孩子的想象力誰把他們扼殺了。學習和道德是否衝突。問題一個個擺出來,一個個加以解決,一個個貌似完整的教育,被她肢解得體無完膚,直逼生命的底線,然後一個回馬槍,推出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主要矛盾,讓我們的心靈為之顫動。在事實面前,我們看到了我們的失敗,因此我們更需要的是反思和改變,理解和突破。

我們靜默着,我們聆聽着遙遠的孩子的吶喊,老師也許在某個環節,為着不值得名和利,也起着幫兇的作用,讓孩子看不到曙光的燦爛。家長也許在整個過程中,披着愛孩子的鮮紅外衣,在錯誤中剝奪着孩子的幸福。天才們在困難中艱難的爬行着,天才在寒夜裏,不停地顫抖着,雖然他們展示的是榮耀和魅力,但是,他們吃的卻是人間的苦果。他們掙扎着,他們奮鬥着,希望通過努力擺脱烏雲的纏繞,獲得心與靈的完全自由和快樂,讓幸福的種子裝滿小籃子,讓風景中沒有陌生和陰影。

第三部分的展開,讓我的心也隨之打開,教育的真實含義浮出水面,孩子的幸福來自與家長走出誤處,孩子的快樂是教師走出職業的慣性,成人必須為孩子構建快樂平台,教育的綻放異彩來自於教育者素養的提高。她把問題拋向使力者,這樣,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孩子有孩子的天空,孩子有孩子的想法,把他們的天空還給他們,讓他們自由地去搏擊,自由地去規劃,未來總是屬於他們的,我們無權給他們畫圈圈。

最後一節,作者信心滿懷,她通過各種例子,凸顯幸福能使孩子煥發精神的動力,幸福會使孩子永遠精力旺盛,幸福使孩子更有興趣去探究人世界的奧祕的理念。讓孩子在快樂的環境中,展開想象的翅膀,愉悦的使用邏輯思維能力,發揮創造的天賦,提升理性高度,展示情感的魅力,超越感覺的虛空,達到生命的快樂之巔。

幸福不是一味的放縱,是成功的前奏,讓孩子有學習的動力,讓孩子產生學習技術的動力,這才是教師和家長們必須考慮的教育方法。給孩子自信,孩子會在不斷地研究、探索中,發現許多生命中的祕密,生活中的小訣竅,才會在自然的情況下,產生原動力,獲得事業和人生的進步。

作者的四部劇,好像孩子的生活小節的展現,細碎,但不雜亂,讓我們看到了教育的過程和結果,我們會時時努力,做好教育者的本分工作,讓孩子不固守成規,讓孩快樂、平和,更讓孩子生命力旺盛,事業精彩有望。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3

寒假中有幸閲讀孩子給我一本書籍——《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書,我被作者書中列舉的在教育過程及生活當中的不同實例,解讀孩子內心世界的聲音,以及客觀地評價教育者的各種狀態,深深地吸引進去。其中,李躍兒説"要是不懂什麼是兒童,就不如不教,不教或許會更好。

書中,李躍兒説,“中國的家長一般分為三類:第一類既懂教育又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最容易成為人才;第三類家長既不懂教育又沒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也比較容易成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類家長,不懂教育但有責任心,他們佔據絕大多數,失敗的孩子大都由這類家長制造。”從我們教師的角度來看,是不是教師也可以分成這3類呢?雖然,教師上崗前都進行了教育學、心理學的考試,但捫心自問,你真的懂得教育學、心理學嗎?我有點惴惴不安了。李躍兒説:給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不要阻礙孩子的成長,要順應孩子的生長規律。我們老師和家長常常打着“為了你好”的幌子,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當我們將孩子喜歡的漫畫書撕得粉碎的時候;當我們將興致盎然地玩着電腦的孩子從電腦前拉開的時候;

此書有些事例,使我覺得,教師和家長都太功利了。家長希望在孩子身上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教師希望按自己的意願塑造孩子獲得成功感,可是,我們都忘記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立的個性,每個孩子的成功之路也是不可複製的,為什麼老師家長想像複印機那樣複印孩子的未來呢?現在這樣做的結果是:老師和家長感慨: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孩子也很無奈:老師家長怎麼就不懂我的心?雙方的關係有的甚至緊張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有些地區甚至有弒父、弒母的悲劇發生。可是這能完全怪我們的孩子嗎?異化的教育,異化的師生關係,親子關係,形成了惡性循環。

孩子和成人是平等的,不尊重孩子等於不尊重自己,試想一個孩子不再用童貞、純潔的語言和思維來思考和解決問題,這還是一個孩子嗎?作為孩子的家長、老師,在不知不覺中做了摧殘純美的童年生活的劊子手。我們在以愛的名義做着傷害愛的事情。我們把自己以為重要的喜歡的強加給孩子,從來沒有平等地蹲下來問孩子真的需要嘛?這樣合適嗎?我們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孩子的生活被我們一雙雙無形的手控制着,這樣的孩子,自身會產生一種自然流露,如清泉般湧動而出的幸福感嗎?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就俯下身子,温柔親切地問他,他需要怎樣的幫助和關愛。無論哪個孩子,都具有優良的品質。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為人師的要早早發現這些品質,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不要硬把孩子塞進老師設計好的模式中,要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無拘無束。因為孩子們的夢想遠比老師計劃的還要遠大。

孩子的世界是那麼的空靈,那麼的純淨,如果我們自己不能夠保護孩子的世界,讓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少年,擁有幸福的每一堂課,擁有幸福的每一天,不真正躬身乃至蹲下來和孩子們交流,孩子們的幸福人生又從何談起呢?雖然,巴學園只有一所,但如果我們每一個教育者都能像李躍兒老師那樣俯下身子,給孩子他真正需要的關愛。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時就像在一面光潔的鏡子前觀照自己,渺小而卑微。她使我的心靈受到震撼,使我的靈魂受到洗禮。雖然距她的教育觀點還差得很遠很遠,但是,我會向着“愛自己的班級的幼兒,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的方向去努力,幹好自己的工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