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寫讀後感精選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4W

我們需要通過讀書來豐富自己的知識面,並且學會寫讀後感,撰寫一篇讀後感能夠加深我們對名著內容的領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專業寫讀後感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

專業寫讀後感精選8篇

專業寫讀後感篇1

這學期,我們全鎮教師專業成長讀本是華南師範大學劉良華教授的《教師專業成長》講演錄,雖沒看完,但給予我的啟發感受還是挺多的。

教師成長需要三個要素:

1、什麼是一個好老師?

2、什麼是一個好學生?

3、什麼是一堂好課?

而要成為一個好老師就必須具備三個方面的要素:

1、追求有效教學。

2、成為有效教師。

3、過有主題的生活。

追求有效教學要靠有效備課、有效講課、有效管理來完成。這三者缺一不可,互相聯繫,互相制約。有效備課為有效講課打基礎,有效講課為有效管理鋪道路。

那如何成為有效教師呢?首先,這個教師要有主動精神;其次,這個教師要有樂觀心態;再次,這個教師要有生活情趣。只有具備了上述的三個條件,我們的教師才有可能成為一名有效教師,才有可能成為一名好老師。

要想成為一名好老師,我們還應當學會規劃自己的未來。規劃即研究,蘇格拉底曾經説過“非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生活”,所以我們教師要通過繼續學習,實際的行動研究,親身的敍事研究來努力實現自己的規劃。

手捧劉教授的講演錄,閲讀着一行行有靈性的文字,讓我深深的感受到,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乃至優秀的人民教師,所要付出的太多太多,但是對我們的回報卻是豐厚的。因此,以後的教學生涯中我將努力增強自身的知識能力,積極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學會與學生的交流,學會與教師的交流,努力成為一名好老師。

專業寫讀後感篇2

教書育人是幸福的嗎?我想對於大部分和我一樣的老師來説,與孩子心心相通、看到孩子的成長與進步的那一刻應該能夠感受到教育的幸福。經常聽到老師説,能夠靜心教學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喜歡孩子的老師也應該是喜歡自己的職業的。但是也經常聽更多一線老師們説:沒有幸福的感覺,精神壓力大,體力腦力上都太累了。

這是中國教育的現狀。經濟發展的制約、社會公德的取向、教學條件的限制、來自各級的壓力不是靠我們自我控制就能夠解決的。讀了肖川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使我深受感觸。知道了所謂幸福,首先是內心的平和舒暢,自主地面對生活,而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對於幸福的追求。當我們被社會以聖人的標準要求,而又以挑剔的眼光評價時,拿着微薄的薪水,感覺用掛在嘴邊的職業幸福來形容自己的老師一定是非常高尚的人。我認為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説,更多的是要善於捕捉平時點滴幸福的感覺並及時放大遷移,淨化自己的心靈,將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感這兩道最美麗的光環送達我們接觸到的每個家庭、每個孩子。

也想起自己曾經感受過的幸福:扶起跌倒的孩子,聽他們真心而羞澀地説“謝謝老師”;陪運動場上的孩子一起奔跑加油,攜手歡呼來之不易的勝利;接受他們輕如鵝毛卻深情無邪的禮物;讀孩子的日記,陪他們單純看世事,或者為他們保守小祕密……大概因為我是語文老師,更多的幸福感來自與孩子們相通的語言文字中。其實分享一個人的感情是最幸福的一件事,而作為班主任,大班額、多雜事,沒有足夠時間去細心問候每個孩子。於是只有從他們的字裏行間查閲,那裏有他們生動真實的另一面。在那裏我發現了他們的喜悦更發現了他們的悲傷,小賢説她爺爺為了去給她買糖人,擠了很長時間的公交車,晚上回家腦血管爆了,她很想念爺爺,希望不吃糖人讓爺爺醒來……小宇是個上課經常走神的孩子,寫作文時寫到了自己想要變成小磊——雖然學習不好但是至少不會被人欺負,還有要為媽媽變成一棵搖錢樹,那樣媽媽就不會那麼辛苦了……看着學生,我常想到自己的孩子,現在的孩子雖然得到較多的物質關愛,但是家長普遍忙於工作,情感上他們是非常孤獨的。我們需要多給他們一些指導和陪伴,我們需要有欣賞的眼睛、微笑的面容、智慧的頭腦和寬容的心。

上善若水,天道酬勤。讓我們把名利看淡些,走近孩子,走進“座中多英豪”的生命化教育,幸福感就與專業成長融為一體了。敞開心靈去感受,幸福應該是無處不在的。

專業寫讀後感篇3

近期我讀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肖川同志寫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一書。書中的內容簡約但卻精闢,使我經歷了一次思想的洗禮;書中的觀點通俗而又深刻,讓我的境界得以一次昇華。作者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視界,睿智的語言,給我上了關於教育學習、專業成長、人生幸福的一堂課,發我深省,令我受益匪淺。

通過這本書,讓我的看法徹底改變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教師的幸福人生=自己的專業成長,這二者呈正比關係。近幾年來,一片改革的呼聲總傳誦着“新課改不僅減輕學生的壓力,也替老師分憂”,可我們感到不僅沒有減負、減壓,反而壓力與負擔是與日俱增,是我們真的已經不合時宜了嗎?讀了此書後才明白,原來在人們即使擁有了金錢、愛情、知識、領導力等等,也不能感覺到生活的100%圓滿,那麼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是我們對待工作的心態。只有我們的心態是積極的,我們才會感到生活達到了圓滿,我們才會走上幸福的人生之路。何謂積極的心態?就是接受現實,悦納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而一個人只有擁有樂觀的心態,才有進取的人生態度,也才能跨出邁入幸福生活的第一步。

不錯,“心中有盼頭,手中有事做”,才是幸福的。來吧,讓我們一起去發現身邊的幸福:在課堂中我們會得到幸福。因為只有在教學中我們才能夠體現出做一個教師的真正價值,自己的教育智慧被髮揮,教學研究的能力被提高,這樣才會有成功之感。另外每天再給自己留一點時間閲讀,與偉人、名人對話,提升自己的才華,錘鍊教育的智慧,在閲讀中尋找無窮的幸福。這時的我們才會真正感到幸福。學生中我們會尋找幸福。雖然孩子們淘氣貪玩,反覆叮嚀的話兒不聽,糾正幾遍的錯誤,接連又犯;桌椅擺放歪了,作業又忘了寫了……但我知道,這就是孩子,孩子怎能不犯錯?孩子各有差異,怎能整齊劃一?我會悄悄地告訴自己:少一點挑剔,多一些理解;少一點批評,多一些微笑——讓學生在我們的理解中成長,讓我們在自己的寬容中幸福。

掩卷而思,有時我們確實無法看清自己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關係,常常以為“工作就是為了生活”,卻忽略了“工作就是生活”。既然我們選擇了這份工作,既然我們抓到了這樣一副牌,與其抱怨這副牌怎麼如此之差,不如就打好我們這副牌。也許在不斷動腦出牌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收穫另外一種幸福。

專業寫讀後感篇4

手捧普魯斯特厚厚兩冊的《追憶似水年華》,我心中無限感慨。

普魯斯特睿智的思想在我頭腦中不斷反射和共振,讓我的心裏有種説不清道不明的惆悵。這一切的根源,在於兩個詞:“時間”和“回憶”。

淡淡的閒愁比巨大的痛苦更要令人着迷。可能你會覺得,小小年紀哪來那麼多的愁,其實不然。我的生活中快樂遠比痛苦多,是的,我的心無時無刻不在幸福和快樂着;可是我也許不是一個樂天派,也許很長時間才突然來一次的惆悵和空虛更能讓我捕捉併為之顫抖。比如,聽一首歌,不聽唱的歌聲,而是把背後的音樂拆成一層一層來聽:厚重的低音,有節奏的鼓點,伴奏的各種樂器——這些都罷了,惟有當我聽到最遠一層,最薄一層的絃樂和聲時我的心彷彿被揪住了一般,那淒涼的訴説通過血管傳遍全身,令人魂悸心驚。再比如讀一首秦少游的詞,“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計來時路。”一種淺淺卻連綿不斷的迷惘與悲哀如同大霧般降臨,瞬間就讓我看不清方向,辨不出眼前的空氣到底是透明的還是白色的……

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認為這是我一個人的毛病,也從沒想過用文字去表達這些時候的心緒與意念,可是普魯斯特比我早一個世紀想到並做到了。與一般人不同的是,它並非描寫他有多麼愁、有多麼痛、有多麼苦,而是通過一種更巧妙卻很自然的手段,讓讀者自己去在那一頁頁平常的文字中體驗一種掩飾不住的慘淡的傷感——這個手段就是回憶。

專業寫讀後感篇5

近期我一直在讀《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這本書,讀後感觸頗深:要做,就該做一個快樂明哲的班主任。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概括本書的內容,那就是:主張班主任實現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轉軌,從只會交替使用“管”和“哄”的方式轉變到逐漸更多采用“幫”的方法上來。管孩子就是用各種規則和批評、懲罰手段迫使孩子就範,哄孩子就是用表揚、賞識等手段誘使學生走成人設定的道路,這兩種辦法都強調從成人的主觀願望出發的外部干預。幫孩子則不然,它是先搞清孩子的特點,從他的現實出發,幫他實現自我。

管孩子時,教師是指揮者;哄孩子時,教師是鼓動者;幫孩子時,教師是研究者。管孩子時,教師希望孩子害怕,恐懼是動力;哄孩子時,教師希望孩子欣喜,興奮是動力——兩者都主要訴諸感情,比較情緒化。幫孩子則不然。幫孩子時,教師希望孩子冷靜、清醒,動力是智慧。幫孩子是一種平靜的、理性的交流,當然“幫”也需要“管”和“哄”兩種方式的配合,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書中引用了兩個故事,一個是美國商人去亞洲某部落訂購草墊,定得多反而提價,因為單一的重複動作將使人很厭煩;第二個故事是一個工作了十五年的人從沒被提升,而剛進公司一年的小夥子被提升了,他得到上司的回答是“您並沒有十六年的經驗,您只有一年的經驗,只不過您把它用了十五次而已。”這段話發人深省,如果我們年復一年地走老路,總是一遍又一遍地複製自我,那收穫的多半就是疲憊和焦慮,永遠做不成快樂明哲的班主任。快樂的前提是明哲。想起去年自己剛做老師,當時我只是一個初出茅廬、年輕力盛的“孩子王”,跟着有經驗的老師學本領、學技巧。

而如今一年過去了,我覺得班主任要擅用個人的魅力和威信,讓學生真正欽佩,並在工作中不斷自我反思,切實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專業技能。

專業寫讀後感篇6

——走向專業成熟

這本書拿到手已經很久了,一直讓它躺在抽屜裏無心去管它,今天打開抽屜看到了就準備好好的翻閲一下!

給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感觸最深的是——第五章“走向專業成熟”,可能是我覺得最符合我的實際,也是我們每位青年教師所希望和渴求自己能夠儘快地走向專業成熟吧,我仔細閲讀着每一字每一句,想從中獲取些對自己有利或有幫助的信息和經驗,讓自己更專業、更成熟!

書中説到:教師的專業成長=經驗+反思。這個公式簡單而又明確的概括了教師的成長不僅教師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實踐經驗的積累,科學的自我反思,這樣教師才能快速的進步和成長!教育是教育人的事業,是一種實踐性的研究活動,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將教育實踐、研究和學習融為一體,做中學,開展行動研究,不斷獲得實踐性知識,從而得到專業提升。

我是一名剛從學校畢業的新教師,在各方面都是處於學習階段,除了能管好孩子外,在上課方面也要經常性的進行反思、總結,積累一定的教育經驗,深深的感受到自己存在着許多的不足。看了此書讓我感觸頗深,讓我更明確行動研究對教師的成長有着巨大的作用,因為行動研究能把理論與實踐聯繫起來,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整體性提高,讓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將教、學、做合而為一,這對於教師獲得“實踐性知識”,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及研究能力,實現教育與自我教育的統一,切實增強專業素質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我知道每一位教師的經驗都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在教育教學中獲得的,是一種實踐性知識,它是無法通過陳述和傳授獲得的,我將在以後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以研究者的身份和思想來面對我的教育教學工作,思考我在教學中面臨的種種問題,及時的發現問題,進而反思其原因及症狀和探索解決問題,這樣不斷地反思、探索和創造,不斷地有所感悟、體驗和持續積累,我才能獲得豐富的經驗,成為一個真正的專業型教師。

讓我們一起不辭辛勞、潛心研究、不斷反思和探索,邁向專業成熟之路吧!

專業寫讀後感篇7

寒假,我有幸拜讀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肖川寫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一書,讓我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禮,境界得以昇華。他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視界,睿智的語言,給我上了一堂關於教育、專業成長、人生和幸福的課,發我深思,使我受益匪淺。

我在讀本書中“教師眼中的他與她”一節後沉思良久。人生來就具有性別——男性和女性,兩性之間存在的生理差距和根深蒂固的兩性區別對待的舊文化,據此教師對兩性學生的不同判斷影響了男女生學習生活發展軌跡的異同,這就是“性別角色觀”。

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時候,潛意識裏我一直認為在學習上,女生成績好靠勤奮,男生優秀是因為聰明;在老師心目中,男生應該勇敢,直爽,寬容;女生應該具有細心,文靜,温和的品性;男女生鬧矛盾,老師的第一反應總是男生的小氣量。還記得剛開學的時候在中午休息時間,班裏有兩個學生因為借扇子的問題鬧起了矛盾,班長向我彙報了情況,我瞭解到是男生向女生借扇子,女生不借,因此鬧出了情緒,甚至影響到了學習。我當時的處理比較生硬,沒有進一步瞭解事實,直接把男生叫到辦公室,指出他的錯誤,讓他好好反省,向女同學認錯。確實,作為新老師,我在處理學生矛盾方面也太缺乏經驗了,總認為男孩子不應該惹女生生氣,錯總在男生這一方,從而使事態更加惡化。那天后,這位男生意志消沉,在我的課上無精打采。後來我才從別的同學口中得知了真相,這位女生經常借給男生文具,所以男生覺得他們關係還不錯,天氣熱借把扇子應該沒有問題的,哪知女生斷然拒絕了他,而且説:“我為什麼要借給你!”,男生不服,以至於發生了口角。我明白我錯怪男生了,頓時臉紅了下來,找來男生真誠地向他認錯,又找了女生跟她講同學間互相幫助的道理,平息了這場風波。

這是一件小事,顯現出自己處理事情上的不成熟。在看了《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後,我知道我是戴了一副有色眼鏡在看待男女生,憑此來做出判斷實在可怕,我必須做出深刻的反省。我不該在不瞭解事實詳細經過的情況下盲目批評同學,這會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而應該分別從兩位同學以及其他同學口中瞭解事情的起因和經過,讓兩位同學分別坦然地列出自己做得對的方面和做得錯的方面,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樣,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所以我們要時刻反省自己已存在的舊觀念,改變自己認識上的偏差。人類雖然存在性別差異,但隨着社會進步,性別差異已逐漸被個性差異所替代,我們因着力培養學生的個性,淡化性別差異,做到性別對待上的公平公正。

邊細細品味着書、邊審視着自己的工作。通讀完後,讓我對“幸福”這個詞有了全新的詮釋。我放下書本,閉上雙眼,放下了疲憊的身心。我終於知道了為什麼以前自己會覺得工作是那麼累人的事,原來是因為我沒有一個幸福和積極的心態,也沒有處理好自己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關係,常常以為“工作就是為了生活”,卻忽略了“工作就是生活”。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讓自己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把工作當作是一門藝術,在忙碌之中、創造之中收穫更多的幸福,樂此不疲雖苦猶甜。

專業寫讀後感篇8

閒暇拜讀肖川先生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讓我認識到,幸福是人類的一種美好的一種體驗,教師的幸福是對教育中生存狀態的一種高級的、愉悦的情感體驗。學生是教師的幸福源,當學生在難題面前時的豁然開朗,當學生精神的意氣風發時,當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發展時,教師都會有一種愉悦的情感體驗,這就是教師的幸福表徵。

書中講到,幸福人生的四個有:第一、心中有盼頭。即有目標、有追求、有所成就、有所向往。真正好的老師一定能不斷地喚起學生對於未來熱烈的憧憬與嚮往,能把人生美妙的前景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帶着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成長。第二、手中有事做。有事做意味着社會需要你,有實現人生價值的崗位,愛崗敬業。第三、身邊有親友。人是社會的動物,需要有情感的歸屬。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欣賞,這是所有人一個共同的需要。怎樣使學校成為一個温暖的家、温馨的家?怎樣融入一個相互支持、相互欣賞的團隊?更多地欣賞和鼓勵我們的同事,更多的關愛,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第四、家庭有積蓄。經濟上的富有是重要的,我們經常説富貴吉祥,首先是“富”然後才是“貴”。當我們在經濟上富有的時候,就會顯得大氣,不會過分地斤斤計較,不會過分地在乎那些名和利。

教師的幸福是一種精神享受。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學理念,是一種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學藝術,是一種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種幸福。教師的幸福寫在學生認真的作業本上,教師的幸福盛在學生滿意的答卷上,教師的幸福堆在家長充滿謝意的臉上。學生的畢業證和入學通知書是教師的幸福,教師節學生送來的温馨賀卡和溢香鮮花是教師的幸福,滿天下的桃李打來的電話是教師的幸福……

那麼教師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藝術,如何才能成為讓學生和家長滿意的教師呢?陶行知説過:“……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教師對學生實施教育的過程也是教師的專業不斷成長的過程。教師的專業成長即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通過專業訓練、獲得教育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夠專業自主,逐步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和執教素質,成為一個教育專業工作者的發展過程。教師應該在自己的專業發過程中積極創造幸福和享受幸福。這種發展不僅意味着教師教育能力的強,而且還是教師個人整體素質的發展,而發展本身就能帶給人幸福感。

因此,對一個教師來説,專業成長受益最大的人是他自己,其次才是他的親人、他的學生、他的同事和學校,最後才是整個社會、整個人類。馬克思説,“每一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每一個人的發展其本身都是對人類的一個貢獻。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發展自我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職責和使命,任何一個有智慧的人,都一定會深切地關注自我的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