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課文的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5W

寫讀後感是提高我們寫作能力及思想認知的重要方式之一,讀後感是每個人讀完一本書後都需要記錄下來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烏塔課文的讀後感8篇,感謝您的參閲。

烏塔課文的讀後感8篇

烏塔課文的讀後感篇1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不禁愣住了,心中感慨不已。一個14歲的女孩,獨自一人遊走四方,竟把足跡遍佈了大半個歐洲!這可是何等勇氣,令人勇闖天涯;那又是何等懶惰,讓人足不出户呢?

在中國,有誰哪怕是大人能獨自走上個十天半個月遊遍亞洲已經要讓人捧上天了,可歐美遍地的小冒險家們已經屢見不鮮。恐怕我不用談美國“驚世駭俗”的對於中國學生可望不可求的教育法,也不用説枯燥的大道理,單看看身邊的小事就知道為什麼美國一些乞丐都叱責中國人 “胡鬧”:若有秋遊、夏令營之類的活動,哪怕兩三里路也會有家長不時地“跟蹤大部隊”;每個人總不會一無是處,而家長們總是“恨鐵不成鋼”,稀里嘩啦地把雜七雜八的補習班一股腦兒潑到孩子身上,反倒越學越糟……這類事情基本上遍佈三分之二的家庭。能怪孩子不爭氣嗎?只能説家長太溺愛,被樹陰蔽護的芽苗永遠長不成參天大樹。整日地對孩子“捧在手裏怕壞了,含在嘴裏怕化了,背在背上怕摔了”只能害了孩子。獨立,孩子才有進步的空間。

再看看烏塔,一個僅大我3歲的女孩,整整準備三年遊走歐洲!讓我到她那麼大也就是3年。我能準備好嗎?不能!我能下決心嗎?不能!我有她的膽量嗎?沒有!究竟為什麼?為什麼?不得而知。奉勸老師們上這堂課不要問學生“敢像她一樣嗎”,答“敢”的話,你對他們關於誠實的課全白上了。

那麼,你們敢嗎?唉,我也是有此心,無此膽吶!

烏塔課文的讀後感篇2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我很受感動,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居然可以一個人獨自遊歷歐洲,這真是讓我大吃一驚!

我和她比起來可有一定的距離了。我在平常生活中多是靠爸爸媽媽的關心和照顧,如果出去玩也是離不開爸爸媽媽。每天爺爺奶奶送我上學,甚至放學也要到學校來接我。到了家爸爸媽媽又是那麼耐心的教我做作業。

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這句話是從《烏塔》這篇課文中選出來的,烏塔説的沒錯,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出去?去闖闖世界,去體驗自己的獨立生活呢?而且,烏塔説的這句話也是我們中國小朋友和外國小朋友最大的差別了。

有一次,我在去西城廣場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交,媽媽連忙把我扶起來,一邊幫我弄掉身上的泥土,一邊問我:峻,有沒受傷啊!而外國小朋友遇到這種情況,他們父母一般不會去扶他們的,會讓他們自己站起來。烏塔也是,而且他一個人去遊歷歐洲,還自己掙錢養活自己,真是讓我肅然起敬!

我又想起了我自己,平時別説掙錢了,就連車費和零花錢都是父母給的,而且我也從來沒有獨自一人出去旅遊。比一比才知道什麼是差距啊!從烏塔的故事中,我深受啟發!

烏塔課文的讀後感篇3

烏塔,一個十四歲的歐洲小女孩,居然一人獨自遊覽了許多歐洲國家,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她怎麼會有這樣大的膽量和志向呢?如果不是課文的介紹,我是絕對不會相信那是真的!

就説我自己吧,平時的活動範圍只是侷限在桐廬縣城內。記得去年暑假的一天,我訓練完乒乓球已經是下午六點多了,當我從體育館出來後,發現已經沒有公共汽車了,怎麼辦?我決定步行回家。當我走了近一個小時到家時,已經是萬家燈火了。疲憊的我拖着沉重的腳剛跨進家門口,發現只有奶奶一人在家呆坐着,原來爸爸媽媽都出去找我了。雖然那天家人們最後還是表揚了我的勇敢,但我知道,自己肯定是不敢踏出桐廬縣城的,更不要説走出國門了。我為烏塔的獨立生活能力而讚歎!

中國的長輩總是喜歡把孩子帶在身邊或是“含在嘴裏”,不管是出去旅遊,還是在附近遊玩,都會把孩子緊緊盯牢,不給孩子半點兒自主和自由。

去年暑假,我和媽媽到遙遠的海南島旅遊。那裏風光秀麗,水天相接,大海在深情地召喚着我。我緊走幾步,就迫不及待地衝到海灘上。媽媽一看,就連聲喊:“譚聞,你快回來,小心一個大浪把你捲進大海。”我還是不顧一切往前面跑去,媽媽一看,氣急敗壞地追上我,一個老鷹抓小雞,一下子把我拽了回去,嘴裏不停地嘮叨:你快回來!

我不能像烏塔一樣,家長是不是也有一定責任呢?看來是好好跟媽媽談談的時候了。畢竟,我要想成才最終還是得靠自己!

烏塔課文的讀後感篇4

最近我們學習了一篇叫《烏塔》的文章,它向我們講敍了一個勇敢的德國小姑娘在暑假獨自旅遊歐洲的經過。讀完後,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姑娘,一個人獨自在歐洲各地旅遊,她有主見而不盲幹,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還懂得自我保護。真是令人佩服!

烏塔只有十四歲,父母就放手讓他獨自遊歐洲,這不僅是因為烏塔有着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更重要的是國外與國內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觀念:外國家長給予孩子的是信任、關懷、鼓勵,因為他們相信孩子是會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的。他們信任孩子,但不過分寵愛孩子,所以孩子們更不會辜負他們。有時,孩子遇到了困難,父母不會伸手幫他們一下,為的就是鍛鍊他們獨立自主的心,讓他們懂得依靠自己,相信自己。

而中國的家長給予孩子的,是過多的疼愛,甚至溺愛,把孩子呵護得像小皇帝似的,使孩子們像温室裏的花朵,其結果是讓孩子時時事事都依賴父母。父母們整天把孩子埋葬在書山題海之中,一心希望他們學業有成。孩子們只是認識到了書本那小小的天空,如果不讓他們出去闖闖,是無法認識到大千世界的奇妙的,無法領悟人生的真正含義。父母不可能照顧孩子一生一世,如果某一天父母不在的話,那他們該怎樣養活自己呢?有些大學生上大學時,生活竟不能自理,還需要父母跟去照顧飲食起居。那麼培養這種無法自理、自主、自強的大學生有什麼用呢。

烏塔課文的讀後感篇5

最近,我有幸學到了《烏塔》這篇課文,烏塔在14歲時就能獨自遊歷歐洲,我被烏塔那善良、大膽、細心的品質所折服。

讀了這篇文章以後,我心裏產生了強烈的震撼:為什麼中國孩子不可以獨立自主呢?難道人們所説的“安全”就是對孩子全部的愛嗎?我們是一羣渴望去窗外自由飛翔的小鳥,而現在家長們對我們的溺愛,簡直是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父母過分的關愛讓我們窒息。

在家裏,我不做任何家務,都是家長包辦。我只是學習的小能手,真可謂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每當我學習閒暇時,想去幫家長做點什麼,總是被爺爺奶奶拒絕,結果,變成了真的書呆子。

在中國,在家裏養尊處優的孩子不止我一個。我聽過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考上了名牌大學的學生,只是因為自己不會洗衣服、疊被子,甚至不會整理書包而輟學。由此可見,中國的孩子多麼缺少獨立自主的意識,生活上太多的依賴,思想上太多束縛,行動上太多的無奈!那些把孩子緊鎖着的家長們,快打開門窗吧!

烏塔是幸運的,她有着豐富的閲歷,有着廣博的學識。她有親自實踐、親自品嚐生活苦辣酸甜的神奇經歷。而我呢,是幸福的,但卻是有缺憾的幸福!在這裏,我要對同齡的朋友們説,主動從父母溺愛的懷抱中走出來,錘鍊自己獨自生活的意志!我要對所有的中國父母説,給孩子撐起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讓愛更充實,讓愛更完美!

烏塔課文的讀後感篇6

我們語文書上有《烏塔》這一篇課文,介紹了德國女孩烏塔,她14歲獨自一人遊歐洲。

我心想:她一個14歲的小女孩,獨自一人去了這麼多地方旅遊,有米蘭、希臘等國家。我感覺很不可思議。

我覺得外國小孩是自由的,因為他們的爸爸媽媽都可以放心地讓他們自己出來遊玩。不像中國的小孩,爸爸媽媽不讓我們自己一個人出去玩,生怕我們走丟了,他們認為愛我們就是對我們不放手,包辦一切,不讓我們自己動手。所以,現在有的小孩不會疊被子、不會穿衣服等等,就是家長慣的,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做自己的事,孩子得不到鍛鍊。

因為他們覺得這就是愛孩子,疼孩子。如果在中國,你考試沒考好的話,你回到家就會捱打,你覺得這就是父母愛我們的表現嗎?

而外國的小孩如果沒有考好,他們的爸爸媽媽也不會打他們,因為他們努力考了,外國父母更多的是看孩子的態度。

我們的爸爸媽媽和外國小孩的爸爸媽媽相比還是覺得外國的爸爸媽媽的教育方式好。

我的爸爸媽媽不會讓我自己一個人出去玩。他們怕我跑丟了,還有什麼事也不讓我幹。只讓我在家裏寫作業,只有寫完作業才能和爸爸媽媽出去玩一會。而烏塔呢,卻可以獨自一人遊遍各個國家。

我和烏塔相比,我就像是被困在籠子裏的小鳥。而烏塔就像是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飛翔的蒼鷹。

中國的父母們,請您們支持我們。讓我們可以自己出去玩,讓我們學會獨立,還有我們中國的小孩應該向烏塔學習,學習自強自立。

烏塔課文的讀後感篇7

我閲讀了《烏塔》這篇文章。烏塔是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掙錢買票,獨自一人遊歐洲。她為這次旅行準備了三年,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滴水不漏。一個國小生,幾乎不要家長幫忙,與我們這些同齡人相比……

課文中我感受最深的還是烏塔與“我”的一番交談。她的話語無不折射出她邏輯嚴謹,條理清晰。“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這句話觀點鮮明,擁有獨特的見解,可見烏塔生活中的獨立源於思想上的獨立。當“我”告訴烏塔中國孩子可以從電視、兒童圖書、遊樂園獲得樂趣時,烏塔卻覺得親身經歷認識的世界才是最美的。這一點讓我心服口服,親自體驗才能感受到美。

我們中國像烏塔這麼大的孩子都是家裏的“小公主”、“小皇帝”,什麼事情都讓父母包辦,讓孩子養成了依賴他人的習慣。我們獨立生活能力上的欠缺,會使我們在以後的社會交往中適應能力差,容易收到挫折和打擊。我們應該擺脱依賴思想,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我們只有短暫的假期,但在這假期裏也報滿了興趣班,根本不能外出旅遊,而外國人卻有充足的假期去旅行,這是我們改變不了的現實。

但我還是想説:“爸爸媽媽,請你們放開手讓我們去鍛鍊,經歷挫折和困難,我們一定能更加獨立的!”

烏塔課文的讀後感篇8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後,一道又一道波浪衝擊着我的心靈。一個十四歲女孩能夠獨自周遊歐洲,這是怎樣一種勇氣,這是怎樣一種自豪?

文中,十四歲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她經過三年時間準備了這次旅行,並且她的旅費也是她自我掙得的。這樣的獨立本事真是讓我欽佩!想想自我,現實生活中,父母總是慣着我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才使我們的獨立、能幹的本事被依靠的泥土一層一層地深深覆蓋了。

記得三年級的時候,我十分想自我騎着自行車去學乒乓球。於是,我就跟爸爸説去。

“爸爸,讓我騎着自行車去學乒乓球吧!”我用懇求的眼光望着老爸。

“不行。”老爸堅決地搖了搖頭。

看來老爸這座城市是攻不破了。只能去老媽那兒了。

“老媽,讓我騎車去學乒乓球吧!求你啦!”我用肉麻的聲音説道。

這招可真顯靈,老媽讓步了。我歡呼雀躍起來!

當我獨自一人哼着小調,自由自在地騎着自行車,感到清風拂面,無比歡快自在。看着旁邊的紅花綠草,心裏感到無比舒暢。騎着騎着,我聽到後面有腳步聲,於是用餘光掃了一下。熟悉的影子。我停下車,扭頭定睛一看,原先是外婆,我心裏立刻感到一種無名的懊惱:看來爸爸媽媽還不信任我。我已經長大了,完全有這種本事,只要放手讓我去體驗,我才能成長。

居里夫人説過:“路要靠自我走,才能越走越寬。”是啊,掙脱爸爸媽媽的依靠吧,只要有勇氣,有信心,有本事,前方的路才會越來越寬,越來越明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