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關於日記體作品《安妮日記》的心得感悟多篇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W

在看完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之後,大家內心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見解吧。不如將自己內心所想記錄下來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哦。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精選關於日記體作品《安妮日記》的心得感悟多篇範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精選關於日記體作品《安妮日記》的心得感悟多篇範文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體會範文1

看着醒目的書名、可愛的肖像,翻開嶄新的封面,品讀着裏面通俗易懂的文字,起初我以一顆平常心去閲讀這一本書,接着繼續讀下去我的心情是複雜的,同情、難過、憤怒、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安妮日記》是以猶太小女孩安妮的視角記錄二戰期間密室裏的人的生活實錄。安妮原本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為了躲避納粹黨的追殺,一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她收到一本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從此開始用日記記錄生活,就這樣她度過了漫長的25個月,她在密室裏白天不可以拉開窗簾,晚上不可以開燈;可以説她的生活是暗無天日又痛苦,她是失去自由的,只能在密室裏活動,只能靠聊天、閲讀、寫日記打發時間。安妮,一位成長中的少女,花一樣的年紀,但她卻承受了她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壓力,如果沒有殺戮,她可以在明亮的教室裏學習,可以與同學朋友快樂地玩耍,可以享受生活的歡樂。然而現實沒有如果,她生活在恐怖的密室之中,整天提心吊膽活着;即使過着如此恐懼的生活,她也沒有放棄生活、放棄自己,做一個開朗樂觀、理性的女孩。比起安妮,我們非常幸運,生活在幸福、和平的中國,不用擔驚受怕,物質豐裕,生活快樂。可是一些同學經常抱怨學習太累,不按時完成作業。因此我經常告誡學生:少年強則國強,祖國的富強就要靠你們這一代,要清楚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

從歷史我們知道《安妮日記》是希特勒領導的法西斯德國納粹黨對猶太人種族滅絕政策的最有力的見證,納粹黨是冷血無情的,由於種族歧視,納粹黨硬生生殺害了600萬猶太人,這慘絕人寰的殺戮讓我想起了日本侵華的南京大屠殺,整整30萬人啊,我們的同胞成為日本人比賽的載體,取樂的對象,奪去同胞們寶貴的生命;這手段極其殘忍,極其野蠻,真是喪心病狂、令人髮指;這是對生命的踐踏、不尊重,日本人為何要瘋狂地屠殺?我們每個人心裏都清楚:落後就要捱打呀,只有中國富強,才不被欺負。如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越來越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障,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安妮,讓我們明白:人可以被消滅,但不可以被打敗;她永遠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就像她所説:“我希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歷史不能被改變,但可以被牢記。我們要吸取教訓,友善待人,與人和諧、平等相處。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體會範文2

《安妮日記》是安妮寫了自己從十三歲到十五歲時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與思考,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與分析,記錄自己的理想與追求,自己的喜怒哀樂,連她自己也沒想到的是這些日記卻震撼了世界的良知,成為了納粹滅絕人性行為的罪證,向世界展示了在納粹的鐵蹄下善良的民眾所遭受的苦難與殘害,以及他們對和平的期盼與渴望。

《安妮日記》記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安妮一家為了逃脱納粹種族毀滅的魔爪,他們藏身到了安妮父親那家公司樓上的“祕密後屋”。在“祕密後屋”避難的不僅只有安妮一家。他們出於人道主義精神,相繼收留了父親同事範達恩一家共四個。看到這裏,我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語道:“安妮一家可真偉大。”在長達二年的避難生活中,他們整天過得提心吊膽,小心翼翼地活動在沒有陽光,沒有自由,沒有充足食物的幾十平方米的小天地裏,時刻擔心着被外人發現,被納粹抓走。到後來,他們不僅食不果腹,衣不敝體,還經常受到盜賊的驚擾,空襲警報的驚嚇,以及飛機炸彈的威脅。在這樣的環境裏,“祕密後屋”裏原本温良恭儉的人變得敏感自私,你爭我吵,而外面,忠厚善良的人也被特殊的環境被逼得去偷去搶,讀到這裏,我想在納粹這樣的統治下安妮也會變吧!然而結果出乎意料,安妮卻沒有在納粹的施壓下變得自私敏感,她仍舊對生活充滿了希望。讀到這裏我為她對生活的態度沒有改變而感到高興。然而由於告密者的告密,祕密後屋”的所有人都被可惡的納粹抓走,最後除了安妮父親以外,所有“祕密後屋”成員都悲慘地死在納粹集中營,看到這裏,我不由得淚眼模糊,悲哀萬分。我為安妮這位花季少女的香消玉殞感到可惜,更對納粹法西斯的暴行感到憤怒。

看完這本書,我想在當前的和平環境裏我們衣食無憂,備受呵護的我們確實應該珍惜這種幸福,並且準備將來為祖國的強盛,為人類的持久和平作出自己的貢獻。因為未來的希望在我們身上。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體會範文3

以前只看書名,會覺得《安妮日記》又是一本文藝小説,因此一直提不起興趣。直到後來接觸到一篇介紹有關二戰納粹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清洗過程的書,其中包括《夜》以及《安妮日記》,直到那個時候,我才驚醒,原來這是一位二戰期間躲藏在荷蘭的德國猶太小女孩避難期間所寫的日記。於我而言,這與歷史書籍無疑,因為它真實記載了那一段恐怖時期一位普通猶太人所見所感,難怪當它被改寫成戲劇搬上舞台上,台下觀看的眾多親身經歷並存活下來的猶太人啜泣不止。這就對了我口味,我的態度也一百八十度轉變,對《安妮日記》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因為我對歷史有着無窮的好奇心。

《THE DIARY OF A YOUNGGIRL》,封面上以安妮的淡黃色照片作為背景,第一眼看到的我,沒有感到絲毫痛心,反而被這位面帶微笑並顯得平靜的小女孩所鼓舞。我在想,面對二戰期間納粹的所作所為,避難過程的各種艱辛,安妮或許像封面上一樣依然面帶笑容,對生活充滿熱情,對未來充滿希望。

可是當我看完譯者序後,我心情變得沉重,因為內容提到安妮的日記最後是由被送往集中營後唯一倖存者的父親重訪故地整理而成,似乎在提醒我即使安妮如此熱愛生活,最終還是被殘酷的現實擊敗。讓我感到最為惋惜的是,就在她和家人朋友被告密後運往德國之後的一個月,他們所在的城市布魯塞爾便被盟軍解放,他們是最後一批被運往德國的猶太人。

撇開日記所記載內容的事前事後,我們很容易會發現安妮的日記裏很少會表現出負面的情緒,大多數情況都是給人以積極向上的感覺,言語間能夠看出她依然保持着對生活的追求以及希望。譬如,在祕密房間裏各種節日裏歡快地接受親人及朋友的禮物,精心準備其他人節日的小禮品,與皮特之間差點成為情侶的互動。如果你不告訴我這本日記的時代背景,從各種小細節裏,我幾乎感覺不到安妮正處於一個極度危險的處境,一個隨時丟掉性命的局面。

文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裏,安妮前後日記裏所表現出來的心智的逐漸成熟,而無論兩年前還是兩年後,她所表現出來的心智成熟度都遠勝於同齡孩子。一位十四歲左右的小女孩竟然能夠寫出散發出強烈獨立思考能力的文字,如分析她與各個親人之間互動關係的內容,理性地與姐姐瑪格特交流關於與皮特感情的問題,略帶激動地陳述分析父母對她們兩姐妹付出的不平等的愛。

對本書,我有一個小小建議。在看完安妮最後一篇八月一日寫的日記後,後記裏提到了安妮及其親人朋友在被逮捕運往德國集中營後的生活片段及平靜地陳述各位成員的生命終結,只有安妮的父親皮姆最後倖存下來。這個結尾讓我心情一下子壓抑了不少,或許一部好的關於歷史的作品應該儘可能真實全面地記錄下所發生的一切,所以編輯這樣處理後記也可以理解。但是從社會積極意義上來説,後記的最後引用一些關於主人公及二戰倖存猶太人正面的生活紀實,或許整本書的基調就能給人以更多的希望和積極情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