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德育班心得體會優質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8W

心得體會簡單的説就是我們自己在讀書或者實踐後寫出的感受性文字,只有認真寫好心得體會,我們的感受才能得到記錄,以下是28範文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學生德育班心得體會優質6篇,供大家參考。

學生德育班心得體會優質6篇

學生德育班心得體會篇1

最近幾年,我們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了德育與社會實踐基地的結合。讓學生定期在村裏規定的德育基地(老年活動場所)體驗情感,培養學生從小養成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品德。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的良好時機。我們帶領學生向村裏的五保户、老複員軍人敬獻禮物,與老人共賀節日。使老人感受到了人生的快樂,體會到了老年生活的豐富多彩。很多同學把自己省下的零用錢,買來禮物送給這些爺爺奶奶。孩子們説我們自己少吃點、少玩點,為爺爺奶奶做點什麼是我們最大的快樂。爺爺奶奶開心,我們就開心,爺爺奶奶幸福,我們就幸福。老人節那天六年級的劉傑同學寫下了自己的心得體會:“今天是我最快樂的一天。我和同學們與村裏的五保户、老軍人共賀節日。當我想爺爺奶奶們獻上禮物時,他們笑了,笑得那樣開心。望着他們那菊花般的臉,我不知説什麼好,淚水奪眶而出。我知道這是幸福的淚,因為老人們幸福了,我也幸福了。”從孩子們的話中,我們再一次體會到對學生們進行尊老、愛老教育是多麼重要。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傳統美德需要他們發揚光大。因此,從小培養學生的好品德尤為重要。

在德育基地,我們還讓學生參加勞動,為老人種一棵菜、澆一瓢水、燒一次火、端一次洗腳水,讓學生感受到敬老的快樂。

學生德育班心得體會篇2

十八歲,再不是一個懵懂的時期,我們所面對的,是更大的挑戰與驚喜,在即將展翅飛翔之前,除了心存對師恩,對母愛,對父教的感激之外,學會對人生的思考,探索生活哲理,也是成長道路上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我讀了後的感想:

此書是一本散文集,積累了作者周國平數十載的心血,他的文章都是有感而發,並儘量減少自我重複。對於生活,人生的變幻和命運的磨難雖讓作者難免下筆猶豫,但也正是因為這些,使他拿起筆不由自主用真理和謊言來救助他自己。他的文章表現出了他的一種與眾不同的超脱。

整本書大多寫的都是哲學問題,對於存在之迷,將蘇格拉底與孔子相對比,讓我知道對於蘇格拉底的哲學所追求的合理人生高於一切東西,並讓我瞭解到對於人生需要審察,這樣就可以在看清自己的基礎上提高內涵修養。

對於人們都在追求的“幸福”,周國平運用設問的方法將幸福的內涵串聯成一串珠子告訴我們幸福並非只是實現願望那麼簡單。幸福雖然是個不確定的東西,但也有人認為自己是幸福的,只有當最熱列的愛,受到創傷而返諸自身時,人在孤獨中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了理解別的孤獨的心靈和深藏在那些心靈中的深邃的愛,從而體味到一種超越的幸福。

對於死亡,一直是人類不敢正視卻又躲避不了的結局,死亡和太陽一樣不可直視,文章中作者將死亡赤裸裸地呈現在讀者眼前,大多數人對於死亡採取的是沉默的態度,卻沒有多少人敢於將他看作是一件平凡的事,然後接受它。死是個體的絕對毀滅,如果不是自欺欺人,就不可能從中發掘出正面的價值。對於死的思考雖然徒勞,但並非沒有意義。

光陰蹉跎,世界喧囂,在人生的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閒心是不容易的,只會埋頭於種種事物,沒有興致覽閲人生的美景的人是俗的成品,辜負了人生的一趟美好旅行。因此,人生需要歇下來並時不時懷念一下那份童貞,可貴,也不枉活了一場。

作品的最後加入了作者的格言,同樣是對人生的獨特見解。一反常理思維的是,作者將追求視為比成功更寶貴的東西。作者寧願做個未必成功的追求者,也不選擇成為不再追求的成功者。這是對於人生的另一角度思考。反思我們,或許真會在成功後停止追求,但卻忽視了追求自身的魅力。

人生中融合了精神,理想,追求,當然不免還有些情緒。可以沉默又可以嫉妒,人生就在作者筆下變得生動起來。剖析人生,評論人生並學會如何正確看待這珍貴的人生。那些與眾不同的言論讓我深知人生的飛逝,人生的短暫,人生的寶貴。

後悔已換不回蹉跎的人生。只有從現在起,把握現在,正視人生!

學生德育班心得體會篇3

對青少年開展富有成效思想道德教育,培養他們良好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為他們以成為具有高尚道德品質公民打下堅實基礎,是新時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新課題。在當前改革開放大背景下,社會發展迅速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不良社會風氣,這對學生思想產生極大影響,給學校德育工作帶來相當大難度,帶來新挑戰。我們如何應對新形勢迎接挑戰,有效開展中學生德育工作?這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不得不深思問題。在這裏我結合自己實踐談談幾點心得體會:

一、加強自身道德修養,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一個好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要讓學生領悟做人道理,學會做人。教師是學生一面鏡子,教師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產生深刻影響,因此教師應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和職業素養,為學生樹立榜樣,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要樹立為人師表榮譽感,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要保持較強勤奮向上積極進取精神風貌,時刻注意自己言行舉止,要有良好行為習慣,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當好學生表率。例如,教師要求學生不講粗話,要講文明、講禮貌,要求學生不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等等,教師首先應要求自己做到這一點,也就是説教師要求學生做到,教師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做,教師絕對不做。

“言傳不如身教”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教師説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給學生看有效。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效果。這一點我就深有體會,在我任教班級中,同學們以前不注意教室清潔,經常在教室裏面亂扔紙屑、果皮,特別愛講粗話,雖然班主任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很小。一次上課,我走進教室看到教室裏扔了很多紙屑,就默默把紙屑撿起來,同學們都感到很驚訝,紛紛撿起身邊紙屑放到抽屜裏頭。撿完紙屑以後,説了一句話:“看,我們教室多麼整潔,我們也覺得很舒服,沒有老師批評,心情也好,如果我們每一個都自覺保持教室整潔,每一天都有好環境,好心情不是很好嗎?”從此以後,教室總是保持得很整潔。因此我們教師要強化自身修養,以文明言行,高尚品格去影響學生,時時、事事、處處為學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傳身教作用。

二、開展形式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為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創設廣闊平台

課外活動是思想道德教育第二課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載體。開展形式多樣課外活動有助於學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課外活動是為學校教育目,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在課外對學生實施多種影響教育活動。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受到教育、啟發與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時效性有效途徑,課外活動多以集體方式進行,是學生自願參加。因此,他們會以積極態度去面對活動中遇到困難,處理個人與集體關係,這就有利於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團結互助團隊意識及集體主義精神,克服困難毅力。學校開展形式多樣課外活動既可以提高學生素質修養,開拓視野,同時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作用。

此外,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公共意識,培養學生積極思想情感。組織帶領學生走出校園開展“遠離毒品,珍惜生命”宣傳活動,這有助於學生了解社會,有助於培養學生社會公德意識,關愛他人,助人為樂和互助合作團隊精神。

三、深入學生生活,瞭解學生,親近學生,及時發現出現不良行為及時糾正,及時引導

教師要堅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恆,從多方面培養學生教育學生。一個人思想道德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在這過程中需要有人引導他,當他偏離道德準則時及時把他拉回來,引導他走入正軌。這就需要廣大教師做一個細心人,深入學生生活中瞭解學生,關心學生,積極開展個別談話與反映他們心聲集體活動,用“因材施教”方針,重視做好轉化工作,變簡單灌輸為啟發誘導,變消極約束、看管為積極自我激勵、自我管束增強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效果。例如,有幾位同學時間觀念較差,紀律散漫,上課遲到,我就及時找他們來談話,在談話過程中我特別注意自己引導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們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當指出他們不是,而是給他們講一些關於時間觀念、紀律故事,給他們講珍惜時間、遵守紀律重要性,從而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錯誤並能改正過來。通過個別談話,這幾位同學都很快轉變了過來,再也不遲到,再也不搗蛋,對待人也文明禮貌了。因此,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我們只要深入學生生活,充分了解學生,堅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恆教育原則,將會收到較好效果。

四、密切與家長聯繫,爭取家長配合

家庭是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第一位老師,家庭對孩子影響是廣泛、深遠而持久;老師是學校與家庭取得聯繫紐帶,爭取家長配合學校共同教育學生。老師要主動向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外表現,介紹學生在校內表現,介紹學校教育計劃和對學生要求,向他們宣傳教育意義以及正確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經驗,共同探索教育學生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可實施性。在取得家長聯繫,向家長反映學生情況時,要注意自己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長,抱着和家長共同研究、探索態度,其次是向家長反映是真實情況,而不是告狀,所以語氣要委婉,方法得當,既反映缺點又反映優點,既不能傷害學生自尊心又能起到促進作用。教育是長期,持久,因此,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應是長期,持久。

總之,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齊下,與時俱進,因材施教,不斷提高道德教育工作實效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道德標準合格人才。

學生德育班心得體會篇4

同樣是談能力提升與德育的關係,這是本人四年中寫出的第三個版本,也是最終完成版。的主題仍然沒有變化,但是每一次的思想,都有着更深層次的沉澱。

對於德育,我們應該追求什麼?第一版我的答案是“文化+身體”,第二版我的答案是“道德”,最後一版,我希望談談“觀念”。

一、德育不能離開個人發展的土壤

德育離不開我們生活的社會之現實。同一行為,在某些時期天經地義,而在另一時期卻離經叛道,比如古人父母亡故必會回鄉丁憂三載,今人守孝至出殯已然完成任務。因此,德育決不能拋開我們所處的時代空談。

下面就簡單談下我們生活的時代。我們作為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身邊有兩條主線。第一,是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信息爆炸。信息爆炸給我們的生活增加了極多的維度,如互聯網、微博這樣的新媒體,也或者是各種交通工具。科技進步增加的高維度空間帶來的好處,主要是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種種需求。而另一方面,信息爆炸帶來的高維度空間也給人們帶來了困擾,高維度的空間裏,由於高維空間更大,人們更容易被分的更開,變得更加無助,變得更加不相信友情,進而導致人際關係更加冷漠。

基於這兩點模糊的判斷,我們不難得出結論——首先在我們生活的時代裏,獲得別人的幫助,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情,應該對別人感恩;相反,被別人苛責、刁難,則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沒有必要對此大動肝火,保持一顆平常心即可,這是我做人的一條準則,在此基礎上,與人為善,哪怕只是在細節上這樣做,對於其他人同樣這麼認為的人而言,都是一種莫大的温暖。其次,關於做事,務求親歷親為,切忌盲目相信其他人,哪怕其他人對自己沒有任何利害關係,甚至是在全力幫助自己,都不可以盲目相信,因為別人好心也會辦錯事,任何事情都必須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才會有成功的希望。第三,仍然是處事,要把握好生活的方向。如果説我們的生活在大學聯考之前只有分數一個維度,在大學中是分數為主、輔以科研工作這樣的少數幾個維度的話,進入社會後,我們將會被信息爆炸的氣浪卷着,飄向不同的方向,進入不同的維度,其中會有幾次決定方向的機會,也許抓住了會改變一生,也許錯過後抱憾終身。

以上幾條,是我在第二版完稿後的一年裏,陸續悟出的為人處世之準則。基於這幾條,才有了我這一年多以來觀念上的諸多改變。

二、觀念的改變與本人的發展

大一時,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良鄉的空氣。經常一個人自習到十點多,從北校區的綜教回宿舍,呼吸着帶着一絲涼意的空氣。良鄉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空氣,每次呼吸都會感到一陣寒意,體會着一個人的孤獨。良鄉時期的我,一直都是孤獨的,一個人自習,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市裏玩,沒有合羣的必要。那時候的想法也非常簡單,非常單純,我也從來沒有像那時候一樣關注過自己的學習,或者説,分數。

我常常想當時為什麼沒有繼續那樣單純的走下去,但是大一暑假時的實驗室經歷改變了我。我驚訝地發現,一直以來,我都錯誤的理解了生物這門學科。我驚訝地發現,生命科學的科研,每天都在和大量做不完的“瑣碎問題”糾纏,並且面對着無數的失敗可能,以及失敗後的無從下手。相比而言,兩小時寫寫畫畫的考試實在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這個“發現”的影響是深遠的,在以後的時間裏,我對課堂學習的興趣逐漸減少,在大二大三的階段,把很多精力放在了英語、物理、計算機等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同時也嘗試着去實驗室學習。這個決定也直接影響了我的個人發展。大二時作為一個生物專業的學生拿了物理競賽的一等獎,托福考了90分,大三時開始進實驗室做實驗,學了“化工網絡虛擬實驗”“生物信息學實驗”這樣的計算機相關課程。這些雜七雜八的經歷幫助我在大三暑期順利被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biopic)錄取直博,雖然我成績並不突出,同時也沒有特別突出的獎項,無疑對我幫助最大的是我大一時的“發現”改變了我的觀念。

三、困惑

我的德育論文最奇怪的地方在於,第一版裏我沒有發現德育存在什麼問題,完全是一根筋的想法,到了第二版則發現似乎有很多問題沒回答,於是就糊弄説到“三論”時就能回答。然後到了“三論”時,卻發現需要解決的問題反而更多了。

最大的困惑是,我發現再也找不回以前的自己了。這一點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但之前自己的很多行為準則,都開始被新的觀念牽着走,而我新觀念的核心,則比以前淺薄的多。以往被各種高調、教條建立的道德觀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十分簡單、短時的觀點——“有沒有用?”。在“二論”那篇中,這種觀點已經開始影響了我的生活,從那時的文字來看,我當時還算是“自我感覺良好”。而現在,我已經開始感覺到這種觀點的不良後果了。

生活,需要有明確的目標,但是如果總是被一些短期的目標牽着走,反而會偏離最後的方向。這一點隨着生活的多元化、多維化,變得愈加明顯,不斷襲來的短期的收益,常常會把我們從追求的真正的快樂的道路上一步步帶走,把我們的個性一步步消磨,於是渾然不覺中,我們也就從“自然人”變成了“社會人”。

回顧本山大叔二十多年來的小品,這種感覺也愈發強烈。本山大叔的小品,一直被認為反映了百姓們內心的聲音,早期作品類似“領導來了,村裏雞也不聽喝了,豬也不讓摸了,狗也上山坡了,池子裏的王八也嚇休克了,都怕輪到自己上桌了”這樣辛辣的諷刺再也沒有出現過,劉老根第一部中尚有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胡作非為的“胡科長”,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都逐步被看上去更好笑卻沒有意義的包袱取代了。類似的,第四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的創作都止步於九十年代初,此後再也沒有超越過自己之前的作品……藝術只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縮影,站在“成功”的角度而言,趙、張、陳三人現在無疑比九十年代更加成功,但無疑他們最好的作品誕生於那個時代。至於他們喜歡的是現在的自己還是之前的自己,箇中滋味,也許只有他們自己能品嚐出來。

對我自己而言,這種感覺同樣存在。去研究生單位實習時,常常希望自己能安靜的坐下來,鑽進一個問題裏,看很多書,然後一步一步自己解決這個問題。但無奈工作完成和自我提升確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完成工作是不一定完全憑藉自己的能力的。脱離了工作的自我提升有用嗎?又被帶到了“有沒有用”的問題上。

有時真的希望自己不要想這種明明無解的問題,給自己徒增煩惱。而實際上,一切榮譽與煩惱,最終都會成為過去。暫時成功的結果可能是爬得越高摔得越慘,短期失敗的結果同樣也可能是為成功積累了充分的勢能。一切煩惱的,其實都來自自己的預期與實際情況的差別,因此其實這種情況下的解決方案也無非兩條,要麼拼命的去接近自己的理想,要麼就放低自己的理想。

四、智慧

最後想談的一點,是關於智慧的,做人的智慧。

隨着大學生活即將落下帷幕,自己也算是積累了一些生活經歷、社會經驗,同時通過閲讀優秀的書籍,也為我開啟了一扇智慧的大門。

同樣是書中一句話,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看,總會有不一樣的體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國中時期看,多半是結合其他人的生活體驗,而現在則或多或少的看見了自己的影子,以往認為極為關鍵的東西,現在看來似乎沒有什麼實質影響,比如大學聯考“中獎”來了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當初如果去了其他學校,也許會有不同的體驗,但成長路線總歸會差別不大。相反,以往認為無所謂的東西,反而會左右個人的發展,比如我受高中學到的皮毛的影響,就認為自己以後必須弄生物,於是就這麼一路走了下來。又比如我們班的同學們,特別是阿曼、董之威、李雷這幾位和我一起走下去的室友。沒有人上大學前會轉碼考慮室友問題,因為這確實是完全看運氣,而我則憑藉着比進入北京理工大學還要好的運氣遇見了你們。阿曼的母語不是漢語,卻在他矯正發音時順便把我多年難改的錯誤發音也給矯正了,不僅如此,阿曼在談論事情時的直率,發現自己不對就批評自己,發現別人不對時同樣批評別人,讓很多事情一下子變得非常簡單。在自己遇到困難時,董之威舉重若輕的幾句話總能抓住要害,同時李雷出的主意肯定是最省事的。

繼續回來談智慧。固然有我們通過規劃、努力做到的東西,但同時也有許多偶然事件,並且這些偶然事件帶來的收益未必低於我們所追求的東西,同時偶然也是摧毀我們夢想的一大元兇,這就回到了第二版論文説的“命”的問題了。當時我説,面對天命我們毫無辦法。而當我們的生活逐步走進高維度空間時,我們要有理由相信,充分利用我們的可以到達的維度,很多困難,都可以解決,可以繞過去,這些技巧,是為小聰明。而想清楚以後我們需要做什麼,則需要真正的智慧。我們時常生活在一種矛盾中,比如“我追求快樂”,“上研究生沒意思”,“還是要考研,不然沒出路”。事實上,以上三條放在目前的社會現實中,對一般人而言,哪條都是真理,而打破這一矛盾,關鍵就是打破觀念。比如可以“不追求快樂”,進而“追求全人類的幸福甘願犧牲”,那“讀研沒意思”就沒意思了。或者是認為“上研究生有意思、很快樂”,抑或是“考研幹嘛出路多的是”。這三條哪一條都和客觀實際有所差別,但這種錯誤的認識最終卻可以帶來快樂,所謂大智慧,就是不去計較某一細節的得失,將錯就錯,理清楚最基本的邏輯關係,然後順利的走下去。

學生德育班心得體會篇5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為培養未來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識結構的狀況和道德水準的高下,愈來愈成為受關注的焦點。“為人師表”成為新時期師德、師風建設的重點,如何在新的環境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更是重中之重。師生關係的主導因素在教師。

首先,作為教師應該熱愛學生。如果教師和藹可親,師生關係則比較融洽。師愛最受公眾期待。

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子女一樣來愛護,願意與學生成為朋友,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學生一視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係的潤滑劑。

如果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麼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教師都是本着教書育人的態度來要求學生的,希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目標。這都是教師為學生着想,學生應該正確地理解教師的行為,是應該受到學生的尊重的。反之,教師也應該理解和尊重學生。而不是把學生當做下級,當做可以隨意訓斥的無知小兒。

時下某些老師可能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往往自以為尊貴無比,維護師道尊嚴,不顧學生的顏面。其實這種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語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師對學生不要體罰。

學生德育班心得體會篇6

隨着時光的流逝,終於到了我們期盼已久的——德育基地野炊了。瞧,同學們都早早地到了教室,興高采烈地談論上次去發生的有趣的事,同時也期待着這次野炊的趣事。

“叮鈴鈴,叮鈴鈴…”上課聲歡快地響起,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踏上了去基地的路上。經過一個多鐘的路程,我們終於達到了德育基地。

“哇…”隨着同學們的一聲驚叫,我們向窗外看去,迎面而來的是一面清澈見底的湖水,一陣微風吹過,湖水像一位羞澀的少女羞嗒嗒地向我們打着招呼。兩側還有許多被雕刻得栩栩如生的名人雕像……還沒等我們欣賞完這美麗的景色。教練就吹響了哨子,叫我們馬上到湖對面集合。

放好揹包後,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排好了隊。然後開始做熱身運動,大家一起唱着健康歌“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大家一起做運動…”隨着一首《義勇軍進行曲》各班的隊伍紛紛向舞台走去,學校的領導發言後,就到了學生代表發表了對這次活動的感想…

啊!終於到了我們期待已久的班級活動了,我們要玩的是——高空樓梯。當我聽到教練説要玩這項活動的時候,我的心忐忑不安,撲通撲通地跳着。李教練首先給我們做了個示範,然後我們就分列一個個慢慢地走了上去,我小心翼翼地走着用大型輪胎搭成的樓梯,終於走完樓梯了,到了一個類似獨木橋的玩意兒,我的眼睛都不敢往下看,生怕會掉下去;好不容易才走完‘獨木橋’又到了一個用輪胎搭成的樓梯,天啊,上帝啊,誰能救救我,教練似乎看出了我內心的恐慌,便對我説“彆着急,腳跟着腳慢慢地踩下去,一定要踩穩。”我聽從教練的指揮,安全地到底地面,一顆忐忑不安的心終於得到了平靜。“慢點,注意安全…”伴隨着教練一句句和藹可親的話語,終於到了野炊的時間。因為做完活動,我們已經是最慢的一個班了,所以我們都很着急,不過在教練的指導下,大家有序地排好隊伍,向遠方冒着縷縷炊煙的房屋走去。

啊,各個班的同學們已經開始做飯,洗菜了,我們看了之後,便小跑到屬於我們八人小組的小廚房。把剛剛老師發下來的菜拿了出來,大家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別小看那幾件廚具,我們的午飯可都靠它了。我們八個人有的負責撿柴,有的負責洗菜,有的負責看火,還有的負責做飯、做菜。我本來想着這也不很容易嘛,不過就是跟家裏一樣,開了火就行了嘛。可這之後,我就後悔了。我們把柴撿回來後,曹曹已經洗好菜了。小敏打算用鍋煮飯,洗好米後,就把它放了進去,我們以為把柴塞進去就行了,沒想到卻冒起了濃濃的黑煙,眼淚像斷了的珍珠項鍊,一顆顆地往外掉,還沒等我們反映過來,柴火又掉到了地上,我們嘗試着把它撿起來,可是黑煙實在太大,像一隻憤怒的野獸,不容得我們靠近。過了幾分鐘,濃煙漸漸地少了,我們便把柴火重新放好爐裏,開始做菜了,蛋蛋把雞蛋攪拌好,交給小蝶,還有一個同學把柴火弄着後,小蝶便把油倒進鍋裏,然後把雞蛋倒了進去,濃煙像是被關在籠子裏的野獸得到了解脱,再一次地像我們襲來;大家都支撐不住了,放下手上乾的活,向外面跑去,幾分鐘過後,小蝶想起了鍋裏的雞蛋,便向廚房跑去,揭開鍋蓋,哪裏還有什麼雞蛋,只有一堆黑黑的像炭一樣的東西。“哎呀,還有飯…”小琪大叫一聲,我們便往飯鍋那看去,呀,飯都變得黑黑的了,這下完蛋了,飯沒了,我們還有豬肉、梅菜、青菜。這幾樣食物可不能再煮砸了。同學們沮喪起來了,這是老師走過來,似乎看透了我們心裏想的,耐心地對我們説:“彆着急,慢慢來,總會成功的!”柴火再次被我們點着,我們往鍋裏倒了一點點油,然後把豬肉放了進去,為了防止濃煙再來搗亂,我們把梅菜和鹽也一起放了進去,這次果然成功了。過了大概十分鐘後,我們把鍋蓋揭開,把菜乘了起來,大家興高采烈地拿着筷子,都想嘗一嘗,瑤瑤先嚐了一口,“啊,這是什麼菜啊,你們是把一罐鹽都倒了進去嗎?”我們無奈地看了看對方,失望地歎了口氣,經過一番努力,我們終於把青菜煮好了。看着陪邊同學做的菜,我們向他們投去了羨慕的眼光。來之前我們為了以防萬一,讓曹曹準備了方便麪,大家只好煲水泡麪吃了。

“鮮花曾告訴我你怎樣走過,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個角落,甜蜜的夢啊…”伴隨着這動人的音樂,我們也結束了這次令人難忘的野炊活動,並從中吸取了教訓。如果還有下次,我們一定會把它做好的!時間匆匆地溜走了,我們期待着下一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