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色家書讀後感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6W

我們只要學會一定的寫作方法,寫起讀後感來就會輕鬆許多,完成一篇讀後感可以強化大家對名著理論的瞭解,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讀紅色家書讀後感6篇,供大家參考。

讀紅色家書讀後感6篇

讀紅色家書讀後感篇1

《紅色家書——革命烈士書信選編》中的多數書信是第一次讀到,讀後心靈深深受到震撼,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只恨未能早日讀到。《中庸》中有句名言,“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短短十五個字闡述了治學求進的兩個階段:學問思辨+身體力行,合在一起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傳承紅色基因如同治學求進之道,也重在要做到知行合一。決不能只停留在口號學習上,也不能停留在感悟感動中,而是要將紅色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體現在實實在在的行動上。具體要做到四步:品讀、拷問、明辨、篤行。

品讀之,走進先烈內心世界。品讀40餘封革命先烈臨刑前的訣別家書,走進31名革命先烈的內心世界,聆聽他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感受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感受他們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執着追求,感受他們對家人的血脈親情和鐵骨柔情。部裏組織幹部誦讀劉伯堅緻諸兄嫂的信和給妻子王叔振的遺書,見字如見面,讀字如讀心,當時我是哽咽着讀完的,彷彿回到了上世紀30年代,走進劉伯堅的內心世界,從信中“我為中國革命沒有一文錢的私產”等字句中感受劉伯堅不願喪失革命者人格的堅強意志、一身無私為革命的精神和對三個兒子的牽掛;走進陳覺和趙雲霄烈士的內心世界,感受一對志同道合的夫妻和戰友在面對生死時的家國情懷;走進毛澤建的內心世界,感受她為革命萬死也無恨的革命宣言;走進趙一曼的內心世界,感受她為國死而不悔的無畏氣概和舐犢情深不忍舍離的慈母大愛......

拷問之,反思自身言行舉止。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傳承好紅色基因,必須要以革命先烈為鏡,以先進典型為鏡,做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吾日三省吾身。要對照黨章黨規,捫心自問黨員的八項義務履行情況怎麼樣?對照新時期“四個合格”黨員標準和“二十字”好乾部標準,捫心自問是否做到對黨忠誠,是否把為了人民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改進幹部作風活動,對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七個有之”,查擺自身是否存在無視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突出問題。對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八個本領”,反思自身能力能否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對照省委書記、省長劉奇同志指出的“五字頑疾”,認真反思自身在“怕、慢、假、庸、散”等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黨員只有這樣不斷拷問自己的內心,反思自身言行舉止,才能鑄就強大的內心,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

明辨之,提升自身黨性修養。作為一名基層黨員,要學會從紅色家書中汲取理想信念的養分和信仰的精神力量,不斷加強學習,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不斷改進自身作風,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身黨性修養,從根本上提高明辨是非、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地為黨和人民服務。

篤行之,踐行入黨初心使命。作為一名基層黨員,要以革命先烈為標杆,發揚實幹精神,用實際行動踐行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爭做習近平總書記眼中“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及關頭豁得出來”的合格黨員。做“平常時候看得出來”的合格黨員,就是要事事處處當表率,時時刻刻做模範,嚴以律己、樂於奉獻。要立足本職崗位,敢擔當、敢作為,出色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做“關鍵時刻站得出來”的合格黨員,就是要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衝在前,就是要做雷鋒同志曾説過的“萬能磚”,哪裏需要哪裏搬。做“危急關頭豁得出來”的合格黨員,就是要在危難關頭敢於挺身而出,奮力而上。

讀紅色家書讀後感篇2

近來,我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誦讀學習了《紅色家書》,重温了中國革命先烈的光輝歷史,感到深深的震撼,倍感今日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汲取了奮發前行的力量,對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充滿信心。我認真參與黨支部組織的讀紅色家書活動,學習了《紅色家書》中的篇目,讀後感受很深、觸動很大。

家書是家庭的情感紐帶,是家教的重要載體,也是家風的一面鏡子。這些家書,承載着人格和親情,藴藏着智慧和力量,是我們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高尚品格和道德風範,在人生道路上如何做人、做事的生動教材。《紅色家書》通過一封封直指心靈的家書,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張張昂揚向上的老照片,重現了歷史。每封家書都充滿了感情色彩,我深深感觸到了家書的作者們對於父母、子女、愛人、親人的醇厚親情、面對各種複雜環境時內心的矛盾和掙扎,一幕幕都是鮮活生動、實實在在、觸手可及的。這些家書的作者們,深愛着自己年邁的父母、幼小的孩子、相知的伴侶,但他們更加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他們有着無比堅定的革命信仰。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黨的一大共有13位代表,最後走上-城樓、見證新中國成立的,只有毛澤東和董必武。其中陳公博、周佛海、張國燾背信棄義叛黨投敵。這些人之所以中途變節,就在於沒有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紅色家書的主人公們,都具有堅定崇高的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認定馬克思主義是真理,認定只有共產主義才是人類的出路,認定中國共產黨定能成功,使得他們毅然決然地告別白髮爹孃、告別嬌妻幼子,他們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但是血脈親情是永遠無法捨棄的,共產黨員也是有着鐵骨柔情的血肉之軀,在他們滿腔的革命豪情背後也有着割捨不斷的兒女情長。於是,我們就從這些家書的字裏行間讀到了一個個血淚交織的感人故事。

為了新中國的建立,許多共產黨員奮不顧身,捐軀赴國難,視死如歸、用血、用汗、用寶貴的生命鑄就了中華民族,換得大地陽光燦爛,讓我們現在過上了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記了什麼叫英勇、堅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與火的歷史,也使人麻痺了精神。我要感謝《紅色家書》,讀到他們的事蹟,為我樹立了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嶄新的理解。

讀紅色家書讀後感篇3

書為心畫,言為心聲。家書記載的家庭瑣事往往和那個時代的大事連在一起,它承載着純潔的感情,藴藏着智慧和力量,是我們理解不忘初心的重要史料,是我們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高尚品格和道德風範的生動教材。

讀《紅色家書》,學習革命先輩身上那股奮不顧身的安境。在如此殘酷的環境下,我們的革命先輩能不顧一切,一心撲在革命上。況且現在是和平年代,我們更應該安定心神,心無旁騖,兢兢業業,盡職盡責。作為一名組工幹部,更應該弘揚“安”的境界,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安於奉獻,無怨無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組織工作上,工作好,則事業成。

讀《紅色家書》,學習革命先輩身上那股堅守一生的專勁。裘古懷出生貧苦家庭,有着堅強的性格和愛國的熱情,他毅然賣掉個人所有書籍、衣服,投考黃埔軍官學校,全身心投入革命,即使身陷囹圄,也從未忘記革命。在獄中,他和一大批革命志士祕密地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獄中特別支部,組織大家玉敵人開展了爭鋒相對的鬥爭,成立了學習小組,幫助文化低和不識字的難友識字,進行革命教育,為以後的監獄鬥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們的革命先輩不管身處何境,都把專注於革命當作是一種追求,作為一名青年幹部,我認為更應該把握“專”的追求,專注於工作、專注於職責,做到責任在心、擔當在肩,刻苦鑽研工作業務,專一求精,諳熟政策、精準操作、關注細節,努力成為組織工作的“行家裏手”。

讀《紅色家書》,學習革命先輩身上那股沉浸其中的迷勁。“大地春如海,男兒國是家。龍燈花鼓夜,長劍走天涯。”每當讀到這篇《客中過上元節》,都特別佩服熊亨瀚的胸襟,以及他對黨和人民事業的沉迷精神。1927年5月,長沙發生“馬日事變”,國民黨反動派展開大規模血腥屠殺,熊亨瀚遭到通緝,潛回家鄉後,他仍不顧家人的勸阻,執意前往漢口找黨組織,瞞着祖母,哭別父母,化裝成漁民乘船前往武漢。他拋開兒女情長,捨棄小家,只為自己認定的主義付出所有努力。過去這些革命先輩們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想法設法搞革命,用生命鑄就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和忠誠的力量。現在隨着經濟不斷髮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我們不僅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要有股迷戀執着的勁頭,把工作當事業幹,全心投入、迷戀至深、樂在其中,在堅持不懈中讓組工事業彌久更堅。

讀紅色家書讀後感篇4

“自古英雄多患難,豈徒我今然!望爹孃,休把兒掛念,養玉體,度殘年。”這是王孝錫就義前對父母的牽掛。

“把全部的精神,全部愛我的精神,灌注在我們的事業上,不要一刻的懈怠、消極。”這是劉願庵被捕後對妻子的鼓勵。

“為着中國民族就為不了家和個人,諸兄嫂明達,當能瞭解,不致説弟這一生窮苦,是沒有用處。”這是劉伯堅對家人的愧疚。

“小寶寶望你好好長大成人,且好好讀書,才不負你父母的期望。“這是趙雲霄對出生只一個半月的女兒的不捨。

還有很多很多,反哺義、雎鳩緣、手足親、舐犢情。閲讀《紅色家書》,感受革命烈士的愛國心、兒女情,心靈一次次受到震撼、洗禮。“家書抵萬金”,一封封家書滿含對祖國的深情、對親友的掛念,更表達了“吾將吾身交吾黨”,“赴湯蹈火而不辭,刀鋸鼎鑊而不懼”,為革命、為國家必死的決心。紙短情長,歷久彌珍。

電影《厲害了,我的國》中,展示了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下中國這五年的偉大成就,展現了中國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征程上的偉大奮鬥,我一次次為國家感到自豪。現在讀《紅色家書》,想想沒有烈士灑熱血,哪來的新中國、新時代?特別感慨。這些人啊,為了下一代的幸福生活,二三十歲正值含苞待放的青春年華就為國捐軀。“斬斷道路上的荊棘,衝破黎明前的黑暗”,為了他們堅信的莊嚴的共產主義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閲讀《紅色家書》,強烈地感受到革命烈士的家國情懷、堅定信仰。這本書是生動具體的愛國主義、家風傳承。愛自己的國家,教育好自己的兒女,《紅色家書》是值得品味的精神食糧。“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曾經的革命鬥爭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和建設者繼往開來,轉化為大慶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孔繁森精神、創業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

正值畢業季,又有一批新員工即將加入國電豐城發電公司這個大家庭,真希望他們也翻翻這本書,讀幾篇家書、遺書。新時代的有志青年,在走向社會、走向工作崗位的時候,希望他們不忘國家,不忘應給國家、民族應盡的責任。繼承烈士遺志,艱苦奮鬥,在平淡的運行工作之中求進步,在艱苦的倒班磨鍊探索中見其光輝。

在“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時候,中興事件給了中國人當頭一棒。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我們的日子是好多了,我們的科技實力仍要加強,我們的革命精神仍需發揚光大。實現中國夢,任重道遠,必須發揚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中國需要更多繼承革命烈士遺志,不忘初心,有信心有犧牲精神的“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我們要把對先烈的懷念之情,灌注在我們的事業上。“朝陽翌日紅光豔,勝利預兆出彩霞”,“仰望藍天,與水相連,兩岸花柳更鮮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平生從不受人憐,豈肯低頭獄吏前!飲彈從容向天嘯,長留浩氣在人間!”碧血垂青史,浩氣貫長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讀紅色家書讀後感篇5

家書是家庭的感情紐帶,是家教中的重要載體,也是家風的一面鏡子。這本《紅色家書》,根據每封信的主旨,分為明志篇、正己篇、親情篇、教子篇四個篇章。以書信的形式具體地展現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家庭建設,既反映了他們對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追求,又反應了他們對親屬的深情、對子女的教誨。書中的這些家書,不僅情真意切,而且藴藏着很多感人故事,是我們學習老一輩革命家品格風範,特別是進行家庭建設的生動教材。

家書寄語,紙短情長。品讀家書,讓我們走進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閲讀家書,還原了烈士們雖身陷囹圄卻矢志報國的畫面,革命先烈們以樸實的語言抒發着愛黨、愛國、愛家的赤子之心,讓我感受到了先輩們崇高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英勇無畏的犧牲精神,使我再一次得到了紅色精神的洗禮。

走入家書,紅色精神再洗禮

《紅色家書》之明志“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萬死也無恨“---毛澤建就義前的遺書;“殺不盡頭顱流不盡鮮血”---鄧貞謙獄中絕筆書。英雄雖逝、浩氣長存,為了建設光明、美好、幸福、富強的新中國,他們浴血奮戰、視死如歸,表現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崇高的不怕犧牲精神,譜寫出一曲曲悲壯的英雄史詩。

《紅色家書》之親情“別讓子規滴血蒙了眼,別用淚水送兒別人間“夏明翰給母親的信。在親情與國家之間,無數革命志士選擇遠離父母妻兒,明知犧牲而無怨無悔地走向戰場。然而,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戰鬥之餘,革命者只能將對親人的思念埋在心頭,溢於家書。可以説,革命者最講親情,最懂真愛。

《紅色家書》之正己“我們是共產黨員,為革命而死,毫無所怨,更無所懼”——fzm,這位偉大的“共產主義的殉道者”,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用《我們臨死以前的話》的獄中絕筆為我們描繪出一個無比美好的“可愛的中國”

不忘初心,理想信念更堅定

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麼?紅色家書中,烈士們甘願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讓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這是他們的信仰與初心。陳覺給妻子趙雲霄寫道:“我們正是為了救助全中國人民的父母和妻兒,所以犧牲了自己的一切。我們雖然是死了,但我們的遺志自有未死的同志來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

今天,祖國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而我們的初心和使命又是什麼?習總書記説: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共產黨員,我們當以革命先輩為榜樣,牢記入黨誓言,堅定理想信念,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鋭意進取,埋頭苦幹,積極踐行“四講四有”,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砥礪奮進,擼起袖子加油幹

“有一種驕傲叫我是中國人,有一種幸運叫我是中國人,有一種安全感叫我是中國人。”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中這樣説道。影片中展現的日漸凝聚、堅不可摧的中國智慧、中國力量,讓每一箇中國人以祖**親為榮耀。回頭想想,正是因為革命先烈的無私奉獻和崇高情懷,才有了祖國強大昌盛和現在的幸福生活。而我,將帶着從《紅色家書》中汲取的強大精神力量,珍惜崗位、珍惜時光,完成好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使命,切實將革命先烈矢志奮鬥的理想變為更加美好的現實。(張春惠)

讀紅色家書讀後感篇6

在這個平凡的暑假,我讀了這本不平凡的書――《紅色家書》。裏面記錄的是一位位為國犧牲的烈士們所為家裏人寫的家書。讓我最深刻的,還得是冷少農烈士所寫的家書――《我真是不忠不孝,忘恩負義嗎》。

這封家書是冷少農寫給母親的。在信中提到,母親曾指責過他不僅不忠不孝,忘恩負義,而且不是個東西。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因此冷少農在信中解釋了這一“迷題”。他説:“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順大多數痛苦的人類,忠實的去為他們努力。”是啊,他並非不關心家裏人,他只是將自己對家裏人的關心分出來來關心一些更可憐的人。冷少農也在信中多次提到那些可憐之人是多麼痛苦,看着他們自己又是多麼難過,多想他們都過上好日子呀!

人們常説,“家裏的老人總是報喜不報憂”,何況漂泊在外的兒女啊!我曾經在一個電視節目上看到,冷少農的孫子在説起爺爺的故事時,提到了太奶奶一直以為冷少農之所以不回家,是因為在外面享受榮華富貴,穿金戴銀,不肯讓家裏人一起享福。自從太奶奶看了冷少農寄回來的男女青年合照照片,她更肯定了這一猜想,並且認為冷少農在外面重新安了家。其實,冷少農並非在外面享受榮華富貴,而是為了革命而奮鬥,為國家做貢獻,寄回來的那張照片,只是為了讓家裏人安心,不再牽掛他。直到冷少農犧牲12年後,家裏人才知道冷少農是在為國家而奮鬥,日子過得並沒有那麼好。太奶奶知道這件事後,心裏一直有愧於冷少農。他過得那麼苦,那麼關心家裏人,自己十幾年來還一直懷疑他。真的太對不起他了!

冷少農的這種堅守崗位,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讓我十分敬佩。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多少愛國志士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後繼,臨難不屈。我在此向所有為國家付出的英雄,敬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