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731遺址心得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4.6K

心得體會可以讓我們更加敏鋭地察覺生活中的美好瞬間,心靈得到滋養,心得體會是我們對自己的價值觀生態度的思考和反思,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參觀731遺址心得7篇,感謝您的參閲。

參觀731遺址心得7篇

參觀731遺址心得篇1

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後,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南安陽殷墟遺址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時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這次來是想更深地學習理解中華文明,古為今用,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借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一片甲骨驚天下”的殷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擁有包括甲骨文在內的諸多重大發現,展示了中國輝煌歷史和中國考古巨大成就,在中華考古史、中國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

殷墟是殷商文化的重要發現地。從1928年開始的殷墟考古發掘,至今已經歷90多個春秋,是中國考古發掘時間最長、次數最多、面積最大的古代都城遺址。綜合看來,殷墟考古主要有以下收穫:一是基本搞清了殷墟的總體佈局和結構。安陽西北洹水兩岸,以小屯村為中心,形成周邊約36平方公里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其中,小屯村東北為宮殿宗廟基址,有明顯的前朝後寢、左祖右社建築格局,小屯村北發現有制玉作坊,小屯村南發現有製作青銅器的鑄銅作坊遺址,北辛莊南、大司空村南等均發現有制骨作坊遺址。洹水北岸的侯家莊、武官村一帶為王陵區,共發現大墓13座,包括武官村大墓、婦好墓等,有一定數量的人殉與人牲以及排列密集的人祭坑。二是發現了洹北商城。盤庚遷殷之初的商城位於洹水北岸保護區北部,城垣近乎方形,南北2.2公里、東西2.15公里,城內四周有大型夯土基址30餘處,城內北部分佈有以房址、水井、灰坑為代表的居民點。三是青銅器等商代文物的大量發現。殷墟出土了大量製作精美的青銅器,包括禮器、酒器、兵器、樂器等,以鼎、觚、爵、尊等較為常見。除青銅器外,殷墟還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四是甲骨文的發現。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為我們保存了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殷墟甲骨文的重大發現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殷墟是殷商曆史的主要確定地。由於時代較早,歷史文獻記載過於簡略,殷商曆史除商王譜系以外的更多細節無從知曉。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向我們展現了殷商曆史。在通過甲骨文確定殷商曆史的諸多學者中,羅振玉考釋出大量甲骨文單字,提出了至今仍被學界遵守的甲骨分類,而且明確了甲骨文出自安陽小屯,判斷甲骨卜辭為殷商王室遺物,小屯就是商代都城“殷墟”所在。王國維將甲骨文字與殷商曆史研究相結合,對甲骨中的商王譜系與文獻進行實證研究,使殷商曆史成為信史。郭沫若作為歷史學家、甲骨文和金文研究大家,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古代歷史相結合開展研究,深化了對甲骨文和殷商曆史的認識。董作賓於1928年在小屯附近首次進行考古發掘,並陸續主持八次殷墟發掘,首次提出由“貞人”之名推定甲骨斷代,並提出甲骨斷代五期十標準説。已被釋讀的甲骨文內容十分豐富,涉及方方面面,如階級與國家方面、社會生產方面、思想文化方面等,全方位展示了商代豐富的歷史,極大彌補了商代文獻的不足,對中國早期歷史研究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殷墟是中國現代考古學早期發展的核心奠基地。殷墟發掘對中國現代考古學發展具有重要學術意義。一是培養了一支現代考古的專門隊伍。主持過多次殷墟發掘的李濟、樑思永等人,成為考古學界的領軍人物和知名學者。二是促進了考古技術與方法的改進與提高。首次殷墟發掘,採取輪廓法、集中法、打探法的工作步驟,取得了初步收穫。第二次發掘則對小屯等地進行了地形測量,對器物做了記錄,對地層進行了劃分,對器物的型式進行了區別。第三、第四次發掘均採用“卷地毯”式的探查方法,對建築遺蹟的揭露有較多幫助。第六次發掘則解決了“坑內套坑”的現象。第九次發掘甚至找到了後崗的一段龍山文化夯土城牆。第十三次到第十五次發掘,打破坑位的限制,利用“平翻”的技術輔以行之有效的深度測量和比例照相,取得了較好效果。三是推動了早期考古文化體系的構建。殷墟的發掘不僅為我們認識晚商文化奠定了基礎,也使我們對中原地區早期文化有了初步認識。比如,1931年通過發掘後崗遺址,發現了殷商—龍山—仰韶“三疊層”,科學確定了若干文化之間的關係;1933年通過發掘浚縣劉莊村、滑縣小屯村和浚縣辛村,確證了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同殷商文化之間的關係;等等。隨着多種遺存的調查和發掘,殷墟成為中國現代考古學早期發展的核心奠基地。

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對殷墟的探索讓我們對“何以中國”的認識更加清晰。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績顯著,但仍然任重而道遠,必須繼續推進、不斷深化。”新時代新徵程,我們要繼續重視和加強考古工作,繼續推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

(張新斌,作者為河南大學教授)

參觀731遺址心得篇2

為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增強廣大黨員的凝聚力和工作積極性,堅定思想政治信念,爭做合格黨員。上週六,我校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奔赴第一屆中共婺源縣委、縣政府所在地——洙坑,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緬懷革命先烈,體驗紅色精神,接受黨性和革命傳統再教育。我的體會主要有:

一、要加強學習,提高能力,要把這次學習作為新起點,要學有所用,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教育。

提高學以致用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能力,堅持在幹中學,學中幹,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堅忍不拔,奮發向上的良好精神狀態投入今後的工作中。

洙坑的紅色精神是由艱苦奮鬥等一系列精神構成的。具體內容就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這些,不僅是一種迎難而上、勇往直前、以苦為樂、埋頭苦幹的奮鬥精神,更是一種勇於創造、敢為人先的拼搏進取精神。

它不但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傳家寶,而且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二、要立足崗位實際,不斷開拓創新。

作為基層的一名教師,要結合自己崗位的實際,以身作則,努力工作,堅持和發揚時代需要的艱苦創業的。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共產黨人面臨的困難很多,不僅要面對艱難的國際國內形勢、還同時要面對相當睏乏的物質生活,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及形勢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及圍繞在他們周邊的共產黨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讓老百姓早日當家作主,過上美好生活,以及如何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時懷揣樂觀向上、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在極端困苦的環境下去改變環境、改變中華民族的命運。

正是因為共產黨人懷着實現國家和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理想,所以才能堅定信念、前赴後繼,在如此困難的環境下,依然義無反顧,投身於國家和人民的解放事業中。

而在今天這樣優越的環境中,我們更應該體會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更應該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並在工作生活中不斷以更高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磨礪自己,繼續傳承和發揚艱苦奮鬥、知難而上、奮勇前行的精神,讓人生無悔。

同時也認識到在當今這樣快速發展的社會過程中,我們更需要以“紅色精神”來引領社會發展的主流思潮,以此塑造健康、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繼承、發揚我們的紅色精神。

參觀731遺址心得篇3

6月20日,單位組織參觀劉少奇故居,踏上紅色旅程,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感受紅色文化,重温了崢嶸的歷史,看到了眾多的文物,聽見了動人的故事,收穫甚多。

劉少奇故居是澠池兵站的一部分,整體佈局以紅色為基調,突出紅色基調修養為主題,接受黨性教育,從而使劉少奇舊居成為“講修養、學修養、用修養”並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實踐科學發展觀教育的基地。在這裏,我們共同追憶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回顧革命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深刻體會先輩們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

通過本次教育活動,全體黨員幹部接受了一次思想洗禮,同時進一步強化了全體黨員的黨性意識,大家紛紛表示要時刻“講黨性、講原則”,要時刻牢記黨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無私奉獻,提升業務水平,強化服務意識,不斷推進我院向高水平梯隊邁進。

紅色旅程儘管只有短短的一天,卻使我們深受一次豐富而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使我們真切感受到共和國江山來之不易,人民當家作主來之不易,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更加不易。新中國的建立,有無數的熱血兒女倒下,在這裏,我們深刻體會到了當時貧困的生活和嚴峻的軍事環境,忍受嚴寒酷暑,保衞紅色政權,但更多的人前赴後繼,在挫折、失敗、流血面前,從不畏懼。革命前輩對勝利始終堅信,充滿信息,相信星星之火,必定燎原。

作為革命的後繼者,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周圍,凝心聚力、奮發圖強、奮勇爭先、努力實踐。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瞭解這段歷史,記住這些人物,讓他代代相傳,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永久動力。

參觀731遺址心得篇4

作者:宋磊

近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與嗶哩嗶哩網站聯合推出了動畫短片系列《中國奇譚》,憑藉清新脱俗的風格和劇情獲得了普遍讚譽,媒體大量報道,點擊量和網絡聲量都很高。有網友稱,二維動畫迴歸了。也有人説,看到了上海美影廠應有的樣子。《中國奇譚》邀請了8位導演,在中國妖神志怪文化的背景下,各自創作了一部時長、美術風格、劇情都各不相同的動畫短片,頗像大學聯考自擬命題的作文,既給定了傳統文化的主題範疇,又具有寫作上較高的自由度和自主性。怎麼看待這部作品的火爆呢?筆者認為至少在以下方面具有一些啟示意義。

第一就是差異化帶來的魅力與反響。近年來,隨着《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我們比較普遍地看到了西遊、封神題材的作品,孫悟空、哪吒等神話人物頻繁登上屏幕,極大地透支了市場的期待。雖然其中也有“哪吒重生”這樣的創意之作,但歸根結底還是哪吒。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難道就只有這三五部古典名著可以取材麼?

所以市場對《中國奇譚》的熱度,首先是對差異化題材一種眼前一亮的自發反映,是對差異化美術風格,特別是頗具藝術魅力的二維風格“重現江湖”的一種審美層面的精神釋放。如果在上世紀60年代或者80年代,這種多樣性審美佔據主流的市場環境下,或許《中國奇譚》只是很“正常”的一部影片,而放在今天以商業屬性為主要考量的市場環境下,這部影片哪怕只是點破了一點點的差異化的“窗户紙”,也會讓觀眾產生如獲甘霖般的沐浴感。

第二就是短篇集這種表達形式逐步受到市場認可。在真人電影市場上,《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我和我的父輩》三部曲,已經讓短篇集的形式成為受觀眾認可且接受的劇情模式。這種編劇形式顯然已逐漸滲透進動畫市場。《向着明亮那方》突出親情的主題,由不同導演製作的短片組合而成。《我們的冬奧》則邀請國內眾多動漫形象,通過幾個故事共同助力冬奧理念的傳播。這次的《中國奇譚》只不過是把短篇集的動畫電影變成了網絡動畫而已。

短篇集的表達方式,能讓作品在同一主題的引領下,擁有更多故事、更多風格、更多人物,短時間內讓觀眾走進更多想象的空間和情境。每個故事十幾到二十幾分鍾,既不過於碎片化,又具有更廣泛的代表性。這在動畫領域是一種值得嘗試的節目形式。

第三就是有文化含量、情感含量、審美含量的動漫作品確實可以打動人心。《中國奇譚》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中,一隻在妖怪世界底層打拼的小豬妖激發了很多觀眾的共鳴,小人物也可以有真摯的情感,也可以有大大的夢想。影片雖然還是設置在《西遊記》的大背景下,但卻並非以唐僧四人為主人公,而是創造性地延展了西遊世界觀,讓觀眾在熟識中感受到一種新意。

第二集《鵝鵝鵝》的畫面以黑白色系為主,兼有紅色元素,在人物造型、角色形變、視覺符號的想象上體現出某種實驗性的觀感。作品以全默片的方式呈現,音樂富有中國風味,既有志怪的氛圍,又有現代美學的氣息。影片講述的人、妖與鵝的故事雖然略顯晦澀,但仍可帶給觀眾一種直達心靈的趣味之感。

這兩部短片一部以文化、情感見長,一部以美術風格為顯著特色,讓人們體會妖身上的人性,打動了不少觀眾。

當然,任何作品都不是完美的,任何新的事物也都存有兩面性,需要辯證地去看。從目前已放出的作品,以及類似《中國奇譚》式的創意運作,又有哪些問題值得反思呢?

第一就是短片集的選題可以再精雕細琢。《中國奇譚》被列入了國家廣電總局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工程(網絡動畫片)2022年重點扶持項目。這裏面的民間故事不是普通的民間故事,必須是經典民間故事。什麼是經典呢?就是為普通大眾所熟知。從前兩集內容看,《小妖怪的夏天》是西遊記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還是比較符合扶持指引的,但《鵝鵝鵝》過於學院派、實驗化,並不十分符合經典民間故事的範疇,很多觀眾都表示看不懂。

第二就是作為一個系列作品在受眾定位上的整體構思可再進一步加強。《我和我的祖國》等短篇集類的作品,每個故事雖然敍事風格各異,但整體定位都是相同的,但《中國奇譚》僅從前兩集來看,受眾定位就大相徑庭。第一集顯然更加大眾化,第二集則對受眾的審美要求較高。作為同一個系列的作品,受眾定位應該大體相同,這樣才更能成為一個產品。不能隨意拼湊,來者不拒,或者有什麼放什麼。

第三就是動漫國企如何在如今的市場上體現自身價值。《中國奇譚》是動漫領域國企創新思維、希望產生市場引領力的一次有益嘗試。在動漫市場上發出國有企業的聲音,這並非上海美影廠一家之事,而是所有動漫央國企都應盡的義務。

我們也要看到,目前的《中國奇譚》短片彙總的方式,實際只是國有資金主導,吸收社會創意加以聚集,並不意味着國有企業自身的創意水平有所提升。目前,我們的動漫央國企還做不到創意和製作的獨立性,因此必須採取購買社會創意和市場服務的方式。這是一種運營的思路,但並非長久之計。當然,這也並不是某一家動漫央國企的問題,而是普遍性的問題。我們希望《中國奇譚》能成為動漫央國企提升自身原創力水平和人才儲備的契機,而不只是一次簡單的社會化合作。

(作者宋磊系中國動漫集團發展研究部主任)

來源: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參觀731遺址心得篇5

 照金,一塊英雄的土地,一部紅色的傳奇。

3月26日,公司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我帶着敬畏的心情參觀了照金革命紀念館。

革命紀念館共有兩層,一層為主展廳,從八個單元講述了陝甘邊革命根據地是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共產黨人把毛澤東武裝割據思想與陝甘邊地區實際相結合的光輝典範。映入眼簾的是巖板石片鋪就的地面與氣勢恢宏的鑄銅雕塑,即刻將人帶入肅穆莊嚴的氛圍。大廳中央跳動的火苗,象徵着薪火傳承,也是後輩向先行者致敬的光芒。跟隨解説員的講解,認真聆聽每一個紅色故事,通過一張張珍貴圖片、一件件紅色歷史實物、一段段歷史文字深入瞭解了革命先輩們在照金浴血奮戰,開闢紅色熱土的革命鬥爭史,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獨特的照金精神——不怕犧牲、頑強拼搏的英雄氣概;獨立自主、開拓進取得創新勇氣;從實際出發、密切聯繫羣眾的工作作風。

展廳中記錄了許許多多的革命故事,其中,有一次特殊的選舉令我印象深刻。1933年4月5日,中共陝甘邊特委在照金兔兒樑召開工農兵代表大會,由於大部分人都不識字所以投票就採用了投豆豆的選舉方式,凡年滿18歲的村民都能參與其中,就是這樣一顆黃豆,人民信任誰,擁護誰就把黃豆投入誰的碗裏。一顆小黃豆長出來的不僅是莊稼,而是人民擁户的政府。

革命紀念館的牆壁上鐫寫了習總書記2015年2月14日,在陝西照金考察時的一段講話:”這個照金精神在今天還是很適用的,當時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能夠在照金落腳,就是因為羣眾基礎好,他們能夠密切聯繫羣眾,這裏的羣眾能夠支持革命,現在我們黨要依靠羣眾,要把照金精神傳承好,發揚好,如果能做到這些的話,我們的事業就固若金湯了。”

我在這段話前站了許久,一遍又一遍的默讀,一個字一個字的揣摩,心中悠然生出了敬仰之情:我是2019年12月4日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這次實地參觀學習讓我對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理想以及自己的目標有了更堅定的抉擇。回眸百年,紅色記憶,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作為新時期的共產黨員,我們一定要緬懷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蹟,弘揚艱苦奮鬥、頑強拼搏、求真務實的精神,增強自身責任感,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歷史不斷變遷,時代沒有選擇我們像先輩一樣為國捐軀,以身赴國難,但我們同樣有着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我們要以先輩為榜樣,立足崗位提素質,學好本領做貢獻,要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要用飽滿的熱情、昂揚的精神狀態,積極投身到本職工作中,腳踏實地、實事求是,樹立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為人民羣眾辦實事,為我們的祖國繁榮昌添一份力。

紀念館二層的15幅大型油畫定格了15個歷史瞬間,《楊柳坪會面》《分糧鬥爭》《陳家坡會議》等作品分別展現了發生在陝甘邊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生動再現了渭華起義、轉角鎮授旗等重要歷史場景,讓我們從第一視角直觀的看到了前輩們的英雄事蹟,體會到了革命先輩們深深的愛國情懷。

隨後在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鄧龍會的帶領下,全體黨員向英雄紀念碑敬獻了花籃,重温入黨誓詞。紀念碑上鐫刻着“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英雄們永垂不巧”十六個大字。站在莊嚴肅穆的紀念碑前,宣讀着入黨誓詞,我腦海中浮現八個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初心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之初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是帶領着中國人民實現富裕的偉大使命。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週年,在黨的生日來臨之際,我想送上我最真摯的祝福,祝福黨再接再厲,取得更多的輝煌成就。我會不斷努力,不斷奮鬥,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八個字貫徹到自己一生的工作生活中去,不愧對胸前的黨徽。

我們還參觀了陳家坡會議舊址,易守難攻的薛家寨還有馬欄革命舊址。身臨其中,方能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們英雄事蹟和艱苦歷程,我不禁反思,為什麼生活在優越的條件下我們還總是抱怨?工作中遇到的苦難,我們應該向革命先烈學習正確的去面對,不能因為一點困難就退縮,更不能因為遇到挫折就放棄,遇事需要不卑不亢、堅強不屈,需要自己和同事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相互協作,不怕苦不怕累,緊跟建設集團發展的腳步,和公司一起發展一起進步!

最後,我想在心裏在默唸一遍入黨誓詞,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督促自己牢記使命: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祕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參觀731遺址心得篇6

心棲夢歸處,不負韶華年

王天翠/西安市長慶未央湖學校

“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幹出來、奮鬥出來的!”二十大報告的強大感召力令我熱血沸騰,也心生自豪。這深切的感受源自厚重的歷史,源自切身的體會。

從小從祖輩嘴中“聽”歷史,跟着奶奶的思緒走進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和激盪歲月的改革年代。奶奶常常分享自己孩童時期紅軍進村時的故事,講述紅軍嚴明的紀律和堅毅頑強的品質;常常回憶賺工分,吃大鍋飯的文革時期;常常發出從最初走着回孃家、坐着馬車進城到騎車、坐車外出的幸福感慨;常常哼起《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小調。就這樣,通過奶奶生動地敍述,我總在腦海中表象舊社會和新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那時起,在既崇敬又震撼的情感中,多了對中國共產黨有温度地感知和今後要好好讀書的承諾。

從小在影視劇中“看”歷史,《閃閃的紅星》《洪湖赤衞隊》《小兵張嘎》《鐵道游擊隊》《雷鋒》《焦裕祿》……生動鮮活的畫面拉近了我與革命年代的距離,我將英雄事蹟牢記於心。無畏戰火、敢於鬥爭、為國為民鞠躬盡瘁的他們也成為我心中“最可愛的人”。從那時起,早期奶奶播下的小小紅種子開始發芽,開始長高!

從小在卷帙浩繁的書籍中“學”歷史,《紅巖》《鐵道游擊隊》《紅日》《平凡的世界》……紮實的史料將英烈的形象刻畫得非常鮮活;樸實的文字將整個社會的時代變遷、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轉變描寫地十分細膩;跳動的字符凝結着歷史的深度、精神的高度和人性的温度。黑夜固漫長,黎明終會來。我漸漸領略到共產黨人信仰至上、捨身為民、矢志興邦的偉大精神,汲取到奮鬥的力量。從那時起,種子已深深紮根黨史沃土,盛開信仰之花。

從小到現在,32年,生活、求學、工作、旅行,一路上,我用自己堅實的腳步丈量着祖國的大地,開拓成長的田壟,“創作”千百年後的歷史,親眼見證中國的快速發展。憶往昔,看今朝。從艱難竭蹶的革命時期,到如火如荼的建設年代,到葳蕤蓬勃的改革歲月,再到奮力逐夢的新時代,代代共產黨人在日復一日,一點一滴的堅守中勾勒出奮鬥最好的模樣。從“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的宏願,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誓言,代代共產黨人把信仰刻寫在奮鬥的座標上,為中國夢標定註腳。一種感情在感知、表象、領略到見證的年歲中愈發濃厚;一種信念在一路飆升的幸福感中愈發堅定:感謝祖國,感謝黨!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接過前輩手中的接力棒,我願做、更要做建設中華的星星之火。

我要與我的黨一起拼、一起幹、一起奮鬥。我要在温婉嫻靜的外表下蓄積體育人水滴石穿的堅韌;在睿智深邃的頭腦中淬鍊德育人矢志前行的匠心;在務實求真的作風上築牢團基層幹部初心如磐的忠誠。我要以信仰之光照亮奮鬥之路,拼搏路上勇於擔當。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秉持和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理念,踐行務實的工作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在以體育人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勤學苦練,敢於擔當,不懈奮鬥,樂觀向上,做到剛健有為、自強不息、有強健體魄;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踏踏實實修好品德,做到健全人格、有道德情操;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立志紮根人民、奉獻祖國,做到與國家相系、有理想信念。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時代在變,奮鬥不變;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從此,心棲夢歸處,不負韶華年。

本文作者:王天翠

作者簡介:王天翠,女,中共黨員,長慶未央湖學校德育處副主任、校團總支書記。曾獲陝西省優秀教學設計二等獎、陝西省中國小教育教學成果評選二等獎、陝西省中國小教育教學成果評選三等獎、石油普教中心優秀黨員、石油普教中心優秀共青團幹部、石油普教中心優秀教師等榮譽。

參觀731遺址心得篇7

2023年2月8日,河南工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光之心”實踐團全體成員來到了位於河南省洛陽市的博物館以及安陽殷墟博物館,一起學黨史,知黨情,重温黨的發展光輝歷程,傳承紅色基因,接受黨史文化的薰陶,從中汲取前進力量。

河南省安陽殷墟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世界文化遺產、河南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學研究、陳列展覽、社會教育與文化交流諸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在隊長以及館內的指示標語的帶領下,小組全體成員首先來到了殷墟之最,世界最早的車馬遺蹟——殷墟車馬坑,殷代車馬坑不僅展示了上古畜力車制的文明程度,同時也反映了奴隸社會殘酷的殺殉制度,它是國人最形象的歷史教科書。穿梭在其中,瀏覽館內的展示板,走在清靜的走廊之中,漫長觀光遊覽讓小隊全體成員深刻感受到古代殘酷的社會制度,如果黨的艱苦奮鬥,為人民謀幸福的美好願景,美好的現實時代將無從談起。

在一頓稍息過後,緊接着,小組成員來到了甲骨文發源之地,這是中華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字記錄,由甲骨文演變發展而來的漢字,在傳播華夏文化、促成中國大一統國家的形成與鞏固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博物館內,一片片細膩的歷史甲骨展示了中華華夏的崢嶸歲月和中華文明的勤勞聰慧,一幅幅生動的舊影,展現出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也讓小組全體成員更加深刻地領會到了中華文明的建立的根源,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古人的智慧與勤勉,同時也使得小組成員更加珍惜現代生活,現代生活來之不易,回望黨的百年,同樣如此,是艱苦創業,砥礪前行,篳路藍縷的百年。

隨後下午小組成員來到了位於洛陽市的洛陽博物館,而面對博物館內的藏品,令小組成員深刻地感受到了歷史文化的厚重,一幅幅的殘酷的歷史影像展示出了中國人民的執着堅毅、百折不撓的精神,同時也鐫刻着近百年來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正是用鮮血、汗水、淚水、勇氣、智慧、力量鐫刻的近代歷史,小組成員與歷史對話,觸摸着這一沉重艱苦的歲月,更加憧憬美好的未來。

通過本次的參觀學習,小隊全體成員深深地感受到了近代以來黨的艱苦歲月,正是因為黨帶領中國人民奮起抵抗,才會使如此之多的歷史文物得以保留,不受外來之人的搶掠。同時本次參觀學習激勵了小組成員進一步地堅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領悟到了黨的建之不易,把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視為最高利益,把為人民謀幸福當成最高準則,這樣的黨史將不斷促使着小組成員向黨的精神學習。

河南工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光之心”實踐團隊供稿

熱門標籤