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範文最新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4K

優秀的讀後感肯定不是人云亦云的,現在寫讀後感提倡“百花齊放”,盡情抒發自己的觀點,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範文最新三篇,以供參考。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範文最新三篇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1

李鎮西老師在我的教育情懷一文談到了職業幸福:“以什麼心態對待自己的職業,將決定的你的幸福感,當你對職業不滿的時候,要麼改變職業,要麼改變自己職業心態!如果我們把職業、事業和生活乃至人生都融為一體,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累不累的。”在現實中,又有很多的教師確實在享受着教書育人的幸福。他們以多元、多姿、多態的幸福觀詮釋着什麼是教師的幸福。怎樣在平凡的工作中汲取幸福和快樂的元素,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享受付出

平日裏我們陀螺似的度日:找個別學生談話,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參加教研活動,開會,和家長見面,期末質量調研。全身每一個細胞都緊張,飯吃不香,覺睡不着,心理疲勞,幸福指數降到了最低點。而事物是辨證的統一,仔細想想,身為教師在辛苦之餘還是有很多的甜蜜。

幸福來自教師的付出。當一個基礎差的學生在你的耐心教育和鼓勵下取得很大的進步時,那時候,你心底的喜悦會油然而生,洋溢全身,那是一種外人所體會不到的幸福。正如陶行知所説;“看學生天天成長,從沒有知識變成有知識,如同一顆種子由萌芽而生枝葉,看它開花、看它成熟,這裏有極大的快樂!”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真誠的回報。要做一個快樂的教師,不僅要將教學當作職業,當作事業,更要當作一種樂趣,才可以從根本上激勵自己,感染學生,去熱愛工作。正如李鎮西老師所説的,一個把教育當事業的老師才能獲得更多的幸福感。由於忙於學校的教導處的事務,往年都是教一個班的數學,今年我自己要求教兩個班,許多朋友問我為什麼想不開,把自己弄得那麼辛苦,我覺得並不辛苦,在課堂上給學生上課,學生喜歡上我的的課,我覺得非常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我們辛勤的付出,換回來的是學生對你的愛,我的第一屆畢業生經常會打電話給我,每到節日的時候發信息給我,每年的暑假和寒假一羣孩子相約來我家聚聚,就在前一個星期,剛剛升入國中的孩子們期會考結束,就陸陸續續來到學校來看你,鄭元茹發信息告訴我這次期會考試全段第一,那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二、享受閲讀和反思

把教學工作看作一種簡單的重複,那必然會厭倦。“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求知就在我們生活中。陶繼新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文中提到: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就必須每天都閲讀和思考。閲讀,讓我們歸於平靜,與偉人、名人對話;思考,讓我們穿過歲月的迷霧,錘鍊教育的智慧。蘇霍姆林斯基把閲讀看作是人生是否能夠獲得幸福的必要元素,在他看來,閲讀是人生的必要,一個人能否幸福,乃至於能否像一個人那樣的生活,都決定於他是否能夠閲讀。李鎮西老師在作為校長繼續當着班主任的時候,堅持每天在寫班主任日記,有人問他這麼忙,靠什麼毅力堅持下來,李老師回答這不需要毅力,因為這是我本身的需要,這種需要變成習慣,就像每天再忙也要刷牙洗臉一樣,因為用文字記錄自己和學生每一天的成長,實在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也就是我用這種方式作為表達着我的教育情懷。説實在的,我覺得自己自己這一點做得還很不夠,應該像李老師一樣堅持記錄反思,會享受到更多的教育的幸福。

三、享受生活

幸福不僅僅來自工作,更來自休閒的生活。家人、朋友、閒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現代教育受到了社會的空前重視,在每個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都被放在了壓倒一切的頭等位置,由此對教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種要求化成了巨大的教學壓力,評職稱壓力,繼續教育壓力,幻化出無數繁重而瑣細的工作。你不做也得做,做也做不完。那麼此時,如何把偷去的幸福找回來呢?不管是暑假,還是寒假,甚至是週末,我們可以享受休閒,比如買些喜歡的書,和家人、朋友一起聚會,旅遊,學會在忙碌的工作中分出相當的時間來享受生活的樂趣。這些活動都有益教師的身心健康,能提升我們的幸福指數。

李老師談到對待教育的第四種情懷是“宗教”。“所謂把教育當宗教,就是為教育的,一切付出,既不是來自上級的要求,也不是迫於生活的壓力,而是來自自己內心的召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不是看領導的指示或輿論導向,而是基於自己的良知。上了一堂精彩的課不會因為領導沒有看到而感覺白上了,而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成功感;出現一次教育失誤,首先不是想到別人會怎樣看,而是內心的不安和譴責。因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精神需求。把教育當宗教,必然視學生為上帝。”我想我對教育的態度,遠遠沒有達到宗教的境界,但是我要像李老師一樣把教育當做我熱愛的事業並儘量使自己逐步具備一種宗教情懷,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2

假期中讀了陶繼新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真的像品嚐了一次精神的大餐,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禮。

書中講到:讀書,教師生命成長的必須,讓我知道為什麼教師要讀書,作為一名教師,肩負着一種特殊的歷史使命,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當好這個工程師,就要求老師不斷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而讀書當是最佳、最捷之徑。對此,我對閲讀這個問題有了新的認識:我要加強閲讀。只有把閲讀當成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地擁有豐盈的知識與智慧,才能擁有一顆纖塵不染的心,才能在知識層面與精神層面都給學生以心靈的灌溉,從而與學生達到一種生命的飛躍。

我想每一位教師身上都會或多或少地留有書香味的,最起碼從教前的閲讀積累是少不了的,可惜的是走上教師崗位後隨着時間的推移,不斷的感到時間是越來越少,精力、記憶力大不如從前了,因而閲讀的時間少了,閲讀量大大減少了。陶老師在書中反覆提到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句話:“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得乎下下”。這句話指明瞭讀書的方向,讀書要讀好書,尤以經典、名著、精品為首選。通過閲讀,向大師們汲取智慧與思想,甚至與大師進行心靈的對話,大師的作品裏都藴涵着真善美,久而久之,便會向大師靠近,自己的思想境界也會越來越高,那種真善美的東西就會走進你的心靈。有了高質量的思想文化品位,才能成為真正的教師,才能被學生認可,以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同時影響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因此,讀書不僅僅是教育教學問題,更是拓展自己生命的寬度的有效途徑。

讀一天書容易,讀一本經典名著也不難,每天堅持讀就艱難了。也許有時我們會為自己找各種藉口説:我備課批改作業要花很多的時間,幾乎沒有時間看書,下班回去要做家務輔導孩子等,這不是你不讀書的理由。課備不好,課也就教不好,如此下去的結果,將是一種惡性循環!越是讀書少,備課所需的時間越多,而且課也就越教不好,因為沒有文化積澱!相反,看的有益書越多,積累的知識也就越多,備起課來就會得心應手,創造性的教學設計會如汩汩的泉水,上課時就會妙語如珠,旁徵博引,進入“教學如有神”的境界,正如陶繼新老師所説“讀書破萬卷,教學如有神”,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回首自己的教學生涯,也已有十多餘載,至今為了準備一節優質課,還要遍查資料,提前準備好要説的每一句話,就怕課堂上出現突發狀況,自己難以招架。如果飽讀詩書,胸有丘壑,對知識能夠信手拈來,何懼之有?每天睡前半小時的閲讀時間雖然不多,但起碼保證你有閲讀,長期堅持下去,也會有收穫的。更何況,我們還可以擠出其它的時間呢!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別為自己的懶惰尋找藉口,行動起來,讀書吧!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後感3

從教三十幾年了,如今越來越感覺做一名老師肩負的重任和壓力,這份壓力來自於家長和社會對老師的期望值,很多老師和我一樣,工作着、累着。有時靜下來時我會想:我做了這麼多年教師我幸福嗎?有時看到其他教師為工作忙碌着、為一些孩子的不好行為教育孩子時的那份苦心時,我常想,他們做教師幸福嗎?做為一名教師,幸福感在哪裏?帶着這樣的困惑,我在假期裏我拜讀了陶陶繼新老師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值得一讀。

在本書中提到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諧給予每個人的重要性,所以學生健康成長,老師、家長是引路人,“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和誰一起走”,老師與家長對學生的成長來講期望方向永遠是一致的,所以家校教育應該和諧,只有和諧才能共振,只有共振才能有最大可能的生成。

因此老師埋怨學生、家長埋怨孩子,老師埋怨家長、家長埋怨老師都是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當你學會讚美學生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家長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老師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孩子的時候、當你學會讚美學校的時候……,所以讚美在本書中有着很深的見解,我們也應該去將我們的讚美去發揮去應用去實踐!

書中關於教師和學生相處學習的環境,我認為在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幸福更遠。

另外,我還體會到一個幸福的教師必須有深厚的文化資本,那樣他能在教學中游刃有餘;一個幸福的教師還要有一定的生活閲歷,那樣他的教學才不枯燥,他才能將自己的親身體驗和感受及時傳達給學生,他的課堂才有吸引力;一個幸福的教師必須有着高度使命感,使命感讓他愈挫愈勇,讓他心懷高遠。

總之讀了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在於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幸福是教育追求的終極價值。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有幸福的教育;只有幸福的教育,才能有幸福的學生。那就讓我們用智慧的雙眼去發現身邊的幸福,用美好的心靈去感悟身邊的幸福,用無私的愛與奉獻創造教育的幸福,堅守教育的崇高理想,享受教育的職業幸福,使學校成為學生幸福學習的樂園,成為老師幸福工作的精神樂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